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终于结束,江城一中迎来了高二下学期的开学。
对于高二(14)班的学生们来说,这个新学期开始得有点不一样。走在校园里能够感受的到来自其他班同学的目光里多了敬畏。
没办法,谁让他们的班主任杨明宇刚刚正面硬扛了省教育厅的调查组,还毫发无伤呢?
这事迹已经在江城一中的学生之间传成了神话。什么“杨老师舌战群儒,说得调查组哑口无言”,什么“张副厅长被杨老师的人格魅力折服,当场就要拜把子”,这些小道消息传得一个比一个离谱。
连带着14班的学生们也觉得自己脸上贴了金。
开学第一天的第一堂班会课,杨明宇走进教室,立刻就明显的感受到浮躁之气。
有些同学带头起哄:“杨老师,给咱们讲讲您是怎么大杀四方的呗?咱们也好学习学习,以后出去也好吹牛啊!”
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哄笑。
“就是啊杨老师,讲讲呗!”
杨明宇走到讲台前将教案轻轻放下。他没有笑,只是平静地看着他们,那目光如同一盆冷水让热闹的教室迅速安静下来。
他等所有人都坐直了身体,才缓缓开口。
“讲一讲?好啊,那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好好讲一讲一下。不过,我们不复盘胜利,我们来复盘——我们差一点就输了的九十九种可能。”
这话一出,所有学生都愣住了。
杨明宇没有理会学生们错愕的表情,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第一个名字:孙伟。
“首先,我们要感谢孙伟老师。”杨明宇说道,“在调查组最初约谈老师,风向最不明朗的时候,孙老师是第一个站出来,为我们14班说公道话。你们想过没有,如果他当时选择沉默或者落井下石,调查组对我们的第一印象会是什么?”
这番话让所有学生都陷入了沉思。他们中的很多人之前还因为孙伟是1班的班主任而对他抱有敌意。
“其次,我们要感谢李浩。”杨明宇又写下了第二个名字。
李浩在座位上猛地一颤,有些不敢相信地抬起头。
“在面对调查组带有引导性的提问时,李浩同学没有退缩,也没有被吓倒,而是真诚讲述了我们这个集体为他做过的事情。”杨明宇温和地看向李浩,“他的那句‘他们给我的,是光’,比我写的书都更有力量。你们想过没有,如果当时他因为害怕和自卑说出一些模棱两可的话,调查报告的结论又会是什么?”
李浩的眼眶瞬间就红了,他身边的同学伸出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最后,我们还要感谢一点运气。”杨明宇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我们很幸运,遇到了一位愿意倾听的张副厅长。但你们再想一想,如果来的是一位先入为主的领导呢?他完全可以无视我们的证据,只采纳那篇批判文章的观点,给我们的模式扣上一顶‘哗众取宠’的帽子。到那个时候,我们所有的努力都会变成一个笑话。”
教室内鸦雀无声。
学生们脸上被后怕所取代。他们意识到胜利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多的凶险和偶然。
杨明宇从不吝啬赞美,但也绝不允许他的学生们被胜利冲昏头脑。在他看来,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看待成功与失败,远比教会他们解几道数学题更重要。胜利不是一个人的封神,而是一群人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下侥幸抓住的一次机会。不懂得这一点,再大的成功也只是下一次失败的序曲。
“所以,”杨明宇做了最后的总结,“这次我们赢了。但赢得不轻松,也不侥幸。它告诉我们,坚持做正确的事会得到回报,但也需要朋友的支持,需要自身的勇敢,还需要一点点命运的眷顾。我们真正值得骄傲的不是我们赢了,而是我们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一个人掉链子。”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的脸庞,语气重新变得有力:“好了,关于这件事的复盘到此结束。过去的荣誉翻篇了。从现在开始收起你们的骄傲,我们进入高二下学期。我们的敌人不再是调查组,也不是任何一个班级,而是我们自己。所有人,把心给我收回来,准备上课!”
