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清池的电话挂断后,林远在办公室里,静静地站了很久。
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他的脸上切割出明明灭灭的光影。
他知道,燕清池已经将他所有的诚意都摆在了桌面上。
现在,轮到他出手做事了。
他没有再犹豫。
他拿起桌上的内线电话,声音沉稳而又充满了力量。
“通知刘总、王总工,以及所有项目组的核心成员,十五分钟后到一号会议室开会。任何人不得缺席,不得携带任何与会议无关的电子设备。”
十五分钟后,江南之芯集团,一号会议室。
这间位于总部大楼最深处的会议室,平日里极少启用。
它的墙壁,由特殊的吸波材料构成,可以屏蔽一切电磁信号。
唯一的入口,是一扇厚重的合金大门,平时开启需要虹膜和指纹双重验证。
巨大的椭圆形会议桌旁,已经坐满了人。
林远、刘华美、王海冰、以及从各个项目组抽调出来的,十几位核心的技术和商务负责人。
毫不夸张地说,坐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如今国内半导体领域炙手可热的精英。
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兴奋与激动。
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的邀请函,以及RISc-V创始人大神李振声教授的亲自加盟。
这两个消息,早已在集团的核心圈层里,掀起了滔天巨浪。
所有人都知道,一场决定集团命运的战略反攻即将打响。
林远坐在主位上,目光如炬,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同志们,”他开门见山,没有任何客套,“今天召集大家来,只为一件事。”
“那就是,在我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外部援助之后,如何将这些优势,在最短的时间内转化为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优势!”
“这场会议,将决定我们集团未来半年的所有工作重心和资源分配。我希望每个人,都能畅所欲言,知无不言。”
他看了一眼身旁的刘华美。
刘华美心领神会,她站起身,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ppt,投射到了巨大的电子白板上。
ppt的标题,简洁而又充满了力量:
《核心项目进度评估与规划》
“根据林董的指示,”刘华美的声音,清脆而又干练,“我将我们目前所有的核心项目,分为了五个大的议题。下面,我们逐一进行讨论。”
第一项议题:援助落地后的项目进度评估。
她按下了遥控器,ppt翻到了下一页,上面清晰地罗列出了三个核心项目。
项目一:军用特供版芯片(远望号项目)
负责人:王海冰
王海冰站起身,他刚从德国回来不久,脸上还带着一丝风尘仆仆的疲惫,但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却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兴奋。
“报告林董,刘总。”他的声音,洪亮而又充满了自信,“关于军用线,之前我们面临的两大核心难题,现在都有了明确的破局方案。”
“首先,是硬件上的电磁兼容性问题。”
“这次我们收获巨大,不仅成功地与德国汉高集团的材料实验室,建立起了初步的联系。更重要的是我们带回了三份,关于纳米级导电聚合物和铁氧体吸波涂层的最新研究报告和实验数据。”
“根据我们团队连夜的分析和模拟,”他指向ppt上的一张复杂的仿真图,
“我们有超过80%的把握,可以在一个月之内,研发出一款全新的多层复合结构屏蔽封装材料。这款材料,理论上可以将芯片的抗电磁脉冲干扰能力,提升至少两个数量级,完全达到甚至超越石坚教授提出的标准!”
会议室里,响起了一阵惊叹声。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软件上的自主可控问题。”王海冰的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敬佩,“李振声教授,不愧是世界级的大宗师。他提出的那套扩展指令集的方案,简直是神来之笔!”
“我们目前,已经根据李教授的方案,成立了两个并行的攻关小组。”
“第一小组,由李教授亲自带领,负责扩展指令集的顶层设计和定义。他们的目标是在两周之内,完成所有核心指令的逻辑编写和验证。”
“第二小组,由我亲自负责,负责在硬件层面,对我们现有的天璇架构,进行微调和优化,为新的指令集预留出专门的硬件执行单元。”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王海冰深吸一口气,一字一句地说道,“在两个月之内,拿出第一版搭载了我们自主指令集的工程样品!并在三个月内,完成所有的军用标准测试,交付给石坚教授!”
这番话掷地有声,充满了军令状般的决绝。
林远重重地点了点头。
“好!老王,我给你立个军令状。这个项目需要什么资源,你直接向我汇报。人、财、物,我给你最大的支持!只有一个要求,三个月后我要亲手把那枚芯片交到石坚教授的手里!”
