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镜”攻势的余波,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虽渐平息,却让湖水更深处的涌动变得更加清晰。719厂在顶住了这轮针对人心的侵蚀后,内部凝聚出一种经过淬炼的、更加沉静而坚韧的气质。然而,陈北玄深知,真正的和平,从来不是靠被动防御和道德自洽就能赢得的。就在“锚点”计划稳固内部阵脚的同时,“铸鼎”工程历经无数次压力测试与迭代优化,终于迎来了其诞生以来的第一次、也是最为关键的实战检验。
“矛”的进化
林雪的情报显示,对手在“微尘”渗透和“棱镜”攻势效果不彰后,显然失去了耐心,决定祭出他们打磨已久的、真正的“杀手锏”。
一份标为“熔炉”的绝密行动方案被“哨兵”系统从浩如烟海的数据流中捕捉并破译。其核心内容令人窒息:对方将动用尚处于高度保密状态的 “利维坦”超高音速战略侦察\/打击平台,对“探针”网络覆盖下的、模拟共和国最高指挥中枢的预设目标,实施一次“极限穿透”演示。
“利维坦”平台,结合了太空助推与大气层内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其设计巡航速度超过20马赫,飞行高度横跨临近空间,并采用了全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动态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在对方的推演中,它将是“无法被探测、无法被跟踪、无法被拦截”的绝对存在,旨在彻底撕碎共和国倚重的“探针”网络神话,并以此确立无可动摇的战略优势。
“这是对我们‘看见’能力的终极考验。”季岚在战前简报会上,语气凝重,“‘利维坦’的物理特征和飞行模式,与我们之前记录的所有‘指纹’都截然不同。它的速度、高度以及其独特的隐身机制,对我们现有的识别算法和节点响应速度,构成了降维打击般的挑战。”
“网”的蜕变
压力,再次被转化为动力。不过这一次,719厂的应对,不再是慌乱地修补,而是展现出一种体系化的、充满自信的从容。
在“利维坦”预计的突防路径上,“探针”网络并未增加节点密度,而是悄然调整了工作模式。基于“信息减熵”研究中获得的对网络自身数据流的精深理解,苏桐团队设计了一套 “预测性协同聚焦” 算法。
当“利维坦”还在数千公里外加速时,其庞大的身躯和惊人的能量输出,就已经如同黑夜中的灯塔,对远方的时空背景产生了虽然微弱、但足以被最灵敏节点感知到的“引力涟漪”和“能量尾迹”。这些先驱信号被“哨兵”系统捕捉,并瞬间激活了“预测性协同聚焦”算法。
刹那间,整个“探针”网络中,数以万计散布在不同空域的节点,不再各自为战。它们如同一个拥有统一神经系统的庞大生物,开始以一种精妙的、动态的方式,将自身的探测能量和信息处理资源,向着“利维坦”预计出现的空域,进行无形的“预聚焦”和“资源倾斜”。
一张原本均匀铺开的“蛛网”,在猎物尚未触碰到丝线之前,就已经在智慧的控制下,于特定区域悄然收紧、强化,等待着那石破天惊的一撞。
无声的审判
“利维坦”如约而至。它撕裂云层,带着藐视一切物理法则的傲慢,闯入共和国划定的禁区。
在蓝军指挥中心的屏幕上,它依旧是一个“幽灵”,传统雷达网一片空白,仿佛它从未存在。
但在“天眼”中心的屏幕上,景象却截然不同。
就在“利维坦”进入“探针”网络核心覆盖区的瞬间,那张早已严阵以待的、经过“预聚焦”的无形之网,被猛烈地触动了!
不是单个节点的报警,而是如同平静湖面被投入巨石,以撞击点为中心,一圈清晰、剧烈、并且随着目标移动而同步疾速扩散的“扰动涟漪”,在态势图上轰然炸开!
“目标锁定!高度85公里,速度22马赫,航向稳定!”
“指纹特征匹配完成!确认为‘利维坦’平台!置信度99.7%!”
“轨迹预测模型运行正常,未来60秒路径已生成!”
汇报声冷静而迅速,没有一丝犹豫。那曾经被视为“无法探测”的存在,此刻在“探针”的感知中,如同在白纸上划过的墨线,清晰得令人心悸。
“利维坦”平台内的飞行员(或AI),或许也在同一时刻,接收到了来自机体传感器那难以置信的反馈——他们那引以为傲的、能够扭曲雷达波和红外信号的等离子隐身层,仿佛撞上了一堵无形无质、却又无所不在的“墙”,一种前所未有的、来自四面八方的“被凝视感”笼罩了整个座舱。
临界点的沉默
预定的“极限穿透”演示时间已过。“利维坦”并未抵达其预设的模拟攻击坐标。
它在“探针”网络的持续、稳定、无声的跟踪下,在共和国模拟防御纵深的边缘,进行了一次毫无预兆的、近乎狼狈的急转调头,然后以最高速度,脱离了接触。
没有爆炸,没有交锋,甚至没有一句电磁层面的警告。
只有那张无形的网,在完成了它的“拥抱”后,又悄然恢复了平静,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但在蓝军指挥部,以及在远方通过数据链观看此次演示的更高层级,一种冰冷的绝望感在无声地蔓延。他们最锋利的“矛”,在出鞘的瞬间,就被对方用一种他们完全无法理解的方式,轻轻拨开了。甚至连“拨开”都算不上,对方只是……平静地“看着”它。
这种绝对的、基于认知层面的优势,比任何形式的硬杀伤,都更具威慑力。
威慑的诞生
消息传回719厂,没有欢呼,只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平静。
陈北玄看着屏幕上那条清晰记录了“利维坦”全程轨迹、最终戛然而止的曲线,缓缓吐出一口气。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铸鼎”系统才真正意义上,从一个“先进探测工具”,进化为了一个 “战略威慑平台” 。它代表的不再仅仅是“看见”的能力,更是“让你知道我能看见”以及“我能看见你所倚仗的一切”的、令人绝望的认知优势。
这种威慑,是临界点的威慑。它无声地划下了一条线,告诉所有潜在的对手:在此界限之内,一切隐匿与突防,皆为虚妄。
“通知下去,”陈北玄对身边的赵磊和季岚说道,“‘铸鼎’系统,正式进入‘常态化战略值班’状态。”
他停顿了一下,望向窗外广袤的国土,轻声道:
“从现在起,我们的天空,有了真正的、沉默的守护者。”
持灯者们,终于将他们手中的光芒,化为了足以照亮一切阴影、令魑魅魍魉无所遁形的灯塔。而这灯塔的光芒本身,就成为了最坚固的盾,最锋利的剑,以及……最有效的和平保障。
临界威慑,于无声处建立。一个新的时代,悄然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