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青站在露台上,看着亲友们脸上难掩的惊叹,笑着指向东西厢房:“大伙儿可别光顾着看正房,这东西厢房也是两层,加起来一共有十二间房。”
她指着东西厢房,继续介绍道:“这十二间房,我暂时只弄了三间客房和两间库房出来。”
“客房以后给来串门的亲戚朋友住,库房用来放东西。”
“剩下的房间,以后再慢慢规划。”
“说不定以后孩子们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还能按照他们的喜好来布置。”
众人跟着林晚青来到东西厢房,只见三间客房已经收拾得十分整洁。
房间里摆着双人床、衣柜和书桌,床上铺着干净的床单,书桌上放着台灯和几本杂志,透着温馨舒适的气息。
“这客房看着比我家的主卧还舒服!”
赵大娘的大儿媳孙莹莹笑着。
两间库房也收拾得井井有条,里面摆放着整齐厚实的木架。
以后东西多了,可以整齐得摆放在架子上,不会出现堆在一起找不到东西的情况。
“晚青,你这库房这样收拾好,找东西方便,还能节约不少空间呢,真是个会过日子的人。”
赵大娘看着这库房,觉得这样收拾特别好,还在心里琢磨着回去后把自己的杂物房也照着样子好好收拾整理一下。
一行人参观完二进院,一个个都惊呆了,纷纷围着林晚青和顾明泽称赞不已。
“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好的房子,住着肯定舒服!”
“这设计太绝了,又好看又实用,比那些大杂院强太多了!”
人群中,王宇和池芳瑜夫妇俩相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羡慕。
身为王家人,他们见过不少有钱人家的房子,但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合心意的房子。
“晚青、明泽,你们这房子也太让人眼馋了!”
王宇忍不住说道:“我和芳瑜都想照着你们家的房子,把我们那房子改造一番,住着也能舒服些。”
池芳瑜也连忙点头:“是啊晚青,你们这房子设计得太合理了,采光好、通风好,还特别宽敞,住着肯定舒心。”
“要是我们真要改建,你可得给我们些建议。”
林晚青听了,笑着答应:“没问题!”
“咱们都是朋友,要是你们真打算改建,我肯定把我的经验都告诉你们,帮你们出出主意。”
她心里清楚,这房子能有这样的效果,全靠她和顾明泽结合了后世的建房和装修理念。
在保持中式古典风格的前提下,融入了现代家居美学的精致和舒适。
无论是空间布局、采光通风,还是家具选择、细节设计,都远远超出了这个年代的普通房子。
这样的房子,在这个年代出现属实是有些高调的。
可房子弄好了只要长时间住的,要不一次性弄得合心意一些,后续再改确实是有些太麻烦。
顾明泽和林晚青自然是想一步到位,尽量弄得好一些的。
说实话,要不是有舅舅顾远山在身后做后盾。
林晚青还真不一定在现在就敢这么大的动作。
这其中的心路历程不足为外人道,可结果是十分喜人的。
搬到这样的房子里面住,他们一家人都能住得舒服惬意。
顾明泽站在一旁,看着林晚青和众人谈笑风生,脸上露出了温柔的笑容。
当初林晚青提出要结合后世理念设计房子时,他还有些担心,怕不符合这个年代的审美,也怕施工起来有难度。
可没想到,林晚青不仅拿出了详细的设计图纸,还亲自盯着施工,遇到问题及时解决,最终呈现出的效果比他想象的还要好。
也是这年代的师傅工匠们水平高又用心,不然,也做不出这么好的效果。
毕竟,他们的要求那可真是一点儿也不低。
“你们可别小看这房子,里面的门道多着呢。”
顾明泽笑着开口:“就说这窗户吧,用的是双层玻璃,冬天保暖,夏天隔热,还能隔音,晚上睡觉特别安静。”
“还有这地板,是经过特殊处理的,防水防潮,打理起来也方便。”
众人听了,更是惊叹不已。
“还有这么好的玻璃和地板?真是长见识了!”
“难怪这房子看着就不一样,原来还有这么多讲究。”
林晚青看着众人惊讶的表情,想起了几个孩子第一次来参观新家时的场景,脸上的笑容更浓了。
“说起这房子,我们家那几个孩子,第一次来的时候,比你们还兴奋呢。”
她笑着回忆道:“当时他们一进院子,就到处跑、到处看,眼睛都亮了。”
“看到自己的卧室,更是高兴得跳了起来,还兴致勃勃地讨论着自己的房间要怎么布置,需要添置哪些东西。”
“咱们家老大说,要在房间里放一个书架,好方便存放他自己的书。”
林晚青的眼神里满是温柔:“景瑶说要一个专门存放各种饰品的小柜子,还要两个用来插花的瓶子。”
“还有景安,要装裱两幅自己的书画作品,挂在房间的墙上做装饰。”
“就连这俩最小的,都各有各的想法。”
众人听着林晚青的讲述,脸上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孩子们的想法很好,也真让人羡慕。”
顾二嫂黄莹笑着说。
“能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还能按照自己的喜好布置,这可是很多孩子的梦想啊。”
“是啊,以前条件不好,孩子们能有个地方住就不错了,哪敢想这么多。”
顾晓霞也感慨道:“现在日子好了,孩子们也能享享福了。”
林晚青看着众人,心里也满是感慨。
她知道,这一切也都是来之不易的。
是改革开放给了她做生意的机会,让她有能力改善家里的生活。
“这房子去年就收拾好了。”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搬进来住了。”
林晚青笑着对众人说:“日后大家有时间了多来坐坐,大家一起热闹热闹。”
“好啊好啊!”
众人纷纷答应:“我们一定常来,刘英和顾婶子的厨艺都好着呢,我们都日日盼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