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艾烟在社区义诊帐篷里盘桓不散,像一层淡青色的纱,裹着诊疗垫上那位膝关节变形的老太太。林墨的指尖还残留着刚才按揉穴位时的触感——老太太的膝阳关穴处硬得像块石头,按下去时,她疼得浑身发抖,指节攥得发白,却死死咬着牙没哼一声,只是额头上的冷汗顺着皱纹往下淌,在下巴尖聚成小水珠,滴在洗得发白的工装裤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林墨,别犹豫了。”苏清瑶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带着刚从保温箱里拿出来的艾草香。她手里捧着个巴掌大的胡桃木盒,盒盖内侧刻着细巧的云纹,里面整齐码着二十几个麦粒大小的艾炷,每个都滚得圆实,边缘泛着陈艾特有的金黄,像撒了一把碎金子。“我今早五点就起来搓的,按0.3克一个称的重,用的是三年陈艾绒,还过了三遍筛,连一点硬梗都没有。”

她把木盒往林墨面前推了推,又从诊疗箱里拿出一小碟生姜片——姜片切得薄如蝉翼,能透光,边缘修得整整齐齐,放在白瓷碟里,像一片片透明的玉。“赵叔昨天特意跟我说,隔姜麦粒灸最适合老太太这种寒湿入骨的情况,姜片既能护着皮肤不被烫伤,还能助热力往下走,比单纯麦粒灸温和,又比普通温和灸透得深。”

林墨捏起一个艾炷,指尖能感受到艾绒紧实的密度——指腹轻轻一按,艾炷微微凹陷又立刻回弹,是揉了不下五十次才有的韧劲。他忽然想起昨天苏清瑶在图书馆发给他的照片,是1935年《国医杂志》的影印本,上面用蓝黑墨水写着“膝痹久者,麦粒灸膝眼三壮,日一次,三七日可见功”,字迹遒劲,和祖父医案里的批注竟有几分像。

“可她皮肤太薄了。”林墨的目光落在老太太膝关节处的皮肤的上——因为常年肿胀,皮肤被撑得发亮,像蒙了一层保鲜膜,轻轻一碰就能看到皮下的青色血管。“万一灸出水泡,感染了怎么办?她年纪大了,恢复慢。”

“我带了紫草油和无菌纱布。”苏清瑶立刻从诊疗箱侧袋里掏出个小布包,里面整整齐齐叠着纱布,还有个玻璃小瓶,标签上写着“自制紫草油”。“我妈教我的方子,用新疆紫草泡的橄榄油,专治艾灸烫伤,比药店买的好用。而且你看老太太的舌苔,早上刚来时白腻得像裹了层米糊,现在已经淡了些,脉象也比刚才沉实了,这是气血刚开始动的迹象,现在用麦粒灸正好能趁势透进去,再等下去,气血又会沉下去的。”

赵铁山蹲在老太太另一侧,手里拿着碘伏棉片,正给膝关节周围的膝眼、阳陵泉穴位消毒。他的动作慢却稳,棉片在穴位上轻轻打圈,像怕碰碎了什么珍宝。“我给你搭把手,艾炷燃到三分之二我就喊你,你手快,一夹就下来,错不了。”他抬头看林墨,眼角的皱纹挤成一团,带着点笑意,“你祖父当年给那个国民党军官治膝疾,比这还严重——那军官的膝盖肿得像个冬瓜,皮肤都快撑破了,你祖父第一次施麦粒灸,手也抖,灸完汗衫都湿透了,结果还不是治好了?”

老太太忽然抓住林墨的手,她的掌心粗糙得像砂纸,是常年干重活磨出来的老茧,却攥得格外用力,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林大夫,我不怕烫,也不怕留疤!”她的声音有些发颤,却很响亮,“我就想能自己端碗水,自己走到巷口买棵葱,不用天天麻烦邻居。”

她从布兜里掏出个用塑料袋层层裹着的东西,打开三层,里面是张皱巴巴的黑白照片——照片上的女人扎着麻花辫,穿着蓝色工装,站在纺织厂门口,笑容灿烂,腿脚利落,膝盖笔直。“这是我三十岁的时候,在纺织厂当挡车工,一天站十二个小时都不觉得累。后来厂子里潮,冬天没有暖气,膝盖就开始疼,一开始是阴雨天疼,后来走平路都像踩在钉子上,慢慢就弯成这样了……”

周围的老人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劝。卖菜的王婶手里还提着个菜篮子,韭菜叶上的水珠滴在地上:“林大夫,你就试试吧,王大娘跟我住一个院,天天拄着拐杖挪,看着都心疼!”修鞋的李叔蹲在最前面,手里还拿着个没修好的皮鞋:“我去年腰间盘突出,就是林大夫用温和灸治好的,他手稳,你放心!”还有个穿花衬衫的大爷,掏出手机就拍:“我给你录着,要是真有效,我发我们小区群里,让更多人知道!”

