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公元前188年 汉后少帝元年 农历七月下至八月

七月的热浪席卷着中原大地,荥阳-敖仓一线的战场上,尸山血海,厮杀震天,汉帝国最富庶的核心区域正被内战的烈焰残酷地炙烤。然而,这股灼热的气流在越过巍峨的陇山之后,仿佛被北地高原清凉的风稀释、冷却,最终化为狄道城头猎猎旌旗下的肃杀与一种异常清醒的冷静。关东的战报依旧如雪片般经由各种渠道传来,每一份都记录着惨烈的伤亡与胶着的战局,但靖王府议事厅内,那种初闻惊变时的紧张氛围已渐渐被一种更深沉、更专注的谋划所取代。靖王李凌以其惊人的战略定力,彻底摒弃了任何直接介入关东战事的念头,转而将北地郡这部战争机器的全部潜力,导向了一个更具长远价值且风险可控的方向——全力向西、向北经营,巩固并拓展西北边陲的基业。中原的混乱,对北地而言,不仅是规避风险的屏障,更成了趁势发展的绝佳窗口。朝廷无暇西顾,关东诸侯深陷泥潭,这使得李凌可以放手整顿内政,强化军备,并将影响力沿着河西走廊,向那片广袤而充满机遇的土地稳步渗透。与此同时,年仅十岁的世子李玄业,在经历了朝堂应对、边境冲突、内政管理等一系列事件的洗礼后,正被其父有意识地推向更前沿的实务领域,开始从纯粹的观摩学习者,向有限的参与者转变,如同一只羽翼渐丰的雏鹰,开始在低空盘旋,试炼自己的爪牙。

七月二十,靖王府议事厅。此次军议的焦点,已完全从关东战局转移到了西北边疆的经营方略上。郡丞公孙阙铺开了一幅更为详尽的河西走廊及西域东部的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各方势力范围、水草分布及商路走向。

“王爷,”公孙阙手持细杆,指向地图,“据最新情报,关东大战正酣,朝廷对河西、西域的管控已名存实亡。休屠、浑邪等部虽表面臣服,然其内部对是否趁机扩张、乃至打通与西域诸国的直接联系,争论不休。月氏部落西迁后留下的权力真空,匈奴稽鬻部败退后的混乱,都让河西走廊充满了变数。此外,西域都护府形同虚设,车师、楼兰、龟兹等绿洲城邦,皆在观望中原局势,与河西羌胡、乃至北方匈奴残部暗通款曲者,不在少数。”

都尉赵破奴接口道,语气带着军人的直率:“王爷,此乃天赐良机!朝廷无力西顾,关东自顾不暇,正是我北地经略河西,打通西域,收取‘丝绸之路’之利的绝好时机!末将愿请一支精兵,西出阳关,宣示武力,震慑诸胡,使我北地声威,远播绝域!”

长史周勃则持重地补充:“破奴将军壮志可嘉。然,用兵乃下策,劳师远征,补给艰难,易激起诸部联合反抗。老臣以为,当以‘羁縻’、‘商贸’为主,武力威慑为辅。可效仿先秦故智,广设关市,厚待胡商,以中原之丝绸、瓷器、茶叶、铁器(非兵器),换取西域之良马、玉石、葡萄、苜蓿。利益驱动,远胜刀兵。待我经济渗透日深,诸部仰我鼻息,届时再遣一使者,便可收服其心。”

李凌端坐主位,目光深邃地扫过地图上的山川河流,静静聆听着麾下文武的见解。世子李玄业坐于其侧,全神贯注,努力消化着这超越一城一地得失的宏大战略。

待众人言毕,李凌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勃兄、破奴、子通,所言皆有见地。然,我北地经略西北,不可照搬旧例,需有新思维。”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狄道,西向直至阳关、玉门之外。

“本王之意,经略西北,当分三步走,谓之‘稳、通、融’三策。”

