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三年冬,长江赤壁江段,战云密布,空气仿佛都凝固了铅块,沉重得令人窒息。
北岸,曹军水寨连天,舰船以铁索相连,稳如陆地,意图以绝对的体量和北方士卒擅长的集团作战方式,抵消不习水战的劣势。营寨之内,旌旗招展,但细看之下,许多士卒面带菜色,时有咳嗽之声从营帐中传出。曹操采纳了荆州降将的建议,将战船首尾相接,虽解决了颠簸问题,却也埋下了致命的隐患。曹操本人立于主帅舰楼,望着江面,志得意满,却不知军中疫病正在悄无声息地蔓延,更不知对岸的对手,已为他布下了天罗地网。
南岸,孙刘联军大营。周瑜、程普、刘备、诸葛亮等人齐聚,气氛紧张而有序。
“曹军船舰首尾相接,果然中计!”周瑜俊朗的脸上露出一丝智珠在握的笑容,“此天赐良机,可助我破曹!”
诸葛亮羽扇轻摇,补充道:“都督,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点头,目光锐利地望向北岸那连绵的船阵:“已观测天象,今夜必有东南风起!黄盖老将军可准备好了?”
老将黄盖出列,慨然道:“末将已备好引火之物,蒙冲斗舰二十艘,内载燥荻、枯柴,灌以鱼油,上铺硫磺、焰硝,只待东风一起,便扬帆直冲曹营!”
“好!”周瑜击节,“兴霸(甘宁),你率部为黄老将军掠阵!公奕(蒋钦)、承明(潘璋),各率舟师,待火起后,从两翼掩杀!玄德公,烦请关、张、赵三位将军,沿江岸策应,截杀登岸溃兵!”
“谨遵都督号令!”众将轰然应诺,战意高昂。
是夜,三更时分,果然东南风大作,卷起江涛,猎猎作响!
黄盖立即率领二十艘火船,以投降为名,乘着风势,如同二十条咆哮的火龙,直扑北岸曹军水寨!
曹军望见来船,初时并未在意,以为是黄盖来降。待船队靠近,发现船上无人,尽是烈焰飞腾,方才大惊失色,却已躲避不及!
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火船瞬间撞入曹军连在一起的船阵之中,烈火如同贪婪的巨兽,迅速吞噬着木质舰船。铁索连环,使得船只无法分散,火势在船与船之间疯狂蔓延,整个北岸江面,顷刻间化作一片无边无际的火海!
“起火啦!快跑啊!”
“船被铁索连住了!解不开!”
曹军士卒惊慌失措,哭喊声、惨叫声、船只燃烧的爆裂声混杂在一起,震天动地。无数士卒被烈火焚身,跳入冰冷的江水中,却又因不习水性或被后续战船撞沉而溺毙。
周瑜、刘备联军水师趁势猛攻,鼓声震天,箭如雨下,砍杀声不绝于耳。岸上关羽、张飞、赵云等率军沿江截杀,溃败的曹军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死伤不计其数。
曹操在众将拼死保护下,仓皇弃船登岸,又遭遇联军伏兵,狼狈不堪地由华容道(此处可略微提及,但非重点)向北逃窜。二十万大军,一朝灰飞烟灭,赤壁一把大火,彻底烧断了曹操一统江南的梦想!
赤壁之战的惊天烽火,以及曹军惨败、曹操北遁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了长江两岸,也传到了汉水之北的樊城。
“军师!大捷!赤壁大捷!周瑜一把火,烧得曹操二十万大军灰飞烟灭!”苏厉几乎是冲进了林凡的书房,手中挥舞着刚刚收到的、来自“暗羽”和江东方面的双重密报,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变形。
正在与邓义商议城防的林凡,猛地站起身,接过密报,快速浏览,一向沉静的脸上也忍不住露出了振奋之色!
