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距离陈默病倒已过去一年。这一年间,风云变幻,而陈家的航船在陈曦与陈玥的联手操舵下,不仅稳住了阵脚,更驶入了新的广阔水域。
“金梭”项目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超过百分之七十的国内核心金融机构完成了系统迁移,新架构在实战中证明了其卓越的性能与无与伦比的安全性。曾经喧嚣的国际质疑声,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逐渐式微。陈曦的名字,不再仅仅与一个技术项目相连,他已成为国家金融安全基石的重要铸造者之一,其影响力隐然超越了技术本身。
他变得更加沉默,也更加深邃。大部分时间,他依旧埋首于“金梭”后续的深度优化和“方舟”预案的完善,偶尔也会受邀参与一些更高层面的战略研讨会,就未来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演进方向提出关键建议。周启明在某次非正式谈话中,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告诉他:“你现在是‘国之重器’的一部分了,很多眼睛看着你,很多担子,以后也得慢慢挑起来。”
陈曦明白这话的分量。他知道,自己脚下的路,已经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与此同时,陈玥执掌下的默薇资本,也彻底完成了蜕变。
内部积弊被肃清,现代企业制度得以确立。那个臃肿庞杂的传统财团,已然转型为一个结构清晰、战略聚焦、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新型投资控股集团。“未来产业投资事业部”硕果累累,不仅在多个前沿科技领域占据了先机,其投资组合的整体回报率也远超传统业务,成为了集团增长的最强引擎。
更令人瞩目的是,由陈玥主导制定的那套“绿色材料全生命周期评价标准”,在经过不断完善和国际推广后,竟真的撼动了ISmc等西方老牌标准机构的垄断地位。凭借其更科学、更务实的特点,该标准不仅被国内产业界广泛采纳,也获得了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甚至部分欧洲企业的认可,逐渐成为国际市场上一个不容忽视的“中国选项”。
陈玥本人,也完成了从“继承者”到“定义者”的华丽转身。她不再仅仅是陈默的女儿,更是新一代中国企业家锐意创新、勇于挑战旧秩序的象征。她的格局、魄力与远见,赢得了业内的广泛尊重。
这一年的中秋,陈家难得地齐聚在西郊老宅。陈默的身体恢复得不错,虽然行动仍需借助轮椅,但气色红润,精神矍铄。林薇张罗了一桌丰盛的家宴,席间充满了欢声笑语。
饭后,一家人移步到露台赏月。皓月当空,清辉遍地。
陈默看着眼前已然能够独当一面的一双儿女,心中感慨万千。他示意陈曦和陈玥坐到身边。
“小曦,玥玥,”陈默的声音平和而充满力量,“看到你们今天的成就,爸爸这辈子,算是没有遗憾了。”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悠远:“我们这一代人,赶上了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时候,算是打下了一点基础。但未来的路,更长,也更艰难。国际上,暗流汹涌,守成大国不会甘心让位;国内,转型升级,也到了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
他分别握住儿女的手:“‘金梭’是国家的基石,默薇是你们事业的基石,而我们陈家,也要有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石。这基石,不是财富,不是权势,而是你们兄妹二人的同心同德,是你们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陈曦和陈玥都郑重地点头。他们明白父亲话语中的深意。
“我老了,以后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陈默笑了笑,语气轻松了些,“我和你妈妈商量好了,等天气再暖和些,我们就搬到南方的疗养院去住一段时间,清清静静地享享福。家里这摊子,还有公司那些挂名的虚职,我们都正式卸下来。以后,就看你们的了。”
这并非突然的决定,陈曦和陈玥早有心理准备。但亲耳听到父亲说出来,还是感到肩头一沉,那是一种承上启下的厚重感。
“爸,妈,你们放心。”陈曦率先开口,声音沉稳,“我们会守好这个家,也会尽我们所能,为国家和社会多做点事情。”
陈玥也紧跟着说:“是啊,爸,妈。你们辛苦了大半辈子,是该好好休息了。外面的事情,有我和哥哥呢。”
月光下,陈默和林薇相视而笑,眼中充满了欣慰与释然。
几天后,陈默和林薇启程前往南方。送别父母后,陈曦和陈玥站在空旷了许多的老宅门前,一时都有些沉默。
“哥,”陈玥望着父母车队远去的方向,轻声说,“以后,就真的要靠我们自己了。”
陈曦拍了拍妹妹的肩膀,目光坚定:“我们早就准备好了,不是吗?”
他抬头望向远处上海璀璨的天际线,那里有他守护的“金梭”基石,也有妹妹开拓的商业疆土。
“基石已经打下,”陈曦缓缓说道,“接下来,是该扬帆远航的时候了。”
陈玥顺着哥哥的目光望去,眼中也燃起了昂扬的斗志。她知道,属于他们这一代人的征程,才刚刚开始。前方或许还有更大的风浪,更复杂的挑战,但他们已不再是需要父母庇护的雏鸟,而是能够搏击长空的雄鹰。
国家的基石需要守护,家族的航船需要引领,未来的蓝图需要描绘。这一切,都将由他们这新一代,亲手去实现。远航的汽笛已经拉响,波澜壮阔的新篇章,正等待着他们去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