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伯观察着凌笃玉的神色,继续温和地说道:
“隔壁的金老夫人两口子老奴方才也去请过了,他们二位已经答应晚上会过来。”
“大家就是一起吃顿便饭,邻里之间熟络熟络,姑娘不必多想。”
他特意点出金婆婆也会去,既是告知也是一种无形的保证。
看,我们不止请你一个,还有熟悉的邻居在,不用担心。
凌笃玉沉默了,她在心里飞快地权衡着。
拒绝?
当然是最安全的选择…..可这样一来,就等于彻底切断了了解这个神秘“邻居”的途径。
对方明显是冲着她来的,一味躲避并非上策。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答应??
虽然有金婆婆他们在场,但风险还是存在。
可这也是一个机会,一个近距离观察对方试探其意图,还有….判断是敌是友的机会。
总好过像现在这样,对方在暗,自己在明,整日提心吊胆。
凌伯……本家……宴请……金婆婆也去……
几个信息在凌笃玉脑中快速闪过。
她抬起眼,重新打量了一下凌伯。
这位老者眼神澄澈,笑容真诚,不像是有恶意的人。
而且他主动提及同姓,似乎……有意在拉近关系?
罢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于是凌笃玉心中有了决断,与其被动猜测不如主动探探虚实。
她对着凌伯微微颔首,声音平静地说道:
“既然如此,那便叨扰了,晚上我会准时过去。”
凌伯见凌笃玉答应,脸上的笑容更加慈和了:
“姑娘肯赏光,那是再好不过了。”
“那老奴就先回去准备,晚上恭候姑娘和金婆婆,老爷子大驾。”
“有劳了。”
凌笃玉淡淡应道。
凌伯再次欠身行礼,这才转身离开了。
凌笃玉站在门口看着凌伯消失在隔壁院门后,目光沉静。
面具公子……晚上,就让我看看,你到底是何方神圣,意欲何为。
午后阳光正好,暖融融地照进青玉巷。
“咚咚咚….”
凌笃玉刚把晒着的草药翻了个面,就听见又有人敲门,紧接着金婆婆的声音传来:
“丫头!别忙活了,快过来!”
凌笃玉走过去开门:
“婆婆,怎么了?”
金婆婆挎着个竹篮子,拉住凌笃玉的胳膊就往外走:
“走,跟婆婆去前面小街上转转!”
“晚上不是要去隔壁吃饭嘛,咱可不能空着手去!人家乔迁是喜事,咱们多少得带点东西,是个心意!”
凌笃玉闻言,觉得在理。
这跟她前世那个世界的人情往来差不多,去别人家做客,总不好两手空空。
她点点头:
“婆婆说的是,那咱们去买点什么?”
“买点时令果子就好!”金婆婆一边走一边说,“又水灵又好看,寓意也好!咱们两家合着买一份,既体面,又不算太破费。”
两人说着便来到了巷子外不远的一条小街。
这里比不得主街繁华,但卖瓜果蔬菜和日用杂货的摊子不少,充满了市井生活气息。
金婆婆是个会过日子的,拉着凌笃玉在一个个水果摊前精挑细选,时不时的拿起一个果子掂掂分量,看看成色,还跟摊主讨价还价:
“老板,这枣子怎么卖?”
“八枚铜板一斤?哎呦,太贵了!你看这边上都有点磕痕了,六枚吧!”
“这柑橘甜不甜啊?不甜我们可不要……”
“梨子倒是水灵,来,给我们挑几个大点的!”
逛了一圈,最终,她们挑了一挂黄澄澄的柑橘,几个又大又水灵的梨子,还有一包红彤彤的枣子。
金婆婆和凌笃玉一人出了一半钱,水果们凑在一起倒也显得满满一篮子,颇为丰盛。
“好了!这下晚上登门就不失礼了!”
金婆婆满意地看着篮子里的成果,笑着对凌笃玉说。。
另一边,凌伯回到小院后脸上一直带着愉悦的浅笑。
小少爷交代的事情办妥了,尤其是那位凌姑娘答应了晚上过来,这让他心里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他稍稍歇了口气,便挽起袖子亲自去了小厨房。
厨房里,两个从本地雇来的厨娘和一个帮厨小厮已经候着了。
虽然院子小,但该有的灶具和食材都准备得齐全。
凌伯清了清嗓子,和气地吩咐道:
“宝婶,梅嫂,晚上小少爷要宴请隔壁的金老夫人,曾老爷子还有凌姑娘。”
“这几位客人年纪与口味都不同,咱们菜式得精细些。”
他细细安排着:
“老两口年纪大了,牙口可能不太好,得做些软烂入味的。”
“那道红烧肉火候要足,炖得烂糊些。”
“再蒸个鸡蛋羹,嫩滑点,少放盐。”
“至于凌姑娘……”凌伯顿了顿,想起早上见到的那道清瘦身影,“看着像是喜欢清淡口的,清炒个时蔬,要脆生。”
“再做个虾仁豆腐羹,清爽暖胃。”
“对了,鱼要一条新鲜的,清蒸就好,突出个鲜味。”
“小少爷嘛,”凌伯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他口味偏淡,喜欢喝汤。”
“灶上那锅老母鸡汤别断了火,到时候给他盛一碗。”
“再简单炒两个他平日爱吃的小菜就行。”
他环顾一下小小的厨房,总结道:
“总之,菜不用多,六七个就好,味道要好,不能失了咱们的礼数。”
“今晚辛苦几位了。”
宝婶和梅嫂都是做惯了活儿的人,见这位老管家说话和气,条理清晰,连忙应道:
“凌管家您放心,我们保准给您办得妥妥当当!”
交代完毕,大家都在小厨房里忙活起来。
洗菜,切菜,炒菜…..一切都在有序进行着。
凌伯也没闲着,时不时看看火候,尝尝味道,细致地把控着每一道菜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