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卫大捷,并非昙花一现的偶然。
随着更多的新式武器和经过紧急培训的操作人员陆续抵达东南沿海,大雍水师仿佛一夜之间脱胎换骨。
曾经倚仗船速和射程肆意横行的赤炎岛国舰队,开始频频遭遇灭顶之灾。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捷报如同雪片般飞向京城:
“报——!水师于望月湾设伏,以‘火龙箭’远程覆盖,击沉赤炎大型战舰一艘,伤两艘,敌仓皇溃退!”
“报——!赤炎舰队夜袭白沙口,我军以‘连珠火铳’封锁滩头,辅以‘阎王帖’焚烧敌登陆小艇,敌死伤惨重,未能靠岸!”
“报——!我巡海快船队遭遇敌三艘快舰,以改良后射程更远的‘火龙箭’先发制人,一举击沉两艘,俘获一艘!缴获敌舰部分图纸与武器!”
每一次捷报传来,《帝国公报》都会报道,京城便又是一次次沸腾。
茶楼里的说书先生有了最新的、最受欢迎的英雄题材,街头巷尾的百姓谈论起南海战事,不再是忧心忡忡,而是眉飞色舞,与有荣焉。
而战场上,大雍的将士们越打越自信,新式武器的运用也愈发纯熟精妙。
从最初的伏击、防御,到后来主动出击,寻找战机。
赤炎岛国那层神秘而强大的面纱被彻底撕碎,他们赖以成名的快船利炮,在大雍超越时代的“龙火”面前,显得如此笨拙和脆弱。
沿海的烽火渐渐平息,被战火蹂躏的城镇开始重建,流离失所的百姓重返家园。
一种名为“大雍必胜”的信念,深深地植根于每一个大雍子民的心中。
贺归轩的威望,在这种持续不断的胜利中,被推向了神坛。
继之前的“天可汗”之后,民间又开始流传她是“紫微星下凡”,携天火以降妖除魔。
然而,这场发生在南海的雷霆风暴,所影响的,绝不仅仅是大雍与赤炎岛国。
与大雍接壤或有海域相连的诸国,早已将警惕的目光投向了东方这场突如其来的剧变。
他们的探子、商人,想尽一切办法,将那些语焉不详却足够骇人听闻的消息传回国内,有的甚至不远千里将收集的每一张大雍的《帝国公报》带回国,以代表消息的真实性。
北戎蛮族王庭
新任的北戎大汗(扎可木),看着手中那份关于大雍新式火器的粗略描述,粗犷的脸上阴晴不定。他麾下的将领们更是吵成了一团。
“大汗!此等神器,闻所未闻!若大雍以此对付我草原铁骑,我们的弓箭和马刀,还能有多少用处?”
“据说那火器能数百步外取人性命,连绵不绝!我们的骑兵冲锋,岂不是成了活靶子?”
“还有那能爆炸的‘火龙’,那水泼不灭的魔火……这……这仗还怎么打?”
曾经,他们还存着些许休养生息、以待时机的念头。
如今,这点念头被冰冷的现实击得粉碎。
与大雍为敌?
看看赤炎岛国的下场吧!
他们那点骑兵,在如此恐怖的武器面前,恐怕连靠近都做不到,就会被撕成碎片!
大汗扎可木沉默良久,最终颓然挥手:
“传令下去,各部严守边界,不得有任何挑衅大雍之举。另外……准备厚礼,遣使前往大雍京城,恭贺大雍皇帝陛下赫赫武功,重申我北戎永世臣服之心!”
西夜国。
这个位于大雍西陲、以盛产美玉和香料闻名、素来与大雍保持友好但也不乏暗自较劲的国家,此刻也陷入了巨大的震动。
西夜国王在宫殿内来回踱步,手中捏着来自东方的密报,指尖都在发颤。
“数百步外飞龙一击,船毁人亡?粘稠之火,焚江煮海?这……这大雍皇帝,莫非真是天神转世不成?”
他看向殿下的丞相与将军,
“诸位爱卿,若我西夜水师……不,即便是我西夜最坚固的城池,可能抵挡此等攻击?”
殿下一片死寂。
无人能给出肯定的答案。
西夜丞相深吸一口气,出列道:
“陛下,大雍得此神器,国力已非昔日可比。臣以为,当立刻调整国策,加深与大雍之盟好,互通商贸,派遣学子前往大雍学习……格物之道。万不可与之交恶!”
西夜国王长叹一声:
“是啊……传旨,开放所有与大雍接壤之口岸,关税减半。另,遴选国内聪慧子弟百人,携带国书与重礼,前往大雍雍京大学,请求入学深造!”
更遥远的南洋诸岛国、乃至隔海相望的东瀛,也都通过各种渠道得知了“东方巨龙怒吼”的消息。
恐慌与敬畏在不同程度上蔓延。
前往大雍的商船更加频繁,贡使的队伍也开始在路途之上。
所有周边势力,都在重新评估与大雍的关系,无一例外地选择了更加恭顺、更加合作的姿态。
一个大一统的、强盛的王朝或许令人忌惮,但一个掌握了天神般力量的帝国,则让人连忌惮的勇气都生不出来,只剩下深深的敬畏与臣服。
大雍,京城。
贺归轩与林宥霆站在重新绘制、更加精细庞大的疆域图前,上面标注着各方势力最新动向的箭头和注释。
“北戎遣使称臣,西夜开放口岸,派遣学子……南洋诸国贡使已在路上。”
林宥霆指着地图,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
“陛下,经此一役,四夷宾服,四海承平之象,已现端倪。”
贺归轩目光沉静地扫过地图,最终落在依旧被标记为“敌对”的赤炎岛国区域。
那里的战事虽已接近尾声,赤炎残部退守几个主要岛屿,负隅顽抗,但覆灭只是时间问题。
“还不够。”
她轻轻摇头,
“打服,只是第一步。要让这些国家,从心底里认同,融入我大雍主导的秩序,共享太平与繁荣,方是长久之计。”
她顿了顿,看向林宥霆:
“研究院不能停。武器的优势需要保持,但更重要的是,要将这些技术转化为民用的福祉。更好的船只用于商贸,更精准的机械用于生产,更高效的能源用于民生……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林宥霆深深地看着她,眼中充满了欣赏与叹服。
他的陛下,目光永远如此长远。
“臣明白。研究院已在着手研究将‘火龙箭’的推进原理用于改良车船,将猛火油膏的衍生品用于照明和防水……假以时日,必见成效。”
贺归轩点了点头,嘴角终于露出一丝轻松的笑意。
她知道,一个属于大雍的、前所未有的辉煌时代,正在她的手中,缓缓拉开序幕。
而她与身旁这个人,将继续携手,共同见证,并亲手塑造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