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土匪窝探险记
国庆假期的第二天,天色刚蒙蒙亮,王超就醒了。昨日寻得宝藏的激动尚未完全平息,另一件趣事又浮上心头——志刚昨晚来说,他老家向阳公社那边的雷鸣山生产队,在开辟新梯田时,意外发现了个旧土匪窝!
这消息让王超心里痒痒的。前世只在影视剧里见过土匪山寨,如今有机会亲眼见识一下这个年代的原生态土匪窝,怎能错过?他当即就约了张胜利、赵卫国和孙志刚,今天一起去看看热闹。
起床洗漱,母亲李秀兰正在抱着瑶瑶,准备去街道食堂打早饭。王超想起要出门,便借口回房,心念一动,从系统空间里取出了四个玻璃瓶的水果罐头——是黄桃的,金灿灿的果肉泡在糖水里,看着就诱人。又抓了一大把大白兔奶糖,约莫二十来颗,用旧报纸包好。这些东西在当下可是稀罕物,既是给志刚爷爷家的礼物,也能给同去的兄弟们甜甜嘴。
他走出房间,看见小妹王玥正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小丫头听说大哥要跟胜利哥他们出去,满脸都写着想跟去。
大哥,你们要去哪儿呀?王玥凑过来,小声问。
王超看着她渴望的小眼神,心头一软。今天不是去办正事,纯粹是去看热闹,带上她也无妨。他摸了摸王玥的头:我们要去志刚哥爷爷家那边的生产队,听说发现了个老早以前的土匪住的山洞,你想不想去看看?
想!我想去!王玥立刻跳了起来,抓住王超的胳膊,大哥,带我去嘛,我保证听话!
王超笑道,快去换身利索点的衣服,山路不好走。
李秀兰起初有些犹豫,怕添麻烦,但经不住王玥软磨硬泡,又听王超说就是去邻村看看,当天来回,还有好几个大小伙子一起,也就叮嘱了几句注意安全看好妹妹,便由他们去了。
王超把水果罐头和奶糖放进一个半旧的帆布挎包里,带着兴高采烈的王玥出了门。在巷口等了一会儿,张胜利、赵卫国和孙志刚就陆续到了。
张胜利在物资局工作,消息灵通,穿着件半新的中山装,显得很精神。赵卫国和孙志刚都在钢铁厂,虽然放假,但身上似乎还带着一股炼钢车间特有的烟火气,两人都穿着深色的工装。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一听说要去探土匪窝,个个兴致勃勃。
超哥,可以啊,还把玥妹子带上了?孙志刚笑着逗王玥。
志刚哥好,胜利哥好,卫国哥好。王玥小嘴甜甜地挨个叫人。
走吧,路上照应着点就行。王超笑道,拍了拍挎包,带了点,给孙爷爷尝尝,也犒劳犒劳咱们自己。
几人说说笑笑地出发了,出了县城,王超骑着自行车载着王玥,其他三人也都骑着车。秋高气爽,微风拂面,路边的稻田泛着金黄,远处的山峦层林尽染,景色很是不错。
骑了约莫一个半小时,拐下大路,进入通往向阳公社的土路。路况变差,颠簸得厉害。王玥紧紧抓着大哥的衣角,小脸却因为兴奋而红扑扑的。
又骑了半个多小时,终于到了雷鸣山生产队的地界。这里的山势明显陡峭起来,能看到山坡上新开垦出的层层梯田,像一条条土黄色的带子缠绕在山间。一些社员正在田里劳作,喊着号子,干劲十足。几处山坡上,还能看到冒着滚滚浓烟的土高炉,那是大炼钢铁的痕迹。
孙志刚熟门熟路地领着大家往山脚下的一处院落走去。那是他爷爷家,几间土坯瓦房,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
爷爷!爷爷!我回来了!孙志刚还没进门就喊了起来。
一位精神矍铄、皮肤黝黑的老者闻声从屋里走出来,手里还拿着个编了一半的竹筐。看到孙子带着一群年轻人回来,老人脸上露出了笑容。
孙爷爷好!王超几人连忙上前问好。
好好好,都快屋里坐!孙爷爷热情地招呼。
王超从挎包里拿出那四个水果罐头和那包大白兔奶糖:孙爷爷,一点心意,给您尝尝。
孙爷爷一看,连连摆手:哎哟,这可使不得!这么金贵的东西……
孙爷爷,您就收下吧,我们哥几个今天来,还得麻烦您给我们指指路,去看看那个土匪窝呢。张胜利在一旁帮腔。
听说他们是来看土匪窝的,孙爷爷这才接过东西,嘴里还念叨着:你们这些后生仔,就爱看个稀奇……那破山洞,有啥好看的。
话虽这么说,孙爷爷还是详细地跟他们说了去那土匪窝的路。原来,那山洞是在生产队组织社员开辟新梯田,爆破一块拦路的大石头时,意外炸出来的一个隐蔽洞口。就在雷鸣山半山腰一处很偏僻的地方,以前藤蔓杂草覆盖,根本没人注意。
在孙爷爷家稍坐片刻,喝了几口山泉水,几人便迫不及待地出发了。王超让王玥留在孙爷爷家玩,答应回来接她,小丫头虽然有点不情愿,但还是懂事地答应了。
按照孙爷爷指的方向,他们沿着山间小路往山上爬。山路崎岖,越往上走,林木越茂密。空气中弥漫着泥土、腐叶和野草的气息。走了大概四十多分钟,果然在一处新开挖的梯田上方,看到了那个黑黝黝的洞口。洞口周围还散落着爆破后的碎石,一些社员正在不远处平整土地。
