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风带着三分暖意七分缠绵,拂过永宁侯府的朱红宫墙,将西跨院的海棠花瓣吹得漫天飞舞。沈清辞正支着下巴坐在窗前,指尖绕着一缕垂落的青丝,眼神却黏在桌上那只刚烧制好的琉璃盏上。
这琉璃盏是她耗时半月琢磨出的新样式,盏身通透如冰,内壁绘着细碎的缠枝莲纹,注上茶水后,花纹便似在水中流转,端的是巧夺天工。她正盘算着明日将这盏送去玲珑阁,看看能不能掀起新一轮的“琉璃热”,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丫鬟绿萼略显慌张的嗓音:“小姐!不好了!前院出事了!”
沈清辞挑了挑眉,慢悠悠地放下琉璃盏,语气闲适得像在谈论天气:“慌什么?天塌下来有侯府的顶梁柱顶着,难不成是二房又作妖,把祖父的茶盏摔了?”
绿萼喘着气跑进门,脸颊通红:“比这严重多了!是……是礼部侍郎家的公子,带着人堵在咱们府门口,说……说您设计陷害他,让他在琼林宴上出了大丑,还害他丢了吏部的差事,要您出来给个说法呢!”
“哦?”沈清辞眼底闪过一丝兴味,“琼林宴?我记得那天我忙着和太子殿下讨论新式水车,连那位李公子的面都没见着,怎么就成了我设计陷害他?”
她口中的李公子,便是礼部侍郎李修远的独子李墨涵。琼林宴那日,这位李公子仗着自己是新科探花,在席间对几位世家小姐言语轻佻,还大言不惭地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经商理财皆是末流。恰巧被陪太子赴宴的沈清辞听见,她也没直接翻脸,只是借着酒意“随口”提了一句,说李公子前不久刚收了江南盐商的三百两黄金,还承诺会在朝堂上为其美言几句,促成盐引交易。
这话本是沈清辞根据前世记忆随口编排,没想到竟歪打正着。太子本就对官员勾结商贾之事深恶痛绝,当即派人彻查,果然查出李墨涵收受贿赂的实据。不仅如此,还顺藤摸瓜揪出了礼部侍郎李修远挪用公款、结党营私的罪证,父子俩一夕之间声名狼藉,李墨涵被削去功名,李修远也被停职查办。
沈清辞原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李墨涵倒是个记仇的,居然敢带着人堵侯府的门,想来是觉得她一个女子好欺负。
“小姐,咱们现在怎么办?”绿萼急得团团转,“李公子带了十几个家丁,还有不少看热闹的百姓,堵在门口骂得很难听,说您是蛇蝎心肠,还说……还说要拉您去官府对质呢!”
沈清辞站起身,理了理裙摆上的褶皱,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对质?好啊,正好让大家评评理,看看是谁不知廉耻,收受贿赂还敢倒打一耙。绿萼,去把我放在妆奁里的那本账册拿来,再备一顶软轿,咱们去会会这位李公子。”
绿萼一愣:“账册?什么账册?”
“就是李墨涵收受贿赂的明细啊。”沈清辞笑得狡黠,“那天琼林宴后,我就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特意让暗卫去查了查,没想到还真查出不少东西。李公子不仅收了江南盐商的钱,还拿了漕运总督家的好处,甚至连地方官员孝敬的字画古董都一一记在账上,真是个有心人。”
不多时,绿萼捧着一本精致的锦缎账册回来,沈清辞将账册揣进袖中,又取了一块面纱遮在脸上,只露出一双清澈灵动的眼睛。她坐上软轿,一路穿过侯府的长廊,远远便听见前院传来的喧闹声。
“沈清辞!你这个毒妇!赶紧出来受死!”李墨涵的声音尖利刺耳,带着浓浓的恨意,“若不是你血口喷人,我怎么会丢了功名?我父亲怎么会被停职?你今日若不给我一个说法,我便拆了你们永宁侯府!”