“其一,稳。稳固根本,牢牢控制陇西至金城(今兰州)一线,此乃我西进之基石。加强与河西休屠、浑邪等部的联盟,并非简单羁縻,而要将其利益与我北地深度捆绑。可扩大互市规模,允许其部族子弟入狄道求学、从军;可派工匠助其筑城、兴修水利;甚至可仿汉初故例,赐其首领汉官印绶,令其守土安民,共御北虏(匈奴残部)。目的,是打造一个以我北地为核心的、稳固的西部同盟,使河西成为我之屏障,而非边患。”

“其二,通。大力拓展商路。勃兄,由你负责,选拔精干吏员与可靠商贾,组建官督商办的‘西域商队’。给予其本钱,减免其关税,鼓励其携带我北地特产乃至中原货物,西出阳关,与西域诸国贸易。不仅要换回珍玩,更要大量购入良种马匹、优质苜蓿草种、以及西域特有的农作物种子,如胡麻、胡瓜(黄瓜)、胡豆(蚕豆)等,引进北地试种,丰富物产,强健人马。同时,商队亦需肩负探查西域山川险隘、诸国虚实、风俗民情之责,子通,你的人要混入商队,绘制详图,建立情报网络。”

“其三,融。此非武力征服,而是文化、技术的缓慢渗透与融合。可在狄道设立‘译馆’,招募通晓胡语、西域语言之人,翻译典籍、律法;可允许西域工匠、医师、僧侣(若有)来北地定居传艺;待时机成熟,甚至可邀请西域小国遣使来访,以示友好。潜移默化,使其渐慕华风,认同我北地之秩序。如此,方为长久统治之道。”

李凌的战略视野,显然比单纯军事扩张或经济掠夺更为深远,着眼于长治久安与文化认同的构建。

“至于武力,”李凌看向赵破奴,“破奴,你的任务不是西征,而是精练一支快速反应的精锐骑兵,人数不必多,三五千足矣,但要能随时驰援河西盟友,打击敢于挑战我权威的部落,或清除丝路上的马匪。你的兵锋,是商路的保障,是盟约的后盾,而非开拓的主力。此外,北线对朔方、匈奴残部的压力不能减,要持续打击,使其无力南顾,确保我西进无后顾之忧。”

赵破奴虽未能立即西征,但闻听此策,亦觉气魄宏大,轰然应诺:“末将明白!定练就一支能征善战、扬威西域的铁骑!”

周勃与公孙阙亦为李凌的深谋远虑所折服,齐声领命。

【系统提示:宿主在帝国陷入内战、中央权威衰落的背景下,果断调整战略方向,制定出系统性的“西进经略”方略,展现出卓越的战略前瞻性与全局掌控力… 宿主状态:于乱世中精准把握历史机遇,将外部危机转化为拓展生存空间与发展潜力的动力,统治格局实现从“割据自保”向“区域强权”的跃升,继承人培养进入战略层面…】

议事结束后,李凌特意将李玄业留下,指着地图问道:“业儿,方才为父所定‘稳、通、融’三策,你可知其深意?”

李玄业凝视地图,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努力组织语言:“回父王,儿臣以为,‘稳’是筑墙,‘通’是修路,‘融’是播种。墙不固,则家室不安;路不通,则财货不流;种不播,则嘉禾不生。父王此策,非为一时之掠,实为百年之基。使河西诸部与我利害与共,使西域商路成我血脉,使胡汉百姓渐为一体。如此,则西北之地,非仅边陲,实为我李氏之新土矣!”

李凌闻言,龙颜大悦,抚掌赞道:“善!大善!业儿能解此意,殊为难得!可见近日历练,大有进益。既如此,为父便交给你一桩实务。”

李玄业精神一振:“请父王吩咐!”

“这‘通’策之中,官督商办西域商队一事,千头万绪,关乎重大。勃兄总揽全局,具体协调、选拔商贾、核定货品等事宜,你可从旁协助学习。”李凌正色道,“你需跟随勃兄,了解如何甄别可靠商贾,如何核定本钱利润,如何选择交易货品,如何制定行路规章,乃至如何应对沿途风险。此事看似繁琐,却是我北地未来财源、情报、影响力西进之关键。你可能胜任?”