陈小雨举着手机,镜头紧紧对着老太太的膝盖,另一只手还拿着个小本子记:“林哥,试试吧!这个案例要是成了,视频肯定能火,昨天那个张大爷的视频都有两万多点赞了!”她的声音里满是期待,马尾辫随着说话的动作轻轻晃。

林墨深吸一口气,空气中的艾香混着老太太身上的皂角味,还有周围老人身上的烟火气,忽然让他定了神。他把艾炷放在镊子尖上,凑近酒精灯——橘红色的火苗舔过艾绒,瞬间冒起细烟,那股陈艾的辛香比普通艾条浓了三倍,钻进鼻腔,带着点微苦的暖意。

他悬手在老太太的膝眼穴上方,那里刚消过毒,皮肤泛着淡红,像初升的太阳。“大娘,我放上去了,有点烫就说,别硬扛。”

艾炷刚触到姜片,老太太的腿就轻轻颤了一下,脚趾蜷了蜷,却只哼了一声:“不碍事,有点热乎,舒服。”林墨盯着那簇小小的火苗,看着它从旺到弱,火星在艾绒上跳动,像一颗颗小星辰。他心里默默数着数:“一、二、三、四、五……”

刚数到五,赵铁山就低声喊:“差不多了!艾绒要燃尽了!”

林墨手腕一翻,镊子精准夹住艾炷残灰——动作快得像变魔术,只留下一个淡红的圆点在姜片下,像颗小小的朱砂痣。“怎么样?”他连忙问,声音比自己预想的还轻。

老太太试着动了动膝盖,先是慢慢弯曲,然后又伸直,眼睛忽然亮了,像蒙尘的灯被点亮:“松了!刚才这里像有根筋绷着,现在能稍微弯一点了!”她说着,慢慢抬起腿,膝盖居然能弯曲到30度,比刚才强了太多——之前她的膝盖最多只能弯15度,连穿裤子都要别人帮忙。林墨跟着松了口气,可指尖还残留着施灸时的触感,心里却隐隐有丝遗憾:刚才灸阳陵泉时,明明感觉到热力卡在皮下两指深的地方,没透进关节缝里,要是有祖父医案里提的龙脊艾,说不定能再弯得彻底些。

“太好了!”陈小雨激动地叫出声,手机镜头紧紧跟着老太太的膝盖,“这个镜头一定要剪进去,标题就叫‘麦粒灸显奇效,十五年膝疾终能动’!”

周围的老人也欢呼起来,王婶拍着手:“真管用啊!刚才我还担心会烫到,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效果!”李叔凑过去看:“你看这红点,不大,一点都没起泡!”穿花衬衫的大爷把手机递过来:“林大夫,你看,我录下来了,你要是需要,我发给你!”

就在这时,帐篷帘被猛地掀开,一股冷风灌了进来,把艾烟吹得歪歪扭扭。马明哲带着两个穿白大褂的人走了进来,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白大褂的领口系得严严实实,手里攥着个黑色文件夹。“林墨,你这操作报备了吗?”他的声音又冷又硬,像冰锥子,“麦粒灸属于高风险中医操作,没有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私自给患者施灸,出了事谁负责?”

他身后的两个人,一个拿着笔记本,一个拿着录音笔,假装记录。穿浅蓝白大褂的人还推了推眼镜:“我们是市医院质控科的,接到举报,说这里存在违规诊疗行为,请你配合调查。”

林墨站起身,手里还捏着镊子,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语气却很平静:“马主任,麦粒灸是中医传统技法,我有国家颁发的中医执业资格证——”他从诊疗箱里拿出一个红色的本子,翻开,里面的照片和钢印都清晰可见,“而且施灸前,我已经和患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上面写清楚了风险和疗效,她自愿接受治疗。”

他把知情同意书递过去,上面有老太太的亲笔签名,还有指印。“你说的‘违规’,依据在哪?”

老太太连忙坐直身子,往林墨身后挪了挪,声音响亮得像喊话:“是我求林大夫给我治的!我腿能动了,比之前好多了,你们别来捣乱!”她的手紧紧抓着诊疗垫的边缘,指节都泛了白。

周围的老人也纷纷帮腔,王婶把菜篮子往地上一放:“我们都看着呢,林大夫操作特别小心,一点都没烫到!”李叔也站起来:“马主任,你就是嫉妒,自己治不好就来拆台!上次我腰间盘突出,去你们医院,你就让我做手术,林大夫用艾灸就给我治好了!”穿花衬衫的大爷把手机举起来:“我有视频为证,你们要是不信,我给你们看!”

