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报道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虽然权威检测报告已经公布,销售数据也在回升,但网络上仍有些许质疑的杂音,像梅雨季节墙角渗出的湿气,挥之不去。陆信的意思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低调一阵,风头过去就好了。
但苏宁不这么想。
“躲,是躲不过去的。”她在管理层会议上说,手指轻轻点着那份第三方检测报告,“他们敢暗地里放箭,就是赌我们不敢站到阳光底下。我们偏要把所有东西都摊开,放在太阳底下晒一晒。”
她的提议是,召开一场正式的新闻发布会,不回避,不解释,只呈现。现场演示“炊云1号”的辐射检测,并宣布一个大胆的决定——成立“槐花生活实验室”,长期向公众和媒体开放,随时接受监督。
这个提议让在座的一些人吸了口凉气。向公众开放?那不是把自己扒光了给人看吗?万一有点什么疏漏……
“就是要让人看。”苏宁目光平静,“我们有信心经得起看。只有彻底透明,才能堵住所有人的嘴,才能把这次危机,变成我们信誉的基石。”
陆信沉吟良久,看着苏宁眼中那份不容置疑的笃定,最终拍了板:“就按苏宁说的办!要搞,就搞得堂堂正正!”
发布会定在三天后,地点选在了市科技馆的报告厅。邀请函发给了所有主流媒体,包括之前刊登过负面报道的那几家。
发布会前一天,苏宁接到了一个意外的电话,是槐花村老支书打来的。
“苏宁啊,”老支书的声音透过电话线,带着乡野特有的洪亮和实在,“俺们在电视上看到有人说咱那电饭煲的怪话!村里人都气不过!那玩意儿好不好,俺们用了还不知道吗?老憨带着大伙儿,用你们送回来的那几台‘炊云’,在合作社摆了个席面,请了左右邻村的老少爷们儿都来吃了!那米饭,香得很!没一个人说不好!俺们都想好了,明天我们也去市里,给你们壮壮声势!”
苏宁握着电话,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她本想婉拒,怕给村里添麻烦,但转念一想,这或许是最真实、最有力的回应。
“谢谢老支书!谢谢乡亲们!”她真诚地道谢,“明天,欢迎你们来!”
发布会当天,科技馆报告厅座无虚席。镁光灯闪烁,气氛严肃中带着一丝好奇与审视。陆信作为集团代表,首先做了简短开场,没有诉苦,没有指责,只是平静地陈述了事实,重申了“槐花”对产品质量和用户安全的绝对承诺。
然后,重头戏来了。工作人员在现场架设了专业的电磁辐射检测仪,连接到大屏幕上。苏宁亲自操作,将一台正在工作的“炊云1号”放在检测探头旁。
大屏幕上,实时数据跳动起来。数值始终稳定在极低的绿色安全区间内,远远低于旁边同步显示的国家标准红线。
“各位媒体朋友,这就是事实。”苏宁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全场,清晰而稳定,“我们欢迎任何机构、任何个人,在任何时候,用同样的标准,对我们的产品进行检测。”
现场一片寂静,只有相机快门的咔嚓声。事实胜于雄辩。
就在这时,报告厅侧门一阵小小的骚动。只见赵老憨穿着一身只有在过年走亲戚时才舍得穿的半新中山装,带着七八个同样衣着整洁、面色红润的槐花村村民走了进来,手里还提着几个盖着白布的篮子。他们的出现,与现场西装革履的氛围有些格格不入,却瞬间吸引了所有镜头的目光。
老支书走在最前面,他没见过这么大阵仗,有些紧张,但腰板挺得笔直。他走到台前,从陆信手里接过话筒,手有点抖,声音却异常洪亮:
“俺们是槐花村的!台上这电饭煲,俺们村合作社天天用!”他回身一指赵老憨提着的篮子,“俺们今天来,没别的事,就是用这锅焖了米饭,带来给城里的同志们尝尝!是好是孬,大家吃了再说!”
说着,赵老憨和几个村民揭开篮子上的白布,里面是满满几大桶冒着热气的、晶莹剔透的白米饭,浓郁的米香瞬间在报告厅里弥漫开来。
现场顿时一片哗然,随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质朴而直接的方式,比任何数据图表都更具冲击力。记者们蜂拥而上,镜头对准了那几桶米饭和满脸自豪的村民们。
“大爷,这饭真是那锅做的?”
“那还能有假?俺们合作社现在全靠它!以前焖饭看火候,累死个人,现在一按就行,娃娃都能做!”
“味道怎么样?”
“香!软硬正好,还不糊底!你尝尝!”
有记者真的拿起一次性碗筷尝了一口,连连点头。这一幕通过镜头传了出去,之前所有关于“辐射”、“隐患”的阴霾,在这扑面而来的饭香和村民憨厚的笑容面前,彻底烟消云散。
趁着这股热乎劲儿,苏宁宣布了成立“槐花生活实验室”的决定。她承诺,这个实验室将长期对外开放,任何人都可以预约参观,亲眼见证“槐花”产品从研发、材料、到生产、测试的全过程。
“我们相信,真诚和透明,是应对一切质疑最好的方式。”苏宁最后说道,“‘槐花’扎根于这片土地,我们的初心,就是用好技术,为大家创造更安心、更便利的生活。这个实验室,就是我们敞开的家门,欢迎大家常来看看。”
发布会取得了远超预期的成功。第二天,媒体的报道风向彻底逆转。“数据粉碎谣言,饭香见证品质”、“槐花敞开大门,底气何来?”、“从乡村宴席到科技发布会,一个品牌的诚信答卷”……类似的标题占据了各大媒体的重要版面。赵老憨和槐花村村民那质朴的证言和那几桶米饭,成了这次危机公关中最亮眼、最动人的一笔。
【叮!成功召开新闻发布会,以数据实证与真诚态度化解舆论危机,并宣布成立开放式实验室,极大提升品牌透明度与公众信任度。奖励积分:400点!】
【当前总积分:2780点!】
积分的大幅增长,伴随着社会声誉的显着提升。这一次,苏宁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被动防御的成功,更是一种主动构筑品牌护城河的战略胜利。
风波过后,“槐花生活实验室”的预约电话果然成了热线,不仅有普通市民、学生团体,甚至还有一些竞争对手派来“观摩学习”的人员。集团上下对此坦然接受,既然敢开放,就不怕人看。
周明主动请缨,成了实验室首批讲解员之一,用他扎实的技术功底和年轻人的热情,向参观者娓娓道来产品背后的科技故事。张师傅也时不时被请来,现场演示一些生产工艺,他那带着口音的大嗓门和熟练的操作,成了实验室里最受欢迎的环节之一。
陆信看着这一切,对苏宁感叹:“你这步棋,真是走活了。以前是咱们自己闷头干,现在是拉着用户一起往前走。这感觉,不一样了。”
苏宁站在实验室的观察走廊上,看着下面好奇参观的人群,其中不乏父母带着孩子前来。“技术不应该高高在上。”她轻声说,“让它回归生活,被理解,被信任,这才是它最大的价值。”
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窗洒进来,将“槐花生活实验室”几个字映照得格外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