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殷曼浩浩荡荡地在青川县考察的同时。
一场同样重要,却又低调到的考察,也正在数千里之外的另一座城市悄然进行。
一辆毫不起眼的黑色帕萨特,平稳地行驶在京畿地区一条通往郊区的高速公路上。
车窗外,是连绵不绝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和物流仓储中心,充满了北方的粗犷与辽阔。
林远坐在后排,身旁只坐着燕清池一人。
他今天一身简单的休闲夹克,看起来就像一个前来观光旅游的普通人。
开车的则是顾盼,也是同样的一身休闲装,低调异常。
殷曼琪在青川考察的这两天,林远并没有闲着。
不过他并不是在忙dm集团或者石教授那边的项目。
dm集团的合作,已经由刘华美带队,进入了具体的执行阶段,暂时不需要他再过多地操心。
而石坚教授那边,王海冰正带着两个团队,在新建成的电磁屏蔽室里,夜以继日地进行着技术攻关。
那就像一个无底的黑洞,每天都在吞噬着集团大量的研发资金,但短期内却没有大的进展。
他接受了燕清池的邀请。
在燕清池的亲自安排和陪同下,对那三块由这位大太子亲自操盘的核心业务,进行一次深入的秘密考察。
他们两人都心照不宣地,将这次考察的保密等级提到了最高。
“林主任,”燕清池看了一眼正望着窗外出神的林远,笑着介绍道,“我们马上要到的是雪域控股在华北地区最大的一个智慧物流枢纽中心。”
“这里承担了整个京津冀地区超过60%的生鲜、药品和高端消费品的冷链仓储与配送业务。日吞吐量超过十万吨。”
他的语气很平淡,像是在介绍一个普通的仓库,但话语里那股磅礴气势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车缓缓驶下一个匝道,最终在一座占地面积如同一个小镇般巨大的园区门口停下。
与想象中那种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物流园不同,这里安静得有些可怕。
看不到几个人,也听不到太多的噪音。
只有一辆辆巨大的冷链集装箱卡车,在指定的区域自动停靠。
然后,一台台如同变形金刚般的巨型机械臂,便会从仓库内部伸出,精准地抓取集装箱,并将其平稳地放置在自动导航的轨道上,送入立体仓库深处。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充满了未来科技的冷峻与高效。
在园区负责人的引领下,林远一行人,走进了那座巨型仓库。
但眼前的景象,却让林远和顾盼,都感到了深深的震撼。
只见数十米高的货架上,密密麻麻地堆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
而在这些货架之间穿梭的,不是工人,也不是叉车。
而是一台台只有一人多高,如同工蜂般灵巧的AGV机器人。
它们在纵横交错的轨道上,以极高的速度,悄无声息地行驶着。
根据中央控制系统的指令,精准地将指定的货物,从货架上取出,并运送到分拣区。
“我们整个枢纽中心,占地超过五百亩,拥有超过一百万个标准货位。但我们所有的操作人员,加起来还不到两百人。”燕清池的声音,在空旷的仓库里带着一丝回响。
“我们所有的货物,从入库、存储、分拣,到最后装车出库,全程都由这套我们自主研发的智慧仓储系统来控制,理论上可以做到百分之百的无人化操作。”
林远点了点头,他知道,这背后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强大的机器人技术,更是需要一个极其稳定可靠的物联网系统,以及能够在这种极端环境下,保持高性能的物联网芯片。
“但是,”燕清池的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了无奈的苦笑,“我们这套引以为傲的系统,它的大脑和神经末梢,却都不是我们自己的。”
“我们的大型服务器,用的是英特尔的至强处理器;我们的AGV小车的控制芯片,用的是德州仪器的;就连货架上那些温控传感器芯片,都来自荷兰的恩智浦。”
“不瞒您说,林主任,”他看着林远,一字一句地说道,“每年,光是支付给这些国外厂商的芯片采购费和专利授权费,就高达数十亿。我们赚的钱,一多半都用来为他们打工了。”
这番话说得极其坦诚。
林远能从他的话语里,感受到一种不甘。
离开物流枢纽,燕清池又带着林远,驱车来到了位于燕山脚下的另一处神秘所在。
那是一座亚洲最大规模的私营超算中心。
这里没有对外开放的业务,它唯一的客户就是政府。
它承担着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中,最核心的一部分数据存储和灾备任务。
穿过层层严格的安保,林远走进那间恒温恒湿的核心机房时,再次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数万台服务器的指示灯,如同浩瀚的星海,在他面前闪烁着。
空气中,只有风扇发出的,如同潮水般低沉的轰鸣声。
“这里存储的,不仅仅是商业数据。”燕清池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种敬畏,“这里有我们国家最完整的地理测绘数据,有十几亿人脱敏后的医疗档案,有国家电网每一条特高压线路的实时运行参数……”
“这里,是我们国家的数字国脉之一。”
“但它,同样面临着和我们物流中心一样的问题。”燕清池的眼神,变得无比凝重,“核心很多都是是别人的。”
最后一站,燕清池带林远来的是一家位于京城cbd核心区的软件公司。
这家公司的名字很低调,叫燕云软件。
但它的客户名单却彰显着自身的实力不凡。
中石油、国家电网、工商银行、中国航天……
几乎所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巨型央企都是它的客户。
它所提供的,是这些企业最核心的ERp和工业生产管理软件。
“林主任,您看到了吗?”