质控科的两个人尴尬地对视一眼,穿浅蓝白大褂的人悄悄拉了拉马明哲的袖子——他是苏清瑶的师兄,昨天还跟苏清瑶一起吃过饭,知道林墨的医术。“马主任,既然患者自愿,操作也规范,咱们就先回去吧,别影响人家义诊。”

马明哲还想再说什么,嘴唇动了动,却被质控科的人拉了一把。他恨恨地瞪了林墨一眼,眼神里满是不甘,撂下一句“你等着”,转身就摔帘而去——帐篷帘被他摔得“啪”一声响,震得上面的灰尘都掉了下来。

林墨松了口气,把证件放回诊疗箱,后背的汗比刚才少了些。苏清瑶递过来一瓶矿泉水,瓶盖已经拧开了:“别在意,质控科经常配合社区做抽查,不是针对咱们。”她瞥了眼帐篷外的方向,“我师兄刚才跟我使了眼色,应该就是例行流程。”

林墨接过水,喝了一口,冰凉的水顺着喉咙往下走,才觉得心里的燥热散了点。“继续吧。”

接下来的四十分钟,林墨又给老太太灸了阳陵泉、血海两个穴位,每个穴位三壮麦粒灸。苏清瑶在一旁实时记录,笔尖在本子上飞快地动:“艾炷0.3g\/壮,每壮燃至2\/3取下,皮肤反应:淡红斑,无水泡,患者主诉:热力透达膝关节深处,疼痛VAS评分从8分降至4分,膝关节活动度从15°提升至45°。”林墨听着记录,手指无意识摩挲着镊子——他清楚,“透达深处”是老太太的主观感受,实际施灸时,他能看到艾火的热力只在皮肤表层游走,没真正钻透增生的骨缝,这是普通陈艾的力道上限,再想突破,只能靠更劲的艾绒。

她还时不时提醒林墨:“下一个是阳陵泉,在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别偏了。”“这个艾炷燃得快,你注意点。”

施灸结束后,老太太扶着诊疗垫,慢慢站了起来。她松开拐杖,试着走了两步——虽然还是有些跛,但膝盖的弯曲幅度明显大了,不用再像之前那样拖着腿蹭地。她激动得眼泪都流了下来,用手背擦了擦,又从布兜里掏出几个裹得严实的土鸡蛋,硬塞给林墨:“林大夫,这是我自家鸡下的,不值钱,你一定要收下!我这腿能好,全靠你!”

鸡蛋还带着温度,隔着塑料袋都能感受到。林墨推辞不过,只能收下,又从包里拿出一张穴位图——是他昨天特意打印的,上面用红笔圈出了膝眼、阳陵泉、血海三个穴位,还标了施灸时间。“大娘,你回去后,每天让家人用温和灸给你灸这几个穴,每个十五分钟,温度别太高,以你觉得舒服为准。”

他又拿出一张纸,上面写着食疗方:“用当归10g、黄芪15g、牛膝10g,和排骨一起炖,每周吃两次,补气血、通经络。要是觉得上火,就少放黄芪。”他还从诊疗箱里拿出一小包艾绒,用牛皮纸包着,上面写着“五年陈艾”:“这是五年陈的艾绒,比普通艾绒效果好,你泡水洗脚时加一把,能助温通,水温别太高,40度左右就行。”

老太太接过穴位图和食疗方,像接过珍宝似的,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布兜里。“我记住了,林大夫,谢谢你,谢谢你!”她连着说了好几个“谢谢”,才拄着拐杖慢慢走——走的时候,膝盖明显比来时灵活多了,不用再靠拐杖拖着腿。

陈小雨举着手机,正在剪辑刚才的片段,嘴里念念有词:“开头用艾烟飘进帐篷的镜头,中间剪老太太施灸前后的对比,结尾放她走路的背影,再配段轻音乐——就用赵叔昨天弹的古琴曲,肯定感人!”她点开发布键,不到十分钟,评论就炸了:

“太神奇了!我奶奶也有膝关节炎,能不能预约?”

“林大夫在哪义诊?我想带爸妈过去!”

“那个马主任太讨厌了,还好有患者作证!”

“求麦粒灸教程,我想给我爷爷试试!”

陈小雨一边看评论一边笑:“林哥,你看,好多人问预约,咱们要不要加开一场义诊?”

夕阳西下时,义诊快结束了。金色的阳光透过帐篷的缝隙照进来,把艾烟染成了金色,像流动的金沙。林墨收拾诊疗箱,把用过的艾绒灰倒进一个小袋子里——赵铁山说艾绒灰能止血,留着有用。苏清瑶拿着记录册过来,上面记满了今天的诊疗情况:“今天一共接诊36个患者,其中6个是膝关节炎,2个符合麦粒灸指征,我已经记下他们的联系方式,下周可以安排上门随访。”

赵铁山则在整理剩下的艾绒,把没用完的麦粒艾炷装进瓷罐——瓷罐是他年轻时用的,上面有裂纹,用铜丝缠了一圈。“这些艾绒还能用,下次义诊带着,别浪费了——你祖父当年最惜药材,一点都没舍得扔,连艾绒灰都要留着。”

回去的路上,陈小雨兴奋地刷着手机,时不时念出几条评论:“林哥,这个视频已经有三万多点赞了!还有人问咱们百草堂的地址,想过来就诊!”她忽然停下来,眼睛一亮:“对了,老书记刚才给我发微信,说他那个老战友也想让你看看,明天上门!”

