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晚8点。
陆阳准时拨通了卫星电话,三声后电话接通,传来了六哥的声音。
“是有什么紧急的事吗?”
“算是吧,你们军统那位戴老板手伸得有些长了,都伸到我县城里来了不说,还想在我的地盘搞事情。
所以,我决定不是要砍了这只手,而是送戴老板上路!
放心,不用你动手,你只需提供一些戴老板最近的情况就行;其余事情我来安排。”
“嗯,好,三天后我会把情报交给老张。上次高占龙的事,虽然没证据表明关我事,但最近这位戴老板对我也是有些提防了,早点除掉也好。”
“对了,提醒你一下,戴老板不在后,据我估计会是姓毛的上位,这也是个不比戴老板差的狠角色,你小心点。如果有解决不了的事,就找老张支援或直接联系我。
还有过两天国府会陷入舆论风波中,你这段时间低调点,别被人甩锅了。”
“行了,这些事不用你提醒,没事我挂电话了。”
“好,通话结束。”
陆阳收起卫星电话笑了笑,现在的六哥才算是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正常人;有与自己相爱的人,有张兴瑞这些兄弟支持其行动,有自己这个好友(虽然是统子哥设定);
性格方面也洒脱许多,不再像电视剧里那样如履薄冰、压抑自身情感的独自承受,还得面对世人的误解唾骂,不知情同志的追杀,敌人的算计等等,最后也没有个好结局。
陆阳很高兴六哥的改变,这也许也是陆阳在这个世界能改变做到的一件有意义的事。
2日后,当那几位记者返回报社后,一篇配有多张照片的头版头条爆炸报道已经出炉;而且消息还在报纸、电台这些媒体圈子里传开,报社老板卖照片和详细消息都赚了不少。
现在只等明天一早,报纸发售,全国将陷入一场巨大的舆论风暴。
......
山城,国府校长官邸。
夜色如墨,书房内灯火通明却压抑得让人窒息。
校长将手中的《大公报》狠狠摔在红木办公桌上,报纸头版“国府专员羞辱抗战功臣,傲慢嘴脸昭然若揭”的标题如同烧红的烙铁,刺得人眼睛生疼。
配文旁的照片更是刺眼——侍从室专员张泽眼神轻蔑,下巴抬得老高,嘴角挂着讥讽的笑,一手拿着文明棍,另一只手拿着手绢不耐烦地捂着鼻子,对屋子里的一切都是那么嫌弃。
“废物!一群废物!”校长气得脸色铁青,右手猛地拍在桌上,青花瓷茶杯应声落地,碎片与茶水溅了一地。
他来回踱步,军靴踩在地板上发出沉重的声响,每一步都带着难以遏制的怒火。
“我让他去拉拢人心,是去彰显国府的诚意,不是让他去给我惹祸!一个小小的侍从室专员,竟敢在前线抗战功臣面前摆官架子,他眼里还有谁?还记得国府让他去做什么的吗?”
侍从室那位高官低头站在一旁,大气不敢出。他清楚,校长此刻的愤怒不仅源于事情办砸,更源于这张照片背后汹涌的民意。
“校长,张专员已被就地免职,押解回山城听候发落。只是……各大报刊今日均已转载,《申报》《新华日报》更是连发社论,舆论怕是……”
“怕是已经收不住了!”
校长猛地停下脚步,指着报纸上的照片,额角青筋暴起;
“你看看这副嘴脸!全国百姓都在看着,我们的官员就是这样对待浴血奋战的将士?前线将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就是这般羞辱?他张某人丢的不是他自己的脸,是国府的脸,是我蒋某人的脸!”
他深吸一口气,胸膛剧烈起伏:“那支龙华军刚打了大胜仗,歼灭日寇11万,缴获无数,正是民心所向、士气高昂之时。我本想将其纳入麾下,增强国军力量,结果呢?
被他这么一闹,民心尽失,反而把这支队伍推得更远!现在全国都在骂国府嫉贤妒能、羞辱功臣,那些地方实力派、民主人士怕是也要借机发难,你让我如何收场?”
书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只剩下校长压抑的喘息声,以及窗外偶尔传来的夜虫鸣唱,更衬得室内死寂。
与此同时,这张照片与相关报道已如惊雷般传遍全国,从沪市、山城这样的大城市到偏远乡镇,舆论的怒火如同火山喷发,席卷了华国大地。
沪市的街头巷尾,报童们挥舞着报纸,高声叫卖:“看报看报!国府专员羞辱抗战英雄!照片为证,铁证如山!”市民们争相抢购,报摊前挤得水泄不通。
几位穿着长衫的文人看完报道,气得直跺脚:“岂有此理!前线将士在战场上拼死杀敌,保家卫国,国府不仅不嘉奖,反而派这种目中无人的官员去羞辱,这是要寒了全国军民的心啊!”
