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流转,距离神朝抡才大典的日子越来越近。
这场由天帝下旨,昭告天下,旨在从八姓及各大世家子弟中选拔才俊,充任各地“道官”的盛事,牵动着朝野上下无数人的心。
后宫之中,那些出身世家的妃嫔们,也渐渐无法保持平静。
道官之位,虽品阶不一定极高,却手握实权,监察地方,乃是天帝加强中央集权、渗透地方的重要棋子,亦是世家大族维持影响力、培养后继力量的关键途径。
若能有一二族中子弟在此次大典中脱颖而出,对整个家族而言,都是极大的助益。
一时间,后宫暗流涌动得更加明显。
九嫔之一的云修容,虽依旧每日温婉示人,谈玄论经,但其身边的心腹女官,往母家妘氏府上送信的频率明显增加了。
她在信中会提及哪些子弟名声鹊起,哪些可能成为妘氏子弟的竞争对手,甚至还会根据宫中零星听到的、关于天帝对人才偏好的些许议论,加以分析,供家族参考。
就连平日不甚得宠、位份稍低的几位贵人、才人,凡出身世家的,也各显神通。有的设法通过家中在朝为官的父兄,打探大典的具体章程和考官喜好;有的则试图结交那些有可能接触到前朝消息的高品阶妃嫔身边得力的太监宫女,希望能听到一鳞半爪的“内幕消息”。
即便是刚刚因虞璎受伤而暗自欣喜的苏婉,也暂时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此事上。有苏氏为祝融八姓分支,族中子弟众多,若在此次大典中有所斩获,也能稍振族威。
苏婉少不了也要写信回家,询问族中参选子弟情况,并承诺会尽量在宫中留意相关风声。
整个后宫,仿佛一张无形的情报网,悄然张开,试图捕捉任何可能与抡才大典相关的讯息,以期能为家族增添一丝胜算。
在这股涌动的暗流之下,青鸾宫虞婉仪因修炼受伤而闭关的消息,虽然仍被人提及,但热度已渐渐被这件关乎家族未来的大事所冲淡。
青鸾宫内,虞璎虽对外称闭关,实则并未完全与外界隔绝。挽秋和小禄子将宫中关于抡才大典的种种动向一一禀报。
“娘娘,如今宫中都在议论抡才大典之事,各宫主子似乎都忙着与母家通信呢。”挽秋一边为虞璎斟上一杯温养的灵参茶,一边说道。
虞璎靠坐在窗边的软榻上,脸色已恢复了些许红润,但经脉中的隐痛尚未完全消除。她听着挽秋的禀报,目光沉静。
父亲家书中所托,她并未忘记。只是,以她如今“伤重闭关”的状况,以及五品婉仪的身份,贸然去打探甚至进言,非但无用,反而可能引人猜忌,甚至被有心人利用。
“知道了。”虞璎淡淡应了一声,目光投向窗外。庭院中,一株晚开的玉兰正在枝头绽放,洁白如玉,却在春日渐暖的风中,显得有几分孤清。
她如今自身道途受挫,又身处阴谋漩涡之中,家族所望,只怕短期内难以回应,但是若无回应,只怕令虞族寒心。一切,还需从长计议。
映月宫,位于后宫东南一隅,虽不似长春宫、瑶华宫那般恢弘,却也精巧别致,宫苑内引活水成池,遍植姒姓一族偏好的水生灵莲,月夜下波光潋滟,映照宫阙,故名“映月”。
正殿后的静室内,夏修媛姒氏缓缓收功,周身萦绕的淡蓝色水汽渐渐没入体内。她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湛然神光,随即又隐没下去,化作一丝难以抹去的疲惫与遗憾。
此次闭关,借助天帝此前宴上因她协理宫内水利修缮有功而赏赐的一枝千年红珊瑚,她总算将早年受人暗算、强行冲击凝煞境时留下的一些细微暗伤修补了七七八八,法力也精纯浑厚了几分,堪堪触及了凝煞中期的门槛。
然而,错过的最佳时机终究难以挽回,那根基深处的一丝瑕疵,如同美玉微瑕,虽不致命,却限制了她未来的道途上限,除非能有天大机缘,否则上品金丹,怕是终生无望了。
“娘娘,您出关了。”心腹宫女淳安和淳熙一直守候在外,闻声立刻轻手轻脚地进来,脸上带着欣喜与关切。
“嗯。”夏修媛淡淡应了一声,声音带着久未开口的微哑,“闭关这些时日,宫中可有什么大事发生?”
淳安一边为她斟上温热的灵蜜水,一边低声禀报:“回娘娘,前些时日,青鸾宫的虞婉仪在引雷修炼时似乎出了岔子,受了些伤,已向司药局告假闭关了。”
“再有就是,神朝抡才大典临近,各宫主子都与母家联系频繁,宫中议论此事的人也多了起来。”
“虞婉仪受伤?”夏修媛端着杯盏的手微微一顿,秀美的眉毛轻轻蹙起。
她与虞璎虽位份有别,但因妫姒二姓出身交好,在宫中需相互借力,两人早有默契,算得上是盟友。虞璎受伤,于她并非好事。
“可知具体情形?”
淳熙接口道:“消息封锁得紧,只说是修炼不慎,雷灵反噬。但奴婢打听到,宗正府之前查验过法台阵法,并无问题。此事透着蹊跷。”
夏修媛眼神微凝。阵法无误,却遭反噬?
要么是虞璎自身掌控力不足,要么……就是有人用了极其高明的手段。她更倾向于后者。
这后宫,果然一刻不得安宁。
夏修媛又询问了几句关于抡才大典的风声,心中渐渐有了计较。
此次大典对姒家同样重要,族中亦有数名子弟准备参选。她虽在九嫔中地位不算稳固,但打探些不算核心的消息,还是有些门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