林墨点点头:“好,明天上午去。”他转头对苏清瑶说:“老书记说他战友是创伤后膝关节炎,去年冬天摔了一跤,膝盖一直肿,医院说要换关节,你明天跟我一起去,带上超声仪——我怕有积液。”

苏清瑶立刻答应:“没问题,我跟导师借,他那里有便携式的,方便携带。我再带点三棱针和拔罐器,要是积液多,先刺络拔罐再做麦粒灸。”

陈小雨也说:“我明天跟你们一起去,拍点上门诊疗的素材,让大家知道咱们还能上门服务!”

回到百草堂时,天已经黑透了。巷子里的路灯亮着,昏黄的光把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小推车上没燃尽的艾条还冒着丝丝青烟,引得街坊们探出头:“林大夫,今天义诊顺利不?”“闻着这艾香,就知道治好了不少人!”

进了医馆,林墨把老太太送的鸡蛋分给大家——赵铁山两个,苏清瑶两个,陈小雨两个,自己留了两个。然后他从里屋搬出一个樟木箱,里面整齐码着祖父的医案,都是线装的,封面用毛笔写着“林氏医案”。

他翻到标记着“麦粒灸”的那一页,纸页已经泛黄,边角用细棉线裱过。苏清瑶凑过来看,忽然指着角落一个模糊的符号:“这个是什么?像个‘龙’字,又有点像‘艾’字。”

赵铁山走过来,眯着眼睛看了半天,忽然一拍大腿:“想起来了!这是你祖父标记的‘龙脊艾’符号——他当年用的麦粒灸,艾绒都是龙脊艾做的,药效比普通艾绒强三倍,可惜现在很难找到正宗的了。”他叹了口气,“你祖父当年去苗岭寻龙脊艾,差点摔下悬崖,后来好不容易找到,结果战乱的时候丢了,他心疼了好几天。”林墨心里猛地一震,下意识捏紧了手里的普通艾绒,指腹能摸到艾绒的松散颗粒——刚才给老太太施灸时的无力感又涌了上来,原来不是他手法不到位,是少了这关键的药材,连麦粒灸的真正威力都没发挥出来。

林墨心里一动,想起之前收到的神秘短信——那个号码末尾带着艾草图案,短信内容是“麦粒灸需用‘龙脊艾’,普通艾绒力道不足”。他摸出手机,翻出那条短信,递给苏清瑶和赵铁山看:“你们看,这个神秘人知道龙脊艾的线索。”他的声音比刚才沉了些,指尖在屏幕上“龙脊艾”三个字上反复点着,之前只是觉得是个普通线索,现在才明白,这是突破当前局限的唯一办法——没有龙脊艾,他最多只能缓解患者的痛,治不了根。

赵铁山看了,眉头皱了皱:“这个号码我好像见过,之前你祖父的医案里夹着一张纸条,上面就是这个号码,说是‘苗寨故人’。”

苏清瑶也凑过来看,眼睛亮了:“难道是苗医?我查资料的时候看到,龙脊艾只长在桂北龙脊梯田的西侧悬崖,那里住着苗寨,说不定这个神秘人就是苗寨的老中医!”

就在这时,手机响了,是老书记打来的,声音里满是急切:“林大夫,我那个老战友听说你治好了老太太的膝疾,也想请你看看——他昨天晚上疼得一夜没睡,你明天方便上门吗?”

林墨连忙答应:“方便,明天上午九点我过去,您把地址发给我。”

挂了电话,苏清瑶已经拿出笔记本,开始写诊疗计划:“创伤后膝关节炎,先查既往炎症指标(血常规、cRp)排除感染,确认无菌性积液且辨证为实证,再带一次性无菌三棱针、负压拔罐器、无菌敷贴——刺络前严格消毒(碘伏三遍),点刺深度≤0.1厘米,避免伤关节腔,术后按压止血+无菌敷贴,叮嘱24小时不沾水。若瘀血重,撒无菌丹参粉(提前灭菌),增强祛瘀效果。”

陈小雨也拿出个小本子记:“我明天要带手机、充电宝、三脚架,还有个小麦克风,方便记录。对了,我还得带点艾草茶,给大爷和大妈喝,暖身子。”

晚上十点多,百草堂的灯还亮着。林墨在整理今天的诊疗记录,把每个患者的症状、施灸穴位、疗效都一一记下,字迹工整得像打印的。苏清瑶在查创伤后膝关节炎的古籍记载,面前摊着一本《医宗金鉴》,时不时用红笔圈点。陈小雨在剪辑视频,电脑屏幕上是老太太康复的画面,她一边剪一边抹眼泪——是感动的。赵铁山在泡艾草茶,用的是去年的陈艾,茶汤泛着淡淡的黄绿色,飘着几片干艾草。