跟负责看守洞口(防止有人误入或搞破坏)的生产队干部打了个招呼,塞了半包大前门香烟,说是县里来的同志想进去看看,记录一下,干部便爽快地放行了,还递给他们一个简陋的火把(浸了松油的木棍)。
点燃火把,王超打头,张胜利紧随其后,赵卫国和孙志刚断后,四个年轻人怀着几分探险的兴奋和一丝紧张,弯腰钻进了洞口。
洞口狭窄,仅容一人通过,但进去几步后,里面豁然开朗,是一个天然形成的岩洞,大概有半间屋子大小。借着火把跳动的光芒,可以看清洞内的情况。
洞里空气潮湿,带着一股浓重的霉味和尘土气。地上散落着一些破烂的陶罐、瓦片,还有几块腐朽的木板,看样子像是简陋的床铺或者桌椅的残留。洞壁被烟火熏得有些发黑,角落里有一堆早已熄灭不知多少年的灰烬,上面覆盖着厚厚的尘土。
嚯,还真像是有人住过!赵卫国咋舌道,声音在洞里有些回响。
看这罐子,怕是有些年头了。张胜利蹲下身,小心地拿起一个缺了口的粗陶碗看了看。
孙志刚用脚拨弄了一下那堆灰烬:这帮土匪,日子过得也不咋地啊。
王超举着火把,仔细打量着这个山洞。作为穿越者,他看问题的角度和这几个发小不太一样。他注意到洞壁一些地方有人工开凿的痕迹,似乎想扩大空间;角落里还有一个用石头垒砌的、类似灶台的东西。他想象着几十年前,可能真有一伙被生活所迫或者本身就是亡命之徒的人,盘踞在此,过着打家劫舍、朝不保夕的日子。这洞里,或许曾弥漫着劣质烟草和烤野物的气味,回荡着粗野的喧哗和不安的寂静。
看来没什么值钱东西留下,张胜利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估计当年要么被剿了,要么自己散了,能带走的都带走了。
本来就是嘛,真有好东西,还能留到现在?孙志刚附和道。
王超却在洞壁一角,发现了一点异样。那里的石头颜色似乎与周围略有不同,缝隙也显得更深。他走过去,用手敲了敲,声音有些空洞。他示意张胜利把火把拿近些,仔细查看。
超哥,发现啥了?赵卫国凑过来问。
这块石头好像有点松动。王超说着,用手使劲推了推,那石头果然微微晃动。他让赵卫国和孙志刚一起帮忙,三个大小伙子用力,终于把那块看起来像是天然形成、实则经过伪装的石头给挪开了。
后面竟然是一个小小的石龛!里面放着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长条状东西。
四人都屏住了呼吸。王超小心地将那东西取出来,入手沉甸甸的。拿到火把下,层层揭开已经有些发脆的油布,里面露出的东西让几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两把驳壳枪!也就是俗称的盒子炮!
枪身保养得居然还不错,虽然有些锈迹,但关键部件看起来还算完整。油布包里还有几个压满了黄澄澄子弹的弹夹。
我的乖乖……真家伙啊!孙志刚压低声音惊呼。
张胜利也脸色凝重起来:这东西……可不敢乱动。
赵卫国下意识地看了看洞口方向。
王超的心也是怦怦直跳。他没想到会发现这个。枪支,在任何时代都是敏感物品,尤其是在当下。
这东西得立马上交。王超当机立断,志刚,你去跟外面的生产队干部说一声,就说我们发现重要物品,必须立即报告。
孙志刚连忙跑出去。不一会儿,生产队干部带着两个民兵急匆匆地进来了。看到油布包里的枪支弹药,干部的脸色也变了。
这可是大事!干部严肃地说,我马上派人去公社报告。你们几个立了大功!
很快,公社的武装部长带着人赶来了。仔细检查了枪支和现场后,武装部长握着王超几人的手连连称赞:年轻人警惕性很高,做得对!这些武器必须上交国家。我们会把这里彻底搜查一遍,确保没有遗漏。
在配合做完登记和说明后,王超几人才得以离开。虽然没能把探险进行到底,但大家都觉得做了件正确的事。
重新见到外面的阳光,呼吸到新鲜空气,几人才感觉松了口气。
今天这事儿,真是没想到。张胜利感慨道。
是啊,谁能想到还能发现这个。赵卫国附和。
王超笑了笑:咱们这也算是为国家做贡献了。
回到孙爷爷家,接上等得有些焦急的王玥。小丫头叽叽喳喳地问山洞里有什么,王超只含糊地说发现了一些老物件,已经交给公社的同志了,用两颗大白兔奶糖成功转移了她的注意力。
中午,孙爷爷非要留他们吃饭,说是已经让孙子去公共食堂把几人的饭都打回来了。主食是红薯饭,菜是炒南瓜和青菜,虽然简单,但在孙爷爷的热情招待下,大家吃得格外香甜。
饭后,几人便告辞离开。回城的路上,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老长。虽然土匪窝的探险也就那样,还是让王超感到一种难得的轻松。更重要的是,他们及时处理了安全隐患,这比任何探险收获都来得有意义。
(第三百九十四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