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复生抛出投资邀约后,便不再多说,安心吃起菜来,一副“反正我说了,主意你们自己拿”的淡定模样。餐桌上的气氛却因他这番话而变得微妙起来。
林柏舟董事长陷入了沉思,一只手无意识地在光滑的桌面上轻轻叩击着,节奏缓慢,显示他内心的权衡与计算。林安琪则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拿出手机,低着头快速查阅着集团内部的财务数据和市场分析报告,秀眉微蹙,全神贯注。
至于苏老爷子和他的女儿苏晚,虽然同样是身价不菲的有钱人,但他们的商业赛道与林氏这种需要敏锐捕捉政策风向、进行大规模资本运作的模式截然不同。苏老爷子痴迷于收藏,自家私人博物馆里的古董珍玩,论价值早已超过十数亿,他追求的是文化的沉淀与岁月的价值;苏晚则更“佛系”,热衷于收购一些有历史韵味的民国老宅,将其改造为民宿、咖啡馆或艺术空间,赚的不是快钱,而是一种情怀和生活方式。父女二人对这类需要激烈博弈、紧跟国家战略的大工业投资并不热衷,因此此刻反倒成了桌上最悠闲的人,依旧不紧不慢地品尝着美食,仿佛刚才讨论的百亿投资与他们无关。
这时,沉吟良久的林柏舟终于抬起头,目光锐利地看向女儿,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安琪,撇开必要的风险储备和既定项目拨款不算,集团账上,短期内最多能抽调出多少不影响日常经营和应对突发状况的流动资金?” 这句话问出来,基本上就等于告诉在座众人:老头心动了,开始在具体操作层面进行评估了。
林安琪闻言,抬头看了一眼在座的几人——父亲、世交苏伯父、苏晚,以及……王复生。若在平时,这种核心财务数据属于公司最高机密,当然不能在外人面前透露。但眼下这情形,她只是略一迟疑,便放弃了保密的想法,清晰地说道:“根据最新的财务报告,在不影响正常运营和已有项目的前提下,公司账上能够动用的机动资金大约在九千万元左右。预计下周会有一笔五百万左右的应收账款到账。不过,”她话锋一转,“马上就到月度发薪日了,薪资、税费等刚性支出大概需要预留出几百万。”
说完,她将目光投向王复生,林柏舟也同时看了过去,眼神里的意思很明显:我们能拿出大概九千万,你觉得这个数额怎么样?
王复生对具体的商业运作并不精通,但他有自己的处事方式。他看出林柏舟的顾虑——既想抓住这个机会,又担心抽调大量流动资金会影响林氏集团的根本。他放下筷子,看着林柏舟,非常诚恳地说:
“林董,安琪,我不太懂你们那些复杂的财务计算。但我有个简单的想法:你们尽管按照自己的判断去投资,不用顾虑太多。如果因为这笔投资,导致林氏集团在后续经营中出现任何短期的资金周转困难……”
他顿了顿,语气郑重地承诺:“无论缺口是多少,都由我个人拿出相应的资金,以无息借款或者直接补贴的方式,帮林氏渡过难关。这样,你们应该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吧?”
这话一出,连一直淡定的苏家父女都不由得侧目。这已不仅仅是商业合作,而是近乎担保性质的强力支持了。也是,自己的女婿嘛,应该有这种觉悟。
苏晚忍不住放下筷子,好奇地问:“王部长,你既然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为什么不自已全额投资呢?这样利润不都是你的吗?”
王复生摇了摇头,表情变得稍微严肃了一些:“说实话,首辅那边已经给了我20%的干股,这是对我……嗯,之前一些贡献的认可和奖励。我要是再投入大量现金去抢占股份,胃口就显得太大了。到时候,政府方面会怎么想?会不会觉得我王复生贪得无厌,想反过来控制这个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工厂?这不合规矩,也容易惹麻烦。” 他这番话,透露出对政治规矩的清醒认识,也显示了他并不是十分爱钱的家伙。
听到这里,林柏舟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但他作为资深商人,最关心的永远是核心商业模式能否成立。他身体微微前倾,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所有这些设想的前提,是货源必须绝对可靠,并且能够持续、稳定地供应。只有原材料源头不出问题,这个工厂才能运转下去,也才有利润可言。复生,这一点,你能保证吗?”