空气中的艾香混着茶香,暖得让人不想走。林墨看着身边的伙伴,又看了看墙上祖父的照片——照片里的老人穿着青布褂子,手里捏着一根艾条,笑容温和。他忽然觉得,不管马明哲怎么阻挠,不管未来有多少疑难病例,只要他们在一起,就没有跨不过的坎。

而此刻,市医院的办公室里,马明哲正盯着手机屏幕上林墨的短视频,气得把玻璃杯摔在地上。杯子碎了一地,水溅到了他的白大褂上,他却浑然不觉。屏幕上,老太太走路的背影格外刺眼,评论区全是夸赞林墨的话:“林大夫医术好!”“比市医院的马主任强多了!”“支持中医!”

他拿出手机,拨通一个号码,是本地报社的王记者:“王记者,我有个料——中医麦粒灸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有患者用了之后皮肤感染,差点截肢……”他的声音里带着点急切,还有点狠劲,“你明天就去采访,保证把事情闹大,我给你提供‘证据’。”

电话那头的王记者犹豫了一下:“马主任,有实锤吗?别是假新闻。”

“有!”马明哲立刻说,“我这里有患者的‘病历’,还有‘照片’,你明天过来拿。”他挂了电话,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文件夹,里面是他伪造的病历和照片——照片是他从网上找的烫伤图,病历是他自己写的。

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看着窗外的夜色——铜人巷的方向隐约有灯光,那是百草堂的灯。“林墨,我看你这次怎么翻身!”

夜幕笼罩下的铜人巷,安静得能听到虫鸣。百草堂的灯火还亮着,像一颗温暖的星,在黑暗中闪烁。林墨不知道马明哲的阴谋,他还在修改明天的诊疗方案,笔记本上的字迹越来越清晰:

“明日诊疗计划:

1. 超声评估膝关节积液情况,重点看髌上囊;

2. 若积液>5ml,刺络拔罐(膝眼穴,三棱针点刺3下,小号拔罐器);

3. 隔姜麦粒灸:膝眼、阳陵泉、血海,每穴3壮,艾炷0.3g;

4. 制定居家调理方案:艾叶15g+红花10g煮水泡脚,每日1次,每次20分钟;温灸盒灸膝眼穴,每日1次,每次15分钟;食疗方(当归10g+黄芪15g+牛膝10g+排骨),每周2次。

5. 带齐龙脊艾相关资料,伺机打听产地。”

他放下笔,伸了个懒腰,窗外的月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来,落在祖父的医案上。那行“膝痹久者,非龙脊艾麦粒灸不能透”的批注,在灯光下格外清晰,像祖父在无声地叮嘱。林墨指尖抚过批注,忽然想起白天给张大爷施灸时的场景——明明手法和穴位都没错,可热力就是差了口气,原来这不是他的能力问题,是缺了龙脊艾这味“钥匙”,不找到它,他永远只能停留在“缓解”,达不到祖父医案里“根治”的效果。

林墨摸了摸胸口的怀表——那是祖父留下的,黄铜外壳已经泛了包浆,里面的指针还在“滴答滴答”地走。他忽然觉得,不管前路有多少阻碍,他都要把祖父的技法传承下去,让麦粒灸的艾火,照亮更多像老太太这样绝望的患者。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林墨就醒了。他洗漱完,先去院子里摘了几片新鲜的艾草——昨天赵铁山说,新鲜艾草煮水喝能驱寒,他想给张大爷带点。然后他又检查了一遍诊疗箱:超声仪、三棱针、拔罐器、艾炷、姜片、紫草油、纱布……一样都没落下。

苏清瑶和陈小雨也来得早,苏清瑶手里提着个保温箱,里面放着超声仪的探头和耦合剂;陈小雨背着个大背包,里面装着手机、三脚架、麦克风,还有几包艾草茶。

“走吧。”林墨锁好百草堂的门,三人一起往城东的老小区走。

路上,他们遇到了卖早点的张婶,张婶看到林墨就笑:“林大夫,去出诊啊?要不要吃个油条?我请客!”林墨连忙道谢:“不用了张婶,我们赶时间,下次再吃。”

走到小区门口,老书记已经在等了,手里攥着张大爷的病历,纸都被汗浸湿了。“林大夫,你们可来了!老张昨天疼了一夜,现在还在床上躺着呢。”他一边说一边带路,脚步飞快。

爬了四层楼,老书记敲了敲门:“老张,林大夫来了!”

