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少年班机房内的气氛因为资源被技术性限制而再度陷入凝滞,赵文武几乎要按捺不住动用“非常规”手段,李慕雪和张浩眉头紧锁地分析着繁杂的系统日志时,袁凡放在桌面的手机屏幕,忽然无声地亮了一下。
是一条新信息,来自一个没有存储名字、但尾号极其特殊的号码。
信息内容极其简短,只有一句话,像是一句没头没尾的提醒:
“系统底层调度模块,历史操作日志,关键字:‘负载均衡权重’,‘核心亲和性’。”
发信人没有署名,但袁凡只看了一眼那号码的尾数,瞳孔便几不可查地微微一缩。
这个号码,他只在极少数情况下,从奶奶王小莎那位如同影子般忠诚且能量巨大的首席助理那里见到过。
这是奶奶渠道传来的信息,精准,及时,且绝对可靠。
信息量不大,却如同在迷雾中投下了一束强光,瞬间照亮了关键路径!
“负载均衡权重”?“核心亲和性”?
这两个看似专业的系统调度术语,指向的正是他们苦苦寻找的、被恶意修改的参数!
对方手段确实隐蔽,没有直接限制配额,而是通过调整任务在不同计算节点间的分配策略(负载均衡权重),以及绑定任务到特定性能较低的核心组(核心亲和性),实现了软性的性能(限制)!
袁凡没有声张,甚至脸上的表情都没有丝毫变化。
他只是平静地拿起手机,将这条信息删除,然后重新将目光投向电脑屏幕。
“慕雪,张浩,”他的声音依旧沉稳,仿佛只是想到了一个新的排查方向,“不用再泛泛地看资源配额和优先级了。
重点查一下系统调度日志,尤其是关于‘负载均衡策略’和‘cpU核心绑定’相关的历史操作记录,时间范围锁定在最近三天。”
李慕雪和张浩虽然有些疑惑为何突然转向这个相对冷僻的技术点,但对袁凡的判断有着本能的信任,立刻依言操作。
赵文武凑过来,压低声音:“哥们儿,有线索了?”
袁凡看了他一眼,轻轻点了点头,但没有解释信息来源。
赵文武心领神会,不再多问,只是用力挥了挥拳头,眼中重新燃起斗志。
有了明确的方向,排查效率瞬间提升。在李慕雪和张浩精准的操作下,很快,几条隐藏在浩瀚系统日志深处、看似正常的“自动化策略调整”记录被筛选出来。
记录显示,就在前天深夜,系统确实执行了一次针对“特定用户组”(代码指向少年班)的“负载均衡优化”和“核心亲和性调整”,操作触发理由是“提升整体集群稳定性”,操作者签名……赫然是设备处那位孙科长的管理账号!
“找到了!”张浩激动地指着屏幕,“就是这里!他们修改了我们的任务调度策略,把我们的计算任务大部分都绑定到了那几个老旧、性能差的计算节点上!还降低了我们在高速队列的权重!”
铁证如山!
虽然对方用了“优化”、“调整”这类中性词汇,但其操作的实际效果,与恶意限制别无二致!
而且,在非紧急情况下,深夜由管理人员手动触发这种针对特定用户组的底层调度策略修改,本身就极不正常!
“妈的!这下看他们还怎么狡辩!”赵文武兴奋地差点跳起来。
李慕雪也长舒一口气,看向袁凡的目光中充满了敬佩。
她不知道袁凡是如何精准锁定这两个关键参数的,但这份在复杂系统中直指问题核心的洞察力,让她自愧弗如。
“周老师,”袁凡转向一直紧张关注着进展的周铸,“现在证据确凿。可以正式向学校设备处和纪委反映情况了。
注意,只陈述事实,附上日志证据,不进行主观指控,要求他们核查此次‘优化调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他的处理方式,依旧保持着最大程度的冷静和规范。
不越界,不煽动,只用无可辩驳的数据和事实说话。
……
几乎就在少年班这边取得关键突破的同时,一场看似与这件具体纠纷毫无关联的调研座谈,在明珠大学行政楼的会议室里举行。
调研方是市委办公室和教育局联合组成的“高教改革试点工作前期调研组”,带队的是市委一位副秘书长。
座谈的主题是“听取基层一线教师和学生对改革方案的看法与建议”。
参会人员除了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还特意随机抽取了部分中青年教师代表和不同年级的学生代表。
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陈庚院士和少年班的辅导员宋婉婷也在受邀之列。
座谈会气氛起初有些拘谨,发言大多是不痛不痒的表态和支持。
直到调研组组长,那位副秘书长微笑着引导:“各位老师,同学,市委袁书记非常关心改革在基层的落地情况,希望大家畅所欲言,多谈问题,多提建议,哪怕是尖锐的批评,我们也洗耳恭听。只有听到真话,我们的改革才能有的放矢嘛。”
这时,陈庚院士轻轻咳嗽了一声,吸引了全场的注意。他没有拿稿子,语气平缓却带着分量:
“既然领导让我们讲真话,那我就谈谈我观察到的一个现象。”
他目光扫过在场的校领导和设备处负责人,“市委推动改革,目的是打破资源垄断,促进公平共享,激发创新活力。
这个方向我们举双手赞成。但是,好的政策,到了执行层面,会不会被念歪了经?”