“好!烧得好!”林凡重重一拳捶在案几上,眼中精光爆射,“曹操败了!荆襄格局,自此彻底改写!”
邓义也是又惊又喜,同时又有些后怕:“我的天……二十万大军,就这么……军师,您真是神机妙算,早就料定曹军必败!”
林凡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迅速冷静下来。赤壁之胜,是孙刘的胜利,对他而言,则是等待已久的最佳时机!
“曹操败退,北军胆寒。曹仁驻扎在樊城外的军队,此刻必然军心浮动,进退失据!”林凡走到巨大的荆州舆图前,手指猛地点在了一个关键位置上——**南郡!**
“我们的机会,来了!”林凡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曹操新败,无力南顾。周瑜、刘备虽胜,然其兵力亦有限,必先追亡逐北,抢夺江陵等沿江重镇,一时难以兼顾荆州北部腹地。此刻,南郡(荆州北部,襄阳以南,江陵以北的广大区域)空虚,正是我等拓展势力,将南阳与樊城连成一片,真正南望荆襄的天赐良机!”
他立刻下达一连串命令:
“苏厉!立刻动用我们在南郡的所有‘暗羽’,以及之前埋下的暗桩,散布谣言,就说曹操已死,北军溃散,周瑜即将北上清剿!同时,接触南郡各县县令、守将,许以重利,陈说利害,劝其归顺!重点是……**襄阳城!** 告诉蔡瑁、张允,曹操已败,他们已成弃子,若肯献城,我可保其性命富贵,若负隅顽抗,待周瑜或我军破城,必死无葬身之地!”
“邓义!你立刻从樊城守军中,挑选三千精锐,多带旗帜,由你亲自率领,打出我军旗号,做出南下接收南郡的姿态,一路招降纳叛,遇小股抵抗则击破之,遇坚城则围而不攻,以威慑为主,速度要快!”
“立刻传令宛城周卓、徐文!南阳主力,除必要守军外,即刻向樊城方向运动,做出大军南下之势,震慑曹仁,使其不敢妄动,策应邓义行动!”
“是!军师!”苏厉和邓义齐声领命,精神抖擞,他们知道,林凡谋划已久的关键落子时刻,终于到了!
林凡的判断精准无比。
赤壁惨败的消息如同瘟疫般在曹军中蔓延。围困樊城的曹仁所部,军心大乱,士卒惶恐,逃亡者日众。曹仁虽乃名将,竭力弹压,但面对主帅溃败、后路可能被截的危局,也不敢再对樊城施加压力,反而开始收缩防线,警惕林凡的突袭,更担心来自南面孙刘联军的兵锋。
而南郡各地,更是乱成一团。曹操败退,主心骨已失。蔡瑁、张允在襄阳如坐针毡,他们献荆州投降,已得罪死了刘备、刘琦,如今靠山曹操又惨败,可谓里外不是人。接到林凡“暗羽”传来的威逼利诱,二人更是惊恐万状,内部争吵不休,是战是降,难以决断,襄阳城防御形同虚设。
南郡其他各县的守令,更是人心惶惶。有的紧闭城门,观望风色;有的则暗中派遣心腹,与邓义派出的先锋接触,试探归顺的条件;更有甚者,直接杀掉城中残余的曹军或蔡瑁嫡系,打出响应刘琦或林凡的旗号,主动请降。
邓义率领的三千精锐,一路南下,几乎未遇像样的抵抗。林凡“王佐之才”的声名,以及南阳兵精粮足、善待降卒的传闻,在此刻发挥了巨大作用。沿途县城,望风归附者甚众。邓义严格按照林凡指示,对降者安抚,秋毫无犯,迅速接管城防,清点府库,并派出信使向樊城报捷。
与此同时,周卓率领的南阳主力前锋,也已抵达樊城,与林凡汇合。大军压境之势,更使得南郡北部曹军和降曹势力魂飞魄散,加速了瓦解过程。
然而,就在林凡势力在南郡高歌猛进之时,来自南面的消息也接踵而至。
