希望的火种与颠覆性的发现,并未带来持续的振奋,反而像投入静湖的石子,在苏晓心中漾开了层层不安的涟漪。
她将《游梦散记》中关于“异魂”的记载反复研读,每一个字都咀嚼了无数遍。
越是深究,那股寒意便越是刺骨。
“星陨之魂”、“不沾此界因果”、“最大之变数”……这些词语听起来似乎赋予了她超然的地位,但“浮生子”后面那模糊的警告却如同跗骨之蛆——“易遭天地排斥,若无机缘契合,终将魂飞魄散”。
天地排斥!
这四个字像是一道冰冷的枷锁,瞬间扼住了苏晓的咽喉。
她回想起自己穿越之初的种种不适,对这个世界灵气、规则的陌生与隔阂,以及偶尔会产生的那种与周遭一切格格不入的疏离感……那难道就是“排斥”的体现吗?
如果“浮生子”所言非虚,那么她这个“异魂”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此界天道法则的一种悖逆。
她现在能安然无恙,是否只是因为修为尚浅,还未引起“天地”真正的注意?
或者……是因为净世莲火和五行灵根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中和了这种排斥?
一旦她试图动用“异魂”那“逆转乾坤”的“变数”之力,去干涉像云澜体内“归墟印”这等触及本源法则的创伤,是否会立刻引来天道更加剧烈、更加直接的反噬?
到时候,她要面对的,可能就不仅仅是伤势和敌人,而是整个世界的恶意!
这个念头让苏晓不寒而栗。
她不怕死,但她怕自己贸然的行动,非但救不了云澜,反而会加速他的毁灭,甚至可能因为引来的天罚而波及到他。
除了对“天地排斥”的恐惧,另一种不安则源于那本无名兽皮典籍和《游梦散记》本身。
这两样东西,出现得太过“巧合”了。
兽皮典籍记载着针对“归墟印”的猜想,恰好能与她的五行莲火对应。
《游梦散记》点明了“异魂”的特质与危机,又隐隐指向她和云澜的现状。
这真的只是机缘巧合下的意外发现吗?
还是说……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暗中引导着她,将这些“钥匙”送到她面前?
这个想法让苏晓脊背发凉。
如果真是如此,那幕后之人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是真心想要帮助他们?
还是另有所图,想利用她这“变数”达成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
甚至……这本身就是一个针对她或者云澜的、更加深远的陷阱?
她想起云澜曾提到的“守崖者”,想起凌霄宗内可能存在的更高层的背叛者……敌人隐藏在迷雾之后,她根本无法分辨,这突如其来的“希望”,究竟是救命稻草,还是裹着蜜糖的毒药。
苏晓坐在竹屋内,看着榻上昏迷不醒、气息微弱的云澜,又看了看身前那两卷仿佛蕴含着无限可能、又散发着不祥气息的古老载体,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挣扎与迷茫。
前进,可能是万丈深渊。
退缩,则是坐以待毙。
她该怎么办?
将发现告诉玄玑真人?
且不说玄玑真人是否完全可信,就算他可信,以他的见识,恐怕也无法理解“异魂”这等存在,更别提应对可能的天道反噬。
等待云澜醒来再做决定?
他的情况如此糟糕,每一次昏迷都可能是一次沉沦,她等不起。
巨大的压力如同山岳般压在苏晓单薄的肩膀上。
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关系到两人的生死存亡。
她伸出手,轻轻抚平云澜紧蹙的眉头,指尖传来他皮肤冰凉的触感。
他的骄傲,他的强大,他即便在昏迷中也依旧不曾放松的意志……都让她无法放弃任何一丝可能救他的希望。
可是,那潜藏在希望背后的巨大风险,又让她望而却步。
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在她心中激烈交战,撕扯着她的理智。
最终,她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不能贸然行事,但也不能因噎废食。
她需要验证。
需要找到一个相对安全的方法,先小范围地测试一下,将五行莲火与“异魂”特质结合后,对那“归墟印”力量的真实影响,以及……是否会引来所谓的“天地排斥”。
这无疑是在走钢丝,但除此之外,她似乎别无选择。
苏晓将两卷典籍小心收好,目光重新变得坚定。
不安依旧存在,但她已做出了选择。
为了那一线生机,她愿意承担这份不安,去搏一个未知的未来。
夜色渐深,晓月峰万籁俱寂。
唯有苏晓心中那场关于希望与风险的无声风暴,仍在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