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王山的夜深得像泼了墨,只有医疗站的马灯还亮着,橘色的光透过破窗纸,映着林晚沾满血污的手。她刚给一个腹部中弹的士兵做完清创,额头上的汗顺着鬓角往下滴,卫生员递来块粗布,她擦了擦,又拿起下一个急救包:“还有多少伤员没处理?”
“还有十二个,都是枪伤,有三个得尽快取弹片。”卫生员的声音带着疲惫,从傍晚到现在,他们没歇过脚。林晚点点头,拿起镊子,对着马灯仔细校准:“动作快点,夜里冷,别让弟兄们冻着。”
战壕里,士兵们也没闲着。赵老栓带着1营的人用木板加固战壕,新埋的土雷引线被小心地压在碎石下,罗二柱和马小虎正给重机枪换枪管,金属碰撞的“叮当”声在夜里格外清晰。“俺总觉得鬼子今晚还会来。”罗二柱突然说,白天的血战让他心有余悸,夜里更不敢放松。
马小虎拍了拍他的肩膀:“怕啥?有陈副师长在,还有石刚哥的侦察连,鬼子来多少咱们打多少!”话刚落,远处突然传来一声短促的哨音——是石刚约定的警戒信号,意味着有日军靠近。
赵老栓立刻绷紧神经,压低声音:“都别说话!拿好枪!”士兵们瞬间噤声,只有风刮过松树林的“沙沙”声。没一会儿,石刚就猫着腰跑过来,身上沾着草屑:“赵班长,鬼子来了!大概三百人,想夜袭,正往右翼绕,想从咱们的缺口钻进来!”
消息很快传到师部,陈砚正和吴剑平研究地图,闻言立刻起身:“李达,你带3营去右翼支援2营,务必守住缺口!石刚,你带侦察连绕到日军后面,等他们靠近,就打他们的后路!赵老栓,1营在正面放几处假火力点,用鞭炮模拟枪声,迷惑鬼子!”
“是!”几人齐声应下,快步离去。李达跑向3营时,士兵们刚躺下,听到要去支援,立刻爬起来,有的甚至没来得及系好绑腿。“弟兄们,鬼子想夜袭捡便宜,咱们不能让他们得逞!”李达的声音在夜里格外响亮,3营的士兵跟着他,往右翼跑去,脚步声轻得像猫。
右翼的2营已经和日军交上了火。日军拿着手电筒乱照,子弹打在树干上,溅起木屑。2营营长带着士兵躲在树后,不敢贸然开枪,怕暴露位置。“坚持住!3营马上到!”陈砚派来的通讯兵大喊,声音刚落,就听到左翼传来枪声——李达带着3营到了。
“跟俺冲!”李达举着步枪,对着日军的方向开枪,3营的士兵跟着他,形成夹击之势。日军没想到会有援军,顿时慌了,手电筒掉在地上,光线乱晃。2营营长趁机下令:“打!”子弹齐射,日军倒了一片,剩下的开始往后退。
正面的1营也没闲着。赵老栓让人把鞭炮放进铁桶里,点着后“噼里啪啦”响,像极了机枪声。日军在远处听到,以为正面有重兵,不敢往这边靠,更坚定了从右翼突破的想法,却不知道正好钻进了陈砚设的圈套。
石刚带着侦察连绕到日军后面,阿木和几个苗族弟兄最擅长夜战,他们摸着黑,用苗刀解决了日军的后卫,然后点燃随身携带的火把,扔向日军的队伍。火光中,日军的队形暴露无遗,石刚大喊:“开枪!”侦察连的步枪齐响,日军腹背受敌,彻底乱了阵脚。
“撤!快撤!”日军指挥官嘶吼着,带着残兵往山下跑。石刚哪能让他们轻易走,带着人在后面追,苗刀劈砍的声音混着日军的惨叫声,在夜里回荡。李达和2营营长也带着人追了一段,直到确认日军不会再回来,才停下脚步。
战斗结束时,天已经蒙蒙亮。战壕里,士兵们累得坐在地上,有的靠在树旁就睡着了。李达靠在战壕壁上,手里还攥着步枪,脸上带着笑意:“这次又赢了!鬼子想夜袭,没门!”赵老栓走过来,递给他一壶水:“多亏你来得快,不然右翼真要被突破了。”
陈砚巡视阵地时,看到林晚正给受伤的侦察兵包扎。那士兵是在断日军后路时被流弹擦伤的,却笑着说:“林大夫,俺没事,过两天还能打鬼子!”林晚点点头,又拿出几包草药:“这是消炎的,记得敷,别感染了。”
刚走到山腰,就看到几个村民扛着粮食走来,为首的是之前被救的难民陈二牛。“陈副师长!俺们来给你们送粮食,还有几个弟兄想参军,跟着你们杀鬼子!”陈二牛放下粮袋,身后几个年轻后生立刻站出来,眼里满是坚定。
陈砚看着他们,心里暖烘烘的:“好!想参军就留下,跟着石刚学侦察,好好练,以后就是黔军的弟兄!”后生们激动地直点头,陈二牛也笑着说:“俺们村里还有不少人,要是你们还缺人,俺再去叫!”
太阳升起来时,营地里又热闹起来。炊事班煮了红薯粥,村民送来的粮食正好派上用场。士兵们围着篝火吃饭,有的在给新参军的后生讲昨天的战斗,有的在擦拭缴获的日军武器。罗二柱拿着从日军那儿缴的刺刀,给后生们演示刺杀动作,脸上满是自豪。
陈砚站在山顶,望着远处的徐州方向,对吴剑平说:“鬼子连续两天吃亏,肯定会调更多兵力来。咱们得尽快把右翼的缺口补上,再找李宗仁长官要些弹药,不然下次怕是撑不住。”吴剑平点头:“我已经让周明轩发报了,希望能尽快有回复。”
远处的山脚下,日军的营地隐约可见,炊烟袅袅,却透着一股压抑的气息。陈砚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更大的硬仗还在后面。但看着身边这些团结的弟兄,还有赶来支援的村民,他心里有了底气——只要军民同心,再强的敌人,也能扛过去。
战壕里,新参军的后生们已经开始跟着石刚学辨认脚印,李达和赵老栓在研究新的防御方案,林晚的医疗站又迎来了新的伤员,却没人抱怨,没人退缩。禹王山的风还在刮,但这一次,风里带着的,是黔军铁血的意志,和守护家国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