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云1号”的风波过后,带来的不仅是声誉的回暖,更是一种战略上的清醒。陆信在月度总结会上,拿着那份显示小家电业务利润贡献稳步提升的报表,敲着桌子说:“看到了吗?这日常烟火气里的生意,看着单价不高,但架不住它天天用,人人用!这粘性,比咱们费劲巴拉推销一台‘行者’强!”
这话说到了苏宁心坎上。她一直觉得,技术最终要服务于人,要融入最寻常的日子。“槐花生活实验室”的开放,更让她坚定了这个想法。是时候把“槐花生活”作为一个独立的、清晰的品牌线来运营了。
研发中心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不是吵架,是张师傅的烟袋锅子和几个年轻工程师熬夜提神的咖啡混在一起的味道。白板上画满了电水壶和电吹风的结构草图。
“电水壶的核心,还是控温。”之前负责“炊云1号”控温算法的年轻工程师小陈,指着白板上的电路图,“咱们有现成的传感器和模糊逻辑基础,移植过来问题不大。难点在于怎么做得更精准、更安静。烧水噪音大,是很多用户的痛点。”
“电机,”负责电吹风项目的工程师接口,他面前摆着几个拆得七零八落的市面主流产品,“要转速高,噪音低,还得耐用。风道设计是关键,出风要集中均匀,不能吹得人头皮发麻,还得考虑负离子发生器的集成。”
张师傅磕了磕烟袋锅子,眯着眼看那些图纸:“壶身和风筒的注塑模具得好,接缝要平整,手感要扎实。别整那些花里胡哨的,中看不中用。”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周明忽然开口:“苏工,陆总,我有个想法。”他拿起一个电水壶的塑料手柄样品,“现在市面上的水壶,手柄大多是硬塑料,水烧开了,壶身烫,手柄也导热,容易烫手。咱们能不能……做个不烫手的?”
大家的目光都转向他。周明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继续说:“我查了些资料,可以用双层隔热结构,或者在握持区域用低导热率的材料。甚至……甚至可以试试和咱们藤编工作室合作,用处理过的藤条包裹部分手柄,既隔热,又有特色,还能带动村里。”
用藤编做电水壶手柄?这个想法有点天马行空,让会议室安静了几秒。
陆信摸着下巴:“藤条?会不会显得土?而且卫生、耐用吗?”
“不会!”负责藤编工作室联络的春苗立刻反驳,“咱们现在藤编工作室做的灯罩、花器,都是走高端设计路线,工艺早升级了!藤条经过防霉、防蛀、表面硬化处理,完全可以满足要求。而且,这种天然材质和现代电器的结合,说不定能成为一种独特的风格!”
苏宁听着众人的讨论,意识悄然连接系统。2780点积分安静悬浮。
“系统,对‘槐花生活’品牌线下,恒温电水壶、负离子电吹风的产品定义及技术路径进行整合推演,重点评估:技术复用可行性、差异化设计点、以及品牌视觉语言的统一性。”
【指令确认。推演需消耗积分:350点。是否继续?】
“继续。”
【积分扣除350点,当前积分2430点。推演启动……】
信息流掠过,不仅仅是技术参数,更多关于产品形态、色彩、材质搭配、甚至使用场景的意象涌入脑海。推演结果明确指出,复用“炊云1号”的传感器和控温技术基础可行,能大幅降低研发周期和成本。同时,系统强烈提示:新产品线必须建立统一的、易于识别的“槐花生活”设计语言,避免给人拼凑之感。
推演结束,苏宁睁开眼,目光清明。
“周明的想法很好。”她首先肯定了年轻人,“藤编手柄,可以作为我们‘槐花生活’线的一个标志性设计元素,体现我们扎根土地、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理念。春苗,你和藤编工作室沟通,尽快拿出几个手柄的设计样品和工艺方案。”
她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纷乱的草图旁,画了一个简洁的轮廓:“我们的设计语言,要统一。线条圆润流畅,避免尖锐棱角;色彩用温和的中性色,比如米白、浅灰、燕麦色;材质注重质感,塑料要温润,金属要细腻,藤编要精致。让人一眼看过去,就知道这是‘槐花生活’的东西,是安心、舒适、有温度的。”
她顿了顿,看向小陈和电机工程师:“技术上,电水壶的静音和精准控温是核心,电吹风的马达性能和风道设计是关键。就按现有思路推进,大胆尝试。张师傅,模具和生产线改造您多费心,品质是第一位的。”
战略清晰,分工明确,项目再次高速运转起来。
藤编工作室那边接到任务,既兴奋又倍感压力。老手艺人带着村里那两个灵巧的后生,对着电水壶手柄的3d图纸,反复琢磨如何将柔韧的藤条与硬质的塑料基座完美结合,既要保证结构牢固,又要呈现藤编的自然美感。失败了好几次,不是接口松动,就是形态笨拙。
“不行,得改结构。”老师傅戴着老花镜,用粗糙的手指比划着,“这里,加个卡槽,藤条嵌进去,再灌一点点专用胶,既牢固又看不出来。”
另一边,小家电研发组也在攻克难题。电水壶为了降低噪音,尝试了不同形状的加热底盘和消音结构;电吹风为了集成负离子发生器,不断调整风道内部的气流路径,确保负离子能有效送达发丝。
苏宁时不时会去实验室和车间转转。她看到周明为了测试不同隔热材料的效果,胳膊上被烫红了好几处;看到张师傅为了一个模具的精度,拿着放大镜和游标卡尺较劲半天;看到藤编工作室的年轻人,因为终于做出一个严丝合缝、美观牢固的藤编手柄样品而欢呼雀跃。
这种充满烟火气的攻坚,与之前研发“星火”时的感觉截然不同,更琐碎,更具体,却也更能触摸到生活的温度。
一个多月后,第一批“槐花生活”恒温电水壶和负离子电吹风的工程样机摆在了苏宁和陆信面前。
电水壶壶身是温润的米白色,线条优雅,最亮眼的是那个浅棕色、由细密藤条精心编织包裹的手柄,握感舒适,隔热效果极佳。通电后,烧水过程明显比普通水壶安静,到达设定温度后立刻无声跳断,液晶屏显示实时水温。
电吹风则是流畅的浅灰色筒身,握持处也点缀了一圈同色系的藤编元素,重量适中。开启后,电机声音低沉,风力集中而柔和,负离子功能开启时,能闻到一股淡淡的、类似雨后空气的清新感。
“像那么回事了!”陆信拿着电吹风吹了吹自己的头发,感受着风力和噪音,“这风舒服,不燥。这藤条手柄,摸着是挺不一样。”
苏宁拿起电水壶,感受着藤编手柄传来的独特触感,又看了看它们与“炊云1号”摆在一起时,那种和谐统一的调性,点了点头。
“可以准备小批量试产,投放市场测试了。”她说,“记住我们的策略,这些高频使用的小家电,不追求暴利,但要确保极致的用户体验。它们是我们‘槐花’品牌走进更多家庭的信使,它们的口碑,会为我们更核心的电子业务,铺就更广阔的道路。”
【叮!“槐花生活”产品线成功启动,首期产品(恒温电水壶、负离子电吹风)完成研发,实现技术复用与设计创新,初步建立统一品牌视觉语言。奖励积分:450点!】
【当前总积分:2880点!】
积分稳步增长,反映着这条新开辟的战线正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当这些带着藤编温度、贴着“槐花生活”标签的水壶和电吹风,开始进入千家万户的厨房和浴室时,它们承载的,已不仅仅是一件商品的功能,更是一个品牌试图与用户日常生活建立起的、温暖而持久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