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能自适应网络升级完成后的第四个月,联盟启动了 “微尘维度接入计划”—— 此前多能网络探测到的微尘维度,其地脉能量属 “微粒聚合型”,能量以纳米级微粒形态存在,虽具备 “信号衰减慢、抗干扰性强” 的优势,但也因粒子过于微小,给中继器信号传输带来了新的挑战。为确保接入顺利,小萤带领 “传承号” 与微尘维度先遣队,前往该维度开展地脉能量适配测试。
当测试团队抵达微尘维度边缘时,首先感受到的是弥漫整个维度的 “地脉微粒雾”—— 这些淡灰色的微粒悬浮在空间中,接触探测舰外壳时,竟能穿透常规防护层,附着在内部的信号接收装置上。“微尘维度的地脉能量浓度稳定在 20%,但微粒活性极强,每立方米含 1000 亿个能量微粒!” 水晶操控探测仪,将微粒样本传输至科研舱,屏幕上,微粒在显微镜下呈现出 “不规则多边形”,表面携带微弱的电荷,相互之间会产生微弱吸附力。
按照计划,测试团队先将微尘维度的 “微粒能量” 通过中继器接入多能网络 —— 起初,能量传输顺畅,网络信号强度从 110% 提升至 115%,微尘维度的地脉监测数据也能正常传回;但仅过了 3 小时,星云核心区的中继器突然发出警报:信号传输效率从 98% 骤降至 40%,内部的星金能量管道出现 “微粒堆积”,部分管道甚至被堵塞,导致能量流中断。
“是微粒能量的‘吸附堵塞’!” 铁星族工程师拆解中继器后发现,能量管道内壁附着了一层厚厚的地脉微粒,这些微粒因电荷吸附相互聚集,形成 “微粒垢”,如同水垢堵塞水管般阻断了能量传输,“若不清理,24 小时内所有接入微粒能量的中继器都会被堵塞,多能网络将陷入半瘫痪状态!”
更危急的是,微尘维度内部正爆发 “地脉微粒风暴”—— 因维度地脉能量被部分导出,微粒平衡被打破,大量能量微粒在维度内高速旋转,形成直径百公里的风暴,风暴所过之处,微尘维度的 “微粒建筑” 被夷为平地,文明生存面临严峻威胁。微尘维度代表 “微尘”—— 一位由无数微粒聚合而成的半透明生命体,通过通讯器焦急求助:“风暴正朝着我们的核心城市移动,若不能在 12 小时内稳定地脉,整个文明可能会被微粒风暴吞噬!”
万维协同委员会紧急召开会议,铁星族首领铁铬提出应急方案:“可以用高压能量冲洗中继器管道,清除微粒垢,但这种方法只能治标,只要继续接入微粒能量,堵塞还会反复出现。” 微尘维度的微尘则补充道:“我们的‘微粒分离技术’能将能量微粒与杂质分离,但无法解决微粒在管道内的吸附问题。”
小萤再次翻阅楚玄武的原始笔记,在 “微粒能量利用” 的章节中,找到一段用微尘能量标注的关键记载 —— 需注入微尘维度的地脉微粒才能解锁:“微粒能量,细而善附,传输则堵,需借‘微粒疏导阵’为引,以‘静电中和膜’为介,化吸附为排斥,化堆积为流动,方可实现顺畅传输,助微尘共生。” 笔记旁画着疏导阵的结构图:在中继器管道内壁铺设 “静电中和膜”,管道末端安装 “微粒导向扇”,可中和微粒电荷并引导其定向流动,避免堆积堵塞。
结合笔记方案与各维度技术,联盟制定 “微粒疏导与微尘接入计划”,分三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紧急清理中继器堵塞,稳定网络传输
铁星族与微尘维度组成 “管道清理小组”—— 铁星族研发 “高压能量清洗枪”,通过星金管道注入高压混沌能量,将内壁的微粒垢强行冲离;微尘维度则派出 “微粒引导者”,这些由纯净微粒组成的生命体,能进入管道内部,用自身能量中和微粒电荷,让松散的微粒垢分解为单个微粒,便于清洗。仅用 4 小时,星云核心区中继器的堵塞就被彻底清理,信号传输效率恢复至 95%,其他中继器的预防性清理也同步展开。
与此同时,绿藤族与星灵族前往微尘维度协助抵御风暴 —— 绿藤族释放 “混沌净化草” 的种子,种子在微粒风暴中快速发芽,藤蔓释放的稳定能量如同 “风暴缓冲带”,减缓风暴移动速度;星灵族则用 “星灵本源能量” 构建 “能量屏障”,将核心城市包裹其中,暂时阻挡风暴冲击,为后续地脉稳定争取时间。
