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虞璎刚刚用过早膳,挽秋便进来禀报:“才人,西配殿的林宝林前来拜见。”
来了!动作真快。虞璎整理了一下衣裙,神色平静:“请她进来。”
片刻,一位身着湖蓝色宫装、身姿纤弱、容貌清丽的女子在宫女陪同下款款而入。她看起来年纪与虞璎相仿,眉眼低垂,神态恭顺,上前便敛衽行礼,声音柔婉:“妾身宝林林氏,拜见璎才人。才人万福。”
“林妹妹不必多礼,请坐。”虞璎虚扶一下,示意看座,目光不着痕迹地打量着对方。这位林宝林举止规矩,语气谦卑,看不出丝毫锋芒,仿佛真是个怯懦温顺之人。但虞璎深知,能从惠妃书房出来,又被特意安排到此地的人,绝不可能简单。
“妾身初来乍到,诸多规矩不甚明了,日后还需才人多多提点教诲。”林宝林怯生生地说道,双手奉上一个锦盒,“这是妾身家乡的一点特产‘云雾茶’,虽非名品,却也清醇,聊表心意,望才人莫要嫌弃。”
虞璎示意拂冬接过,微笑道:“林妹妹客气了。既是邻居,自当相互照应。这青鸾宫清静,妹妹安心住下便是。”
两人又寒暄了几句,林宝林话语间多是奉承与请教,对虞璎的“盛宠”和“精湛的香道医术”表示由衷的钦佩,态度谦卑得几乎有些过分。虞璎则应对得体,既不亲近,也不疏远,维持着表面的和睦。
送走林宝林后,虞璎看着那盒“云雾茶”,对挽秋道:“将这茶收好,没有我的吩咐,谁也不许动用。”
“是。”挽秋心领神会。
接下来的几日,风平浪静。林宝林每日晨昏都会准时前来请安,态度一如既往的恭顺,有时还会请教一些宫规或女红问题,仿佛真心将虞璎当作姐姐尊敬。她深居简出,除了来东配殿请安,几乎不出西配殿院门。
然而,虞璎却从一些细微之处察觉到了不对劲。小禄子有一次无意中提起,看到林宝林身边的小太监曾偷偷与惠妃宫中的人接触。挽秋也发现,林宝林每次来请安,虽然低眉顺目,但那眼神偶尔飘忽,似乎在暗中观察东配殿的布局和陈设。
更让虞璎警惕的是,她尝试用青木灵气感知周围环境时,隐隐察觉到西配殿方向,偶尔会传出一丝极其微弱、却令人不适的阴冷气息,那气息与她感知过的任何灵气都不同,带着一种腐朽与怨憎的味道,但出现的时间极短,瞬间便消失无踪,难以捕捉。
这林宝林,绝对有问题!她那副温顺无害的表象下,不知隐藏着怎样的心思和手段。
虞璎更加小心,饮食起居都让挽秋和拂冬亲自经手,并对殿内所有物品进行了多次检查,确认无误。她甚至暗中在庭院和自己常活动的区域,布置了一些极细微的、用特殊药粉绘制的警戒符印,一旦有异常气息或外人闯入,符印便会变色示警。
这日,虞璎正在书房临摹字帖,林宝林又前来请安。这一次,她并未久坐,奉上一碟自己亲手做的点心“荷花酥”,说是家乡风味,请虞璎品尝,便告辞离去。
那点心做得十分精致,栩栩如生,散发着淡淡的甜香。虞璎看着那碟点心,目光微凝。她不动声色地取出一根细如发丝的银簪(入宫时母亲塞给她的,嘱其用于试毒),轻轻刺入点心,片刻后取出,银簪依旧亮白。
并非寻常毒药。虞璎又小心地刮下一点点心屑,放入清水中,仔细观察,并无异常反应。她沉吟片刻,指尖凝出一缕微不可察的青木真气,缓缓探入点心内部。
突然,她指尖微微一颤!在那香甜的表象之下,她的青木真气感应到了一丝极其隐晦、几乎与面粉油脂融为一体的怪异能量!那能量并非毒质,却带着一股强烈的滞涩与昏沉之意,若是服用,不会中毒,但极可能会让人精神萎靡、思维迟钝、甚至嗜睡!短时间内看不出异常,但若长期服用,必然修为停滞,心神涣散!
好歹毒的手段!竟是用这种近乎诅咒的方式,毁人道基于无形!若非她对生机和能量异常敏感,绝对无法察觉!
虞璎眼中寒光一闪,立刻将那碟点心彻底销毁处理干净,不留痕迹。
好一个林宝林!好一个惠妃!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这种阴损的手段,简直令人防不胜防!
对方显然不敢直接用剧毒,而是采用这种难以察觉的阴招。这次是点心,下次又会是什么?熏香?茶水?或者别的日常用品?
虞璎感到一股强烈的危机感。这位邻居,就像一条潜伏在暗处的毒蛇,随时可能吐出致命的信子。她不能再被动防御了。
是夜,她再次铺开宣纸,却不是练字,而是凭借记忆,开始绘制一种极其复杂玄奥的符文——那是《百草初辨》最后几页记载的一种上古“辟邪清心阵”的简化版。此阵以特定药材为基,辅以灵气勾勒,一旦布成,能自发净化一定范围内的污秽、诅咒、阴邪之气,并对恶意窥探有所感应。
材料不易凑齐,绘制更是极耗心神。但为了自保,虞璎必须一试。
青鸾宫内,暗香依旧浮动,却已掺杂了无声的杀机。东配殿与西配殿之间,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已然悄然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