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言之掀起的舆论污水,并未如他所愿那般淹没林晚星。星宸科技强硬的法律回应和林家清晰有力的自证,像两块坚固的礁石,将大部分恶意的浪潮挡了回去。尽管残余的噪音仍在某些角落盘旋,但主流视野里,这场风波正逐渐平息。然而,所有人都清楚,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短暂而压抑的平静。真正的决战舞台,已然搭建完毕——市美术馆新馆项目最终评审会,就在明天。
这一晚,红坊路17号的工作室灯火通明。林晚星并非在最后修改画作,而是在与江辰进行“潘多拉”项目的最终模拟演练。巨大的沉浸式投影将工作室变成了未来美术馆的微缩模型,穹顶上,由“超级混沌引擎”实时生成的视觉宇宙缓缓旋转,光线流淌在林晚星专注的脸上,映照出一种与往常不同的、近乎战士般的锐利。
“情绪波动数据流模拟输入,”江辰的声音透过音频系统传来,冷静如常,“引擎反馈速率提升15%,视觉复杂度和色彩饱和度相应调整……很好,稳定性维持在阈值内。”
林晚星注视着穹顶上因模拟“观众情绪”而变得更加活跃、绚烂的图景,轻声问:“江辰,我们真的能改变人们观看艺术的方式吗?”
“概率并非100%。”江辰的回答一如既往的客观,“但根据认知科学和传播学模型,颠覆性的体验确实能有效打破固有认知框架。我们的目标,是提供一个‘可能性’。”
一个可能性。林晚星咀嚼着这个词。这就够了。艺术本身,不也就是在无尽的混沌中,捕捉那一个微小的、秩序与美的“可能性”吗?
市美术馆新馆项目最终评审会,与其说是一场方案竞标,不如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会场内外聚集了媒体、业内人士和各方关注者,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顾言之率先登场。他依旧风度翩翩,言辞恳切,带来的方案也确实体现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他强调了艺术品的本体地位,讲述了如何通过精心的空间设计和灯光布局,最大限度地还原艺术的“本真”,呼吁在技术泛滥的时代“回归艺术的初心”。他的陈述赢得了不少保守派评审的频频颔首。
轮到星宸科技团队时,江辰独自一人走上了陈述台。他穿着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身姿挺拔,表情冷峻,没有任何多余的寒暄或幻灯片铺垫。
“诸位评审,我们提交的,不是一份设计方案。”他开口,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会场,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我们提交的,是一个关于艺术未来的‘命题’。”
他身后巨大的屏幕亮起,却不是效果图,而是一个实时运行的“超级混沌引擎”界面,以及连接着的、美术馆建筑内部的实时传感器数据流。
“我们称之为‘活着的美术馆’。”江辰简要阐述了核心理念,“艺术不再是被观看的客体,而是与空间、环境、乃至每一位观众共同呼吸、共同成长的生命体。”
接着,他进行了简短的现场演示。当连接到会场的匿名生物传感器(事先已征得同意)数据流入引擎时,屏幕上的视觉宇宙开始随着在场众人的集体情绪微妙变化,光影流转,结构生灭,那种动态的、充满生命力的美,让整个会场陷入了一种震惊的寂静。
这不再是概念,而是可触摸的现实。
质询环节,火药味骤然浓烈起来。顾言之阵营的一位评审,也是那位曾为他站台的知名评论家,率先发难:
“江先生,您的技术令人惊叹。但这是艺术,还是高科技杂耍?您将艺术创作的核心——艺术家的主观意志和情感——置于何地?让观众参与,甚至让环境数据干扰,这是否意味着艺术品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的消亡?这是否是一种……艺术的投降?”
问题尖锐,直指核心。在场许多人都屏住了呼吸。
江辰尚未回答,一个清亮而坚定的声音从会场侧门响起:
“艺术从未投降,它只是在进化。”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林晚星身着一身简洁的白色套装,缓缓走入会场,走向陈述台。她的步伐沉稳,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最终落在那位提问的评论家身上。
江辰微微侧身,为她让出位置,眼神交汇的瞬间,是无需言说的默契与支持。
“我是林晚星,《深空低语》及‘系统·噪声·飞地’系列的创作者。”她站在话筒前,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在您的定义里,艺术家的主观意志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我想问,灵感从何而来?它难道不正是源于我们与这个世界——包括环境、人群、甚至偶然——的互动吗?‘混沌引擎’于我,不是取代,而是拓展,它是我与一个更广阔、更不可知的宇宙进行对话的媒介。”
她顿了顿,目光变得更加深邃:“至于权威性……艺术为何需要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当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凝视着观众时,它是在宣告权威,还是在邀请每一个灵魂,去经历一场属于自己的、精神的冒险?我们的‘活着的美术馆’,正是想将这种‘邀请’变得更加直接和平等。它不剥夺艺术家的核心地位,而是将创作的‘第一推动力’交还给艺术家后,邀请观众一同参与这场伟大的、持续的‘宇宙演化’。”
她的话语,没有激烈的辩驳,只有清晰的理念阐述和发自内心的诘问。她站在那里,本身就是一个宣言——一个不被传统束缚、不被流言击垮、勇敢探索边界的艺术家形象。
林晚星的突然出现和一番陈述,彻底扭转了会场的气氛。她不是以江辰附属品的身份出现,而是以一个独立艺术家的立场,为“潘多拉”项目提供了最具说服力的注脚。
最终投票环节,紧张得令人窒息。
唱票结束。星宸科技以微弱的优势,赢得了市美术馆新馆数字化项目的主导权。
结果宣布的瞬间,会场一片哗然。顾言之坐在座位上,脸上的优雅面具第一次出现了清晰的裂痕,那眼神中的阴鸷与难以置信,几乎要化为实质。他没有再看江辰和林晚星,而是猛地起身,在一片闪烁的镁光灯中,头也不回地离开了会场。
他输了。在他最志在必得的战场,在他试图用“人文”碾压“技术”的领域,他输给了那个他曾经不屑一顾、继而疯狂打压的女孩,和那个他视为跨界挑衅者的男人。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项目竞标失败。这意味着,他试图维持的旧有秩序和话语权,被撕开了一道巨大的、难以愈合的口子。王座,已然动摇。
江辰和林晚星并肩站在台上,接受着各方复杂的目光——有祝贺,有钦佩,也有不甘与敌意。他们没有看向顾言之离开的背影,他们的目光望向彼此,也望向会场外那片广阔的、等待着被重新定义的艺术天空。
战斗远未结束,但他们赢得了这场至关重要的战役。
而经此一役,林晚星知道,她再也回不到过去了。她已从那个需要庇护的追梦者,成长为足以与风浪搏击的航海家。她的画笔,将不仅仅描绘星空,也将参与塑造这片星空之下的、新的规则。
王座前的审判已然落幕,新的纪元,正伴随着质疑与喝彩,缓缓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