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头。
刚从华晓清办公室装完逼的老小子,一切谈妥,满意地走了出来。
华晓清给到的时间是:“还有一些流程要走,大概一周以内。”
其实这本身就不是多敏感的数据,要拿授权并不难。
学校里现在已经有一个叫“树洞”的网站,学生可以在上面匿名倾诉心事、分享故事。
那玩意儿也是前几届的学长做的。
为了保证用户真实性,他们的账号体系就是直接对接教务系统的学生认证接口。
这样的先例,不在少数。
问题只是——自己是个大一新生,手上的原型产品又简陋,要靠一张嘴去教务办的网络中心去谈、去推,光靠正常流程,等真拿到数据接口授权,黄花菜都凉了。
不过这虽然是录取协议里先前谈好的条件,但周屿也没打算光拿不付出,反而顺势抛出了橄榄枝,递出自己的筹码。
“华老师,您或者您的同门,要是在一些我们专业相关的课题上遇到什么技术难题,可以随时告诉我。我这边有些思路,或许能帮上点忙。”
当时华晓清愣了愣,竟也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
毕竟每次会面,老小子是很“心机”的展示自己的学识,就和孔雀开屏似的。
离开综合楼,周屿就准备去创业基地看看自己申请下来的场地。
前几天,他就在贴吧和校园论坛上发了几条招聘信息,下午还约了几个不同专业的学长学姐来基地面试。
只是那片基地离校园核心区还挺远。
周屿打算先回寝室楼下,骑上那辆小粉,再过去。
反正晚些时候面完人,正好从那边出发去京大接林望舒,晚上还要和大舅哥一起吃饭呢。
回寝室的路上,主干道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正是方才 404那三个义子已经逛了三轮的——百团大战现场。
整条路被帐篷占得满满当当,两侧连人行道都快看不见了。
什么电竞社、话剧社、跆拳道协会、职业发展协会……
甚至还有个叫“恋爱研学社”的神秘组织。
每个帐篷前都站着三两个热情洋溢的学长学姐,传单一张张往人手里塞,嘴上还喊着口号:
“加入我们,开启大学新生活!”
相较于那些动不动就讲“奉献”“责任”,实际上干的都是打杂牛马活儿的学生组织,周屿倒是不排斥社团。
甚至还准备走一圈看看,有没有什么户外社团可以加入。
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爬山露营,还是蛮好的。
结果刚走几步,就被一个热情过头的学长拦住了。
“这位学弟,要不要考虑加入我们小品社啊!”
“学长,我不会说相声。”
“没关系的,不需要说相声。”
“我也没有任何才艺。”
“没事没事,我们这里没有任何才艺都可以加入的。”
“那你们不用面试?”
“要的。”
“面试考什么呢?”
“一般是……先来一个才艺展示。”
“……告辞!”
周屿继续往前走,又被一个娇小的学姐给拽住了。
“学弟学弟~来我们国风社吧!我们国风社就需要你这样的帅哥!”
“学姐,我没有任何才艺的,什么也不会。”
“没关系,不需要!”
“那你们要面试吗?”
“不用!直接报名就行!我们社团美女可多了哦~”
“那……要是加入了不想待了呢?”
“哦,那可能需要写一万字退团申请呢~所以一般不建议退团。”
“那我要是不写呢?”
“那可能会被强制退团哦。”
“........”
周屿沉默两秒,默默绕开帐篷。
很多社团很有意思,招新的时候一个个热情似火。
学长学姐:
“同学!你一定一定要来我们社团哦!”
“加入我们,发现更好的自己!”
结果等真到了面试那天,画风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学长学姐(面无表情):
“你为什么想来我们社团?”
“你有什么特长?”
“你觉得自己能为社团带来什么?”
——你踏马神经病啊!
周屿继续往前走。
有了几次经验以后,他已经练出了一套微妙的“身法”——
轻轻一转,就能优雅地躲开那些热情过头的学长学姐。
只是,当他走到一处空空如也的帐篷前时,脚步忽然停住了。
横幅上写着四个字:信息科技社团。
名字听起来高端大气,摊位却一眼望到底。
没有音响,没有装饰,也没有人气。
帐篷前只站着一个看着有点社恐的学长,手里举着一张丑不拉几的海报——
打印纸颜色都褪了,字体还歪歪扭扭。
海报上写着:
“信息科技社——改变未来,改变世界。”
从那海报角落的落款看,这是隶属于计算机学院的社团。
今年刚刚成立,而目前,社员只有社长一人。
社恐学长见有人停下,立刻眼神一亮。
“同学!对我们社团感兴趣吗?我们主攻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安全,还有……嗯……换系统和电脑维修!”
他憋了口气,又郑重补了一句:
“我什么问题都会修的!”
周屿一时间竟有点感动。
倒不是被这位学长的真诚打动了,
而是想起了曾经的自己。
想起上辈子刚上大二的那个夏天, 唤醒了许多久远的记忆。
当时,他也创办了一个科技社团,社员也只有他自己一个人。
甚至口号都他妈和这学长写的有点像:“让我们一起用科技改变世界!”
中二、直白、傻气。
但他那时候的确满腔热血。
没有眼前这位学长这么社恐,甚至多少还有点社牛,穿着一件印着【I ?c++】的白t恤。
逮着路人就能滔滔不绝地介绍。
结果一天下来,他只收到了几个想加他 qq“发展发展”的学妹好友申请。
真正的社员,一个都没有。
后来他学别的社团,搞了场宣讲会。
甚至还贴心地给每一个到场的人准备了小礼物——钥匙扣、小徽章、贴纸,全都是自己掏钱做的。
想着嘛,大家了解了,也许就会感兴趣。
结果来的倒不少。
可等他讲完一圈,从 ppt退回桌面的那一刻,他抬头一看,底下的人,全跑光了!
——原来都是图小礼物来的!
只剩一个人。
那是高中毕业以后、到近而立之年之前,他唯一一次面对面见到她。
周屿愣了愣。
她不是在北京念书吗?
她怎么来魔都了?
要不要打个招呼?
要是认错人怎么办?
她还记不记得我啊?
没准她压根不认识我呢?
——要不干脆就装不认识算了。
霎那间,千万个问题与结论在周屿的脑海里如闪电呼啸而过。
清冷的声音却先一步响起:
“我可以问个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