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珠子差点掉到地上。
这是什么对话?
怎么会发生在陆寒野身上?
他震惊的忘了看图纸。
面前的两人明显没发现,陆寒野捏了捏小夏的脸蛋,满脸的宠溺。
“我常年习武,不怕冷。”
小夏瞪了他一眼,“小心老了得老寒腿,我去给你们做些热乎的东西送过来。”
看着姑娘出门,温时指着门口,哆嗦着手指,“你,陆寒野你,我……”
陆寒野看了二傻子一眼,“对,是的,那是我未来媳妇,也就是你嫂子,你对人家客气点,不然小心我揍你。”
温时快气死了,京城就算了,本就藏龙卧虎,世家姑娘从小被倾尽资源,名师教导。
陆寒野在他们这辈年轻人里出类拔萃,被看上很正常。
可他都被流放了。
下放到这穷乡僻壤,还能找到小夏姑娘这么优秀又漂亮的姑娘,凭什么?
老天格外偏爱他咋地?
他怎么就遇不到?
小夏姑娘跟他多合适啊,会画图纸懂制造,以后夫妻两个琴瑟和鸣,没事一起做些小手工多好啊!
温时幽怨地看了陆寒野一眼。
突然眼睛又亮起了光:“小夏姑娘还有姐姐妹妹之类的吗?”
陆寒野摇头:“她只有三个哥哥。”
温时彻底死心,“你小子凭什么这么好运气啊?”
陆寒野得意,撩起衣袍坐到火盆旁,英俊的脸上印着火光。
“缘分你懂吗?有缘千里来相会,我跟小夏就是这样的缘分,谁也抢不走。”
温时的一张俊脸皱成一团,想了一会下定决心:“过段时间,我还要再过来,说不定我也能找到自己的缘分,嘿嘿嘿,最好对方也会画图纸,做手工,再漂亮一点,就更完美了。”
陆寒野警惕地看了好友一眼,有些后悔带他来了。
没一会小夏拎着食盒过来。
“冲了两碗葛根粉,两位先喝点垫垫肚子。”
陆寒野起身接过食盒,递给好友,“让他自己拿,快来暖暖手,是不是下冷水了?冻的这么通红?”
他拉过小夏冰冷的手,捂在掌心。
没事,我在火盆边烤一会就行。
小夏看了眼温时,对方眼神正往他们这边瞟。
“没事,他是我好兄弟,已经知道了。”
温时愤愤的吃东西,陆寒野太狗了,不把好兄弟当人。
咦,这是什么,好好吃。
入口微甜,稠稠的,点缀着一小撮桂花,好看又好吃。
小夏烤了会手,起身要走,“我回去烧饭。”
陆寒野舍不得她受冻,“我去给你洗菜。”
“好人的吧。”小夏按住陆寒野,哭笑不得,“哪要你洗菜,我娘跟嫂子都在家,你要是去洗菜,晚上我就得被拉去拷问。”
陆寒野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小夏离开。
温时觉得自己瞎了。
堂堂一国将军,竟然做出这种样子。
他真心呕几下。
他放下手里的碗,准备去端另一碗,被一只手截胡,“这是小夏给我的,你别动。”
“喂,我好歹是客人。”
“客人也不行。”
陆寒野坐在火盆边上慢慢吃,好像在品尝什么稀世美味。
小夏回屋。
正好早上大哥去山上挖了一筐冬笋。
现在冬笋还没露头,没经验的人根本找不到,一年一季的鲜味。
她取出冬笋,剥去粗硬的笋壳,露出脆嫩的笋肉,切滚刀块备用。
然后又去屋檐下取了腊肉、咸肉和香肠。
锅里放油,肥瘦相间的咸肉先下锅炒香,然后放冬笋,加姜片和干辣椒爆炒后,再舀一大勺自家腌的雪里蕻,翻炒均匀后加清水焖煮。
冬笋吸饱了咸肉的油脂,雪里蕻的咸鲜又中和了油腻,出锅前加一把蒜叶,又鲜又下饭。
天冷小夏打算做一道腌笃鲜。
咸肉与切好的排骨一起下锅焯水,然后把焯好的肉放入陶锅,加足量清水、姜片,小火慢炖。
差不多时,放入切好的春笋,和自家做的百叶结,继续炖煮半个小时。
不多时,咸肉的醇厚、鲜肉的丰美、春笋的鲜嫩,在锅里交融成一锅奶白的汤,撒上一把葱花,满屋都是鲜味。
天冷适合吃热乎的锅子,小夏把卤制好的猪肝、猪肠、猪肚切好,和自家腌的咸菜一起下锅爆炒,差不多时加水,然后盛进砂锅,放进几块冻豆腐果,
另外又做了个萝卜炖干排骨,萝卜炖的软弱通透,吸饱了排骨的肉香,汤汁清凉鲜甜。
今天大哥上山采了一小把才冒芽的香椿,夏夏焯水后拌上香油和少许盐,做成凉拌香椿。
家里还有点荠菜,焯水后切碎,和切小的豆腐干同炒。
另一口锅蒸饭,饭头上放了一碟腊味合蒸,香肠、咸肉,下面铺了一层干萝卜丝。
温时跟着陆寒野进屋时,被饭菜的香气香的直流口水。
见是小夏在灶房忙活,羡慕的捶了陆寒野几下。
“你这是走的什么狗屎运,妈的。我看你不是受罪,是享福来了,难怪过得红光满面。”
陆寒野但笑不语。
饭菜上桌,小夏先一人盛了一碗腌笃鲜,“尝尝,今早挖的笋子,山里没什么好菜,靠山吃山,不知道温公子吃的习惯不习惯。”
温时吹了吹,喝了一口,鲜掉眉毛。
“太好喝,又鲜又醇,这么好吃的饭菜我还吃不习惯,岂不是要天打雷劈。”
几个人被逗笑。
陆寒野给小夏也盛了一碗。
温时顾不得调侃,嘴巴里塞的满满的,菜太好吃了。
陆寒野也吃了不少。
小夏做了一桌子菜,她自己吃了一碗,剩下的被两人一扫而空。
完事,温时手里端着一杯茶,羡慕的眼珠子都快红了。
“难怪陆兄迟迟不回去,我也不想回去了。”
“回去哪?”
陆寒野给了温时一个警告的眼神。
温时赶紧找补:“回京城老家看看,大家伙都挺想他的。”
“有空确实应该回去看看。”
温时答应留下相助,小夏当即从附近村子找了两位手艺扎实的木匠。
温时性子看着跳脱,但做起自己擅长的事情,就像变了个人。
两位木匠起初还有些生涩,可跟着温时做了两日,便渐渐摸清了门道。
原本觉得怪模怪样的机器,经过温时的指点,转动起来的力道、揉捻挤压的分寸都恰到好处。
最后一共做了六台揉捻机,试用那天陆寒野也来了。
温时自信满满地站在溪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