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当天边第一缕鱼肚白,刺破黑暗时,那辆漆黑的猛士军车,已经悄无声息地,、停在了江钢集团的办公楼下。
李援朝少校亲自为林远打开车门,他的脸上,、不再有昨日的审视和冰冷,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强者的尊重。
他递给林远一张没有任何抬头,只印着一串特殊加密号码的名片。
“林董事长,”他的声音,依旧简洁有力,“这是我的直线电话,24小时开机。项目攻关过程中,有任何需要我们军方协调解决的困难,或者取得了任何阶段性的进展,都可以直接与我联系。”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无比郑重:“一个月!我们等你的好消息。”
林远接过名片,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一个字。
有些承诺,无需言语,行动才是最好的答案。
目送着军车消失在晨雾中,林远没有片刻休息,直接大步流星地,走进了办公楼。
十五分钟后,一通通紧急电话,从董事长办公室,打向了江钢的各个核心部门。
“通知孙大炮、陈启明、张猛,以及特钢生产线所有核心技术骨干,立刻到三号会议室开会!”
“通知钱斌,让他带上销售部所有关于‘军工市场’的调研报告,马上过来!”
“通知黄黎明,让他带上财务部所有关于‘研发专项资金’的预案,一起参会!”
“通知刘光明,会议期间,除了紧急公务,任何人不得打扰!另外,让食堂准备好加班的饭菜,这可能是一场要开到半夜的硬仗!”
一道道指令,从林远的口中,有条不紊地发出。
江钢这台刚刚完成预热的战争机器,第一次,以前所未有的强度,进入了“战时状态”!
……
三号会议室,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窗帘被拉得严严实实,将外界的一切光线和声音,都隔绝在外。
林远站在巨大的白板前,环视着在座的每一个人。
这些人,是他费尽心血,从几万名职工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江钢未来的“大脑”和“脊梁”。
他没有透露任何关于“929工程”和军方的信息,但他知道,他必须用另一种方式,点燃所有人的斗志。
“各位,”他开口了,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今天召集大家来,只为一件事。”
他拿起红色的记号笔,在白板上,重重地,写下了两个字——“亮剑”。
“我们的特钢生产线,已经试生产成功了。但是,我们生产出来的,还只是合格品,而不是‘王牌’!”
他转过身,目光如炬,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
“现在,有一个机会,摆在我们面前。一个能让我们江钢,一举摆脱‘低端’‘落后’的帽子,直接站上国内特钢领域金字塔尖的机会!”
“但这个机会,也意味着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次技术上的‘长征’!”
他将从军方那里得到的技术指标,经过脱敏处理后写在了白板上。
当看到那些近乎“变态”的参数要求时,即便是以陈启明这种海归博士的骄傲,和孙大炮这种老江湖的沉稳,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林董……这……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啊。”陈启明扶了扶眼镜,第一个站起身,声音里充满了震惊,
“以我们现有的技术,想要在一个月内,同时解决‘超低温韧性’和‘高强度抗疲劳’这两个世界级的难题,这……这是造核潜艇吗?”技术出身的他,敏感的觉察到一些问题。
孙大炮也跟着摇了摇头,满脸愁容:“是啊,林董,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蛋。我们现在好不容易才活过来,要是把钱都投到这个无底洞里,万一失败了,我们可就真的万劫不复了!”
财务总监黄黎明,更是从经济的角度,提出了最现实的担忧:“林董,初步估算,要完成这个级别的技术攻关,光是各种稀有金属的实验耗材,和设备的超负荷运转损耗,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我们……我们账上那点钱,可能撑不起这个项目。”
一时间,整个会议室,都充满了悲观和质疑的声音。
林远没有反驳,他只是静静地听着,任由大家把所有的困难和担忧,都说出来。
等到所有人都说完了,会议室里再次陷入沉寂时,他才缓缓地,开口了。
“你们说的,都对。”
他的声音,异常平静。
“科学规律、资金风险、失败的后果……这些,我比你们任何一个人,都考虑得更清楚。”
他看着众人,眼神无比坚定。
“但是,我还是决定,要干!”
“因为,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他指着白板上的那些数据,声音陡然拔高,如同平地惊雷!
“你们以为,我们守着现在这点成绩,就能高枕无忧了吗?我告诉你们,不可能!”
“国内的同行,在模仿我们的技术!国外的巨头,在用更低的价格,打压我们的市场!我们现在,就像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今天我们不主动去攻占技术的高地,明天我们就会被别人,死死地按死在市场的‘绞肉机’里!”
他走到孙大炮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老孙,你忘了我们当初是怎么被人瞧不起的吗?你忘了工人们那一张张绝望的脸了吗?我们难道就想一辈子,都给别人生产那些低端的、没有技术含量的螺纹钢吗?”
他又转向陈启明:“陈博士,你回国,是为了什么?难道就是为了守着德国人那些成熟的技术,修修改改,写几篇不痛不痒的论文吗?你那份‘工业4.0’的雄心,难道就只是纸上谈兵吗?”
他最后,看向了在场的所有人,声音变得沙哑,却充满了强大的感染力。
“我知道,这次是赌博!但我们江钢,从我林远来的第一天起,哪一天,不是在赌?”
“我们赌赢了柳氏集团的订单!我们赌赢了德国人的合作!我们赌赢了这场史无前例的国企改革!”
“现在,我林远,愿意再赌一次!用我自己的前途,也用我们江钢的未来,去赌一个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明天!”
“我在这里,立下军令状!”
“这个项目,如果失败了,所有的责任,由我林远一个人承担!我引咎辞职,以谢天下!”
“但是,”他话锋一转,眼中,燃起了熊熊的火焰,“如果成功了!我们的收获将是史无前例的!”
“现在,我只问你们一句!”
“你们,敢不敢,陪我林远,再赌上这一把?”
整个会议室,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他们的眼中,那份犹豫、悲观和恐惧,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被点燃的热血和梦想。
终于,孙大炮第一个,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老脸上,涨得通红!
“干了!”他嘶吼道,“林董!我老孙这条命,是你给的!这把老骨头,今天就交给你了!你说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
“对!干了!”陈启明也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那双眼睛,亮得惊人,“妈的!老子在国外憋了那么多年,不就是想干点牛逼的事吗?算我一个!”
“算我一个!”
“还有我!”
一时间,群情激奋,战意冲天!
林远看着眼前这一张张被点燃的脸,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江钢这支“敢死队”,已经集结完毕。
他大手一挥,将早已准备好的分组名单,贴在了白板上。
“好!从现在开始,所有人,取消休假!成立‘亮剑计划’专项攻关组!”
“陈启明,你负责理论建模和仿真计算!”
“孙大炮,你负责生产线的极限改造和工艺调试!”
“张猛,你负责所有设备的保障和应急维修!”
“黄黎明,你负责资金!我给你特权,三个亿以内的支出,不需要向我汇报,你直接批!”
“钱斌,你负责情报!我要你动用一切手段,去搞清楚,我们的竞争对手,江南造船厂的那些‘御用’供应商,他们的技术路线,到底走到了哪一步!”
“至于我,”他拿起笔,在“总负责人”那一栏,重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我负责,给大家扫清一切障碍!谁不配合,谁拖后腿,谁,就是我们江钢的罪人!”
一场围绕着“大国重器”的技术大会”,在这一刻,正式打响!
从黎明到深夜,会议室的灯,始终亮着。
一份份详细到每一个螺丝钉的攻关方案,一张张密密麻麻的进度排期表,在激烈的争吵、妥协和共识中,被反复推演,最终成型。
没有人喊累,没有人抱怨。
所有人的眼中,都只有一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