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刚吹黄菜畦边的芦苇,糯米田就翻起了金浪——乐乐站在田埂上,看着沉甸甸的稻穗垂着脑袋,风一吹就发出沙沙的响,鼻尖还能闻到新米特有的清香。“可以收割了!”小虎扛着镰刀跑过来,身后跟着拎着竹篮的山里奶奶,竹篮里已经装了几颗刚捡的栗子,“早上在山里捡了些早熟的栗子,剥了仁等着拌新米年糕!”
李爷爷和王爷爷也推着小板车来了,车上放着脱粒用的竹筐。“趁今天天晴,赶紧把糯米收了,晒两天就能磨粉。”李爷爷说着就挽起袖子下了田,镰刀割过稻穗的声音干脆利落。乐乐和小虎也跟着学,虽然动作慢,却割得仔细,生怕碰掉一粒稻谷。小安则蹲在田边,把掉落的稻穗捡起来放进竹篮,嘴里还念叨着:“不能浪费,这都是做年糕的米!”
忙到中午,糯米才全部割完,堆在晒谷场上像座小山。山里奶奶坐在树荫下剥栗子,手指被栗子壳染得发黑,却笑得眉眼弯弯:“这新米磨的粉最糯,加栗子仁蒸年糕,咬一口满是香。”陈奶奶则提着饭篮来送饭,里面是用去年的老米煮的饭,配着腌萝卜和腊肉:“先垫垫肚子,下午还要脱粒呢!”
下午的晒谷场满是热闹劲儿。脱粒机嗡嗡地转,金黄的米粒落在竹筐里,闪着温润的光。王爷爷边筛米边说:“我家还有个老石磨,明天把新米拉过去磨粉,石磨磨的粉更细,做年糕更软和。”乐乐赶紧应下,掏出手机给新米拍了张照,发在群里:“新米收完啦!明天磨粉做年糕,等着大家来尝鲜!”
第二天一早,众人就推着新米去了王爷爷家。石磨转起来的时候,白色的米粉簌簌往下掉,满是新米的清香。山里奶奶把提前泡好的栗子仁倒进米粉里,还加了些红糖:“甜口的栗子新米年糕,老人孩子都爱吃。”陈奶奶则另外和了一团咸口的米粉,拌上切碎的腊肉丁和香菇:“做两笼,让大家尝尝不同的味。”
第一笼甜口栗子年糕刚蒸好,蒸汽裹着新米的糯香和栗子的甜香扑面而来。乐乐先给山里奶奶盛了一块,老人家咬了口,米粉软得能拉出丝,栗子仁粉糯香甜,忍不住点头:“比去年的栗子干年糕还好吃!”李爷爷尝了块咸口的,腊肉的油香混着香菇的鲜,吃得连连称赞:“这新米就是不一样,越嚼越香!”
饭后,乐乐和小虎去菜畦里收拾空地。之前种白菜的地方已经空了,王爷爷说要种些萝卜,冬天做萝卜年糕。“对了,下个月山里的野柿子该熟了,到时候摘些晒成柿饼,做柿饼新米年糕!”小虎突然想起,拉着乐乐的手说。山里奶奶也凑过来:“还有野核桃,剥了仁加进年糕里,又香又有营养!”
傍晚,乐乐坐在桌前翻“救命菜笔记”,在新米旁边画了颗栗子和一串柿子,写下:“新米+栗子仁=甜口栗子年糕,糯香清甜;新米+腊肉+香菇=咸口腊肉年糕,鲜香油润;约定——下个月摘野柿子,做柿饼新米年糕;冬天用新种的萝卜,做萝卜新米年糕。”
窗外的晒谷场上,新米还在散发着清香,栗子壳堆在墙角,风里满是秋天的味道。乐乐看着笔记上的约定,嘴角忍不住上扬——这些藏在新米里的期待,正像这渐渐转凉的天气,一点点攒着暖,等着酿成冬天里最甜的年糕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