站在燕云软件那可以俯瞰整个京城夜景的落地窗前,燕清池的声音带着一丝期望。
“这就是我能掌控的,也是我希望能与您合作的。”
“一个覆盖全国的实体产业网络,一个关系到国家战略安全的数据命脉,以及一个深入到中国工业心脏的软件渠道。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
“它们都需要一颗,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强大而又可靠的‘中国芯’。”
考察结束,时间已经来到了晚上。
燕清池没有安排什么豪华的晚宴,而是将林远和顾盼,带到了京城胡同深处,一家看起来毫不起眼的私人酒馆。
酒馆不大,只有三四张桌子,装修得古色古香。
老板是个年过六旬的北京大爷,亲自下厨,炒了几个地道的京味小菜:焦溜丸子、干炸里脊、麻豆腐……
又烫了一壶本地特产的二锅头烧酒。
顾盼很识趣地,没有上桌,而是在外间的茶座,自己点了杯茶,静静地等着。
包厢里,只剩下了林远和燕清池两个人。
“林主任,今天让你看这些,没有别的意思。”燕清池为林远满上一杯酒,脸上带着真诚的笑意,“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之前向你提出的合作,不是空口白话。”
林远端起酒杯,和他轻轻地碰了一下。
辛辣的烧酒下肚,一股暖流,从胃里升起,驱散了疲惫。
“燕先生的实力,确实让我大开眼界。”林远由衷地说道。
他隐隐有种感觉,燕清池应该也知道殷曼琪去青川考察的事。
但他似乎并不在意。
事实,似乎果真如林远所料。
“林主任,”燕清池放下酒杯,神情变得有些急切,“关于我们的合作,不知道您这边,考虑得怎么样了?”
“只要你点头,我明天就可以让雪域控股和燕云软件的团队,飞去江州与你们的人进行对接。”
他表现出的积极性,远超林远的想象。
林远看着他,却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燕先生,你的诚意我很明白,你的实力我同样认可。对于你的合作提议,我个人是持开放态度的。”
听到开放态度这四个字,燕清池的眼中,瞬间闪过了一丝难以抑制的喜悦。
“但是,”林远的话锋,猛然一转,“在谈具体合作之前,我需要燕先生帮我一个小忙。”
“林主任您这小忙,我估计是小不了。”燕清池苦笑道,“不过您但说无妨。”
林远的眼神变得无比锐利,“我需要一批能满足我们标准测试的特种电磁屏蔽材料。”
燕清池有点头大,他没想到,林远竟然会提出这样一个条件。
“而且,”林远继续加码,“还需要与之配套的仿真设计软件,以及一位配套专家。”
“林主任,你……你这是在为难我啊。”燕清池的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这些东西,全都在美国商务部的《实体清单》和欧洲的《瓦森纳协定》的严格管制之下,属于禁运中的禁运品。别说是我,就是……”
“燕先生。”林远打断了他,“我相信,这对你来说,并不算是难事。”
燕清池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见他迟迟不说话,林远接着说道:“燕先生,我林远是个明事理,知恩图报的人。你可以放心
!”
他知道林远这是在逼他站队。
一旦他动用了那些灰色渠道,帮林远搞定了这些禁运品,那他就等于与过去的“买办”身份做了切割,也等于彻底得罪了他在西方的一些“老朋友”。
“好!”
良久之后,燕清池猛地一拍桌子。
“林主任,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这件事我一定全力以赴!”
“君子一言?”林远看着他,伸出了自己的手。
“驷马难追!”燕清池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
两人相视一笑,再次举杯,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话题,也渐渐地从具体的商业合作,转向了更广阔的领域。
他们聊各自在海外求学的经历,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聊国内外的时政大事,甚至聊到了明朝末年的党争与历史的轮回……
林远发现,燕清池的学识之渊博,见解之深刻,远超他见过的任何一个同龄人。
而燕清池也发现,林远身上那种深植于骨子里的家国情怀,以及对体制运行逻辑的深刻洞察,同样是他望尘莫及的。
两个人就像两块磁铁的异极,彼此吸引,又相互印证。
一种英雄惜英雄的惺惺相惜之情,在酒精的催化下,愈发浓烈。
直到深夜,两人都有了些许的醉意。
“林主任,”燕清池端起最后一杯酒,眼神变得无比复杂,“你知道吗,我真的很羡慕你。”
“羡慕我?”
“是啊。”燕清-池苦笑一声,“羡慕你可以毫无顾忌地,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可以为了一个理想,去燃烧自己。”
“而我,”他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悲凉,“我每一步,都要在家族的利益和自己的理想之间,进行艰难的平衡和妥协。”
“有些事,确实需要顺势而为。但有些事,也确实需要有人,逆流而上。”
“你,就是那个逆流而上的人。”
“而我却只能做一个,试图顺势而为的可怜人。”
说完,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然后缓缓地站起身,极其郑重地,向林远伸出了自己的手。
“林远,我真心希望,我们能成为真正的朋友,而不是敌人。”
这一次,他叫的是林远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