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者联盟”的荣光与悲壮,如同一幅沉重到无法承受的史诗卷轴,在林风的意识中缓缓展开,又伴随着封印的黑暗而戛然而止。那辉煌的落幕带来的并非释然,而是更深的紧迫与寒意。一个能够葬送如此庞然大物的“源头”,其恐怖程度,远超目前议庭所认知的任何威胁。
林风强压下心头的震撼与一丝难以言喻的渺小感,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对中间层信息碎片的深度挖掘中。他像一个在无尽废墟中寻找关键拼图的考古学家,小心翼翼地避开那些可能蕴含精神污染或他暂时无法理解的危险知识区域,专注于寻找任何与那被封印的“源头”相关的具体线索。
隼的辅助至关重要。她构建的过滤算法如同最精密的筛网,帮助林风从海量的、充满上古语法和隐喻的记录中,剥离出可能与“源头”位置相关的关键词和空间坐标参数。
过程缓慢而艰难。许多记录因年代久远或封印时的冲击而变得残缺不全,坐标参数使用的甚至是“记录者联盟”独有的、基于多维时空曲率的参照系,与现行议庭的星图标准截然不同。
时间在高度专注的解析中飞速流逝。林风的精神力如同被持续抽走的池水,迅速消耗。维持中间层连接本身已是巨大负担,更何况是在其中进行如此精细和复杂的检索工作。他的脸色越来越苍白,太阳穴传来针扎般的刺痛。
就在他感到意识即将再次达到极限,准备暂时退出时,一道被特殊加密、隐藏在一段关于“维度锚点稳定性监测”的冗长技术日志末尾的信息流,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段信息流的结构极其古怪,它不像其他数据那样自然流淌,反而像是被某种力量强行“嵌入”到日志中的,其加密方式也带着一种仓促和决绝的意味,与“织网者”系统整体的严谨风格格格不入。
直觉告诉林风,这很重要。
他集中最后的精神力,调动三钥之力中“创造”侧面的解析特性,如同握住一把无形的钥匙,小心翼翼地探向那段加密信息。
“解锁”的过程没有暴力对抗,更像是一种共鸣下的“认同”。当他的力量频率与那段信息中蕴含的某种预设的“识别码”达成一致的瞬间,加密外壳如同冰雪消融般褪去。
呈现在他“眼前”的,并非文字或代码,而是一幅……星图。
一幅极其古老、简洁,却又蕴含着难以言喻奥秘的星图。
它并非描绘具体的星辰位置,而是标注出了几个关键的、仿佛存在于数学概念中的“奇点”之间的相对关系与能量流向。这些“奇点”被用一种充满警示意味的暗红色标记,它们之间的连接线扭曲而怪异,违背了常规的空间几何,最终所有的线条都指向一个位于星图正中央的、被更加浓重的、仿佛能吞噬一切光线的黑暗所笼罩的区域。
在那片黑暗区域的下方,用“记录者联盟”的通用语,铭刻着一个简短却令林风灵魂冻结的标注:
【“寂静之源” \/\/ 观测坐标(纪元末校准)\/\/ 警告:不可接触,不可观测,封印核心区】
“寂静之源”……这就是他们对那“源头”的称呼吗?
几乎在同一时间,隼的远程分析也有了结果,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震惊,直接在林风脑海中响起:
“林风!我刚刚将你传回的星图数据碎片与之前特遣队从E-77区域捕获的‘引导信号’源坐标进行了跨纪元参照系换算与模式匹配……匹配度……百分之九十六点七!”
“什么?!”林风心神剧震。
“‘记录者联盟’星图中央的‘寂静之源’封印核心区,其换算后的坐标……与‘归墟之眼’边缘,我们发现的‘引导信号’发射源位置……高度重合!”
轰——!
仿佛一道惊雷在林风脑海中炸响。
一切线索在此刻串联成一条令人毛骨悚然的线!
“常数侵蚀体”并非独立的新威胁,它很可能是那被封印了不知多少宇宙纪元的“寂静之源”——一切“虚无”的根源——其力量透过松动的封印逸散出来,形成的衍生物!而那引导着“畸变体”的信号,其源头,直指封印本身的核心区域!
“归墟之眼”,那片连星光都吞噬的绝对黑暗领域,并非自然的造物,它很可能就是上古“记录者联盟”倾尽所有,用以埋葬“寂静之源”的……终极坟场!
星火追寻的真相,远比想象的更加黑暗,也更加致命。他们不仅发现了威胁,更可能……已经站在了那足以葬送一个辉煌纪元的终极噩梦的……门口!
源头的线索已然浮现,而它指向的,是连上古文明都不得不以自身为代价封印的、宇宙的终极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