“哟,李公子好大的口气。”沈清辞的软轿刚到门口,她的声音便隔着轿帘传了出来,清冷中带着几分戏谑,“拆了永宁侯府?就凭你身后这十几个酒囊饭袋?还是说,你觉得你那被停职的父亲,还能给你撑腰?”
轿帘被掀开,沈清辞款步走出,面纱遮面,身姿窈窕,宛如月下仙子。周围看热闹的百姓瞬间安静了几分,不少人暗自惊叹,永宁侯府的这位嫡小姐,果然名不虚传,即便隔着面纱,也难掩其风华。
李墨涵见沈清辞终于现身,双眼通红地冲了上来,却被侯府的家丁拦住。他怒目圆睁:“沈清辞!你少在这里装模作样!琼林宴那日,分明是你故意污蔑我收受贿赂,害我身败名裂!你说我收了江南盐商的黄金,有何证据?”
“证据?”沈清辞轻笑一声,从袖中取出账册,扬了扬,“李公子倒是健忘,你自己亲手记录的受贿明细,难道还能不认?”
她将账册扔给身旁的管家,朗声道:“管家,念给大家听听,让大伙儿看看,这位新科探花郎,到底是何等‘清廉’。”
管家接过账册,清了清嗓子,大声念了起来:“三月初六,收江南盐商张万三黄金三百两,承诺为其谋取两淮盐引;三月十五,收漕运总督公子刘承祖玉如意一对,价值白银五百两,答应在朝堂上为其美言,助其谋取河道巡检一职;四月初二,收青州知府王大人字画三幅,皆是前朝名人真迹,价值不菲……”
随着管家的声音,周围的百姓一片哗然。
“我的天!这么多好处?这李公子也太贪了吧!”
“怪不得会被削去功名,原来是罪有应得啊!”
“我看啊,根本不是沈小姐污蔑他,是他自己作恶多端!”
李墨涵脸色煞白,指着沈清辞,声音颤抖:“你……你这是伪造的!这账册根本不是我写的!沈清辞,你竟敢伪造证据陷害我!”
“伪造?”沈清辞挑眉,“李公子可真是贵人多忘事。这账册上的字迹,分明是你的亲笔,而且每一笔受贿记录,都有证人佐证。江南盐商张万三如今已被关押在大理寺,漕运总督公子刘承祖也已供认不讳,你以为你还能抵赖?”
她顿了顿,语气陡然变冷:“再说了,琼林宴那日,你对几位世家小姐言语轻薄,贬低女子经商理财,难道也是我污蔑你?在场的太子殿下、几位王爷,还有众多朝臣,皆是证人。你自己品行不端,作恶多端,如今落得这般下场,反倒怪起我来了?真是可笑!”
李墨涵被怼得哑口无言,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身后的家丁见势不妙,纷纷往后退,生怕惹祸上身。
沈清辞往前走了两步,目光锐利如刀,扫过李墨涵:“李公子,你父亲挪用公款、结党营私,如今已被大理寺立案调查,想必用不了多久,便会定罪。你自己收受贿赂,败坏朝纲,本就该受到惩处。我劝你还是乖乖束手就擒,或许还能从轻发落,若是再在这里撒野,休怪我不客气!”
