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真!”胡维生的脑袋一直低着,自然没有发现大理寺卿眼睛里那一闪而过的亮光,他只是期盼着,他这条小命能好好的。
顾文博虽然脑袋也一直低着,可他身上有举人的功名,不久前又考中了进士,虽然名次比自己预想中稍低一些,但他已经有了见官不跪的资格。
所以,胡维生没有看见的东西顾文博却看见了。顾文博从来都不是傻子,特别是在关乎他自己的时候。
大理寺对这件事迫切认真的态度与平日里截然相反,若无人授意断不会如此,顾文博的脑子转了几圈,很快就想明白了此事定是有人想要借他的事打压丞相。
而这个人是谁简直不言而喻。
顾文博自然可以开口撇清与丞相的关系,但顾文博为何要这样做呢?
是丞相先放弃他的!明明说好的会试过后就让他成为丞相府的夫婿的,只是因为半路杀出来一个徐青阳,丞相就随意的把他抛弃了。
凭什么?
凭什么他就要沦为所有人的笑柄而丞相还在那做着美梦?
徐青阳他已经算计过了,逃过一劫是徐青阳技高一筹,可丞相想要让徐青阳作为儿婿,哪怕他死也绝对不会让丞相的算盘如愿。
于是,顾文博什么话都没有说,等着衙役把胡维生行李里带着丞相府印记的银票搜出来。
银票很快便搜了出来呈到了大理寺卿面前,看着银票上那个清晰熟悉的印记,大理寺卿无声的笑了。有了这个东西,皇上那边他就好交代了。
大理寺卿喜悦的情绪再次被顾文博精准的捕捉到了,顾文博心思微动,也许他能借此机会与丞相密不可分!
属于他的就该是他的,谁也抢不走!
去胡维生家里拿印章的人回来得也很快,大理寺卿看着那个刻着顾文博名字的印章,狠拍惊堂木,“顾文博,你还有什么要说!”
顾文博坦然道:“学生无话可说!”
微顿,继续道:“还请大人明鉴!学生也是受人指使。”
“受何人指使?”大理寺卿最想听到的答案就是丞相,这样皇上交给他的任务他就能顺利完成了。
顾文博一点儿都没辜负大理寺卿的期望,开口道:“学生乃是受了丞相大人的指使。不过学生没有任何证据...”因为是他胡诌的。
“从头讲来!”大理寺卿当然知道顾文博是胡说的,可编故事也是需要技术含量的,很明显,这个故事最适合编的人是顾文博。
“大人容禀。”顾文博道:“丞相不满徐进士几次三番扫了他的面子,欲让其吃点苦头,某一日便私下找了学生过去,让学生想办法给徐进士一些教训!还向学生保证道,如果此事能办成,便把璟哥儿许配给学生,让学生做丞相府的儿婿。”
“学生,学生被丞相的谎言所蒙蔽,便应承下了此事,谁料事情办成之后丞相竟翻脸不认人,别说是做丞相府的儿婿了,就连客卿都不让学生做了,还把学生赶出了丞相府。”
轻叹一口气,继续道:“学生顾念丞相之前的恩情,本不欲把此事道出,可...学生与璟哥儿两情相悦,实在是不想分开!”
大理寺卿听完顾文博的话后差一点就拍手了,这故事讲的可真好!
细究起来没一点逻辑性,却都是最能引起热议的话题,且这故事里七分真三分假,真真假假的,丞相难不成还能逐一证明自己吗?
到了这个地步,赤脚大夫那边的小童画像已经没多大用处了,但大理寺卿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让人把画上的小童找了过来,当堂询问了他买药的经过。
小童正如赤脚大夫印象中那样,是个天真纯善的孩子,问什么答什么,一点隐瞒也无。
顾文博现在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和小童对峙时也和盘托出,完全把责任揽到了自己身上,可顾文博脸上一丝惧意也没有。
案件涉及当朝一品大员,自然不是大理寺卿这个级别能判案的了,所以他暂时把顾文博收监,待明日上朝时再把此事禀报给皇上,交由皇上定夺。
大堂那边退堂之后,大理寺丞很快就到偏厅这边来找徐青阳他们了,“刚堂上的话你们都听到了吗?”
徐青阳等人点头,话他们都听到了,就是有些难以置信。
“此事要上达天听,没那么快结案,你们还是回去等消息吧!”大理寺丞怎么也没有想到此事还会和丞相扯上关系。
从大理寺回家的这一路上,徐青阳他们都沉默着没有说话,等回了家之后,四人围坐在一张桌子前,徐青阳第一个开口道:“此事...”
