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人吧,可能真的有点记吃不记打。前脚刚经历完系统风波,后脚就又飘了。原因特简单——我们创新中心被评为“年度优秀团队”,奖金丰厚得让我做梦都能笑醒。
颁奖典礼上,我穿着租来的西装,人模狗样地站在台上,从大老板手里接过那个沉甸甸的奖杯。闪光灯咔咔直闪,晃得我眼花。台下坐着黑压压一片人,我甚至看见好几个平时对我们爱答不理的部门总监,这会儿都笑得跟朵花儿似的,鼓掌鼓得特别起劲。
“陆总监,说两句吧。”主持人把话筒递给我。
我清了清嗓子,本来准备了一肚子的感谢词,结果一张嘴就成了:“那什么...谢谢公司,谢谢领导,谢谢我们部门的兄弟姐妹。今晚我请客,地方随便挑!”
台下哄堂大笑。大老板在边上直摇头,但眼神里带着笑意。
回到座位,小林凑过来低声说:“陆哥,你也太实在了。这下全公司都知道咱们有钱了。”
我得意地晃了晃奖杯:“怕什么,咱们现在可是红人。”
王明阳比较冷静,提醒道:“树大招风,还是低调点好。”
我当时根本没往心里去。可不是嘛,我们部门现在要名气有名气,要业绩有业绩,系统在全公司推广顺利,连总部都对我们另眼相看。这种时候不飘,什么时候飘?
庆功宴选在一家海鲜酒楼,包了整个大厅。菜上到一半,我站起来举杯:“这半年,大家辛苦了!别的也不多说,都在酒里!”
众人起哄,气氛热烈。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我开始画饼:“等着吧,明年咱们再接再厉,争取把业务做到全国去!”
小林喝得满脸通红,跟着起哄:“对!做到全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一片欢声笑语中,只有王明阳显得有点心事重重。散场时,他拉着我说:“陆总,我听到点风声,总部可能要对我们部门进行调整。”
我喝得有点多,大手一挥:“调整就调整呗,还能把咱们拆了不成?”
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想给当时的自己一个大嘴巴子。
周一早上,我顶着宿醉的脑袋走进办公室,发现气氛不对。平时这个点大家应该都在摸鱼——啊不是,都在进行晨间准备工作,今天却个个正襟危坐,表情严肃。
“怎么了这是?”我揉着太阳穴问。
小林苦着脸把一份文件递给我:“陆哥,总部刚发来的通知。”
我接过来一看,睡意瞬间全无。
《关于创新中心职能调整及人员优化的通知》。
“职能调整?人员优化?”我声音都变了调,“这什么意思?”
王明阳叹了口气:“意思就是,总部认为我们部门现在规模太大,成本太高,要精简。”
我快速浏览文件,越看心越凉。通知上说,要把我们部门一分为二,一部分并入技术部,一部分并入市场部。现有人员“择优录用”,剩下的要么调岗,要么...
“裁员”两个字像把锤子砸在我心上。
“这不可能!”我把文件拍在桌上,“我们刚拿了优秀团队,业绩摆在那儿,凭什么裁我们?”
“就因为我们成本太高了。”王明阳指着文件上的一行小字,“上面说我们部门人均成本是其他部门的两倍还多。”
我气得浑身发抖。是,我们部门福利是好点,下午茶不断,团建活动多,可那都是我们自掏腰包——好吧,大部分是部门经费,但那也是我们应得的啊!
“找大老板说理去!”我抬腿就要走。
王明阳拦住我:“没用的。这通知就是大老板签发的。”
我愣在原地,感觉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
接下来的几天,办公室气氛压抑得能拧出水来。每个人都在担心自己的去留,工作完全停滞了。连我最爱的那盆绿萝,都像是感受到了低气压,叶子耷拉着。
总部派来的hR团队周三进驻,开始逐个谈话。第一个被叫去的是老王,回来时脸色惨白。
“怎么说?”大家围上去问。
老王摇摇头:“让等通知。听那意思,像我这种老员工,要么接受调岗去外地,要么...拿补偿走人。”
一片哗然。老王在公司干了十几年,是部门的元老级人物,居然也要被优化?