李墨涵此刻早已没了刚才的嚣张气焰,他看着周围百姓鄙夷的目光,听着众人的唾骂声,只觉得无地自容。他知道,今日之事,自己再无翻身的可能。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只见一队官兵簇拥着一位身穿官服的人疾驰而来。来人正是大理寺少卿秦大人,他翻身下马,走到沈清辞面前拱手行礼:“沈小姐,奉太子殿下之命,前来捉拿李墨涵归案。太子殿下说了,李墨涵收受贿赂,败坏朝纲,且不知悔改,聚众闹事,扰乱侯府安宁,理应从严惩处。”
李墨涵吓得双腿一软,瘫倒在地。官兵们上前,将他死死按住,戴上枷锁。
“沈清辞!我不会放过你的!”李墨涵不甘心地嘶吼着,被官兵拖拽着离去。
周围的百姓见状,纷纷拍手叫好。
秦大人又对沈清辞拱了拱手:“沈小姐,此番多亏了你提供的证据,才能将李修远父子绳之以法。太子殿下特意让下官转告,明日在御花园设宴,想请沈小姐务必赏光。”
沈清辞微微一笑:“有劳秦大人转告太子殿下,明日我定会准时赴约。”
秦大人点点头,带着官兵离去。看热闹的百姓也渐渐散去,临走时还不忘对沈清辞竖起大拇指,称赞她聪慧果敢,为民除害。
管家走上前,恭敬地说道:“小姐,您真是太厉害了!几句话就把李墨涵那厮收拾得服服帖帖,还让大理寺的人亲自来捉拿他,真是大快人心!”
沈清辞笑了笑,转身往府内走去:“不过是些跳梁小丑罢了,也敢在侯府门口撒野。绿萼,咱们回院,刚才那只琉璃盏还没看完呢,明日还要送去玲珑阁呢。”
回到西跨院,绿萼忍不住好奇地问道:“小姐,您怎么早就料到李墨涵会来闹事,还提前准备好了账册和证据?”
沈清辞端起桌上的茶水,轻轻抿了一口,眼底闪过一丝狡黠:“我可没有未卜先知的本事。不过是觉得李修远父子心胸狭隘,必定会记恨我,说不定就会做出什么蠢事来。提前准备好证据,就是为了今日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她放下茶杯,拿起那只琉璃盏,仔细端详着:“再说了,对付这种人,就得一次性把他们打疼,让他们再也不敢来找麻烦。你看这琉璃盏,看着脆弱,实则坚硬无比,只要用对了方法,就能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做人也是一样,面对困难和挑衅,不能退缩,要勇敢地反击,才能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人。”
绿萼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姐说得有道理。对了小姐,明日太子殿下在御花园设宴,请您赴约,会不会有什么危险啊?”
“危险?”沈清辞轻笑一声,“太子殿下是何等人物,他请我赴约,想必是为了感谢我提供证据,帮他揪出了李修远父子这两个蛀虫。再说了,有太子殿下在,谁敢对我不利?你就放心吧。”
她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期待:“而且,我听说御花园的牡丹开得正盛,正好去赏赏花,顺便和太子殿下聊聊新式水车的改进方案。说不定,还能从他那里得到一些支持,让我的水车能够在全国推广开来,到时候,百姓们种田就不用再愁缺水了。”
绿萼笑着说道:“小姐心里想的总是百姓,真是菩萨心肠。不过,奴婢还是觉得,您应该多为自己着想一些。您这么聪慧,又这么能干,将来一定会找到一位如意郎君,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沈清辞脸颊微红,轻轻敲了敲绿萼的额头:“就你话多。赶紧去准备明日赴宴的衣物和首饰,别到时候手忙脚乱的。”
绿萼吐了吐舌头,笑着应道:“好嘞,奴婢这就去准备!”