“此事不对劲!”杨博接话道,虽然顾文博的话乍一听起来没什么问题,可细想想里面的逻辑就不通。
杜岚书更是回忆起元宵节当晚,顾文博见徐青阳第一面就带着满满的怒气,“顾文博对哥夫的态度是敌视的。如果丞相当初真的属意于顾文博为丞相府儿婿,那丞相哥儿单方面看上哥夫确实会被顾文博敌视,可丞相怎么会指使顾文博对哥夫下手?”这说不通啊!
“我倒觉得,对我们下手的事是顾文博一人所为。”李煦眸光闪了闪道,“至于他为什么会说是丞相指使的,这其中的缘由我就想不明白了。”
“你们难道没有觉得,此事最不对劲的是大理寺的态度吗?”徐青阳缓缓道,丞相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大理寺卿官职品级皆不如丞相,怎么会在顾文博指认丞相的时候一点震惊的感觉都没有呢?
好似...他等的就是这一刻!
“小师弟这么一说倒还真的有些不对劲!”杨博道:“明明我们报案的时候还爱答不理的,结果当天礼部的人就全部被叫去大理寺问话了。”
“之前我们一直以为是护国公的缘故,可现在看来...”杜岚书猜测道,“恐怕还有权势更大的人在背后指点。”
杜岚书的话说完后徐青阳他们齐齐一滞,比护国公权势更大,还不怕丞相记恨的,这样的人在京城屈指可数。
不,不是屈指可数,而是只有一个!
猛地发现事情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脱离了他们一开始的计划,徐青阳四人都有些茫然和无措,不过他们很快就释然了。
到底事情的结果还是他们所期盼的,幕后黑手已经抓到。至于其他的,徐青阳四人表示,不该他们知道的他们就不需要知道。
第二天上早朝时,大理寺卿就把徐青阳等人被害一事说了出来,并把顾文博的话原封不动的当着所有朝臣的面讲了一遍。
丞相在私底下已经把自己身边的人查问了个遍,确定对徐青阳下手的不是他的家人更不是他的下属,在大理寺卿站出来的那一刻他的心情是无比放松的。
不过等大理寺卿把话说完后,丞相的心情就没有办法放松了。千算万算,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对徐青阳下手的会是顾文博!
是顾文博也就算了,自己做的自己担着就是了,可偏偏顾文博竟然说是他指使的!
丞相真的冷汗都掉了一大筐。
他还想凭借着徐青阳和护国公拉近关系呢!如果徐青阳真的相信了下毒一事是他指使顾文博做的,那他还怎么凭借徐青阳和护国公拉近关系?
虽然他没有证据,可皇上最近这段日子对世贵之家的打压越来越严重了,他不得不找个可靠的帮手。
“请皇上明察!此事与臣无关。”丞相百口莫辩,却也不得不辩,“臣之前确实与顾文博有些联系,但从未说过要把哥儿嫁给他,更没有指使他陷害其他赶考学子,还请皇上明鉴啊!”早知道顾文博会攀咬于他,丞相怎么会只把顾文博赶出丞相府。
“丞相怕是上了年纪记性变差了吧!下官怎么记得之前京中盛传,顾文博是丞相看好的儿婿人选,只待会试过后就成亲的。”大理寺卿反驳道,“再有丞相和徐进士之间的恩怨,京城谁人不知?”元宵节和会试放榜的时候可都是有很多人看着的。
“那都是谣传!”丞相言辞坚定的说:“臣与徐进士之间确实有些误会,但远远没有达到要私下报复的程度。”
“是吗?”大理寺卿缓缓道:“那证据呢?凡事都是要讲证据的。”
丞相一噎,顾文博诬陷他都没有要证据,怎么他自证却要证据了?很难不怀疑大理寺卿是不是刻意针对于他?
“好了!”皇上稳坐上方,语气严肃,不怒自威,但凑近了看的话就会发现皇上的嘴角带着一丝极淡的笑意,“这是朝堂,不是菜市口。”
“皇上息怒!”众朝臣立马行礼请罪。
“丞相,顾文博说的是否属实还有待查证,但徐青阳等人被下毒确是事实,你如果拿不出证据来证明自身的话...恐怕需要回家待一段时间。”
丞相眼睛微眯,事关赶考学子,皇上谨慎处理也是应当,可他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