门开了,一位穿着军绿色旧棉袄的老人坐在轮椅上,看到他们,连忙用胳膊撑着扶手想站起来,却疼得咧嘴。“你们就是林大夫吧?快进来,快进来!”他的声音有些沙哑,是疼的。

老人的老伴端来热茶,眼圈泛红:“他这腿,摔了之后就没好过,夜里疼得直哼哼,吃止痛药都不管用。医院说要换关节,可他今年都72了,有高血压、糖尿病,我们怕他下不了手术台……”

林墨蹲下身,掀开老人的裤腿——老人的膝关节肿得像个馒头,皮肤发亮,一按一个坑,半天弹不起来。“大爷,您这积液不少。”他转头对苏清瑶说,“清瑶,麻烦你用超声仪测一下。”

苏清瑶点点头,从保温箱里拿出便携式超声仪,插上电源,在老人膝盖上涂抹耦合剂——耦合剂是温的,她特意提前用手捂了捂。“大爷,有点凉,您忍一下。”

超声仪的屏幕上清晰显示,关节腔内有超过10ml的积液,比预想的还多。“有积液,得先刺络拔罐把积液放出来,不然麦粒灸的热力透不进去。”苏清瑶对林墨说,然后又转向张大爷,“大爷,刺络拔罐会有点疼,您忍一下,放完积液就不胀了。”

张大爷咬咬牙,拍了拍腿:“我当年打仗都不怕疼,这点疼算什么!你们尽管治!”

苏清瑶用碘伏给膝眼穴消毒,棉片换了三张,确保消毒到位。林墨捏着三棱针,手指稳得像磐石——他先在自己的手背上试了试力度,然后才快速点刺张大爷的膝眼穴,三下,又快又准,几乎没让张大爷感觉到疼。

然后他把小号拔罐器扣在上面——拔罐器是玻璃的,能看到里面的液体慢慢渗出来,一开始是淡黄色的,后来变成淡红色,带着淡淡的血色,那是混着积液的瘀血。

陈小雨举着手机,小声解说:“这是中医的刺络拔罐,专门放关节积液,比西医抽液更彻底,还能祛瘀通络。你们看,这些液体就是堵在关节里的瘀血和积液,放出来之后,膝盖就不胀了。”

十分钟后,林墨取下拔罐器,张大爷忽然说:“不胀了!真的不胀了!”他试着动了动膝盖,虽然还是有点疼,但那种紧绷的胀痛感消失了,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苏清瑶又用超声仪测了一次:“积液只剩2ml了,可以做麦粒灸了。”

林墨拿出准备好的艾炷和姜片——姜片是早上刚切的,还带着新鲜的姜香。他把姜片贴在张大爷的膝眼、阳陵泉、血海三个穴位上,然后放上艾炷,用打火机点燃。

这次他特意放慢了速度,每壮艾炷都等张大爷说“不烫”了再取下。灸到阳陵泉时,张大爷忽然说:“热流往下走了!到小腿了!”他的眼睛亮了,像发现了新大陆,“真神奇!这热流还会走!”林墨笑着点头,可心里却掠过一丝无奈:张大爷感受到的“热流”,只到小腿浅层,没透进膝关节深处的瘀堵点——他用了三倍的艾绒量,还是没突破普通艾绒的穿透力极限,要是有龙脊艾,说不定能一次性冲开瘀堵。

苏清瑶在一旁记录:“患者主诉:刺络拔罐后胀痛缓解,麦粒灸时热力透达至关节深处,无明显不适,出现‘循经感传’现象。皮肤反应:姜片下淡红斑,无水泡。”

老书记坐在一旁的小凳子上,看着张大爷的膝盖,眼里满是期待:“老张,你要是能好,咱们以后还能一起下棋!之前你总说腿疼,连棋盘都碰不了。”

张大爷笑着点头:“好!等我好了,咱们天天在下棋!”

施灸进行到一半,门外传来敲门声,陈小雨去开门,没想到是马明哲带着昨天的王记者过来了。王记者举着相机,镜头直对着张大爷的膝盖:“林大夫,听说你用麦粒灸治膝关节炎,有患者反映会导致皮肤感染,能不能解释一下?”

马明哲在一旁煽风点火,手里还拿着个文件夹:“是啊,我已经接到好几个患者投诉了,说麦粒灸后皮肤起水泡,感染了。王记者,你看,这是患者的病历和照片。”

林墨停下手里的活,站起身,语气平静却有力:“马主任,你说的投诉有具体患者信息吗?我这里所有接受麦粒灸的患者都有随访记录,包括姓名、电话、住址,还有皮肤反应的照片,没有一例皮肤感染。”他转头对张大爷说,“大爷,您跟记者说,我操作规范吗?有没有不适?”

张大爷连忙坐直身子,对着相机大声说:“规范!林大夫特别小心,我现在膝盖舒服多了,一点都没感染!马主任就是胡说八道,想破坏林大夫的名声!他之前还让我换关节,我没同意,他就来捣乱!”

老书记也生气地站起来,指着马明哲:“王记者,你别听马明哲的,他就是嫉妒林大夫医术好!我们都看着呢,林大夫操作很规范,张大爷的膝盖都能弯了!”