小林气得眼睛都红了:“他们这是卸磨杀驴!用完我们就扔!”
我坐在办公室里,听着外面的议论声,心里跟刀绞似的。这些人都是我一手带出来的,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我们一起熬过夜,一起吃过苦,现在说散就要散了?
不行,我得做点什么。
我先是去找了大老板,结果连门都没让进。秘书说他去国外考察了,要一个月后才回来。
我又去找了几个相熟的总监,想让他们帮忙说句话。可平时称兄道弟的那些人,现在个个躲着我,不是说“这是总部的决定”就是“我也无能为力”。
最让我心寒的是,连之前力挺我们的张董都避而不见。
“陆总,认命吧。”王明阳劝我,“职场就是这样,起起落落很正常。”
我红着眼睛瞪他:“你说的轻松!这些人怎么办?老王怎么办?小李才刚买房,每个月要还贷款!小张老婆刚生孩子!”
王明阳不说话了。
那天晚上,我一个人留在办公室,看着墙上挂着的团队合影,心里特别不是滋味。照片上大家笑得那么开心,谁能想到短短几个月就物是人非。
我拿起手机,翻到通讯录里的一个名字——杨雨薇。犹豫再三,还是拨了过去。
电话响了好几声才接,背景音很嘈杂。
“陆总监?有事?”她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冷静。
我把情况简单说了说,最后忍不住抱怨:“这也太不公平了!我们给公司创造了多少价值,他们说拆就拆!”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职场没有公平,只有价值。你们的价值,可能已经到头了。”
我气得差点把手机扔了:“连你也这么说?”
“我说的是事实。”她语气平静,“公司的每个决定都是基于利益。如果你们不能持续创造价值,被优化是迟早的事。”
我哑口无言。
“不过,”她话锋一转,“危机也可能是转机。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住了。”
挂了电话,我对着窗外发了很久的呆。杨雨薇的话虽然难听,但点醒了我。光抱怨没用,得想办法破局。
第二天,我召集全员开会。看着底下一个个垂头丧气的脸,我深吸一口气,说:“都打起精神来!还没到最后一刻呢!”
众人抬头看我,眼神里带着最后一丝希望。
“他们不是说我们成本高吗?那我们就证明我们值这个价!”我越说越激动,“从今天起,全员进入战时状态!我们要在一个月内,拿出一个让总部无法拒绝的新项目!”
小林弱弱地问:“陆哥,就一个月?来得及吗?”
“来不及也得来得及!”我一拍桌子,“不想散伙就都给我动起来!”
说干就干。我们兵分两路:一队由王明阳带队,继续维护现有系统,确保不出任何纰漏;另一队由我亲自带队,闭关开发新项目。
新项目方向是我苦思冥想了一晚上决定的——企业数字化培训平台。既然我们的办公系统这么成功,为什么不把经验打包成产品卖出去?
这个想法很大胆,因为这意味着我们要从内部支持部门,转型成盈利部门。但风险越大,机会也越大。
接下来的日子,办公室又恢复了往日的忙碌。只不过这次,大家都憋着一股劲。没有人抱怨加班,没有人计较得失,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地在为部门的存亡而战。
我更是拼了命。白天要协调两个团队的工作,晚上要研究市场趋势,经常熬到凌晨。有次实在太累,直接在会议室睡着了,醒来发现身上盖着小林的外套。
进展比想象中顺利。也许是被逼到绝境激发了潜能,我们只用了两周就完成了产品原型。又用了一周做了市场调研和商业计划书。
最后一周,我开始四处奔走,寻找愿意合作的试点企业。凭借我们之前的知名度,还真有几家公司表示感兴趣。
但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又出幺蛾子了。
那天我正准备去见一个潜在客户,hR总监突然带着两个人闯进我办公室。
“陆总监,根据总部要求,我们来清点部门资产。”他面无表情地说。
我愣住了:“清点资产?为什么?”
