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辰把笔帽拧回钢笔,合上写满批注的讲稿本。桌角的手机亮了一下,是宣传科发来的消息:“三家媒体已到一楼接待区,等待安排采访流程。”他没立刻回复,而是将本子翻到最后一页,目光落在那行小字上——“不是为自己脱罪,是为历史留光”。
陈雪推门进来,手里抱着一叠打印材料。“网信办刚更新了舆情简报,‘副区长还原义田历史’这个话题在本地平台排第一,转发量还在涨。有两篇报道用了‘祖产风波’当标题。”她把资料放在桌上,“记者的问题清单也来了,一共二十三个,其中七个直接指向身份归属和利益关联。”
林辰点头,起身整理西装领带。“让他们问。但不接受即兴问答,只做书面统一回应。”
“我已经按你说的,准备了背景支撑材料。”陈雪翻开文件夹,“包括你过去三年主导的民生项目数据、街道旧改资金使用明细、还有那次暴雨抢险的现场记录。这些能佐证你的工作重心始终在基层建设上。”
“很好。”林辰接过材料快速浏览,“等下我进发布厅前,把完整实录交给你一份,刘伟负责录音录像,全程备案。”
刘伟已经在会议室调试设备,见林辰进来,立即站起身。“话筒试过了,两个机位都正常。融媒体中心的人说可以配合剪辑精编稿,但直播信号不会对外开放。”
“不直播是对的。”林辰坐下,手指轻敲桌面,“越是热点,越要控制出口。一句话被截出去,意思就变了。”
十分钟后,新闻发布厅门口聚集了五六家媒体人员。摄像机架在角落,记者们低声交谈,目光时不时扫向入口。林辰推门而入时,脚步平稳,脸上没有多余表情。
主持人简单介绍后,第一位记者举手提问:“您提交的史料中提到‘义田’曾用于赈灾办学,这一发现是否意味着该地块存在产权争议?未来是否会启动确权程序?”
林辰微微侧身面对提问者:“这份材料的性质是历史信息补充,不是产权主张。我在提交时已签署声明,明确表示与个人及家族无利益关联。至于土地权属,一切以自然资源局登记为准,我不介入,也不能干预。”
第二位记者紧接着追问:“您公开这段家族关联历史,是否担心影响公众对公职人员公正性的信任?毕竟和珅在历史上名声不佳。”
林辰停顿半秒,嘴角略抬:“我的父母是普通工人,我从小在职工大院长大。今天站在这里,是因为组织培养和岗位职责,不是血缘出身。我们批判历史上的错误,也应该承认曾经存在的善举。那块地当年建过学堂,救过饥民,这是事实。我不想翻案,只想让被遗忘的好事,被人记得。”
现场短暂安静。第三位记者换了个角度:“有网友质疑,您选择此时公开史料,是否与近期区域发展规划有关?是否存在借历史话题争取政策倾斜的意图?”
林辰双手交叠放在桌上:“我可以明确回答,没有。如果真有私心,我不会走信息公开程序,也不会主动备案声明。相反,我会悄悄联系相关部门,甚至找关系运作。但我做了什么?我把材料交给档案馆,让所有人监督。动机经得起查,行为经得起看。”
他稍作停顿,语气转沉:“有些人总以为,做点不一样的事,背后一定藏着算计。可为什么不能是——一个人看到一段快被抹去的善行,就想把它留下来?”
台下有人低头记录,有人交换眼神。第四位记者语气缓了些:“那么您认为,这段历史的价值在哪里?”
“价值不在过去,而在现在。”林辰声音清晰,“如果我们只记得贪官敛财,却忘了他曾拨地办学,那我们就失去了修正记忆的机会。我不是为谁正名,是提醒大家:一块地可以变成房产,也可以变成希望。关键看我们怎么用它说话。”
问答持续了四十分钟。最后一个问题来自一名年轻女记者:“您觉得公众应该怎样看待官员与历史的关系?”
林辰站起身,目光平视:“很简单——别看他说了什么,看他做了什么。我今天谈这段历史,不是为了让自己显得高尚,而是想说明:哪怕最复杂的人物,也可能留下一点值得保留的东西。就像我们现在做的事,也许将来别人也会评价。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尽力去做对的事。”
他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放下时道:“今天的回应就到这里。所有发言内容,请媒体朋友如实完整刊发。如有删减,责任自负。”
走出发布厅,走廊灯光有些刺眼。刘伟快步跟上,低声说:“融媒体中心说今晚就能出通稿,标题按您的建议定——《只为让善行不被湮没》。”
“好。”林辰解开外套扣子,“另外,把音频版本交给社区广播站,明天早间循环播放。老百姓听不到长篇大论,但一句话重复几次,就能记住。”
回到办公室,天色已暗。陈雪坐在沙发上翻看手机。“已经有三家电台转载了全文,两家报纸准备明天头版摘要刊登。短视频平台那边,我们上传的十分钟精剪版播放量破十万了。”
林辰走到窗边,望着远处楼宇间的灯火。“那些断章取义的视频呢?”
“还在传,但热度开始下降。”她抬头,“有一条评论挺有意思——‘他说得越多,越不像在掩饰’。”
林辰没笑,只是点点头。
陈雪站起身,把包背上肩。“明天你还得参加城建协调会,早点休息。他们盯的是名,你在乎的是实。”
门关上后,办公室只剩他一人。桌上的舆情简报摊开着,最新一条推送跳出来:“某自媒体账号发布新视频,标题为《副区长家族秘档曝光:更多未公开文件流出》。”
林辰盯着屏幕,手指缓缓划过那行字。他打开电脑,调出今日采访全程录像,拖动进度条,反复回放最后一个问题的回答片段。
画面中的自己说完话后,右手轻轻抚过桌沿,像是确认什么。
他忽然停下播放,眯起眼。
那一瞬间,他的手指动作比平时慢了半拍,像是……在避开某个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