李玄业深知此乃父亲对自己的信任与考验,压下心中激动,肃然躬身:“儿臣定当尽心竭力,跟随周世伯用心学习,绝不辜负父王重托!”

“好!”李凌点头,“切记,多看,多问,多思,慎言,慎行。遇有难决之事,随时禀报勃兄或为父。”

“儿臣遵命!”

自此,李玄业的身影开始频繁出现在郡府管辖市舶、贸易的官署中。他虚心地跟在周勃身边,观摩这位老臣如何与形形色色的商贾打交道,如何评估货品的价值与风险,如何制定公平的贸易规则。周勃亦倾囊相授,耐心讲解其中关窍。李玄业天资聪颖,又肯用心,很快便对商队组建、货物调配、路途保障等事宜有了初步的了解,甚至能提出一些颇具见地的建议。例如,他建议首次官督商队规模不宜过大,应以建立信誉、探查路况为主;又提出,交易货品除丝绸瓷器外,可多带些北地自产的优质毛毡、药材,更贴近西域需求。周勃对其进步深感欣慰。

就在北地郡上下全力推进西进经略之际,八月初,来自关东的一则最新战报,再次打破了短暂的平静。公孙阙密报:荥阳战场形势突变,齐王刘襄联军久攻不下,士气受挫,且内部出现裂隙;而长安王太后启用了一位名为“灌婴”的宿将,此人用兵老辣,率援军抵达后,接连打了几个胜仗,稳住了战线,关东战事恐将陷入长期消耗。更引人注目的是,战报中提到,朝廷似有派遣使者北上,联络代王、燕王等北方边郡诸侯的迹象,其意不明,或为争取支持,或为防范北地等西部势力。

此报传来,李凌立即召集核心僚属商议。

“王爷,”周勃分析道,“战事胶着,于朝廷、于齐王皆非好事,然于我北地,未必是坏事。双方消耗越久,实力受损越重,将来便越需倚重我方。然,朝廷若真欲联络代、燕等王,需警惕其对我形成夹击或孤立之势。”

公孙阙道:“代王刘恒,性情沉静,素有贤名,拥兵自重,向来不参与中央纷争。燕王刘建,实力较弱。朝廷欲说动此二王,恐非易事。然,亦不可不防。臣建议,可秘密遣一心腹,以通商或探亲为名,前往代、燕之地,了解其真实动向,并试探其对我北地态度。”

李凌沉吟片刻,决断道:“勃兄与子通所虑极是。关东战事,任其发展,我北地绝不介入。对代、燕二王,则以静制动,子通可派精细之人,前往接触,只带耳朵,不带嘴巴,了解其意向即可,万不可主动结盟,授人以柄。当前我之要务,仍是‘西进’!关东越乱,我西进之策便越显重要!唯有将西北经营成铁板一块,我北地方有足够的资本,应对未来任何变局!”

“诺!”众人领命。

八月的北地,秋高气爽。狄道城外,新一批组建的官督商队,满载着货物,在精锐骑兵的护送下,浩浩荡荡地踏上了西出阳关的征程。城内,世子李玄业在周勃的指导下,仔细核对着下一支商队的货品清单。靖王李凌则站在王府高台,目光越过狄道城,遥望西方那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中原的战火与纷争,似乎已成了遥远的背景音,而一条通往更广阔天地的道路,正在他的谋划下,徐徐展开。北地这艘航船,正坚定地调整航向,驶向那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西部瀚海。

【史料记载】

* 官方史·汉书·后少帝纪:“(后少帝)元年秋,关东战事胶着,北地靖王凌专心边事,通商西域,边郡晏然。”

* 家族史·始祖本纪:“后少帝元年七下至八月,凌公定‘西进经略’之策,行‘稳、通、融’三策,结好河西,通商西域,世子玄业始涉实务,协理商队。时关东战酣,北地独辟蹊径,势日张。”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东土纷争,上帝西顾,圣域通衢,圣嗣习经世之务。”

