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开番茄作家助手 App,有五位读者坚持在看,我心感欣慰,谢谢你们。)
邹厂长望着李局长和王组长一行离去的背影,心里就像揣了只小兔子,七上八下的。毕竟那封介绍信是经他手开出去的,王组长在询问时那副架势,就跟审犯人似的,让他心里窝了一肚子火。
邹厂长心里明镜似的,周学文开的那些豪车,整个县里也就华乡基金会有。再说周学文以前常开的那辆货柜车,现在由苏朋接手,每天载着不少收录机送往火车站装车发货,生意看着还挺红火。
想来想去,邹厂长觉得只有周润生能解开当前这个难题的关键死结。于是,他火急火燎地来到车棚,推出一辆自行车,“跨”地一下骑了上去,脚用力一蹬,快速出了厂门。
一路上,邹厂长使劲儿地蹬着自行车,风在耳边呼呼作响。他心里盘算着见到周润生该怎么说,怎样把事情原原本本、不添油加醋地讲清楚。
好不容易到了周润生那儿,邹厂长累得气喘吁吁,额头上满是汗珠。他顾不上擦汗,赶紧把厂里发生的事儿,一五一十地跟周润生说了一遍。
周润生皱着眉头,认真听完邹厂长的讲述后,心里沉甸甸的。他深知父亲周学文在省城所发生事情的严重性,可究竟父亲出了什么问题才引得省厅调查组大张旗鼓地来调查,他一时半会儿也摸不着头脑。
不过,从调查组的问话内容和方式来判断,周润生觉得父亲目前应该是安全的。但他也不敢掉以轻心,毕竟省厅介入,事情肯定不简单。
周润生站起身,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大脑飞速运转,思考着应对之策。他对邹厂长说道:“邹叔,谢谢你来告诉我这些。现在我们要尽量稳住局面,不能自乱阵脚。我得想办法弄清楚父亲在省城到底发生了什么。”
邹厂长担忧地看着周润生,说道:“润生啊,你可要快点想办法,我担心这事儿越闹越大对你们家不利。那介绍信的事儿会不会有麻烦啊?”
周润生安慰道:“邹叔,你别太担心。介绍信的事儿我有数,先看看后续情况再说。我会尽快了解清楚事情全貌,争取把问题解决好。”
说罢,周润生开始着手安排了解父亲在省城情况的事宜,他知道,一场和未知难题的较量即将开始。
现在能打听到父亲确实情况的只有警局的李局长了。周润生神色镇定,目光坚定地对邹厂长说道:“邹叔叔!你就把心放回肚子里,介绍信这事儿绝对没问题。我父亲和奶奶去探亲那是实实在在的事儿,他们绝对不会做违法乱纪的勾当。依我看,大概率就是一场交通事故,而且这事故说不定牵扯到有背景的人物。不管出什么事儿,我来扛。”他之所以这么判断,是因为他清楚父亲是个新司机,驾驶经验不足,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比较大。
邹厂长原本一直悬着的心,在听了周润生这番分析后,总算是落了地。他看着眼前这个冷静理智的年轻人,暗暗点头,觉得周润生确实有主见、有担当。
随后,两人又凑在一起,仔细商量了事态可能的发展走向以及相应的处理办法。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分析得头头是道,把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考虑了进去。
最后,邹厂长和周润生达成共识,决定分开行动。邹厂长回厂里密切关注调查组后续的动向,有任何风吹草动及时通知周润生;周润生则准备去找警局的李局长,打探父亲在省城的确切情况。两人各自带着任务,匆匆离开了碰头的地方,一场围绕真相的探寻就此紧锣密鼓地展开。
李局长在办公室里与调查组的人商谈抓捕周学文的计划,可他们不知道周学文去江省那个地方去探亲,介绍信里也没有确切地址,只写有(兹有我单位周学文母子前住贵地探亲,请接洽)等字样。王组长说:“周学文的去向地址去问一下他的家属,”