绿萼离开后,沈清辞独自坐在窗前,看着窗外漫天飞舞的海棠花瓣,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容。她知道,这只是她穿越到这个世界后遇到的一个小插曲,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挑战和困难在等着她。但她并不害怕,因为她有智慧,有勇气,还有身边那些真心待她的人。
她拿起桌上的琉璃盏,对着阳光细细端详。阳光透过琉璃盏,在桌面上投下五彩斑斓的光影,宛如她未来的人生,充满了无限可能。
次日清晨,沈清辞换上了一身淡粉色的襦裙,裙摆上绣着精致的牡丹花纹,头上梳着简单的发髻,只插了一支玉簪和几朵珠花,整个人显得温婉大方,又不失灵动。
她坐上侯府的马车,前往皇宫。马车行驶在繁华的街道上,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行人络绎不绝。沈清辞掀开车帘,看着窗外熟悉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
穿越到这个世界已经好几年了,从最初的小心翼翼,到如今的从容自信,她经历了太多太多。她不仅在侯府站稳了脚跟,还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创办了玲珑阁,推广了新式农具,为百姓们做了许多实事。她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得到了太子殿下的赏识和信任。
马车很快就到了皇宫门口,沈清辞下车后,在太监的引领下,前往御花园。
御花园内,牡丹开得正盛,红的、粉的、白的、紫的,一朵朵争奇斗艳,美不胜收。太子萧景琰正站在一朵盛开的白牡丹前,身穿明黄色的常服,身姿挺拔,面容俊朗。
听到脚步声,萧景琰转过身,看到沈清辞,脸上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容:“沈小姐,你来了。”
沈清辞走上前,屈膝行礼:“臣女参见太子殿下。”
“免礼。”萧景琰摆了摆手,“今日请沈小姐前来,一是为了感谢你提供证据,帮我揪出了李修远父子这两个蛀虫;二是想和你聊聊新式水车的改进方案。我听说,你最近又有了新的想法?”
沈清辞微微一笑:“太子殿下过奖了。李修远父子作恶多端,落得这般下场,也是罪有应得。至于新式水车,臣女确实有一些新的改进思路,想和太子殿下探讨一下。”
两人并肩走在牡丹花丛中,沈清辞详细地向萧景琰阐述了自己的改进方案。她提出,在水车的叶片上增加一些凹槽,可以提高水车的提水效率;同时,在水车的转轴处安装轴承,可以减少摩擦力,让水车运转得更加顺畅。
萧景琰听得十分认真,时不时地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沈小姐的想法果然精妙。若是按照你的方案改进,新式水车的效率必定会大大提高,到时候推广到全国,定能解决百姓们种田缺水的问题。”
他顿了顿,又说道:“我已经让人按照你的方案,制作了几台样品,明日便可在京郊的农田里进行试验。若是试验成功,我便会奏请父皇,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种新式水车。”
沈清辞心中一喜:“多谢太子殿下支持。若是新式水车能够在全国推广,臣女相信,用不了多久,百姓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两人聊着聊着,不知不觉走到了一座凉亭下。太监早已备好了茶水和点心,两人坐下后,萧景琰拿起一杯茶水,递给沈清辞:“沈小姐,尝尝这雨前龙井,味道还不错。”
沈清辞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香清新淡雅,口感醇厚回甘。她笑着说道:“多谢太子殿下。这雨前龙井果然名不虚传,味道极佳。”
萧景琰看着沈清辞,眼中带着几分欣赏:“沈小姐不仅聪慧过人,而且心怀百姓,真是难得。如今朝堂之上,像沈小姐这样有见识、有担当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沈清辞脸颊微红,谦虚地说道:“太子殿下过誉了。臣女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身为永宁侯府的嫡小姐,我有责任为百姓们做一些实事,为朝廷分忧解难。”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只见一位身穿紫色宫装的女子,在宫女的簇拥下,缓缓走来。女子面容姣好,气质雍容华贵,正是当今的三公主,萧景琰的妹妹,萧灵月。
萧灵月看到萧景琰和沈清辞,脸上露出一抹笑容:“皇兄,沈小姐,你们也在这里啊。”
萧景琰站起身,笑着说道:“灵月,你怎么来了?”
