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那地方,山高林密,峡谷幽深。老辈子人传下话:
独自进山,尤其是在那些两山夹一沟、回声阵阵的峡谷里,若是听见有人叫你名字,或是模仿你身边的人说话,千万别随便应声,更别跟着学舌。
那不是山谷回音,是山里一种叫“回音鬼”的邪祟在作怪。
这东西无形无质,就藏在岩壁石缝里,最爱学人说话。
它学你一声,你应一句,它便记住你的声音,缠上你了。
轻则让你在山上迷路,绕着山梁转圈,怎么也走不出去;
重则,它会一点点偷走你的声音,让你变成哑巴,最后连魂儿都给它勾了去,成了它新的“声音”。
樵夫王老五,就差点成了回音鬼的“新声”。
王老五是个老实巴交的樵夫,靠山吃山,对山里的规矩也懂一些,但总觉得是老人吓唬孩子的把戏。
他胆子不算小,常去那些偏僻的深山里砍柴,因为那里的柴火好,卖得上价。
这天,他为了砍几捆上好的硬木柴,钻进了村后最险峻的“一线天”峡谷。
这峡谷名不虚传,两侧峭壁如刀削斧劈,中间只有一条窄缝可见天光,谷底乱石嶙峋,溪流潺潺。
人走在里面,说话声音稍微大点,就能引来层层叠叠的回声,久久不散。
王老五挥舞着柴刀,砍倒一棵枯死的青冈木,正准备歇口气,忽然听到对面峭壁上,传来一个声音:
“老五……王老五……”
声音飘飘忽忽,带着回音,听不真切,但确确实实是在喊他的名字。
王老五心里“咯噔”一下,停下动作,竖起耳朵。
峡谷里除了水声,就只有他自己的呼吸声。
“听岔了?”
他嘀咕一句,没太在意,继续收拾柴火。
没过多久,那声音又来了,这次清晰了些,仿佛就在他身后不远处的石壁后面:
“王老五……砍柴呐……歇会儿吧……”
音调平平板板,没什么感情,但听着……竟有几分像他死去多年的老爹平时叫他歇息的语气!
王老五的后脊梁瞬间窜起一股凉气!
他猛地回头,身后只有冰冷的、布满苔藓的岩石。
他想起“回音鬼”的传说,心里开始发毛。
他紧紧闭上嘴,不敢再出声,加快手上的动作,想把柴火捆好赶紧离开。
可那声音却不依不饶,像是黏上了他。
“老五……别急着走……陪我说说话……”
声音忽左忽右,在峡谷里回荡,搅得人心烦意乱。
更让他头皮发麻的是,那声音开始模仿他刚才自言自语的那句“听岔了”,学得惟妙惟肖,连那点疑惑的语气都一模一样!
王老五吓得汗毛倒竖,知道自己真碰上那玩意儿了!
他牢记规矩,打死不开口,闷着头,扛起捆好的柴火,沿着来路就往谷外跑。
可他跑,那声音也跟着“跑”。
“跑什么呀……王老五……等等我……”
声音紧追不舍,而且越来越近,仿佛那东西就贴在他背后吹气。
他甚至能感觉到一股冰冷的、带着土腥气的寒意,一阵阵拂过他的后脖颈。
眼看就要跑到谷口,外面明亮的天光已经能看见了。
王老五心里一松。
就在这时,那声音陡然一变,不再是模仿他或他爹,而是变成了一个他绝对无法忽视的声音——他家里那才三岁、体弱多病的独生儿子小宝的声音!
带着哭腔,充满了恐惧和无助:
“爹……爹爹……你在哪儿啊?我好怕……有东西追我……爹……你快应我一声啊!”
这声音如同晴天霹雳,狠狠砸在王老五的心上!
小宝是他心头肉,听到儿子这般哭喊,他哪里还忍得住?什么规矩,什么禁忌,瞬间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小宝别怕!爹在这儿!”
他想都没想,脱口而出,大声回应!
这一声回应,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
峡谷里的回声骤然放大了无数倍!“在这儿……在这儿……在这儿……”
层层叠叠的声音从四面八方涌来,震得他耳膜嗡嗡作响!
而几乎在他出声的同时,他感觉喉咙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扼住,声音戛然而止!
一股无形的、阴冷的东西,顺着他的喉咙钻了进去!
那“小宝”的哭声也立刻消失了。
峡谷里陷入一种死寂,只有他那声“爹在这儿”的回音,还在固执地、诡异地回荡着,一遍,又一遍,声音越来越空洞,越来越不像他自己的声音……
王老五惊恐地捂住自己的脖子,他想再喊,却发现自己发不出任何声音了!
只能张着嘴,发出“嗬嗬”的、像是破风箱一样的气流声。
他的声音……被偷走了!
巨大的恐惧淹没了他。
他连滚带爬地冲出峡谷,回到村里,指着自己的喉咙,满脸惊恐,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村里人见他这副模样,又听同去的樵夫说了峡谷里的怪事,都知道他是着了“回音鬼”的道了。
大家请来懂行的老人。
老人看了王老五的情况,摇头叹息:
“晚了!他应了那鬼东西,声音已经被‘标记’了,魂儿也差点被勾走。能捡回一条命,已是万幸。这哑巴……怕是治不好了。”
果然,王老五从此就成了哑巴。他还能听见,还能思考,却再也无法用语言表达。
他的眼神变得空洞,常常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听着山风,一坐就是一天。
有人靠近,他会惊恐地躲开,仿佛害怕自己的沉默,再次引来那模仿声音的邪祟。
而更诡异的是,后来有胆大的人白天去“一线天”峡谷,有时在特定的位置,还能隐约听到一个沙哑的、像是王老五以前声音的回音,在那里反复念叨着:“爹在这儿……爹在这儿……”
人们说,那是回音鬼还用着王老五被偷走的声音,在继续引诱下一个不守规矩的、或是心软的人。
从此,“莫应回声”成了我们那儿进山者仅次于“莫答山问”的铁律。
无论是采药人、猎户,还是探险者,在那些回声清晰的峡谷深涧里,听到任何不明来源的呼唤或模仿,都会紧咬牙关,默念祖训,绝不回应。
因为他们知道,那缭绕在岩壁间的,可能不是自己声音的反射,而是一个饥渴了不知多少年、专门窃取活人声音与魂魄的“回音鬼”。
一旦你回应了,就等于亲手打开了囚禁它的笼子,付出的代价,可能就是你的声音,你的言语,乃至你与这世界沟通的桥梁。
那空洞的回声,会永远缠绕着你,提醒你,曾经有一个瞬间,你没能守住那至关重要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