王复生闻言,轻松地点了点头,随手给自己倒了一杯清水,喝了一口,笃定的说:“林董,这一点您完全可以放心。原材料供应不会有任何问题,因为我是唯一能稳定提供原料的人。”
“唯一供应商”!
这五个字如同定海神针,瞬间打消了林柏舟心中最后的疑虑。他紧绷的身体明显松弛下来,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今晚第一个真正舒心且带着决断的笑容。掌握了不可替代的核心资源,再加上王复生提供的资金安全保障,这笔投资的风险已经降到了最低。这投资,值得下重注!
女婿归女婿,生意归生意。林柏舟董事长一旦做出了商业决策,行动力便展现无遗。他当即一声令下,让在公司加班的法务部门立刻准备一份与王复生的特殊担保合同,在交待合同的时候,林董还特意离开了餐厅,在电话里独自交待了什么
没过多久,一份还带着打印机余温的合同草本便被一脸便秘的法务部员工送到了餐厅。王复生接过合同,难得地收敛了平日的随意,认真地翻阅起来。林安琪则在一旁,用专业的口吻为他解释着关键条款:
“第一条,担保性质:此合同旨在明确,若林氏集团因投资精炼厂项目导致自身运营出现短期流动资金困难,王复生先生有义务提供等额的资金支持,形式可为无息借款或专项补贴。”
“第五条,资金额度:支持资金的上限,与林氏集团实际投入精炼厂项目的资金总额相等,并随项目后续增资同比浮动。”
“第八条,风险界定:只有当资金困难直接且主要由精炼厂投资引发时,此担保条款才生效。其他经营问题不在此列。”
王复生一边听一边点头,虽然觉得条款细致得有些繁琐,但大致意思明白,也体现了林老头的严谨。
然而,当他翻到合同最后一页,看到那单独列出的、字体似乎还加粗了的“特别约定”条款时,他愣住了。旁边的林安琪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刚念了个开头,声音便戛然而止,俏脸“唰”地一下红透了,眼神躲闪,支支吾吾地再也说不下去。
王复生本就对这类条文看得眼晕,见林安琪如此反应,好奇心大起,忍不住凑近了些,仔细阅读那最后一条:
特别约定:本合同项下,王复生先生所提供的所有担保资金,无论项目盈亏,其法律实质均视为向林柏舟先生之女、林氏集团副总经理林安琪小姐支付的聘礼。待王复生先生与林安琪小姐正式举行婚礼之日,林家将以此笔资金为基础,增添嫁妆,一并返还,作为二人婚后共同生活及事业发展之基金。
王复生一下子傻眼了,拿着合同,抬头看向主位上的林柏舟。却见这位未来的老丈人,脸上正挂着一种混合着得意、戏谑和“我就这么定了”的笑容,优哉游哉地品着茶。
其实,林柏舟和在场所有明白人都清楚,这最后一条,在法律上几乎可以视为某种带有玩笑性质的“君子协定”,或者说,是林柏舟个人情感的一种仪式性表达。他纯粹是带着一种 “恶作剧”般的促狭心态,以及对未来的一种美好寄望,才让律师加上了这一条。
早在王府乔迁宴上,他就已经默许了王复生和自己女儿的关系,甚至说过林氏集团未来可能落入王复生手中之类的话。他此刻这么做,用意颇深:
表明态度:用这种半正式的方式,再次明确他对王复生这个“女婿”的认可。
安抚与补偿:他知道王复生无法与女儿领取结婚证,心中总有一丝芥蒂。此举意在告诉王复生和林安琪,婚礼必须隆重举办,昭告亲朋,给予女儿应有的体面和名分。这和对待安莫西是一样的原则——仪式不可或缺,法律形式可以变通。
情感的联结:将冰冷的商业担保与温暖的婚约聘礼强行绑定,让这笔钱超越了商业范畴,成为了家族情感与传承的象征。
至于重婚罪的担忧?在场的人都心照不宣——不领取结婚证,哪来的重婚?
王复生看着这份“担保不像担保,婚约不像婚约”的奇特合同,眉头先是惊讶地一挑,随即目光转向身旁已是霞飞双颊、连耳根都红透、羞得几乎要抬不起头的林安琪。他看着她那少有的小女儿情态,心中不由得一软,随即涌起的是一股暖流。
他没有丝毫犹豫,甚至没有再多问一句,再多问一句都是对林安琪的不尊重,随手拿起笔,在合同的最后一页,乙方签名处,流畅地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好了,林董。”王复生将签好的合同推过去,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这下您该放心了吧?”