萧灵月走到凉亭下,对着萧景琰行了一礼,又看向沈清辞,眼中带着几分好奇:“我听说皇兄今日在御花园设宴,请了沈小姐,便过来凑凑热闹。沈小姐,我可是早就听说你的大名了,听说你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聪慧过人,创办的玲珑阁生意火爆,还发明了许多新奇的东西,真是令人佩服。”
沈清辞笑着回礼:“三公主过奖了。臣女只是运气好,做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萧灵月拉着沈清辞的手,亲昵地说道:“沈小姐,你太谦虚了。我还听说,昨日你在侯府门口,几句话就收拾了那个嚣张跋扈的李墨涵,真是大快人心!我最看不惯那种仗着自己有点才华就目中无人、贬低女子的人了。”
她顿了顿,又说道:“沈小姐,我一直想找机会和你好好聊聊,向你请教一些经商理财的学问。你不知道,我母后总是说我女孩子家,应该专心学习琴棋书画,将来找个好人家嫁了就行,可我偏偏对经商理财感兴趣。”
沈清辞看着萧灵月眼中的渴望,笑着说道:“三公主若是不嫌弃,臣女愿意和你分享一些自己的经验。其实,经商理财和琴棋书画一样,都是一门学问,只要用心去学,就能有所收获。而且,女子也不一定只能相夫教子,也可以有自己的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
萧灵月闻言,脸上露出一抹惊喜:“真的吗?那太好了!沈小姐,你真是我的知己!以后我一定要多向你请教。”
萧景琰看着两人相谈甚欢的样子,脸上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他知道,灵月性子活泼,对琴棋书画不感兴趣,一直想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如今遇到沈清辞,想必能学到不少东西。
三人在凉亭下聊了许久,从经商理财聊到诗词歌赋,从民生疾苦聊到朝堂大事。沈清辞的见解独到,谈吐不凡,让萧景琰和萧灵月都十分佩服。
不知不觉,已是正午时分。太监前来禀报,说御膳房已经备好了午膳,请太子殿下和三公主、沈小姐前往偏殿用餐。
三人起身,前往偏殿。午膳十分丰盛,摆满了整整一桌子的菜肴,有烤乳猪、清蒸鱼、红烧熊掌、燕窝粥等,皆是宫廷名菜。
萧景琰热情地招呼着沈清辞:“沈小姐,尝尝这道红烧熊掌,味道十分鲜美。”
沈清辞夹了一小块熊掌,放进嘴里,口感软糯,味道醇厚,果然名不虚传。她笑着说道:“多谢太子殿下。这道红烧熊掌确实美味,臣女从未吃过如此好吃的菜肴。”
萧灵月也说道:“这红烧熊掌可是御膳房的招牌菜,平日里父皇都舍不得多吃呢。今日皇兄特意为沈小姐准备的,沈小姐可要多吃一些。”
沈清辞心中一暖,连忙道谢:“多谢太子殿下厚爱,臣女不胜感激。”
午膳过后,萧灵月拉着沈清辞,非要让她陪自己去御花园的湖边散步。萧景琰无奈,只好笑着应允。
两人沿着湖边的小路慢慢走着,湖边的柳树垂下嫩绿的枝条,随风摇曳,湖面波光粼粼,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岸边的花草树木,景色十分优美。
萧灵月看着沈清辞,轻声说道:“沈小姐,我知道,皇兄对你十分欣赏。其实,我觉得你和皇兄真的很般配。皇兄他英明神武,心怀天下,而你聪慧过人,心怀百姓,你们若是能在一起,一定会是一段佳话。”
沈清辞脸颊一红,连忙说道:“三公主,你说笑了。太子殿下是九五之尊,臣女只是一个普通的世家小姐,怎么敢有如此非分之想?”
