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足风波过后,虞璎在蕙芷苑的地位变得微妙起来。明面上,她洗刷了冤屈,甚至让一位掌事嬷嬷吃了瘪,采女们表面上对她更加客气,甚至带了几分敬畏。但暗地里,那份忌惮与疏离也愈发明显。谁都知道,她得罪的不仅仅是曹嬷嬷,更是曹嬷嬷背后的惠妃一系。在这深宫之中,站错队的后果是致命的。
虞璎对此心知肚明,但她别无选择。她只能更加低调,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修炼和学习中,同时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周围的动向。那瓶端贵妃赏赐的“凝髓丹”效果极佳,让她入窍境的修为巩固得极为扎实,并向后期稳步推进。
这日,严姑姑宣布了第三次,也是选妃最终考核前最重要的一次才艺展示。此次考核将由内廷多位高阶女官联合评定,甚至传闻会有后宫高位妃嫔暗中关注。考核内容不限,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女红厨艺、甚至奇巧杂技皆可,旨在全面展示采女的个人素养与独特价值。
消息一出,蕙芷苑再次陷入紧张的筹备气氛。采女们各显神通,纷纷拿出压箱底的绝活。姬瑶准备了一曲难度极高的古琴独奏《潇湘水云》,据说此曲对心境和指法要求极严,能完美演绎者寥寥。徐婉则日夜赶工,刺绣一幅《百花争艳图》,针法繁复,色彩绚丽。
虞璎再次面临选择。歌舞非她所长,诗词歌赋亦非妫姓强项。她最大的倚仗依旧是医药之道,但简单的“辨药”已不足以在最终考核中惊艳众人。
她沉思良久,忽然灵光一现。她想起《百草初辨》中记载的一种早已失传的古老技艺——“灵香印”。相传上古妫姓先祖,能采集百草精华,辅以自身灵气,制成特殊香印,焚烧后不仅香气清雅持久,更能根据配方不同,具有凝神静心、驱邪避秽、甚至微弱增幅灵气感知的神奇功效。这并非丹药,却更贴近风雅生活,更能体现妫姓医药之道的精妙与应用之广。
只是“灵香印”制法繁复,对材料提纯、灵气掌控要求极高,早已无人能制。但虞璎想试一试。她体内那一成半的帝血在突破入窍境后愈发活跃,对草木精华的感知和掌控力远超常人,或许能成功。
她向严姑姑申请了一些常见的香料和草药材料(如沉香、檀香、艾叶、甘松等),借口调制安神香囊。严姑姑看了她一眼,并未多问,批给了她。
接下来的日子,虞璎闭门不出,潜心研究。她将材料精心研磨提纯,尝试不同配比,并小心翼翼地注入一丝青木灵气进行调和。失败多次后,终于在一日夜深人静之时,成功压制出了三枚指甲盖大小、色泽温润、纹理天然、散发着淡淡清香的香印。
考核之日,设在宫中一处专门用于雅集宴饮的“流芳殿”。采女们依次上前展示。姬瑶的琴技果然高超,琴音淙淙,意境悠远,引得评委频频颔首。徐婉的刺绣也是精美绝伦,栩栩如生。其他采女有的展示惊鸿舞,有的吟诵自作诗词,有的现场作画,皆是不凡。
轮到虞璎。她并未携带任何乐器或画具,只是捧着一个精致的小香炉和那三枚香印。
“臣女虞璎,才疏学浅,唯对草木香韵略有心得。近日尝试复原古方‘灵香印’,今日焚此香,愿借此香韵,祈祝宫廷祥和,诸位大人心安体泰。”
她的话再次出乎众人意料。焚香?这算什么才艺?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虞璎将一枚香印置于香炉云母片上,指尖凝出一缕细微的青木真气,轻轻点燃。
霎时间,一缕极淡却异常纯正的青烟袅袅升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清香瞬间弥漫整个大殿!那香气并非单一的花香或木香,而是一种层次丰富、圆融和谐的复合香气,初闻清冷,继而温润,最后留下一丝甘甜回味。更神奇的是,闻到这香气的人,无不感到心神一静,连日来的焦躁紧张仿佛被涤荡一空,思绪变得格外清晰明澈,甚至连周身灵气的流转都似乎顺畅了一丝!
“这……这是……”一位年长的女官忍不住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惊异陶醉之色,“好奇特的香气!竟能安神静气?”
虞璎轻声解释道:“此香印以沉香为骨,檀香为肉,佐以艾叶、甘松等九味草药,辅以特殊技法炼制。香气可持续两个时辰,有静心凝神、微弱增益感知之效。”
女官们纷纷动容。能直接影响心神甚至灵气的香,这可非同一般!这已近乎简单的法器了!虽然效果微弱,但其代表的意义和价值,远超普通的歌舞才艺。这妫姓秀女,竟有如此巧思和能力!
就连一直暗中关注的一位惠妃宫中的嬷嬷,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虞璎成功吸引了所有评委的注意,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她的“灵香印”被认定为此次才艺展示中最独特、最具实用价值的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