山城茶馆里,说书人拍案而起,指着墙上张贴的报纸照片,慷慨激昂地说道:“列位看官,你们瞧瞧这位张专员的嘴脸!人家队伍在前线打得鬼子屁滚尿流,他倒好,摆出一副施舍的架子,仿佛人家的功劳都是捡来的!这哪里是招揽,分明是羞辱!国府如此行事,让前线将士如何安心打仗?让全国百姓如何信服?”
台下听众群情激愤,有人猛地拍了桌子:“说得好!这种官员就该撤职查办!我们不能让抗战英雄流血又流泪!”
“国府要是不给个说法,我们就上街请愿去!”一时间,茶馆内骂声、谴责声此起彼伏,群情鼎沸。
在江城,一所伤兵医院里,刚从前线下来的伤兵们围在一起,看着护士念报纸上的内容,一个个气得咬牙切齿。
一位断了胳膊的年轻士兵,眼眶通红地说道:“我们在前线拼了命,就是为了保卫国家,保卫百姓。可国府呢?却这么对待我们这些冲锋陷阵的将士!他们打了大胜仗,不仅得不到嘉奖,还要受这种羞辱,这让我们以后怎么打仗?”
旁边一位老兵拍了拍他的肩膀,沉声道:“兄弟,别难过。公道自在人心,全国百姓都看着呢!国府要是不纠正错误,迟早会失去民心的。我们只要记住,我们打仗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不是为了那些当官的!”话虽如此,老兵的眼中却充满了失望与愤怒。
在西南联大的校园里,学生们举着标语,聚集在操场上举行游行示威。
“抗议国府羞辱抗战英雄!”“严惩傲慢专员,还英雄公道!”“支持抗日有功队伍,反对官僚主义!”的口号声震天动地。学生们情绪激动,一张张年轻的脸上写满了愤怒与坚定。
一位戴着眼镜的学生领袖站在高台上,大声演讲:“同学们,抗战英雄是国家的脊梁,是民族的希望!他们在前线浴血奋战,换来的却不是尊重与嘉奖,而是国府官员的傲慢与羞辱!这不仅是对英雄的亵渎,更是对整个民族的伤害!我们必须站出来,发声抗议,要求国府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
台下学生们热烈鼓掌,口号声再次响彻校园。许多教授也站在学生队伍中,默默支持着学生们的行动,他们的眼中充满了对国府的失望,以及对民族未来的担忧。
在偏远的乡村,村民们围坐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听着识字的先生念报纸上的内容。虽然许多村民不懂太多大道理,但他们知道,谁在为他们打仗,谁在保护他们。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浑浊的眼睛里含着泪水,说道:“那些娃在前线打鬼子,多不容易啊!国府怎么能这么对待他们?这是要遭天谴的啊!”
村民们纷纷附和,有人说道:“我们虽然穷,但也知道感恩。以后咱们要多给他们送点粮食、衣物,不能让英雄们受了委屈!”
“对!国府不疼他们,我们疼!”朴实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英雄的崇敬与对国府的不满。
舆论的怒火越烧越旺,全国各地的电报、信件如雪片般飞向山城国民政府,要求严惩张专员、公开向抗战英雄道歉、嘉奖有功队伍的呼声此起彼伏。
民主党派、地方实力派也纷纷发声,谴责国府的不当行为,要求国府整顿吏治,尊重抗战功臣。
各大报刊更是持续跟进报道,《新华日报》发表社论指出:“抗战以来,全国军民同心同德,浴血奋战,才取得了今日的些许胜利。而国府部分官员,却依旧摆着官僚架子,轻视抗战有功队伍,这不仅严重伤害了军民感情,更不利于团结抗日大局。国府当以民族大义为重,严惩相关责任人,向全国军民道歉,以正视听。”
《申报》则评论道:“民心向背,是抗战胜利的关键。国府官员的傲慢与无礼,已经严重损害了自身的形象,失去了部分民心。若不及时纠正错误,必将影响抗战大局。希望国府能够吸取教训,尊重抗战英雄,善待抗日有功队伍,凝聚全国力量,共同抗击日寇。”
山城国民政府内部一片混乱,面对汹涌的舆论压力,不得不再次做出回应:公开处决张专员,由军政部长亲自向龙华军道歉,并给予丰厚的嘉奖。
然而,这一系列举措并没有完全平息民众的愤怒,许多人认为这只是国府的缓兵之计,其官僚主义的本质并未改变。
而这只是陆阳舆论战的第一步,还有一道杀招已准备好,会紧接着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