他顿了顿,继续道:“比如说,我们学校正在推行大型设备共享平台建设,这是好事。
但在实际操作中,是否可能存在这样一种情况:某些单位或个人,表面上支持共享,暗地里却利用技术手段、利用尚未完善的细则空子,对潜在的竞争对手进行软性的资源限制?
比如,通过修改系统调度参数,让某些团队的任务永远排在后面,或者只能使用性能低下的老旧设备?
这种行为,算不算是另一种形式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算不算是对改革精神的阳奉阴违?”
陈庚院士没有点名道姓,但在场稍微了解校内情况的人,都瞬间明白他指的是什么。设备处几位负责人的脸色顿时变得有些不自然。
那位副秘书长听得非常认真,一边记录一边追问:“陈院士,您提到的这个情况非常具体,也很重要。您认为,应该如何防范和杜绝这类‘软抵抗’行为呢?”
“关键在于透明化和监督机制。”陈庚显然深思熟虑过,“资源分配和调度的规则、算法、参数调整,必须公开透明,接受所有用户的监督。
重要的策略变更,应该经过必要的论证和公示程序,而不能由个别人在后台悄悄完成。
同时,要建立畅通的投诉反馈和快速核查机制,确保一旦发现违规操作,能够及时纠正,并追究相关责任。”
他的发言,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水面的石头,激起了涟漪。
随后,宋婉婷老师也结合少年班近期遇到的实际困难,补充说明了资源申请和使用中存在的种种“玻璃门”、“旋转门”现象。
几位年轻教师和学生代表也受到鼓舞,开始大胆反映各自领域遇到的不公和壁垒。
调研组详细记录着每一条意见。那位副秘书长最后总结时,语气严肃地表示:“请大家放心,你们反映的问题和建议,调研组一定会原原本本地带回去,向省委主要领导和改革领导小组汇报。
对于改革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包括这种‘软抵抗’现象,市委有充分的预判,也绝不会姑息迁就!改革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
这场座谈会的内容和基调,很快就通过非正式渠道,在明珠大学内部小范围传播开来。
……
仿佛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动,就在座谈会结束后的几个小时内,少年班机房那几台高性能计算服务器的运行状态,突然恢复了正常!
限制被悄无声息地解除了。
任务调度流畅,资源配额充足,计算速度瞬间回到了之前的巅峰状态。
“这……这就解决了?”张浩看着屏幕上飞速滚动的数据,有些难以置信。
“看来,是有人坐不住了。”李慕雪冷哼一声,聪慧如她,自然猜到了这突如其来的“正常化”背后,必然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赵文武咧嘴一笑,用力拍着袁凡的后背:“牛逼啊哥们儿!你这招隔山打牛,太厉害了!肯定是陈院士他们在上面发了话!”
袁凡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恢复正常的监控界面。
他心中清楚,这不仅仅是陈院士发声的结果。奶奶那条精准的信息,如同手术刀般剖开了对方精心伪装的技术外衣;而市委调研组的适时介入,则代表了更高层面的关注和威慑。
几股力量,在不同层面,以不同的方式,形成了默契的配合,最终促成了问题的解决。
润物细无声。
没有激烈的冲突,没有公开的对抗,甚至在很多人尚未察觉之时,一场针对改革试点单位的“软抵抗”,就被化解于无形。
但这无声的较量,其意义却远比一次公开的冲突更为深远。
它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市委推动改革的意志不容挑战,任何试图钻空子、搞变通、阳奉阴违的行为,都将暴露在阳光之下,并付出相应的代价。
刘一手教授在“量子信息中心”的办公室里,再次摔碎了一个心爱的茶杯。
他收到了设备处孙科长战战兢兢的汇报,得知限制已被迫解除,也听说了省委调研组座谈会上的风向。
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和寒意,笼罩了他。
他意识到,自己惯用的那些手段,在更高层级的意志和更精准的打击面前,似乎正在失效。
“袁凡……陈庚……还有上面……”他咬牙切齿,却又感到一阵心悸。
他知道,论坛上的学术发难,如今已不仅仅是为了打压一个天才少年,更是成了他挽回颓势、证明自身价值和影响力的背水一战。
风暴并未平息,只是暂时潜入了更深的水下,积蓄着更大的能量,等待着在青年学者论坛那个公开的舞台上,以更猛烈的方式爆发出来。
而袁凡,在解决了资源限制的燃眉之急后,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论坛报告的最终准备中。
他深知,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