周瑜在赤壁大胜后,正挥师西进,围攻江陵!刘备则听从诸葛亮之计,趁周瑜与曹仁(此时曹仁已退守江陵)僵持之际,以“借”为名,命关羽、张飞、赵云等将,迅速南下,收取荆州南部的武陵、长沙、桂阳、零陵等“荆南四郡”!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孙刘联盟在共同抗曹时是盟友,在瓜分胜利果实时,便是潜在的竞争对手。
“军师,周瑜围攻江陵,刘备席卷荆南,势头很猛啊!我们是否要加快速度,与他们在南郡争一争?”从宛城赶来的周卓,看着舆图上各方势力的迅速变化,有些急切地问道。
林凡凝视着地图,目光在江陵和荆南四郡上停留片刻,摇了摇头,手指重点敲在了**襄阳**和南郡北部几个尚未完全控制的要地上。
“不,贪多嚼不烂。江陵是硬骨头,让周瑜去和曹仁啃。荆南四郡地广人稀,且让刘备先去经营。我们的核心目标,是彻底消化南阳,并牢牢控制住南郡北部,尤其是……襄阳!”
他眼中闪烁着计算的光芒:“拿下襄阳,则汉水天险尽在我手,北可屏障南阳,南可虎视江陵,东可呼应江东(虽然可能性小),西可连接上庸!此乃真正的形胜之地,王霸之基!比十个荆南四郡都重要!”
“而且,”林凡嘴角微扬,“刘备取荆南,看似得地,实则将其主力分散于南方,短期内难以北顾。周瑜困于江陵城下,亦无力他顾。此时,正是我们夺取襄阳,巩固北荆州的最佳时机!”
在林凡的精心策划和迅猛行动下,局势的发展几乎完全沿着他预设的轨道进行。
曹仁在江陵苦苦支撑,无力北顾。蔡瑁、张允在内无粮草(被林凡暗中封锁)、外无援兵、内部人心离散的巨大压力下,经过激烈争论和“暗羽”的反复运作,终于放弃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在林凡承诺保全其家族性命和部分财产后,打开襄阳城门,向兵临城下的林凡部将邓义投降!
至此,荆州北部重镇、曾经的州治襄阳,易主林凡!
与此同时,邓义和苏厉也成功招抚、接管了南郡北部大部分县镇。林凡的势力范围,从此前的南阳一郡,骤然扩张至包括南阳、南郡北部(以襄阳为中心)的广大区域,真正成为横亘在曹操与孙刘之间的一方不可小觑的强大势力!
站在襄阳城头,林凡眺望着脚下这座控扼南北的雄城,以及远方奔流不息的汉水,心中豪情激荡。从颍川城头重生的小卒李二狗,到如今手握两郡之地、名动天下的“王佐之才”林军师,这条路,他走了十几年,步步惊心,却也步步为营。
赤壁的烽火映红了南方的天空,也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
“第五卷,‘王佐之才,治国安邦’,至此,算是真正奠定了基业。”林凡心中默念。他成功地在这乱世中,为自己和刘擎打下了一片坚实的根据地,拥有了参与天下博弈的真正资本。
“军师,最新战报,周瑜还在江陵与曹仁激战,刘备已基本掌控荆南四郡。”徐文递上一份简报,语气中带着感慨,“天下三分之势,已露雏形矣。”
林凡接过简报,看了一眼,随手放下。他的目光,已越过眼前的汉水,投向了更西方的益州,投向了北方的中原,也投向了东南那潜在的盟友与未来的对手。
“三分天下?”林凡轻轻摇头,语气平淡却带着无尽的深远,“或许吧。但这棋局,才刚刚走到中盘。”
他转身,走下城楼,玄色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
“传令下去,犒赏三军,安抚百姓,统计户籍,清点府库!”
“我们的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