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9月11日,深夜11点15分,锡耶纳东南方向,圣奎里科山隘。
这里的地形与蒙特里焦尼隘口截然不同。蒙特里焦尼是相对开阔的丘陵谷地,而圣奎里科则是托斯卡纳地区典型的、陡峭嶙峋的石灰岩山地。
月光在这里被高耸的岩壁切割得支离破碎,投下浓重的、变幻莫测的阴影。嶙峋的怪石、稀疏的橄榄树林和陡峭的羊肠小道构成了这里的主旋律,空气中弥漫着岩石的冷冽气息和松脂的微香。
意大利社会主义共和国第12“托斯卡纳”山地步兵营的一个加强排,扼守着圣奎里科隘口的关键节点——一个被称为“鹰喙岩”的突出部。这里地势险要,控制着下方蜿蜒曲折、通往锡耶纳东南郊的唯一一条勉强能通行骡马的山路。
排长卡洛·贝尔蒂中尉,一个在阿尔卑斯山猎人家庭长大的年轻人,此刻正伏在一块巨大的、如同鹰嘴般突出的岩石后面,耳朵紧贴着一部野战电话的听筒。
电话里传来营长略显失真的声音,背景是遥远的、沉闷的爆炸声(来自蒙特里焦尼方向):“贝尔蒂!蒙特里焦尼那边打响了!‘圣约翰骑士’撞了个头破血流!但情报显示,‘圣荆棘’山地突击队的目标是你那里!他们最精锐的山地兵!给我钉死‘鹰喙岩’!绝不能让这群疯子从山上摸下来!”
“明白!营长!”贝尔蒂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山地人特有的冷静。他放下电话,对着身边几个班长低声道:“‘圣荆棘’要来了。都打起精神来!按c计划准备!”
“鹰喙岩”阵地上,三十多名山地步兵迅速而无声地行动起来。他们没有挖掘深壕(岩石地表也难以挖掘),而是充分利用了天然的岩石缝隙、凹坑和人工堆砌的石块掩体。几挺布雷达m1930轻机枪被巧妙地架设在视野开阔、又能得到岩石遮蔽的射击孔后,枪口指向下方黑黢黢的山路和两侧可能攀爬上来的陡坡。
狙击手(使用精准的卡尔卡诺m1891步枪加装光学瞄准镜)占据了几个制高点,如同潜伏的猎鹰。士兵们将手榴弹的拉环预先套在手指上,静静地伏在冰冷的岩石后面,呼吸都刻意放缓,像一群融入山岩的幽灵。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山风穿过岩缝,发出呜呜的低鸣,除此之外,只有远处蒙特里焦尼方向隐约传来的枪炮声,如同沉闷的背景噪音。
突然!
“咻——啪!”一颗绿色的信号弹毫无征兆地从下方山路的拐角处升起,在夜空中划出一道诡异的轨迹!
“敌袭!隐蔽!”贝尔蒂的吼声几乎与信号弹的尖啸同时响起!
“哒哒哒哒哒——!!!”
“砰!砰!砰!”
猛烈的枪声瞬间从下方和侧翼的黑暗中爆发!子弹如同冰雹般砸在“鹰喙岩”的岩石上,溅起无数火星和碎石屑!这不是试探性射击,而是精准、密集、带着明确压制意图的火力覆盖!
“妈的!他们从侧翼爬上来了!”一个班长怒吼着,指向左侧陡峭的岩壁方向。那里,几个黑影如同壁虎般紧贴着几乎垂直的岩壁,利用绳索和岩钉快速向上攀爬,手中的冲锋枪正对着上方阵地疯狂扫射!
“狙击手!左侧岩壁!自由射击!”贝尔蒂冷静下令。
“砰!”一声清脆的步枪声响起。一个正在攀爬的黑影猛地一僵,手中的冲锋枪脱手坠落,身体如同断线的木偶般从岩壁上摔了下去,发出沉闷的撞击声。
但更多的黑影从不同的角度冒了出来!他们显然对这片地形做过极其细致的侦察,选择的攀爬路线刁钻而隐蔽,动作迅捷得如同猿猴!他们利用岩石的阴影和死角,一边攀爬一边用精准的点射压制着守军的火力点。
“手榴弹!覆盖右侧斜坡!”贝尔蒂再次下令。
几枚手榴弹冒着白烟,划着弧线飞向右侧一片相对平缓、长满低矮灌木的斜坡。
“轰!轰!轰!”爆炸的火光短暂照亮了那片区域,几个正试图利用灌木掩护匍匐前进的“圣荆棘”队员被炸得翻滚开来。
然而,爆炸的硝烟尚未散尽,更密集的冲锋枪子弹和精准的步枪点射就从爆炸点周围更远的阴影里射来!显然,对方的主力并未被炸到!
“他们人很多!火力很猛!”机枪手一边更换弹匣一边吼道,他架设机枪的岩石掩体被打得石屑纷飞,压得他几乎抬不起头。
贝尔蒂的眼睛在黑暗中扫视着战场。他看清楚了:对方投入的兵力远超一个排!至少有连级规模!而且战术素养极高!正面山路佯攻吸引火力,两侧陡峭岩壁和隐蔽斜坡同时进行多点渗透强攻!配合默契,动作迅猛!这绝不是普通的狂热信徒,而是真正的山地战精锐!
“砰!”又一声狙击枪响,一个试图从岩缝中探身投掷手榴弹的“圣荆棘”队员应声倒地。
但对方似乎也锁定了狙击手的位置!几支冲锋枪的火力瞬间集中扫射过来!狙击手藏身的岩石被打得火星四溅,他被迫缩回掩体,无法再有效支援。
“中尉!b点机枪哑火了!”通讯兵焦急地喊道。一处关键的侧翼机枪点被对方的精准火力压制,射手负伤。
贝尔蒂的心猛地一沉。他看到了对方的战术意图:利用绝对优势的兵力和精准的火力,多点开花,强行撕开防御!