萧灵月笑着说道:“沈小姐,你就别谦虚了。我看得出来,皇兄对你有意思。而且,以你的才华和品行,完全配得上皇兄。我真心希望你能成为我的皇嫂,这样我们就能天天在一起,你也能多教我一些东西了。”
沈清辞心中有些慌乱,她转移话题道:“三公主,我们还是聊聊经商理财的事情吧。你之前说对玲珑阁的经营模式很感兴趣,我可以详细地给你讲讲。”
萧灵月见沈清辞不愿提及此事,只好作罢,笑着说道:“好啊好啊,那你快给我讲讲。”
沈清辞详细地向萧灵月介绍了玲珑阁的经营模式,包括产品设计、生产加工、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等方面。萧灵月听得十分认真,时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沈清辞都一一耐心解答。
不知不觉,夕阳西下,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沈清辞知道,自己该告辞了。她对着萧灵月说道:“三公主,天色不早了,臣女该回府了。改日有机会,臣女再陪你聊天。”
萧灵月有些不舍:“这么快就要走了?好吧,那我送你出宫。”
两人一起走出御花园,萧景琰早已在宫门口等候。他看着沈清辞,笑着说道:“沈小姐,今日多谢你赏光。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和你一起探讨学问,共商国是。”
沈清辞屈膝行礼:“多谢太子殿下的盛情款待。臣女也十分荣幸能和太子殿下、三公主一起交流。若是太子殿下有任何需要臣女帮忙的地方,臣女定当万死不辞。”
萧景琰点了点头:“好。沈小姐,一路保重。”
沈清辞再次行礼,然后坐上侯府的马车,离开了皇宫。
坐在马车上,沈清辞回想着今日在皇宫的经历,心中感慨万千。太子殿下的赏识,三公主的热情,都让她感受到了温暖。但她也知道,自己和太子殿下之间,隔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太子殿下是未来的皇帝,他的婚姻关乎国计民生,不可能由着自己的心意。而她,只想在这个世界上,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人。
马车很快就回到了永宁侯府。沈清辞下车后,径直回到了西跨院。绿萼早已等候在门口,看到沈清辞回来,连忙迎了上去:“小姐,您回来了!今日在皇宫过得怎么样?太子殿下和三公主待您还好吗?”
沈清辞笑着说道:“很好啊。太子殿下和三公主都十分热情,还特意为我准备了丰盛的午膳。对了,绿萼,明日新式水车就要在京郊的农田里进行试验了,你替我准备一下,明日我要亲自去看看。”
绿萼连忙应道:“好嘞,小姐。我这就去准备。”
沈清辞点了点头,走进房间。她坐在窗前,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嘴角勾起一抹坚定的笑容。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她一定会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走下去,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次日一早,沈清辞换上一身轻便的男装,带着绿萼和几个家丁,前往京郊的农田。
京郊的农田里,早已围了许多百姓。大家听说今日要试验新式水车,都十分好奇,纷纷前来围观。
沈清辞一行人赶到时,太子萧景琰也已经到了。他看到沈清辞,笑着说道:“沈小姐,你来了。”
沈清辞走上前,拱手行礼:“太子殿下。”
萧景琰点了点头:“今日的试验,就拜托沈小姐了。”
沈清辞笑着说道:“太子殿下放心,臣女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她走到水车旁,仔细检查了一下水车的各个部件,确认无误后,对身边的家丁说道:“可以开始了。”
家丁们立刻动手,将水车放入水中,然后转动水车的转轴。随着转轴的转动,水车的叶片开始转动,将水从低处提了上来,通过水渠,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农田里。
周围的百姓们看到这一幕,都惊呆了。
“我的天!这水车也太神奇了吧!居然能把水从这么低的地方提上来!”
“是啊是啊!以前我们种田,都是靠天吃饭,遇到干旱的年份,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庄稼枯死。有了这新式水车,以后再也不用担心缺水了!”
“沈小姐真是太厉害了!居然能发明出这么好用的东西!”
萧景琰看着源源不断的水流涌入农田,脸上露出一抹满意的笑容:“沈小姐,这新式水车果然名不虚传!效率比我想象的还要高!”