“为接下来的部门调整做准备。”他示意手下开始登记电脑、打印机等设备。
我看着他们在办公室里指指点点,心里涌起一股屈辱感。这还没到最后时刻呢,就这么迫不及待了?
“等等!”我拦住他们,“这些设备我们还在用,不能清点。”
hR总监皱眉:“这是总部的命令...”
“我不管是谁的命令!”我提高声音,“只要我还是创新中心的总监,这里就我说了算!”
对峙中,办公室的门开了,王明阳带着全部门的人站在外面,个个表情坚定。
hR总监见状,只好悻悻离开:“希望你们不要后悔。”
人走后,小林担心地问:“陆哥,这么硬刚会不会不太好?”
我咬牙道:“都这时候了,还有什么好怕的?”
话虽这么说,但我知道,我们和时间赛跑的速度必须加快了。
距离最后期限只剩三天时,我们终于搞定了一家试点企业——腾达集团,就是之前合作过的那个大客户。陈总看在老交情上,同意试用我们的培训平台。
但光有一个试点还不够,我们需要更多案例来证明这个项目的价值。
就在我一筹莫展时,转机意外地出现了。
那天我正对着电脑发愁,前台说有人找我。出来一看,居然是之前来采访过我们的央视记者。
“陆总监,听说你们最近遇到点困难?”她笑着问。
我惊讶不已:“您怎么知道的?”
“我们这个圈子没什么秘密。”她坐下,开门见山,“我这次来,是想做个追踪报道——优秀团队面临解散,背后的故事。”
我眼睛一亮,这简直是雪中送炭!
采访过程中,我把我们的新项目和盘托出,也坦诚了目前的困境。记者很专业,问的问题都切中要害。
节目播出得很快,效果立竿见影。第二天,我就接到了好几个企业的合作咨询电话。最让我意外的是,连之前拒绝过我们的几家公司也主动联系过来。
更惊喜的是,大老板提前回国了。
“陆沉,来我办公室一趟。”电话里,他的语气听不出喜怒。
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总裁办公室。大老板正在看那份关于我们新项目的商业计划书。
“坐。”他头也不抬。
我小心翼翼地坐下,手心直冒汗。
过了好久,他才放下计划书,看着我:“知道我当时为什么要拆分你们部门吗?”
我摇摇头。
“因为你们太安逸了。”他缓缓道,“创新中心成立之初的锐气,在成功之后慢慢消失了。我需要的是一把永远锋利的刀,不是摆在展览柜里的奖杯。”
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一切,都是一场考验?
“不过,”大老板嘴角微扬,“你们这次的反应,我很满意。在绝境中寻找生机,这才是创新精神。”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新文件:“这是总部的新决定。创新中心保留,并且追加投资,支持你们的新项目。”
我接过文件,手都在抖。看着上面“准予立项”几个大字,鼻子突然一酸。
“谢谢老板!我们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大老板摆摆手:“别高兴得太早。这个项目要是做不好,我照样会砍掉。”
“明白!”
从总裁办公室出来,我一路跑回创新中心。推开门,所有人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我看着他们,深吸一口气,然后大声宣布:“危机解除!创新中心,保住了!”
短暂的寂静后,办公室里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小林直接跳了起来,老王偷偷抹眼泪,连一向冷静的王明阳都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那天晚上,我们又去了那家海鲜酒楼。这次不用我请客,大老板特批了庆功经费。
酒桌上,大家又哭又笑,把这一个月的压力和委屈都发泄了出来。我端着酒杯,看着这群可爱的伙伴,心里特别踏实。
职场就是这样,有时候你觉得已经无路可走了,但只要不放弃,总能找到新的方向。
第二天上班,我特意早到了一会儿。办公室还保持着昨晚狂欢后的凌乱,但那盆绿萝却意外地焕发了生机,枯黄的叶子中间冒出了大片新绿。
我拿起喷壶给它浇水,心想这职场啊,就跟养植物一样,总要经历些风雨,才能长得更加茂盛。
至于明天还会有什么新的挑战,我不想想太多。反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实在不行就...就继续做我的快乐咸鱼。
毕竟,会翻身的咸鱼,那也是咸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