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文事件带来的震荡逐渐平息,联合体内部在新规矩的框架下开始高效运转,如同上了润滑油的精密齿轮。然而,沈墨和决策层都清楚,内部的稳定只是基础,真正的挑战始终来自那片无垠而神秘的星空。赵将军率领的“深空探查舰队”出发已半月有余,他们传回的零星信息,非但没有解开谜团,反而让那片异常引力区显得更加扑朔迷离。
这一日,昆仑基地的指挥中心,气氛比往日更加凝重。并非因为战争警报,而是因为一场关乎文明未来走向的重要会议——关于是否正式启动对太阳系外、位于商会疆域边缘的“未标记星域”进行系统性探索的决议。
巨大的星图悬浮在会议室中央,其中一片被特意标注为灰暗、仅有稀疏探测数据的区域,就是本次会议的焦点——“幽暗象限”。这片星域远离主要贸易航线,环境复杂,充斥着不稳定的引力涟漪、高强度的宇宙辐射以及未知的空间结构,连万界商会对其的探索记录都寥寥无几,被标记为“低价值、高风险”区域。
然而,根据刘彻从枢纽多方搜集的情报,以及“星火”学院对格利泽古老数据库的进一步破译,越来越多的线索指向一个事实:“知识之眼”近年来异常活动的核心区域,似乎就环绕着“幽暗象限”的边缘。而且,有未经证实的古老传闻提到,那个可能与“源初之匙”有关的失落文明,其最后的踪迹也曾消失在类似“幽暗象限”这样的未探索之地。
“风险太大了!”一位负责后勤保障的官员首先发言,他调出了一系列数据,“根据我们现有的星舰性能,深入‘幽暗象限’,意味着远超常规的能源消耗、舰体损耗,以及无法预知的航行危险。我们的主力舰队需要驻防关键节点,不可能大规模投入。派遣小股舰队,一旦失联,后果不堪设想!”
“但机遇同样巨大!” “星火”学院天文物理部门的负责人立刻反驳,他眼中闪烁着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幽暗象限’的特殊环境,本身就是一座未被开发的宝藏!那些不稳定的引力涟漪可能蕴含着空间法则的秘密,高强度辐射带里或许孕育着未知的稀有元素!更别提可能存在的失落文明遗迹!如果能有所发现,其价值将远超我们现在的所有投入!”
“更重要的是战略安全,” 赵将军的全息投影开口了,他虽远在边境,但会议必须参加,“‘知识之眼’为什么对那里感兴趣?如果我们不去弄清楚,就等于把潜在的威胁和机遇拱手让人。等到别人在里面找到了能颠覆现有格局的东西,我们就被动了。被动,就可能挨打。”
会议再次陷入了熟悉的争论模式,只不过这一次,争论的双方都更加克制,遵循着沈墨立下的规矩,就事论事,但立场依然鲜明。
就在这时,一份来自“万界小店”的加急分析报告,被送到了沈墨面前。是林晓月提交的。
这段时间,沈墨有意让她接触更多来自不同位面的信息和物品,锻炼她的眼光和判断力。林晓月在整理一批从某个中等魔法位面交易来的、关于古代星象学的羊皮卷时,发现了一些奇特的、与现行星图体系迥异的星座标注方式。她凭借出色的记忆力和联想能力,隐约觉得这些古老星座的指向,似乎能与“幽暗象限”的某些模糊边界对应上。
她无法确定,但这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来自异位面的视角。她在报告中谨慎地提出了自己的猜测,并附上了详细的对比图表。
沈墨看着这份报告,眼中闪过一丝深思。林晓月的发现未必准确,但这提醒了他,探索未知,或许不能只依赖现有的、来自商会主流文明的科技和知识。地球文明自身的独特视角,乃至从其他位面获取的、看似不相干的信息,都可能成为破局的关键。
他抬起头,打断了现场的争论。
“探索,必须进行。” 沈墨一锤定音,“我们不能因为存在风险,就永远待在已知的舒适区。文明的进步,从来都是在未知中搏杀出来的。”
众人安静下来,等待着他的具体安排。
“但是,探索的方式可以调整。”沈墨话锋一转,“我们不派遣大规模舰队,也不以军事占领为目的。这次探索,定位为‘科学考察与战略侦察’。”
他开始下达具体指令:
“第一,组建‘先驱者’科学考察团。由‘星火’学院牵头,抽调天体物理、宇宙社会学、异星生物学、考古学等领域的顶尖专家,以及‘启明星计划’中表现优异、具备实战能力和开拓精神的学员代表组成。”
这条命令让不少人感到意外,尤其是纳入“启明星”学员,这无疑是极大的冒险,但也是一种极致的锻炼。
“第二,装备特制科考船。”沈墨继续道,“以‘逐日’项目试验舰的技术为基础,改造一艘中型科考船,命名为‘探索者号’。强化其探测、隐身、生存和机动能力,弱化其武装。搭载最新型号的‘清心符’阵列和灵魂防护装置,以应对可能的精神污染。同时,配备一套小型化的、基于秩序符文的空间稳定器,尝试应对那里的引力异常。”
“第三,多路径信息收集。”沈墨强调了林晓月报告带来的启发,“考察团的任务,不仅仅是使用商会的主流科技进行探测。要鼓励他们运用我们地球的科技树、文化视角,乃至从其他位面交易获取的知识和工具,去观察、解读那片星域。有时候,非主流的视角,能看到主流忽略的东西。”
“第四,建立安全联络机制。”沈墨看向赵将军,“赵将军,你的舰队在‘幽暗象限’外围建立前进基地,作为策应和接应。‘探索者号’必须定期传回信息,一旦失联超过预定时间,或传回最高级别警报,你有权采取一切必要措施。”
这套方案,显然是一个平衡了风险与收益的产物。它没有冒进,但也没有退缩,体现了地球文明在站稳脚跟后,尝试向外迈出坚定而谨慎一步的决心。
任务确定,整个联合体立刻高效运转起来。“星火”学院内,相关的专家和被选中的学员既感到无比荣幸,也深知责任重大,开始了紧张的针对性培训和准备工作。工程部门则全力投入到“探索者号”的改装中。
沈墨亲自接见了考察团的核心成员,其中包括几位资深的科学家,以及两名从“启明星计划”中脱颖而出的年轻学员——一位是在能量结构上极具天赋、被墨子看好的少年,另一位则是在星际外交模拟中展现出卓越洞察力和应变能力的少女。
“你们此行,代表的不仅仅是你们个人,也不仅仅是‘星火’学院。”沈墨看着这些即将踏上未知征程的探索者,语气凝重,“你们代表的是地球文明的好奇心、勇气和未来。去揭开那片幽暗的面纱,但切记,保全自身,带回信息,比任何发现都更重要。”
几天后,在无数人的注视下,造型简约而优雅、表面流淌着微弱符文光辉的“探索者号”,缓缓驶离“启明号”空间港,调整方向,引擎喷射出幽蓝色的尾焰,义无反顾地朝着那片连星光都似乎变得稀疏黯淡的“幽暗象限”驶去。
它像一颗投入深海的探针,承载着一个年轻文明的求知欲与忧患意识,消失在茫茫星海之中。
所有人都知道,当“探索者号”再次传回讯息时,带来的,可能是颠覆认知的发现,也可能是……不容乐观的预警。
探索未知的任务,已然启航。
(第259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