* 北地秘录·凌公西进策:“李凌趁中原乱,定策经营西北,世子预实务,北地根基西拓。”

(第三百五十一章 完)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穿越三国,落魄汉室的江东之路穿越大唐我家财万贯才不要当赘婿铁血丹心,明末的逆袭之旅迷川志我吕布要在三国插满红旗三国:最强谋士穿成假太监:后宫太乱,皇帝跪求我平乱前方高能重生废太子,修仙大能杀穿皇朝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骑马与砍杀从岛国开始拒嫁天王老公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寒门小娇妻中州风云之霁月星辰秦昊全集小说阅读免费红楼:开局加载嫪毐模板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极品大地主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世公子,以华夏人杰掌控异世战国:让你弱国苟活你却逆天改命金兵入侵,我成了大宋救世主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富可敌国,你叫我姐扶弟魔?大唐小相公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医妃火辣辣铁十字继承三位皇嫂后,我无敌于天下超神大军阀超级修真弃少大人,得加钱家乡纪事之我所知道的铁道游击队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三国之我是皇太子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战皇林天龙抗战:黄埔签到百天统领北洋军阀大唐小兕子:小囊君,我又给你带好东西啦精兵强将系统,百万虎贲镇大宋国破山河在颜值太高!人在古代成魅魔了!皇帝假死?不管了,我直接登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我执天下超次元战争游戏
爱读书屋搜藏榜:丹麦崛起1890日出海东大唐锦鲤小郎君谋士骗术大齐好男人田园空间:倾城嫡女玲珑五胡之血时代寒门出了个状元郎昌明民国响马乱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大梁:我家殿下太低调别刺激孤,孤不傻了君临天下大秦:陛下快退位,不然公子反了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宫廷幽处孤芳难自赏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江山争雄大明天仙谱大明:我洪武爷亲弟!忆昔大唐贞观世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宋朝玩主三国争霸,最强六边形战士三国:武将拉满谁能拦我一统全球穿回元末闹革命一起当兵的日子三国:我曹操,小乔请自重重生于红楼末年天骄狂尊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大唐:开局迎娶李秀宁天幕视频,给古人亿点点现代震撼北宋:武大郎变成高富帅!重生之废材皇子缔造理想国度瑟瑟惊蝉永远的兵魂大秦神捕重生之这个崇祯有点萌秀才无双大唐太子爷我,怎么可能有很多娘子!幻之盛唐开局造反:女帝请自重庆熙风云录枭风寒门枭士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三国:争霸江山美人寒门崛起我靠科技颠覆历史碧血大明:穿越系统改写江山我在红楼当情圣,诸位金钗入我怀穿越崇祯太子,绝不让大明亡了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天幕:保成二废三立,胤禛麻了大阵主回到东汉当赵云废柴王爷?我反手开启召唤护驾后汉异星录六皇子别装了!你的锦衣卫露馅了特工狂婿太能搞事满朝文武愁疯了戍边七年,归来已是陆地神仙争霸天下:日月所照大明第一孝子,却是锦衣卫马超:吾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异界打仗太菜我教他们玩孙子兵法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龙椅之上,成就千古一帝超时空合伙:我的穿越盟友是太子程序带我穿越回去我,修炼葵花宝典后,比女人还妖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铁槊镇唐末穿越水浒传之谋逆大宋:这个潘金莲不对劲救命!老扁把我逼成战国医学卷王大唐:小兕你一定要好好活着林飞穿越记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穿梭万界,女神越多我升级越快我咳血装病,却杀穿了十万匈奴知不可忽骤得开局乞讨,走上大道多子多福:女将军求我开枝散叶鹿踏雍尘携空间穿古代,挖到千年人参暴富重生丰饶行者,开局明末救世洛神仙界篇我在大明当销冠神话三国:开局获得神级选择大唐中兴重生水浒:我刘备,再造大汉丐帮神丐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嗨!我是朱祁钰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烬余书:寒江洗冤录从少爷到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