第二阶段:研发微粒过滤 - 疏导双系统,解决堵塞根源
铁星族、微尘维度、水晶族联合成立 “双系统研发小组”—— 铁星族在中继器管道内壁铺设 “静电中和膜”,这种膜体由星金与微尘维度的 “抗吸附材料” 混合制成,能中和能量微粒的电荷,防止其在管道内壁吸附;水晶族则在管道入口安装 “微粒过滤芯”,滤芯上的 “纳米级滤网” 能过滤掉尺寸过大的杂质微粒,只允许能量微粒通过;微尘维度则在管道末端安装 “微粒导向扇”,扇叶旋转产生的定向能量流,引导微粒沿管道中心流动,避免接触管壁,从根源上解决堵塞问题。
经过 6 小时的昼夜研发,“微粒过滤 - 疏导双系统” 原型机完成 —— 安装在中继器管道后,能量微粒通过滤芯过滤、中和膜除电、导向扇引导,以均匀速度在管道内流动,监测数据显示,连续传输 8 小时,管道内壁无任何微粒堆积,信号传输效率稳定在 98% 以上,彻底解决了堵塞隐患。
第三阶段:稳定微尘维度地脉,正式接纳其加入联盟
小萤带领技术团队前往微尘维度,在其地脉核心旁安装 “微粒平衡装置”—— 该装置由微粒过滤 - 疏导双系统改造而成,能实时监测地脉微粒浓度,当浓度过高时,自动导出部分微粒能量至多能网络;当浓度过低时,从网络反向输入能量,维持地脉平衡。装置启动后,微尘维度的地脉微粒浓度逐渐稳定,肆虐的微粒风暴强度从 10 级降至 3 级,最终在核心城市外围消散,文明危机彻底化解。
随后,微尘维度的微粒能量通过优化后的多能网络,正式接入万维共振场 —— 微粒能量的加入,让网络的信号抗干扰性大幅提升,即使在宇宙尘埃密集区,信号传输损耗也从 10% 降至 3% 以下;微尘维度则共享其 “微粒构建技术”,联盟各文明可利用该技术,建造轻质、坚固的 “微粒建筑”,为跨维度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新方向。
当微尘维度的本源晶核被嵌入万维共振中枢时,26 个维度的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时刻 —— 微尘维度的晶核泛着淡灰色光芒,与其他维度的晶核相互辉映,万维共振场的能量协同效率提升至 125%,实现了新的突破。
当晚,小萤在《星穹守护传承手册》中写下新的篇章:“成功化解微粒能量堵塞危机,正式接纳微尘维度加入联盟,多能自适应网络实现微粒能量兼容。从楚玄武前辈的微粒疏导法,到各维度的协同创新,我们证明,即使是最细微的能量形态,也能通过跨维度协作,融入万维共生体系。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多能网络,接纳更多特殊能量维度,让万脉同源的信念覆盖宇宙每一种能量形态。”
小萤站在微尘维度的地脉核心旁,看着微粒平衡装置稳定运行,微尘维度的核心城市正在重建,无数微粒在能量引导下,重新聚合为坚固的建筑。微尘与其他维度代表走到她身边,手中拿着各自维度的能量样本,共同放入 “万维能量博物馆” 的新展区,象征着微尘维度正式成为万维共生大家庭的一员。
“每一种能量形态,每一个维度文明,都是宇宙地脉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萤轻声说,目光望向宇宙深处,那里,多能网络正探测到更多未知维度的信号,“只要我们始终以兼容为基、以守护为魂,就一定能让万维共生的光芒,照亮宇宙每一种可能,直到时间的尽头,直到所有维度的永恒。”
多能自适应网络的光芒与微尘维度的微粒能量交织,形成一道淡灰色的 “微粒能量带”,连接起 26 个维度的文明与地脉,为万维共生体系增添了新的色彩,也开启了跨维度地脉守护的全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