王记者拿着相机,尴尬地站在原地——他刚才已经看了张大爷的膝盖,确实没有感染,反而有明显好转。“既然是误会,那我就回去了。”他拉了拉马明哲的胳膊,“马主任,咱们走吧。”

马明哲还想再说什么,却被王记者拉走了,临走前,他狠狠瞪了林墨一眼,眼神里满是不甘——他没想到,自己伪造的证据这么快就被戳穿了。

施灸结束后,张大爷扶着轮椅的扶手,试着抬起腿,膝盖能弯曲到90度了,他激动得眼泪都流了下来,拉着林墨的手不肯放:“林大夫,你真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还以为这辈子都要坐轮椅了,没想到你用几根艾条就给我治好了!”

陈小雨赶紧拍下这一幕,嘴里念叨:“这个一定要当结尾!太感人了!”

林墨又给张大爷开了调理方案:“您回去后,每天用艾叶15g、红花10g煮水泡脚,水温别太高,40度左右就行,泡20分钟。然后用温灸盒灸膝盖,每天1次,每次15分钟。我再给您开个中药方,每天一剂,煎服两次,活血化瘀、利水消肿。”

他把药方写在纸上,递给张大爷的老伴:“抓药的时候跟药房说,要煎两次,早晚各一次,饭后半小时喝。要是有什么不适,随时给我打电话。”

张大爷的老伴接过药方,像接过圣旨似的,小心翼翼地折好:“谢谢林大夫,谢谢苏大夫,谢谢小陈!你们真是好人!”

从张大爷家出来,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多了。太阳挂在头顶,暖洋洋的,照在身上很舒服。陈小雨一边走一边刷手机:“林哥,视频发出去半小时,就有五千多点赞了!好多人问上门服务怎么预约,我都记下来了!”

苏清瑶也笑着说:“刚才我师兄给我发微信,说马明哲被院长批评了,说他不该无凭无据举报,影响医院名声。”

林墨心里松了口气,脚步也轻快了不少。他抬头看了看天,蓝天白云,阳光正好——他知道,这只是中医传承的一小步,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但只要有伙伴们的支持,有患者的信任,他就有信心走下去。

回到百草堂,刚坐下,就有一位中年男人找上门来,手里拿着手机,屏幕上是陈小雨刚发的视频:“林大夫,我在网上看到你治膝关节炎很厉害,我妈也有十几年的膝疾,能不能给她看看?”

林墨连忙答应:“可以,明天带阿姨过来吧,我给她辨证。”

接下来的几天,百草堂的麦粒灸专项门诊越来越火,每天都有很多患者预约。林墨和团队制定了详细的操作规范,包括艾炷的重量、姜片的厚度、施灸的时间、术后护理等,确保每个患者都能安全有效地接受治疗。苏清瑶还把这些规范整理成手册,发给每个患者,方便他们居家调理。

一天晚上,林墨收到老书记的电话,说老太太的腿已经能不用拐杖走路了,想请他们吃饭表示感谢。林墨婉拒了,说“能帮到阿姨就好”。挂了电话,他看着窗外的夜色,又看了看祖父的照片,手里捏着一撮普通艾绒——老太太虽然能走了,但每周还得过来灸一次巩固,要是有龙脊艾,说不定一次就能断根。他心里更清楚了,这只是中医传承的一小步,不找到龙脊艾,突破普通艾绒的局限,他永远没法像祖父那样,用麦粒灸真正解决沉疴,找到龙脊艾的念头,比任何时候都强烈。

而马明哲,在多次阻挠失败后,终于放弃了针对林墨的想法。有一天,他在医院遇到一个接受过麦粒灸的患者,患者告诉他“膝盖好多了,不用做手术了”,马明哲心里忽然有些触动——他想起自己刚当医生时的初心,是为了治病救人,而不是为了业绩。

林墨不知道马明哲的转变,他还在忙着整理麦粒灸的临床数据,准备写成论文发表,让更多人知道麦粒灸的疗效。可看着数据里“平均治疗周期21天”的数字,他总想起祖父医案里“龙脊艾麦粒灸,七日愈”的记载,指尖在键盘上顿了顿——找到龙脊艾,不光是为了完善技法,更是为了让患者少遭罪、少花钱,这成了他眼下最迫切的目标。苏清瑶则在准备去龙脊梯田的资料,赵铁山联系了当地的向导,陈小雨在策划“麦粒灸公益讲座”,想让更多人了解这门传统技法。