他们的士兵悍不畏死,即使中弹倒下,后面的人也会毫不犹豫地踩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冲锋!这种疯狂的进攻意志,配合着精湛的山地作战技巧,给守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轰!”一声剧烈的爆炸在阵地中央附近响起!是一枚由掷弹筒发射的榴弹!碎石和泥土劈头盖脸地砸下来。
“啊!”一名士兵被弹片击中手臂,发出痛呼。
贝尔蒂抹了一把脸上的尘土,眼神依旧冷静如冰。他快速评估着局势:敌人兵力占优,火力凶猛,进攻点多,且士气处于一种病态的狂热巅峰。
己方虽然占据地利,但人数劣势明显,火力点正在被逐个压制或摧毁。继续硬拼下去,伤亡会急剧上升,甚至可能被对方分割包围!
“通讯兵!”贝尔蒂的声音在枪炮声中依旧清晰,“接通营部!报告:圣奎里科‘鹰喙岩’阵地遭遇‘圣荆棘’山地突击队主力强攻!敌军兵力约一个加强连,攻势猛烈!我方伤亡持续增加,部分火力点被压制!请求执行c计划第二阶段!”
“是!”通讯兵立刻摇动电话机手柄。
几秒钟后,营长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凝重:“批准执行!贝尔蒂,务必有序撤离!保存有生力量!‘鹰喙岩’可以放弃,但绝不能让敌人轻松占领!给他们留点‘纪念品’!”
“明白!”贝尔蒂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他转向身边的战士们,声音沉稳而有力:“全体注意!执行c计划第二阶段!交替掩护!向‘石林’撤退点撤离!布雷组!把剩下的‘宝贝’都给我用上!延时引信,设置十五分钟!”
命令迅速传达。阵地上的火力陡然增强,机枪和步枪不顾一切地泼洒着子弹,压制着试图靠近的敌人。同时,士兵们开始有组织地、两人一组地向后方陡峭的岩壁撤退点移动。他们动作迅捷,利用岩石掩护,丝毫不乱。
几个身影则快速在关键掩体、撤退路径的入口处布置着最后的地雷和诡雷,动作麻利而精准。
“圣荆棘”的指挥官显然察觉到了守军的意图。一个身材高大、脸上涂着油彩的军官(可能是队长)在岩石后发出怒吼:“他们要跑!冲上去!缠住他们!为了毕奥教宗!杀光异教徒!”
更加疯狂的冲锋开始了!顶着守军最后的火力,更多的黑影从岩石后、灌木丛中跃出,不顾伤亡地扑向“鹰喙岩”阵地!
“撤!”贝尔蒂看到最后一批布雷组已经完成,果断下令。
他亲自操起一挺布雷达机枪,对着冲在最前面的几个敌人打出一个长点射,撂倒两人,随即在副射手的掩护下,敏捷地翻身跃下鹰喙岩,抓住早已准备好的绳索,迅速向下方更复杂的“石林”区域滑降。
最后几名掩护的士兵也投出烟雾弹,白色的浓烟瞬间弥漫开来,遮蔽了视线。他们紧随其后,利用绳索和熟悉的地形,快速消失在嶙峋的怪石之中。
当“圣荆棘”突击队的士兵们终于冲上“鹰喙岩”阵地时,迎接他们的只有弥漫的硝烟、冰冷的岩石、几具战友和敌人的尸体,以及……死一般的寂静。
“检查!小心诡雷!”队长警惕地吼道。
士兵们小心翼翼地搜索着空无一人的阵地。突然!
“轰!”一声巨响!一个士兵触发了埋在掩体入口处的绊发雷!紧接着,像是连锁反应!
“轰!轰!轰!”几声间隔极短的爆炸在阵地不同位置响起!是预设的诡雷和延时地雷被触发!刚刚冲上阵地的“圣荆棘”士兵猝不及防,瞬间被爆炸的火光和横飞的弹片吞噬!惨叫声、咒骂声再次响起!
硝烟散去,“鹰喙岩”阵地上又多了几具残缺不全的尸体和痛苦的伤员。那位队长站在一片狼藉中,看着手下精锐的伤亡,脸上没有丝毫胜利的喜悦,只有铁青的愤怒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肉痛。
他们付出了远超预期的代价(初步估计伤亡接近三十人),才夺取了这个空无一人的、布满了死亡陷阱的岩石高地。
而守军呢?他们撤退得井然有序,伤亡远小于己方(初步估计守军伤亡约二十人左右),并且消失在了后方更加复杂险峻的“石林”地带。
“追!”队长咬牙切齿地吼道,眼中燃烧着不甘的怒火,“他们跑不远!给我追进石林!杀光他们!”
然而,看着眼前这片在月光下如同怪兽獠牙般耸立的嶙峋石林,听着里面可能传来的、如同鬼魅般的冷枪,即使是这些最精锐、最狂热的“圣荆棘”战士,心中也不由得升起一股寒意。
这场“胜利”,代价太过沉重,而前方的路,似乎更加凶险莫测。
圣奎里科山隘的枪声暂时停歇,但血腥味和死亡的气息,却如同跗骨之蛆,紧紧缠绕着这片月光下的山地。
两西西里最锋利的“荆棘”,在锡耶纳的岩石上,第一次尝到了被反刺的剧痛。而意大利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山地之鹰,虽然暂时收拢了翅膀,却依旧在黑暗中,用锐利的目光注视着敌人的一举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