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烁一把拉住父亲:爸,您该不会为了这五天假,在院长那儿吃亏了吧?要是代价太大,他宁可不要这假期。
何建伟瞥了儿子一眼:你爸是生意人,能吃亏?
我就是告诉他你是我儿子,让他看在我这个最大供货商的面子上,给你批个婚假。
我要了半个月,院长说急诊太忙,最多给五天。正想打电话问你休不休呢。他担心时间太赶,小两口旅行途中闹矛盾。
“当然要休!爸,你太给力了。”何烁真想扑上去亲他爸一口,不为别的,就因为今天一睁眼,他就觉得神清气爽。
再加上何建伟带来的好消息,他兴奋得恨不得当场给老爸来个大大的拥抱——亲脸什么的还是算了,画面太美不敢想。
“赶紧上班去吧,调休的事跟院长打个招呼就行。”何建伟摆摆手,“不过最近还不行,得趁你休假把薇薇老家的婚礼办了。等忙完这阵,你想怎么玩都行。”
何烁点点头,突然灵光一闪:“爸,要不你帮我跟院长说一声?我想把两天调休和五天年假连起来,这样回薇薇老家办婚礼就不用赶时间了。”
何建伟略一思索:“成,包在我身上。你先去上班,我还得赶回药厂。”他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匆匆离开。
何烁哼着小曲走进急诊科,整个人容光焕发,连白大褂都透着喜气。
“何医生捡到宝啦?笑得这么灿烂?”
“听说要办喜酒了?恭喜!”
“何医生今天走路带风嘛!”
同事们的调侃和祝福此起彼伏,何烁笑着应和,连消毒水味闻着都格外清新。原来救死扶伤的工作,也能让人这么快乐。
下午四点,抢救室的门终于打开。
何烁和何建华同时走出来,两人额头上还挂着汗珠。
“嗡——”
何建华的手机突然震动,屏幕上“院长”两个字让何烁心里咯噔一下。该不会调休的事黄了吧?但院长干嘛打给何建华?这感觉就像小学生被请家长似的。
“明白,马上安排。”
挂掉电话,何建华甩了甩听诊器:“跟我去机场接个病人。”
“机场?”何烁一头雾水。附近明明有更近的医院,怎么偏偏点名要他们去?
何建华没在原地多作解释,边快步前行边向何烁说明情况。
一架从m国飞来的航班上有乘客突发急症。这位乘客的家属与院长私交甚笃,直接联系院长请求派遣急诊医生。
飞机即将着陆,我们赶到时应该正好衔接上。
奔赴机场实施急救,这外勤任务确实路途遥远。
患者目前什么症状?何烁更担心长途转运过程中患者体力不支。
高烧不退,突发意识模糊,伴有谵妄症状。何建华快速补充道,机组人员只能做基础物理降温,效果不理想。必须争分夺秒。
何烁利落地应声,与何建华迅速清点药品器械,拎着急救箱跳上救护车。
救护车闪着 ** 穿越帝都街道,仅用半小时便抵达机场。途中何烁忍不住发问:何主任,为什么病患都执着于首选大医院?
确实,三甲医院在设备技术和手术水平上优势明显,但这适用于非紧急状况。急症患者理应就近送医,待初步稳定后再考虑转院。盲目追求大医院很可能耽误黄金抢救时间。
这次任务算得上幸运——院方提前接到通知,能够专程接应。若患者自行前往,途中极可能发生意外。
何建华瞥了眼后视镜:权威崇拜是人之常情。医学常识不是与生俱来的,否则也不需要你们做健康科普了。
何烁恍然。若人人都具备专业医疗知识,医生这个职业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手机震动打断了思绪。院长来电告知患者体温已飙至42度,出现抽搐症状,要求做好应急准备。
明白。何建华挂断后立即指示,把所有急救药品备齐,情况比预想的棘手。
何烁迅速完成准备工作。救护车在引导车带领下长驱直入停机坪,远处刚着陆的航班正在缓缓滑行。
救护车呼啸而至,舱门处**焦急地挥手示意,何烁抄起担架紧随何建华冲进机舱。
头等舱内,五十六岁的男性患者正蜷缩在座椅上抽搐。安定!何烁话音未落,护士已利落地完成注射。何建华随即展开基础检查,患者妻子——那位珠光宝气的微胖妇人——攥着纸巾追问:大夫,我丈夫......
情况危急,需要立即转院。何建华果断指挥众人将患者挪上担架。救护车疾驰途中,患者突然暴起挣扎,领口残留的呕吐物引起何烁注意。机上呕吐过?家属含泪点头:连胆汁都吐出来了......
当患者再度陷入昏迷,何建华发现其瞳孔呈现异常散大,对光毫无反应,眼睑如断线风筝般耷拉下来。心电监护仪的警报声刺破车厢,而患者的四肢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僵直......