林柏舟哈哈一笑,心中的石头仿佛彻底落地。突然把脸一板:“叫爸爸。”
王复生闻言,双腿如同装了弹簧般,“腾”地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他罕见地收敛了所有玩笑之色,神情庄重地绕过餐桌,走到林柏舟董事长的身侧。
林董见他如此郑重,也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坐姿更为端正,脸上那戏谑的笑容稍稍收敛,带着几分期待看着王复生。
只见王复生面向林柏舟,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突然深深地弯下腰,行了一个标准的、近乎九十度的大礼,声音清晰而恭敬地说道:“岳父大人在上,请受小婿一拜!”
这一声“岳父大人”叫得情真意切,这一拜更是诚意十足。行礼完毕,他直起身,恭恭敬敬地拿起林董面前的茶壶,小心翼翼地斟了七分满,然后双手捧着茶杯,再次微微躬身,将茶杯举过头顶,奉到林柏舟面前:“岳父,请用茶。”
林柏舟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那点因“无法领证”而产生的最后一丝芥蒂,此刻也烟消云散了。他脸上露出了真正舒心而欣慰的笑容,伸手接过茶杯,象征性地喝了一口,然后轻轻放在桌上,拍了拍王复生的手臂,一切尽在不言中。
随后,他转向早已看得目瞪口呆、脸颊绯红的女儿,用一种既像是命令又带着宠溺的语气说道:“安琪,复生已经签了字,表明了他的态度和诚意。这份合同,你也过来签了吧。”
此时的林安琪,只觉得脸上像着了火一样,心跳快得几乎要蹦出胸腔。从王复生突然行大礼开始,她的脑子就有些晕乎乎的,巨大的羞涩和一种难以言喻的幸福感交织在一起,让她几乎不敢抬头看人。
而一旁的苏老爷子和苏晚,从王复生站起来的那一刻起,就一脸茫然。苏晚更是按捺不住好奇心,趁着刚才的间隙,一把抢过放在桌上的合同,直接翻到最后一页,目光迅速锁定了那条让林安琪失态的“特别约定”。
只扫了一眼,苏晚的眼睛瞬间亮了,脸上绽放出极度兴奋和惊喜的笑容,她几乎是跳了起来,抓住林安琪的胳膊摇晃着:“好耶!安琪!你终于要嫁出去了!还是这么浪漫的方式!” 她这毫不掩饰的欢呼,瞬间打破了餐厅里略显凝重的气氛。
当林董催促林安琪签字时,苏晚比当事人还着急,连声催促:“快签啊安琪!还等什么!这么好事!你要是不签……要不我代你签了啊?”她作势要去拿笔。
旁边的苏老爷子看着自己女儿这“胡闹”的样子,哭笑不得,轻斥道:“晚晚!别胡闹!成何体统!”
林安琪被闺蜜这么一闹,羞恼地瞪了她一眼,嗔道:“想得美!我的名字当然要我自己签!” 说罢,她仿佛下定了决心,深吸一口气,拿起笔,在那份意义非凡的合同上,甲方(或女方)签名的位置,飞快地、带着一丝颤抖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林安琪”。
笔尖离开纸面的瞬间,巨大的羞涩再次淹没了她。她再也无法待在原地,将笔一扔,双手捂住滚烫的脸颊,仿佛一只受惊的兔子,转身飞快地跑出了餐厅,只留下一阵香风和三个神态各异的男人,以及一个仍在兴奋中的闺蜜。
看着林安琪仓皇而逃的窈窕背影,苏老爷子抚掌哈哈大笑,接过那份墨迹未干的合同,仔细看了看那“特别约定”,不由得连连摇头,语气中充满了感慨和趣味:“没想到啊,真是没想到!老夫今日不过是来吃顿便饭,竟能亲眼见证这么一桩妙事!老林啊老林,你这手‘心血来潮’,可真是出人意料,别开生面啊!哈哈哈!”
林柏舟董事长此刻也是志得意满,笑而不语。他心中清楚,这一切并不是他处心积虑的计划,纯粹是一时兴起,灵光一闪。但他这大半辈子,很多次这样的“心血来潮”,最终都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结果。他看着合同上并排的两个名字,心中充满了期待:希望这一次,这份突如其来的“婚约担保”,也能为林家,为安琪,带来长久的安稳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