就在这时李局长的下属进来在李局长耳边说了一些什么,李局长与王组长说:“王组长!我有个事出去处理一下,就过来。”王组长回复道:“李局!你有事就去,你叫一个警员带我去就行了。”
李局长轻轻点头,向王组长示意后,便跟着下属匆匆走出了办公室。原来,下属告知他周润生在外面求见。李局长心里明白,周润生此来或许和周学文的事情有关。
他快步来到接待室,见到周润生后,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说道:“润生啊,找我有什么事,尽管说。”周润生也不绕弯子,直接说道:“李局长,我想打听下我父亲现在的情况,到底出了什么事,省厅要调查他。”
李局长看着周润生,略微犹豫了一下,但还是觉得应该跟他透露一些情况,便说道:“润生,你父亲在省城出了一起交通事故,压断了一个年轻人的腿,那年轻人的父亲是省里领导,所以省厅很重视,派人来调查。现在我们正商量抓捕你父亲的计划,只是不知道他去江省探亲的确切地址。”
周润生听后,心里一紧,但还是努力保持镇定,说道:“李局长,我父亲肯定不会逃避责任的,他就是个本分人。关于地址,我可以提供,不过我希望能让我先跟我父亲联系上,劝他主动配合调查,这样也能体现他的态度。”
李局长思索片刻,觉得周润生的提议有道理,便说:“润生,你的想法我可以考虑,但时间不能拖太久。你尽快和你父亲取得联系,让他尽早回来配合调查。”
周润生连忙点头,说:“好的,李局长,我这就去联系我父亲,一定让他尽快回来。”说完,周润生便匆匆离开,去想办法联系父亲周学文了。
而在办公室里,王组长正和一名警员等待着李局长回来继续商讨抓捕计划,他心里也在盘算着下一步该如何行动,以确保能尽快找到周学文。
周润生从李局长那里得确实信息后,与母亲简单的交代了一下说:“妈!我今天要去省城有事,要去几天才能回家,弟弟和幺妹这几天就在接待处和你们一起吃住。我已经和叶会长讲好的。”周润生母亲见儿子很认真的样子,也没有多问只说在外面注意安全。周润生开了一辆奔驰越野车加满油向江省大姑家驶去。
周润生从李局长处得到确切消息后,深知事态紧急。他回到家,找到母亲,一脸严肃地简单交代道:“妈!我今天得去省城办点事,估计要好几天才能回来。弟弟和幺妹这几天就跟您在接待处一起吃住,我已经和叶会长说好了。”
周润生的母亲看着儿子认真的神情,心里明白事情不简单,但她没有过多追问,只是轻声叮嘱:“在外面注意安全。”她知道儿子已经长大,有能力处理自己的事情了。
周润生点了点头,转身从空间里提出来一辆车。他开着那辆奔驰越野车来到加油站,把油箱加满。随后,他一脚油门,车子如离弦之箭般朝着江省大姑家的方向疾驰而去。
一路上,周润生的心情格外沉重。他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父亲的身影,担忧着父亲和奶奶的安危,也思索着如何应对即将面临的难题。窗外的景色飞速掠过,但他却无心欣赏。他只希望能尽快赶到大姑家,找到父亲,让父亲主动配合调查,把事情妥善解决。
随着车子不断前行,周润生离江省越来越近,而他即将面对的,也将是一场充满挑战的未知之旅。
时间回到一天前,周学文母子在周小娟家,周小娟为母亲和弟弟做了一桌丰富的晚餐,郎舅二人一瓶酒很快见底了。问起了阿月的婚事。男方是红日机械厂厂医院的一名医生,男方的父亲也是红日机械厂铸造车间的主任。而阿月还没有被招工入厂,在家待业。只是这两天男方会派人来送礼,置办酒宴事宜。因为两家都是在一起工作的,宋怀想第一次嫁女儿,把送亲宴在家里办热闹些,而男方想送亲宴和迎亲宴做一起办。这就关系到彩礼是谁收的问题。
在温馨的周小娟家中,一家人围坐在摆满丰盛晚餐的桌前,氛围格外融洽。周小娟精心为母亲和弟弟准备了这桌佳肴,郎舅二人边吃边聊,一瓶酒很快就见了底。
话题渐渐转到了阿月的婚事上。周学文关切地问道:“姐,阿月这婚事准备得咋样啦?男方那边啥情况啊?”周小娟笑着介绍说:“男方是红日机械厂厂医院的一名医生,他父亲还是铸造车间的主任呢。就是阿月现在还没被招工入厂,在家待业呢。这两天男方家就会派人来送礼,商量置办酒宴的事儿。”