“保证完成任务!”王海冰猛地站起身,大声应道。
项目二:民用市场推广(dm集团项目)
负责人:刘华美
刘华美站起身,她那张美艳迷人的脸庞上,带着自信的微笑。
“关于dm项目,目前的进展,比我们预期的还要顺利。”
“我们派驻到佛城的专项服务团队,已经与李俊峰先生的技术团队,完成了第一阶段的磨合。双方联合开发的,第一版适配m-Smart系统的驱动程序,已经进入了内测阶段。”
“同时,”她按下了遥-控器,ppt上出现了一张排得满满当当的时间表,“我们首批一百万片芯片的生产计划,也已经全面启动。按照目前的良品率和生产效率,预计可以在六周之内,完成全部的交付。”
“最重要的是,”刘华美的眼中,闪过一丝锋芒,
“随着我们与dm集团股权置换意向协议的签署,之前那些持观望态度的家电厂商,态度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就在昨天又有两家上市公司的副总裁,已经亲自带队,抵达了江州,希望能与我们就下一步的合作,进行深入的探讨。”
“我的计划是,”她看着林远,一字一句地说道,
“在完成dm集团的首批交付后,立刻启动我们的北上战略。以dm这个样板工程为背书,在一个月之内,拿下至少三家一线家电厂商的合作协议!彻底奠定我们,在国内白色家电领域的霸主地位!”
项目三:青川新大陆(与埃塞尔雷德资本对接)
负责人:刘华美
“至于殷曼琪那边,”刘华美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玩味的笑容,“她现在比我们还急。”
“我按照您的指示,一直跟她保持着若即若离的接触。她派来的投资团队,已经在青川,待了快一个星期了。周云帆和孟彦那两个小子,也很给力,天天带着他们在山里转,把我们画的那些大饼,一个一个地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给他们看。”
“根据我得到的可靠消息,”她压低了声音,“殷曼琪的团队,对我们在青川布局的绿色数据中心和新能源项目,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内部的评估报告,甚至将青川定义为中国未来十年,最具投资潜力的价值洼地。”
“所以,”刘华美的嘴角不自觉的扬起,“现在主动权,已经完全回到了我们的手里。是时候收一收线,逼那位女总裁,亲自上门来谈了。”
林远点了点头。
三个核心项目,在获得了燕清池的神助攻之后,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整个战场的态势,一片大好。
“很好。”林远沉声说道,“第一项议题,就到这里。下面,我们进入第二项。”
第二项议题:当前依旧存在的核心问题。
会议室里那股轻松兴奋的氛围,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第一个站起来的,依旧是王海冰。
“林董,虽然我们有了破局方案,但军用线,依旧面临着两个致命的问题。”他的脸上,写满了凝重。
“第一,是材料。”
“德国那边的邀请函,虽然能让我们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但是接触不代表能买到,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情报,我们最需要的那款纳米级导电聚合物,依旧被牢牢地掌握在汉高集团的手里,属于严格的非卖品,只供货给北约内部的军工企业。我们这次去,最多只能拿到一些实验室级别的样品,根本无法满足我们后续的量产需求。”
“第二,是人才。”
“李振声教授的加盟,确实是天大的喜讯。但是,林董您要明白,构建一套全新的指令集,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系统工程。光靠李教授和他那两个学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一个至少五十名底层软件工程师来进行后续的开发、测试和生态构建。而这样的人才,在国内比大熊猫还要稀有。几乎全都被华为、阿里这些巨头,用天价的薪水给垄断了,我们去哪里找这么多人?”
王海冰提出的这两个问题,极其现实,也极其致命。
材料和人才,就像两座大山,依旧死死地压在军用线的头顶。
紧接着,刘华美也站了起来。
“民用线,同样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隐患。”她的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
“那就是,产能。”
“我们与dm集团还有后续多家公司的合作一旦全面铺开,未来半年内,我们对芯片的需求量,将是一个天文数字,至少在五千万片以上。而我们现有的这条产线,即便是24小时满负荷运转,其理论上的年产能,也只有区区一千二百万片。”
“巨大的产能缺口,将成为我们下一步市场扩张的绊脚石。一旦我们出现大规模的交付延迟,不仅要面临天价的违约金,更重要的是,我们很快就会失去这些来之不易的信任。”
刘华美的话,让会议室里的空气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他们就像一支打赢了登陆战的军队,成功地在滩头,建立起了阵地。
但后续的弹药和兵员,却远远跟不上。
如果不能尽快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之前所有的胜利,都将化为泡影。
会议室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个始终一言不发的男人身上。
林远,他会如何破这个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