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负压病房的监控警报突然同时响起。林默的身体在病床上剧烈抽搐,心率从每分钟60次飙升至140次,体温在十分钟内突破40c大关。这不是疾病发作,而是101.5秒的绝对控制时间超过了他的神经系统的承载极限。
苏婉冲进病房时,看到林默的右手五指以不同频率痉挛——这是运动皮层过载的典型表现。但令人震惊的是,他的左手却稳定地在床单上划出三个清晰的坐标:7-3-2(七楼三病区二号床)、4-1-59-2-8。
他在标记!数学系女生盯着监控屏幕尖叫,这三个坐标对应的患者疼痛指数正在下降!
确实,七楼晚期癌痛患者的呼叫铃停止了,四楼烧伤患儿的哭喊转为平稳呼吸,九楼术后感染患者的高烧莫名消退。而与之对应的是,林默的体温升至41.2c,皮肤出现大面积应激性红斑。
不是转移痛苦...苏婉快速记录着数据,是复制!他在用自己的神经系统模拟他人的病理状态!
林默的崩溃开始了。他的眼球在眼睑下高速转动,这是REm睡眠期的特征,但他完全清醒。新增加的3秒控制时间像最后一块超载的砝码,压垮了他的血脑屏障。此刻他同时体验着:
- 晚期癌痛的骨髓溶解感
- 三度烧伤的神经灼烧感
- 败血症患者的高热寒战
但最可怕的是他保持的绝对清醒。当身体在崩溃边缘时,他用0.8秒控制时间精准调节了三个目标患者的神经递质水平:
- 为癌痛患者注入内源性脑啡肽
- 调节烧伤患儿的痛觉阈值
- 平衡感染患者的体温设定点
他像电路保险丝一样...杨教授震惊地看着数据,自己烧毁来保护其他节点!
小满疯狂地拍打观察窗。她看到林默的嘴角流出鲜血——这是应激性胃出血的症状,但对应的是七楼患者正在消失的癌痛。带我进去!让我分担!她撕扯着自己的病号服,却突然僵住。
一种奇异的平静感笼罩了她。这是林默用1.2秒控制时间,将九楼患者的安宁感微量复制给了她。但代价是林默开始出现呼吸性碱中毒的症状——他在模拟感染患者的过度换气。
数学系女生发现医院网络流量出现诡异分流:痛苦数据不再流向林默,而是开始在他周围形成缓冲区。三个被治愈患者的生理指标,正在反向稳定林默的生命体征。
他构建了互助网络!她尖叫着演算公式,用治愈效果反馈来维持自身平衡!
但平衡是脆弱的。当林默的控制时间跳到101.8秒时,他的瞳孔出现交替缩放——这是脑干受压的危象。然而就在濒临脑死亡的时刻,他用最后0.3秒完成了三项精准操作:
1. 切断了自身疼痛信号的传导通路
2. 强化了三个治愈患者的康复记忆
3. 向小满发送了保持观察的神经信号
监控仪器突然全部归零。林默的生命体征似乎消失了。
但十秒后,所有设备重新跳动,显示出一组不可思议的数据:体温37.5c,心率65次\/分,血氧饱和度99%。而三个被标记的患者正在进入深度恢复期。
苏婉推开病房门,看到林默睁着眼睛,瞳孔清澈如洗。
101.8秒。他轻声说,声音像经过淬火的钢铁,下次可以尝试五个。
他的指尖在床单上划出新的坐标,但这次的动作稳定而精准。崩溃没有摧毁他,反而扩展了他的容量。三个被治愈的患者成了他神经网络中的稳定节点,而新获得的3秒控制时间,让他触摸到了痛苦管理的更高维度。
窗外的梧桐树突然发出新芽。仿佛连自然都在回应这种超越极限的治愈力。
林小雨在通风管道里录下了整个过程。当她回放视频时,发现林默崩溃时嘴角竟带着一丝极淡的微笑——那是突破极限的满足感。
治愈他人成了他存在的方式,而崩溃只是必要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