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的风带着点凛冽,却吹不散院子里的暖意。乐乐刚帮陈奶奶把晒好的腊肉分装进陶罐,就看见王爷爷提着小竹篮从菜畦回来,篮子里装着刚冒芽的小白菜苗,嫩黄的芽尖顶着点绿,看着就喜人。
“小白菜出芽了,再过些日子就能吃。”王爷爷把菜苗小心放进墙角的育苗筐,又从兜里掏出个布包,里面是晒干的红枣和桂圆,“镇上赶集买的,想着给年糕添点甜,做个红枣桂圆年糕,过年吃正好。”乐乐眼睛一亮,赶紧掏出“救命菜笔记”,在红枣旁边画个小灯笼,写下:“新米+红枣+桂圆=红枣桂圆年糕,甜糯滋补,过年吃更吉利!”
厨房里,山里奶奶已经开始泡红枣,饱满的红枣泡在温水里,慢慢涨得圆润,撕开一个,里面的果肉透着红亮。陈奶奶则把桂圆去壳,剥出晶莹的果肉,和红枣一起放进瓷碗,撒上点白糖腌着,“腌过的枣和桂圆更甜,拌进米粉里不会散。”
小虎和小安负责剥核桃,之前剩下的核桃仁还有不少,小虎剥得快,一会儿就剥了小半碗,还不忘往嘴里塞一颗:“加了核桃,年糕更有嚼头!”小安则学着剥,虽然剥得慢,却把完整的核桃仁都放进碗里,“我也要帮着做,做出来的年糕肯定好吃!”
陈奶奶把新米和糯米粉按比例混合,加温水揉成面团,再把腌好的红枣、桂圆和核桃碎倒进去,反复揉匀,让果料均匀裹在米粉里。乐乐凑过去帮忙揉,面团沾着红枣的甜香,揉着揉着就忍不住闻了闻:“好香呀,还没蒸就想吃了!”
蒸年糕的时候,院子里飘起了甜香。王爷爷坐在屋檐下编竹篮,准备过年装年货用,时不时抬头看看蒸笼,“这年糕得蒸透了才软,别急。”乐乐则坐在旁边翻“救命菜笔记”,看着上面画满的各种食材,从柿饼到菠菜,再到现在的红枣桂圆,满满都是冬天的味道。
傍晚,红枣桂圆年糕终于蒸好。掀开蒸笼盖,金黄的年糕上嵌着红枣和桂圆,冒着热气,甜香扑鼻。陈奶奶先切了一块递给山里奶奶,“您尝尝,甜不甜。”山里奶奶咬了一口,米粉软糯,红枣的甜和桂圆的香在嘴里散开,还有核桃的颗粒感,忍不住点头:“甜而不腻,过年吃这个,日子肯定甜!”
大家围坐在桌边,每人手里都拿着一块年糕,边吃边聊。小虎说:“等过年的时候,我们再做个大的年糕,上面撒满红枣和桂圆!”王爷爷笑着应:“好啊,再煮一锅白菜年糕汤,配着腊肉,热闹!”小安则举着年糕,含糊地说:“我还要吃,明天还做!”
风里的甜香裹着年味,桌上的年糕冒着热气。乐乐看着笔记上的约定,想着即将到来的新年,心里满是期待——这个冬天的甜,还在继续,那些未完的约定,也会在新的日子里,酿成更暖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