宋怀在一旁接过话茬,带着些期待地说:“我想着啊,这是第一次嫁女儿,就把送亲宴在家里办,热热闹闹的。”可说到这儿,他微微皱了皱眉头,又道:“但男方家想把送亲宴和迎亲宴一起办。”
周学文听出了其中的门道,问道:“这一起办、分开办,主要就关系到彩礼谁收的问题了吧?”宋怀点了点头,无奈地说:“是啊,分开办的话,彩礼我们收;一起办,彩礼就归男方家那边收了。我也知道现在家里条件还行,但这也是个风俗和面子问题啊。”
周小娟也有些发愁地说:“就是啊,两边想法不一样,这事儿还真有点难办。”一家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都在思索着该如何妥善处理这个问题,既不扫了男方家的兴,又能顾全自家的风俗和面子。
宋怀和周小娟在厂里兢兢业业工作了二十多年,这些年散出去的人情礼金着实不少。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女方的送亲酒宴理应由男方置办。但如今宋怀家的情况有些特殊,亲戚里只来了岳母和小舅子,其他亲戚都没过来,不然光女方长辈给的礼金也会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宋怀是个重情义又爱面子的人,他没有收男方的彩礼,反而为女儿精心置办了不少嫁妆。在这场送亲宴上,作为舅舅的周学文坐在第一席,并且准备了丰厚的礼金,表达着对外甥女的祝福。
要是男方来置办女方这边的酒宴,大概会拿出六百元左右。可这点钱要办好一场体面的婚嫁酒宴远远不够,女方家还得添上一些钱才行。周小娟心里有些犯难,和宋怀悄悄商量着:“当家的,这钱的事儿咋办呀,咱们添多少合适呢?”宋怀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后说:“不能委屈了咱闺女,该添就得添,尽量把这酒宴办得热热闹闹的。”
周学文在一旁把他们的担忧看在眼里,说道:“姐、姐夫,你们别太愁了,钱的事儿大家一起想办法。阿月结婚是大喜事,咱们都盼着她风风光光地嫁出去。”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继续为这场婚事的各项事宜仔细盘算着,虽然有些难题摆在眼前,但他们都希望能把阿月的婚礼办得圆满又温馨。
宋怀说:“他们今天要派人来说事,明天就要置办酒宴的食才了,还要请厨师和帮厨的人了,男方一点消息都没有,不知男方的人是怎么想的。”宋怀正在为这事发忧。周学文说:“那今晚要姐去问一下谋婆,看男方是何打算。办不办酒宴也要回不信,这家人真的不会干事。”周学文也生气了。
宋怀满脸忧虑,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抱怨道:“他们今天说要派人来谈事,这眼瞅着明天就得开始置办酒宴的食材了,还得赶紧请厨师和帮厨的人,可男方那边一点消息都没有,真不知道他们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一边说着,一边烦躁地在屋里走来走去。
周学文也跟着着急起来,脸色变得严肃,语气中带着些许气愤:“姐,那今晚你去问问媒婆,看看男方到底啥打算。办不办酒宴,给个准信儿啊,这家人办事也太不靠谱了!哪有这样拖拖拉拉的,把咱们晾在这儿干着急。”
周小娟听着两人的话,心里也满是焦虑,但还是赶紧安抚道:“行,我今晚就去问问媒婆。大家先别着急上火,说不定男方家有啥特殊情况耽搁了。”
宋怀停下脚步,重重地叹了口气:“希望是这样吧,可这事儿也不能再拖了,明天再没个准信,这酒宴可就不好安排了。”一家人都盼着能从媒婆那儿得到男方明确的答复,好让阿月的婚事能顺利推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