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苏母那才说道,“饿……饿了吧?”
这是一个母亲最本能的关心。
苏晓蔓的眼泪又一次涌了上来,但这一次,她没有哭出声,只是用力地点了点头。
她确实饿了。从早上到现在,她水米未进,全靠一口气撑着。现在那口气被杨明宇那件外套和那番话给卸掉了,饥饿感便如潮水般浮现了出来。
“冰箱里应该还有一点面包,我拿给你你先吃点吧。”
苏母常年的养尊处优生活遭遇到今天的巨大打击,其实已经耗尽了她所有的力气。
就在这时,一只手扶住了她。
是苏晓蔓。
“妈,你坐着,”苏晓蔓的声音还有些颤抖,但已经多了镇定,“我来”
等到苏晓蔓去厨房的冰箱里找到面包,再拿出来的时候,发现母亲已经在沙发上睡着了。
苏晓蔓找来一条毯子轻轻地盖在了母亲身上。
她看着母亲那张曾经保养的很好,此刻却写满憔悴的脸,心中一阵酸楚。
她走回自己的房间,关上门,背靠着门板缓缓滑落。
孤独和恐惧在寂静的深夜里被无限放大。
杨老师……
那个男人的身影不可抑制地浮现在她的脑海里。他披在她身上的外套,他牵着她的那只手,他那句“天塌下来有老师在”的承诺……
他是她此刻唯一能想到的,能抓住的浮木。
可是,她能给他打电话吗?
现在已经是深夜十一点了,他应该已经睡了吧?自己这么晚去打扰他,会不会太不懂事了?
而且,该说什么呢?
说“老师,我还是好害怕”?
这显得自己也太没用了。他临走前可是说了,希望看到一个“准备好战斗的家庭”。自己这才过了几个小时,就又要打电话去示弱?
苏晓蔓的内心陷入了天人交战。
她那属于少女的骄傲和那份对唯一依靠的渴望在激烈地搏斗着。
……
另一边,杨明宇当然没睡。
他正坐在自己公寓的书房里,电脑屏幕上显示的不是教案,而是江城市政府的官方网站和一些本地新闻门户。
他在复盘。
复盘整个事件的经过,评估自己每一个决策的得失,并为下一步的行动制定详细的预案。
今天对苏晓蔓的危机干预,整体而言他给自己打八十五分。
扣掉的十五分在于,他低估了苏母的情绪崩溃程度,导致他介入的时机稍微晚了一点,让苏晓蔓多承受了十几句恶毒的语言攻击。
“还是经验主义了,”杨明宇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自言自语道,“总想着让她们母女先自己内部消化一下,却忽略了‘溃堤效应’。对于长期顺遂的优越家庭来说,他们的心理防线往往比普通家庭更脆弱,一旦崩溃,就不是漏水那么简单了,而是决堤。”
他将这一点默默地记在了自己的工作笔记上。
至于下一步……
杨明宇的目光落在了那份他打印出来的关于苏德东被调查的官方通报上。
通报的用词很讲究,“涉嫌严重违纪”。这个词的解释空间很大,可大可小。
但凭借上一世的记忆,杨明宇知道,苏德东这次的问题,雷声大,雨点小。最终的定性,更偏向于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而非个人贪腐。
但这个“先知”的身份,他不能暴露。
他现在需要做的,不是去当一个神棍,而是要用最合理的方式引导苏家走上正确的应对轨道。
而这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找到一个绝对可靠的律师。
这个律师不仅要业务能力过硬,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官场的游戏规则,并且口风要紧。
杨明宇的脑海里开始飞速地筛选着人选。
就在这时,桌上的手机震动了起来。
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陌生的号码,接通后才发现是苏晓蔓的母亲。
杨明宇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他知道,他等的那个“求救信号”来了。
这通电话,是他整个援助计划的重要一环。只有对方主动的提出诉求,他后续才能名正言顺的介入,这一点很重要。
否则,你上赶着去帮忙,在别人眼里那不叫雪中送炭,那叫别有用心。
你看,帮助人也是一门技术活。时机、方式、力度,但凡有一个环节没掌握好,都可能好心办成坏事,甚至引火烧身。
杨明宇清了清嗓子,调整了一下情绪,然后按下了接听键。
“喂,苏晓蔓妈妈。”他的声音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电话那头是长达十几秒的沉默。
杨明宇没有催促,他只是耐心地等着。他能听到对方的呼吸声,以及隐约传来的抽泣。
终于,一个沙哑无助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
“杨……杨老师……对不起,这么晚……还打扰您……”
此刻苏母的声音与白天那个歇斯底里的疯婆子判若两人。此刻的她就像一个迷失在茫茫黑夜里的旅人,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问路的人。
“没关系,我还没睡。”杨明宇的语气依旧温和。
“杨老师……我……我……”
她似乎想说什么,但情绪再次激动起来,后面的话都化作了压抑不住的泣不成声。
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白天的哭泣。
这标志着,她的心理状态已经从非理性的“应激期”,进入到了痛苦的“现实认知期”。
通俗点说,就是她终于哭明白了。
杨明宇依旧没有打断她,他只是静静地听着。他知道,现在他说的任何一句“别哭了”、“坚强点”都不会起到正向的作用。
他要做的是等她哭完,等她把内心积压的所有负面情绪都倾倒出来。
又过了许久,电话那头的哭声渐渐平息,化为了断断续续的抽噎。
“杨老师……我……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句话才是这通电话的核心。
杨明宇知道,轮到他出场了。
他开口了“您能在这个时候,选择打给我,而不是继续用酒精麻痹自己,这说明,您已经做出了最正确的第一步。您比您自己想象的要坚强得多。”
先给予肯定。
对于一个溺水的人来说,你直接扔个救生圈过去,他可能都没力气接。你得先大声地告诉他:“别怕!我看到你了!你坚持住!”先从精神上,给他注入一针强心剂。
果然,电话那头的苏母,抽噎声停顿了一下。
“可是……我……我们家……”
“我知道,请放心。从现在起,我不仅是晓蔓的老师,也是你们家的朋友。明天,我们第一步要做的是找一个可靠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