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着最后的希望与“晶壳契约”,“远航者号”方舟沿着获得的坐标,在光怪陆离的规则之海中艰难航行。当那片被称为“规则浅滩”的区域终于出现在感知范围内时,即便是最坚毅的成员,眼中也忍不住泛起了泪光。
这里并非天堂。规则流依旧奔腾,但相比之前的漂泊无定,此处的规则背景明显“粘稠”了许多,如同进入了河流的入海口,狂暴的能量得到了些许缓冲。更重要的是,一处小型的、缓慢旋转的 “规则涡流” 如同海洋中的绿洲,持续不断地从“深海”带来并凝聚着大量的规则浮萍。
筑巢:从“漂流”到“扎根”
方明没有浪费时间感慨。他立刻下令,以方舟为核心,执行 “浅滩筑巢”计划。
这一次,不再是简单的捕捞。他们要以“晶壳族”赠与的“初级聚能符纹”知识为基础,结合自身对规则的理解,在这片浅滩上,真正地 创造 一个属于自己的据点。
1. 能量根基:工程师们以方舟的能量核心为源头,将聚能符纹大规模镌刻在方舟底部以及选定的浅滩“海床”(一片相对凝固的规则结构)上。无数微型的符纹如同树根,深深扎入规则流中,开始高效、被动地汲取能量。方舟的能源危机,第一次得到了根本性的缓解!
2. 稳定泡扩张:利用源源不断的能量,他们开始以方舟为中心,如同吹泡泡一般,小心翼翼地扩张那个半永久的 “规则稳定泡”。这个泡泡不再是单纯的护盾,而是开始具备初步的“内部环境塑造”能力,其内的规则参数被逐步调整,更适宜同盟成员生存和常规设备运转。
3. 功能分区:随着稳定泡的扩大,方舟内部一些非核心的功能模块被迁移出来,在泡泡内形成了最初的 研究区、制造区、生活区 雏形。虽然简陋,却标志着他们从“船上”走向了“岸上”。
当第一个独立的、不需要依赖方舟生命支持的生态循环单元在稳定泡内成功启动时,所有人都明白——他们成功了!他们终于在这片浩瀚而危险的“新海”中,拥有了一个可以称之为 “前哨站” 的立足点!
“规则精粹”的革命
生存基地初步稳定,方明的商业本能再次觉醒。他意识到,仅仅依靠捕捞原始浮萍和自身消耗能量,无法支撑长远发展。他们需要一种 可以储存、可以交易、具备更高价值 的“商品”。
他将目光投向了那些源源不断被聚能符纹捕获的规则浮萍。目前的利用方式太原始了。
“能不能……把它们‘精炼’一下?”方明向研究团队提出了设想,“就像以前提炼矿石一样,去除杂质,提升纯度,做成标准化的‘产品’。”
这个任务落在了材料科学家和能量学家的肩上。过程同样充满挑战。规则浮萍的结构极其微妙,任何粗暴的提纯尝试都会导致其崩溃。他们尝试了能量过滤、规则共振筛选、甚至利用“概念风暴”残留的规则压力……
经历了不知多少次失败后,一位来自“晶壳族”交易中获得的、关于规则结构“应力节点”的知识,带来了突破。他们找到了一种极其精细的 “规则共振剥离法”——用特定频率的规则波动,如同最巧妙的手术刀,在不破坏浮萍核心的情况下,将其蕴含的“存在性”能量和稳定的规则结构逐步引导、剥离、最终凝聚。
当第一颗 米粒大小、通体浑圆、散发着柔和而稳定乳白色光晕的结晶 在实验装置中成功诞生时,整个实验室沸腾了!
【能量检测】:纯度达到原始浮萍的 453倍!结构极度稳定,易于长期保存和能量引导。命名:规则精粹。
“规则精粹”的成功提炼,是一场革命!它意味着:
· 能源储备:能量可以高效储存,应对突发危机。
· 价值尺度:一种标准化的、高价值的“货币”诞生了!
· 贸易基石:同盟终于拥有了可以在“新海”中进行大规模贸易的 硬通货!
方明看着掌心那温润如玉的“规则精粹”,感受着其中蕴含的磅礴而温和的能量,脸上露出了如同当年在夜市赚到第一个一百万时那种发自内心的笑容。
他知道,同盟的“新海”创业史,翻开了全新的篇章。他们的摊位,不仅立住了,还拥有了独一无二的“招牌商品”。
接下来,就是如何把这“规则精粹”,卖遍这片浩瀚的规则之海了!
(同盟成功建立“规则浅滩前哨站”,实现从漂流到扎根的飞跃。“规则精粹”的发明引发能源与贸易革命,同盟手握硬通货,正式具备在“新海”大展拳脚的资本!方明的商业传奇,在终极舞台上续写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