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国西部边境,海拔一万八千米的临近空间。
这里是被航空界称为“死亡边缘”的空域,空气稀薄得几乎无法为常规战机提供足够的升力,强烈的紫外线辐射和极端低温足以在短时间内摧毁任何未经特殊保护的机械。在这片被湛蓝色天幕与下方云海共同包裹的寂静领域中,一架通体白色、翼展超过三十五米的Rq-4“全球鹰”高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正像往常一样,沿着那条看不见却真实存在的边界线外侧,平稳地巡航。
它的机翼在稀薄大气中轻微颤动着,如同某种史前巨鸟的骨架。机腹下方,最新一代的合成孔径雷达(SAR)正以特定频率向龙国境内方向发射着无形的探测波,而高分辨率的电光\/红外(Eo\/IR)探测器则如同永不疲倦的眼睛,贪婪地捕捉着下方大地上的一切细节。
“这里是‘了望塔一号’,系统运行正常,数据传输稳定。”控制员的声音通过加密卫星链路,传送到数万公里之外,位于鹰国本土的贝尔空军基地地下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内,巨大的环形屏幕上分割着数十个实时画面和数据流。几名身着空军制服的情报分析员坐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控制台前,屏幕上跳动着“全球鹰”传回的各类信息——从地表军事设施的清晰成像,到电磁信号频谱的细微变化。
一切显得平静而例行公事。对他们而言,这种沿着龙国边境的侦察飞行,早已成为每周数次的常规任务。在这个高度,凭借其卓越的隐身性能和超远的探测距离,“全球鹰”几乎被认为是“不可击落、无法摆脱”的存在。即便龙国最先进的歼-20战机曾多次进行过拦截尝试,也往往因滞空时间和升限限制,无法构成持续威胁。
“目标区域气流稳定,SAR成像清晰度保持在0.15米级。”一名年轻的分析员打了个哈欠,机械地报告着参数,“电磁环境监测显示,对方电子对抗活动处于日常水平,无异常增强。”
资深控制官哈里森抿了一口咖啡,目光懒散地扫过主屏幕。在他看来,这又是一次平淡无奇的任务。龙国人虽然近年来军事技术发展迅猛,但在高空侦察领域,鹰国依然保持着绝对的优势。这种单向透明的监视,早已成为战略博弈中的常态。
然而,历史的转折往往发生在最平凡的瞬间。
就在哈里森的咖啡杯即将再次触碰到嘴唇时,控制中心内,一道尖锐得足以刺穿耳膜的警报声毫无征兆地炸响!
“警告!高优先级雷达接触!分类:未知!”
红色的警报框在每一个屏幕上疯狂闪烁,瞬间打破了指挥中心内沉闷的氛围。
哈里森的动作凝固了,咖啡杯悬在半空。所有分析员几乎是同时从椅子上弹直了身体,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主显示屏上。
“什么情况?”哈里森的声音带着一丝被惊扰的不悦,“是系统误报?还是龙国人的新型无人机?”
“不…不是误报!”雷达操作员的声音因震惊而扭曲,“目标特征未知!它…它是凭空出现的!距离我们只有45公里!”
“45公里?!”哈里森猛地放下咖啡杯,液体溅落在控制台上也浑然不觉,“这不可能!我们的雷达应该在400公里外就能发现任何具备雷达反射截面的飞行器!”
他扑到控制台前,死死盯着那个被标记为“未知001”的目标信号。数据显示,这个目标并非从远方接近,而是在雷达扫描的间歇期内,如同鬼魅般直接“跳”进了探测范围。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它的速度。
“它的速度…上帝啊,系统无法计算!”操作员的声音带着哭腔,“读数完全是混乱的!前一秒显示亚音速,下一秒就跳到10马赫以上,这不符合任何已知的空气动力学规律!”
传统雷达通过多普勒频移原理来计算目标速度,但这个“未知001”的速度变化率已经超出了“全球鹰”雷达系统的采样极限。屏幕上显示的数字疯狂跳动,仿佛系统本身正在因为无法理解所探测到的物体而陷入崩溃。
“尝试用光学系统捕捉它!”哈里森强压下心中的恐慌,下达指令。
“正在切换至Eo\/IR系统…锁定目标…天啊…”光学分析员的声音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窒息的沉默。
主屏幕上,高清光学画面被放大到极致。在蔚蓝色的天幕背景下,一个物体正悬浮在距离“全球鹰”数十公里的空中。
那是一个墨黑色的、线条简洁到极致的梭镖状物体。它没有任何可见的进气口、座舱盖或控制翼面,光滑得如同被打磨了千年的黑曜石。但最令人恐惧的并非它的外形,而是它在光学探测器中呈现出的状态。
这个物体并非稳定可见。它的轮廓在不断地扭曲、模糊、闪烁,仿佛一个信号不良的全息投影。时而它的边缘会泛起细微的空间涟漪,如同高温下的空气扰动;时而又会完全融入背景,只在探测器上留下一个若有若无的轮廓。它不像是在飞行,更像是在不同的空间维度间进行着细微的“跃动”。
“这不是隐身技术…”一名资深技术专家喃喃自语,脸色苍白,“这是…这是对空间和光线本身的操控!他们在用某种场效应,主动弯曲周围的光线!”
“它像幽灵…一个量子态的幽灵!”另一名分析员的声音颤抖着。
就在指挥中心陷入一片混乱时,那个墨黑色物体突然动了。
它不是传统的加速,而是在光学画面中留下了一连串断续的残影,如同视频播放时的掉帧现象。前一秒还在45公里外,下一秒就已经逼近到30公里内。没有声音,没有冲击波,甚至没有传统超音速飞行必然产生的锥形云。
“它…它在向我们靠近!”雷达操作员的声音已经变成了尖叫,“距离25公里…20公里…速度依然无法测算!”
哈里森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直冲头顶。他从未见过如此违反物理常识的飞行方式。这已经完全超出了他对航空器的所有认知。
突然,主屏幕上所有的数据流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刺眼的雪花。与此同时,一个低沉、平稳、带着奇异电子合成质感的声音,通过“全球鹰”的通讯频道,清晰地传遍了整个指挥中心:
“警告。你已接近管制空域。”
声音没有任何口音,也没有任何情感波动,仿佛来自一个非人的存在。
“立即改变航向,脱离当前空域。”
“此警告仅播报一次。”
话音落下的瞬间,所有系统恢复了正常。雷达屏幕上的“未知001”信号消失了,光学探测器中也再也找不到那个墨黑色物体的踪迹。仿佛刚才发生的一切,都只是一场集体的幻觉。
但控制台上记录下的异常数据,以及每个分析员脸上未褪的惊恐,都在无声地证明着刚才那短暂而恐怖的遭遇。
哈里森无力地瘫坐在椅子上,汗水已经浸透了他的制服。他望着恢复平静的屏幕,脑海中只剩下一个念头:
“我们面对的…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