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血战,北望军伤亡惨重的消息,与他们在绝境中力挽狂澜、死护百姓的事迹,如同被风卷起的蒲公英种子,混杂着血与火的气息,飘向了河北、山东乃至更远地方的每一个角落。
这消息不再仅仅是捷报,更是一曲用生命谱写的悲壮战歌,深深震撼了无数在乱世中挣扎、彷徨的心灵。
北望军残部与获救百姓一路南撤,最终在河北东路与山东西路交界处,一处唤作“黑云寨”的废弃山寨暂时落脚。
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靠近晁盖经营的秘密基地,便于获得补给。
寨墙尚未完全修复,营房也多是临时搭建的窝棚,但一面崭新的“北望”大旗,已高高飘扬在寨门之上。
伤员得到了初步救治,疲惫的士卒获得了难得的喘息之机。
然而,一种低沉压抑的气氛,依旧笼罩着营地。
失去战友的悲痛,如同阴云,萦绕在每个人的眉宇间。
但这种压抑,在几天后被骤然打破。
先是几股小规模的溃兵和乡勇,循着传闻找了过来。
他们大多衣衫褴褛,兵器残破,但眼神中却燃烧着一股不肯屈服的火焰。
带头的汉子找到正在巡视伤兵营的林冲,纳头便拜,声音嘶哑却坚定:
“林将军!俺们是磁州逃出来的!
官军跑得比兔子还快,就剩下俺们这些不想当亡国奴的!
听说北望军是真汉子,敢跟金狗玩命,还护着老百姓!
俺们这几百号人,没啥本事,就剩一条烂命!求将军收留,让俺们跟着你们,杀回去!”
林冲扶起那汉子,看着他身后那些虽然面黄肌瘦却挺直了脊梁的汉子,心中那股因战友牺牲而郁结的悲怆,仿佛被一股暖流冲开了些许。
他重重点头:
“都是好汉子!北望军,要的就是这样的弟兄!
从今往后,咱们便是一家人,同生共死,共抗金虏!”
紧接着,来自山东、河北各地,甚至更远地方的“访客”开始络绎不绝地出现在黑云寨外。
有的是被打散的地方团练首领,带着几十上百号人马来投;
有的是听闻北望军之名,变卖了家产,自带粮草兵刃前来效力的地方豪强;
更有一些,是伪宋军中郁郁不得志、或对朝廷彻底失望的低级军官,他们脱下号衣,冒着被视作逃兵的风险,千里迢迢前来相投。
“在下原是真定府驻泊都头赵破虏!”
一个身材魁梧、脸上带着一道狰狞刀疤的汉子,对着主持接收事宜的阮小二抱拳,声若洪钟。
“城破之时,上官皆逃,是俺带着手下几十个弟兄,在巷子里跟金狗拼了三天!
可恨朝廷无能,援军不至!
俺不甘心!这血海深仇,不能不报!
听说北望军林教头、晁天王都是顶天立地的好汉,专杀金狗,特来相投,愿效犬马之劳!”
类似的话语,阮小二一天要听上好几遍。
他一面安排人手登记造册,甄别来历,一面派人飞报坐镇后方的陈稳与晁盖。
人手、马匹、乃至一些零散的粮草军械,如同溪流汇入大江,不断壮大着北望军的实力。
原本因赵州血战而锐减的兵力,竟在短短半月之内,不仅完全恢复,甚至隐隐超出了之前的规模!
然而,规模的急剧膨胀,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人员成分复杂,理念水平参差不齐,指挥体系面临考验。
更重要的是,粮草物资的消耗成倍增加,仅靠晁盖基地的产出和陈朝的秘密输血,已渐感吃力。
黑云寨,临时扩建的中军大帐内。
林冲伤势未愈,脸色还有些苍白,但精神却颇为振奋。
他指着舆图上新标注出的几个点,对刚刚赶到的陈稳和晁盖说道:
“陈先生,晁盖兄,如今河北西路、东路,乃至京东东路,已有大小十七股义军或地方武装,派人前来联络,表示愿奉我北望军为盟主,共同抗金!
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活动在五马山的马扩所部,占据赞皇山的武仙等人。”
他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
“若能将这些力量整合起来,互为犄角,则我军在河北,便不再是孤军奋战!”
晁盖大手一拍案几,震得上面的茶杯跳了跳。
“好事!天大的好事!
这下咱们可不是小打小闹了!
林教头,你赶紧拿出个章程,怎么个联络法,怎么个协同打仗?
粮草兵器,俺和老兄弟们再想想办法,挤也要挤出来!”
陈稳的目光缓缓扫过舆图上那些如同星辰般散布的标记,能清晰地感受到,一股微弱但坚韧的“势运”,正从这些地方升起,如同涓涓细流,向着黑云寨,向着“北望”这面旗帜汇聚。
他沉吟片刻,开口道:
“整合各方,势在必行。
然不可操之过急,亦不能简单吞并。
当以‘北望’理念为纽带,建立抗金联合阵线。”
他看向林冲。
“可派遣得力干员,携带我军章程、信物,分赴各支义军,阐明我等同进退、共生死之决心,约定联络信号、协同作战之基本准则。
同时,可邀请各军首领,择期会盟,共商大计。”
他又转向晁盖。
“粮草军械,确是当务之急。
一方面,加大从陈朝转运的力度,赵老蔫改进的运输通道,当可承担更多;
另一方面,可在控制区内,试行‘屯田制’,动员军民一体垦荒生产,以战养战。
此外,对伪宋控制薄弱、且与我军友善的州县,可尝试以物易物,秘密采购。”
策略既定,整个北望军控制区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
一队队信使带着盖有北望军印信的文书和特制的令牌,奔赴各地;
晁盖亲自督促,在黑云寨周边适宜耕种的山谷盆地,划出军屯区域,分发种子农具,由老兵带领新附士卒和流民进行垦殖;
钱贵手下的暗线则更加活跃,通过各种或明或暗的渠道,将山东的海盐、陈朝支援的特产,换取急需的粮食、铁料和药材。
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一面“北望”大旗,不仅凝聚了散落各地的抗金力量,更开始在广袤的北地大地上,构建起一个以黑云寨为核心,以共同信念和实际利益为纽带的、松散的抗金联盟雏形。
尽管前路依旧艰难,强敌环伺,内部整合亦非易事,但希望的火种,已然播下,并在血与土的滋养下,顽强地燃烧、蔓延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