“是!”
这一次,全班的回答多了几分沉稳和坚定。
班会课结束后,杨明宇刚走出教室就被一个身影拦住了。是教导主任王海德。
王海德脸上满是笑容,把杨明宇拉到走廊的角落。
“杨神仙!你现在可是咱们学校的定海神针,是咱们江城教育界的活化石……哦呸,是活招牌!你可千万不能再出什么事了啊!”
杨明宇被他这番做派搞得哭笑不得:“王主任,您有话直说,我这小心脏可经不起您这么捧杀。”
“哎,是这么个事。”王海德压低了声音“上面要塞个人到你们班来。”
“转学生?”杨明宇皱了皱眉,“正常流程,您批条子就行了,不用特地来找我吧?”
“哎哟我的杨老师喂!这要是个正常的吗?这次来的是个祖宗!是苏副市长的独生女,苏晓蔓!”
杨明宇心中一动,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上一世,这个苏晓蔓就曾是江城一中的风云人物,但不是因为成绩,而是因为她那飞扬跋扈的性格和混乱的私生活,在高二下学期因为惹出了不少的风波,最后被家里安排出国草草收场。没想到这一世,阴差阳错竟然要转到自己班里来。
“苏市长的女儿?”杨明宇故作不知问道,“那她成绩怎么样?为什么要转到我们班?”
王海德一听这话脸更苦了:“成绩……成绩倒是不差,在原来的学校也是尖子生。可这大小姐的脾气那是远近闻名啊!至于为什么来咱们班,那还用说吗?苏市长亲自点的名,说全江城就您杨老师教得好,能让她女儿收心!”
“王主任,您的意思是?”杨明宇看着他,揣着明白装糊涂。
“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王海德一脸便秘的表情,“杨老师,我知道您有原则。但是,这次情况特殊!我的意思是,能不能在座位安排上,纪律管理上,稍微照顾一下?您就把她供着,只要保证她在咱们学校平平安安待到毕业,别捅娄子,就算咱们烧高香了!”
他既不敢得罪手握实权的副市长,又不敢对杨明宇提太过分的要求,只能在夹缝里和稀泥。
杨明宇听完沉默了片刻。
王海德见他不说话,心里更是七上八下,他太了解杨明宇的脾气了,这位爷可是连省厅调查组都敢硬扛的主,会把一个副市长的女儿放在眼里?
“王主任,您放心。”
王海德一听眼睛顿时亮了:“您……您答应了?”
“我的意思是,您放心,我不会让她在学校里捅娄子。”杨明宇的语气依旧平静,但接下来的话,却让王海德刚放下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在我的班里没有特殊学生,只有14班的学生。规矩对所有人都一样。”
王海德脸上的笑容凝固了。他看着杨明宇嘴巴张了张,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他想说“杨老师你这是要玩火啊”,又想说“兄弟你可千万别冲动”,但最终,千言万语都化作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哎……我就知道……”王海德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行吧,杨老师,话我带到了。您自己看着办吧。”
说完,他就慢悠悠地走了。
杨明宇看着王海德离去的背影,脸上的平静渐渐褪去,露出凝重的神色。
他当然知道,拒绝“特殊照顾”苏晓蔓可能会面临什么样的压力。但他更清楚,自己好不容易在14班建立起来的那套“公平、公正、靠努力赢得尊重”的价值观念是何等的脆弱。
这个观念是14班所有学生建立自信的基石。一旦这个基石因为特权的出现而产生裂缝,整个班级就会散掉。
一个苏晓蔓或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她轻易践踏规则的特权思想。
这,才是杨明宇真正要面对的敌人。
他转过身看向教室内,学生们已经拿出了课本,在林天和班长的带领下开始了新学期的第一次自主预习。
杨明宇的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想进我的班可以。”他在心中默默说道,“但无论是谁,都必须遵守这里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