铜人巷的艾香越来越浓,百草堂的灯每天都亮到很晚。林墨知道,只要他们坚守初心,用心传承中医技法,就一定能让麦粒灸的艾火,照亮更多患者的健康之路,也一定能让祖父的医道,在新时代继续传承下去。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造化一炁神诀原神:一株草也可斩落星辰天之湮永恒界四合院:家有七仙女,我真忙原神:最可爱的魔神!年代快穿之炮灰随心所欲童年回忆:从恐龙宝贝继续开始开棺大吉股市风云之逆袭传奇盗墓:开局大慈大悲手魔法这么练也是可以的吧帅小白封神路火影之星噬黄亦玫每日一问,宝宝今天亲亲吗快穿:疯批宿主在线作妖熊出没:异界幻想亮剑:满级悟性,手搓M1加兰德绝宠妖妃:邪王,太闷骚!逆天仙途:废柴的崛起亮剑:我只能卖民用品怎么了?快穿精灵梦叶罗丽我当大圣姐姐这些日子,操碎了心雁行录俏寡妇搞钱上瘾,小狼狗他求贴贴四合院:和贾东旭一起进厂重生九零小辣椒职业大神竟然是邻家哥哥穿越七零年代:冬至春又来七零:暴躁小妹靠打人救爹暴富啦一人之下:非主流艺术家的成长重生做富婆:有钱又有闲修无敌仙路我的大小美女老婆逃婚当天,我傍上了大佬人在奥特:开局这个世界开始娘化德哈:重温旧梦快穿之万人迷路人甲摆烂攻略指南诡异降临,狂印冥钞的我无敌了鬼律师卿本佳人,奈何要做母老虎救命!病弱小可爱他超乖穿越火影陪四代目长大天道闺女之九门小师妹爱人祭天,大小姐杀疯了认亲侯府被替嫁,玄学祖宗闹翻天穿书女配太嚣张,绿茶白莲心慌慌亲爱的请抓牢天道九叶本姑娘体重二百八花见花开人人夸
爱读书屋搜藏榜:火影人之咒印七零军嫂娇又凶,海军老公拿命宠世子爷的黑莲花,能有什么坏心思白月光降临,季总沦陷了快穿:在狗血的全世界路过宜修重生,脚踩纯元上位诸天签到,从四合院开始萌妃快扶我起来吃糖穿越农女种地忙全民转职:我召唤魅魔雅儿贝德白月光岁月静好,主角团负重前行洪荒:从云笈七签开始重生成猫守护你结巴女生成为教授的历程为什么我又重生了致命游戏:归梦快穿:当狐狸精绑定生娃系统后我是黎家姑娘快穿之绝美工具人拒绝做炮灰逆世仙途:林风飞剑诛魔一秒一罪奴,女帝跪求我别反!霍欧巴,宠我如初领证后,周队长宠妻成瘾高冷大叔甜宠妻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美小护与腹黑男神医生的恋爱史娇软答应说:皇上臣妾又有身孕了重生:拒绝当舔狗,我同桌超甜斗罗:穿成唐三,开始修仙七零小知青被军官宠麻了尘埃花成长记百炼谱仙缘竹马为我弯腰诸天:从成为刘沉香开始崛起柯南世界里的失控玩家徐千金和他的教练女友四合院生活乐无穷午夜交易所竹影深几许与主角相爱相杀的那些事道乡之修道成仙灵兽归元记摄心妖妃倾天下魂穿之杀手王妃不好惹我在觅长生迷情浴爱偷听我心声后,全家都想逆天改命诸天从噬灵魔开始某美漫的超级进化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凡人炼道第二次,棋逢对手净化师的旅程爱之桥凤姐红娘笔记崩铁:列车上的替身使者山医逍遥行皇帝绝嗣,我一胎两宝登凤位东方玄幻之玄尘纪快穿:穿成炮灰只能逆袭啦重生在星际选择成为药剂师长生血咒穿成霸总文里的恶毒女配后我摆烂诡异复苏从精神崩坏开始变强八零旺夫:搞厂带娃双开挂快穿:谁要当炮灰?女配她不干了锁春情HP:没有选择战锤:黄皮耗子害我不浅荒野大镖客:三拳打碎西部魂大唐狄仁杰之裂国我,孙连城,搅动汉东风云!重生世界之科技逆世甜!太甜了!怎么能这么甜啊!她的城市画布英雄联盟符文之旅刑警林远踏云仙途冒名千金抢渣男?我被国家团宠霸道魏友泉狠狠爱清檐月:康熙后宫穿越记暴君读心:我靠剧透拿捏他四合院:跑错界面,怎么修仙真少爷是蛊师哎,惹他干嘛!黎姿的快穿奇遇记如懿走开!苏绿筠重生做皇后!朝思暮想的小商姑娘神话供应链,混沌物流斩神:带着王者系统攻略全局祁同伟扶我一把,我送你入部烽火凰途之天命凤女冷面王爷的穿越小医官快穿:龙傲天男主总在自我攻略墨中有白匠心代码医手遮天:毒妃倾世大秦:来了个真神仙噬血婆婆与地狱儿媳萌娃闯进暴君心斗罗:我的武魂是修罗召唤器我们只是平平无奇散修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