沈清辞笑着说道:“太子殿下过奖了。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她顿了顿,又说道:“太子殿下,这新式水车不仅提水效率高,而且操作简单,成本也不高。只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定能大大提高粮食产量,改善百姓们的生活。”
萧景琰点了点头:“说得好!沈小姐,我今日就奏请父皇,下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这种新式水车。同时,我还会让工部组织工匠,大规模生产新式水车,确保每个州县都能用上。”
沈清辞心中一喜:“多谢太子殿下!若是如此,百姓们定能受益无穷。”
周围的百姓们听到萧景琰的话,都纷纷跪地行礼,高呼:“太子殿下万岁!沈小姐千岁!”
沈清辞连忙上前,扶起一位年迈的老者:“老人家,快起来。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老者激动地说道:“沈小姐,您真是我们的救星啊!有了这新式水车,我们以后再也不用怕干旱了,日子也能越过越好了!”
沈清辞看着老者眼中的泪水,心中十分感动。她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只要能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再多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试验结束后,萧景琰带着沈清辞,在京郊的农田里巡视了一圈。看到百姓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萧景琰心中十分欣慰。他转头对沈清辞说道:“沈小姐,你为百姓们做了这么多实事,父皇一定会重重奖赏你的。”
沈清辞笑着说道:“太子殿下,臣女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百姓,为了朝廷,不求奖赏。只要百姓们能过上好日子,臣女就心满意足了。”
萧景琰看着沈清辞,眼中带着几分敬佩:“沈小姐高风亮节,真是令人钦佩。不过,该有的奖赏还是不能少的。我会奏请父皇,封你为‘惠民县主’,赐黄金千两,绸缎百匹。同时,我还会下旨,允许玲珑阁在全国范围内开设分号,免交三年赋税。”
沈清辞心中一暖,连忙道谢:“多谢太子殿下厚爱,臣女不胜感激。”
两人聊着天,慢慢往回走。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耀眼。沈清辞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她还会做更多的事情,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改变。
回到侯府后,沈清辞立刻召集了玲珑阁的掌柜和工匠们,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她向大家宣布了太子殿下的决定,告诉大家玲珑阁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开设分号,免交三年赋税。
众人听了,都十分激动。
“太好了!小姐!有了太子殿下的支持,我们玲珑阁一定能发展得越来越好!”
“是啊是啊!全国开设分号,免交三年赋税,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我们一定不会辜负小姐的期望,把玲珑阁的生意做得更大更强!”
沈清辞笑着说道:“大家放心,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把玲珑阁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号。接下来,我会制定详细的计划,在全国各个州县选址、装修、招聘员工。同时,我还会研发更多新奇的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她顿了顿,又说道:“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开设分号虽然是好事,但也面临着许多挑战。比如,如何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供应,如何管理好各地的分号,如何应对竞争对手的挑战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仔细思考,认真应对。”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会议结束后,沈清辞回到房间,开始制定详细的计划。她知道,这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她有信心,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带领玲珑阁走向新的辉煌。
接下来的日子里,沈清辞变得更加忙碌。她一边忙着玲珑阁全国分号的筹备工作,一边还要关注新式水车的推广情况。她经常亲自前往各个州县,考察市场,选址开店,指导当地的工匠生产新式水车。
在她的努力下,玲珑阁的分号很快就在全国各个州县陆续开业了。每一家分号都生意火爆,顾客盈门。玲珑阁的产品不仅款式新颖,质量上乘,而且价格合理,深受百姓们的喜爱。
同时,新式水车也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开来。越来越多的农田用上了新式水车,粮食产量大大提高。百姓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对沈清辞和太子殿下的感激之情也越来越深。
沈清辞的名字,渐渐传遍了大江南北。人们都称赞她是一位聪慧过人、心怀百姓的奇女子。许多世家子弟都对她心生爱慕,纷纷上门提亲,但都被沈清辞婉言拒绝了。
她知道,自己的缘分还未到。她不想因为家族利益或者其他原因,勉强自己嫁给一个不喜欢的人。她相信,总有一天,她会遇到那个真正懂她、爱她、支持她的人。
这一日,沈清辞正在玲珑阁的众号里,和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