心电监护仪骤然响起刺耳的警报声,病人开始间歇性抽搐——头部后仰,四肢僵直,背部反弓如弯弓,呈现出典型的大脑强直症状。
这无疑是脑干严重损伤的明确指征。
脑疝。何烁与何建华异口同声。
立即给氧,确保气道通畅,开通双静脉通路,快速静滴甘露醇、速尿、地塞米松和甘油果糖。紧急降颅压。
护士迅速复述医嘱:双通路静滴甘露醇、速尿、地塞米松、甘油果糖。话音未落便冲向药柜。
何建华同时拨通了院长电话:院长,紧急准备手术室,患者脑疝伴42度高烧,血压、脉搏、心率均极度紊乱。
必须确保我们到达时能立即进行开颅减压。后续检查可以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行安排,眼下当务之急是与死神抢时间。
挂断电话时,监护仪上的血压数值正从峰值 ** ,此刻已骤降至50\/70mmhg。
嗬...嗬...病人的呼吸变得粗重而费力,氧气面罩显然已无法维持通气。
何烁默契地递上气管插管器械,二人配合无间地展开抢救。
目睹老伴病情急转直下,家属的情绪彻底崩溃:孟达你不能丢下我!我等了大半辈子才等到你!
医生你们必须救活他!是必须!她失控地尖叫着,被护士急忙搀扶住。
抢救期间请保持安静。护士严正提醒,任何干扰都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这番警告并非危言耸听——此刻的抢救如同在悬崖边行走,家属的躁动无异于推人落石。
叫我怎么冷静?你们不是顶级医院吗?为什么他上了救护车反而更严重了?
何烁放下听诊器直视家属:病情恶化与转运无关。我们正在全力救治,请您配合。
或许语气过于冷硬,但在生死时速的抢救中,每一秒干扰都在消耗患者的生机。
你什么态度?我要投诉!家属颤抖的手指几乎戳到何烁鼻尖。
年轻医生转身投入抢救,再未多看她一眼。
医生以救死扶伤为天职,但并非服务行业从业者。他们尊重病患家属,而非必须提供所谓。
救护车即将抵达医院时,病人再度抽搐发作。何建华指示护士追加一剂镇静剂,患者暂时恢复平静。
你们中国医生的职业素养都这么糟糕吗?为什么不继续抢救?坐在这里发什么呆?家属言辞尖锐,显然在无理取闹。
一直沉默的何建华终于开口:请您保持冷静。患者生命体征目前稳定,我们已经完成了所有必要的急救措施。
后续治疗需要进入手术室完成,救护车上既缺乏专业设备,也不具备安全条件。
年轻气盛的何烁忍不住插话:纠正您一个说法,不是你们中国,而是我们中国。难道您不是中国人?
你这什么态度?还想不想当医生了?家属趾高气扬地威胁道。
何烁暗自摇头。他平日并非如此冲动,但实在看不惯这类崇洋 ** 之徒——既然这么向往国外,为何又要回来就医?
够了小烁,准备手术。何建华制止道。
明白,何主任。
若在年轻时,何建华或许也会如此反应。但多年历练让他学会了沉着。至于这位家属是否会向院长告状,他毫不担心——院长深知何烁的价值,甚至专门商讨过如何留住这位青年才俊。
救护车抵达医院时,院长已亲自在急诊室外等候。神经外科余主任也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开展手术。
患者初始体温42度,现已降至38度,但这种降温未必是好转迹象。何建华分析道,建议先进行颅内引流减压,再根据情况制定后续方案。
余主任颔首:手术室已准备妥当。
医疗团队迅速行动起来:验血配型、术前备皮、留置导尿管、启动亚低温脑保护措施......所有人都在为挽救生命争分夺秒。
手术室内,医护人员正争分夺秒进行抢救。患者颅内压持续升高,必须立即实施手术,任何转运延迟都可能危及生命。
透过观摩室的玻璃窗,院长章炳生正与患者家属一同观察手术进展。
章院长,让那个年轻医生主刀真的没问题吗?家属紧握的双手微微颤抖。
章炳生从容道:何烁医生虽然资历尚浅,但医术精湛。为了留住这位人才,我可是费了不少功夫。
听到院长如此器重何医生,家属咽下了原本要投诉的话语。
手术进展迅速。完成引流后,何烁与神经外科主任何建华、神经内科余主任立即展开系列检查。
何主任,请看这里。何烁指向ct显示屏。影像显示患者小脑幕切迹疝导致脑池变形,同时伴有明显脑积水。
再做核磁共振确认。何建华盯着屏幕说道。mRI能更清晰显示脑疝导致的脑结构位移情况。
完成全面检查后,三人开始病情分析。
根据这些症状,我判断是典型脑室管膜炎引发的脑疝和脑积水。余主任指着检查报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