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宇走近高二(14)班时,里面正乱成了一锅粥。
很神奇的是学生们已经得知了消息,整个班级处于亢奋的状态。兴奋的咋呼声和捶桌子的声音此起彼伏。
“3.1分!就差3.1分!我的妈呀,我们差点就把1班给干翻了!”
“哈哈哈,我数学虽然只考了80多分,但我感觉自己为这3.1分的差距贡献了诺贝尔奖级别的力量!”
张伟激动地挥舞着拳头道:“我早就说了!咱们14班就是最牛逼的!什么刷题机器,在咱们这群硬汉面前就是一堆废铁!”
新任班长周鹏更是戏精附体,他站在讲台上,用手捂着胸口,一脸悲痛地模仿着电影里的腔调:“兄弟们!我们输了……我们只输了区区3.1分!这是我们战略上的巨大胜利!这是虽败犹荣!这是……哎哟!”
话没说完,杨明宇直接来个敲壳拽。
“都给我安静!”杨明宇没好气地吼了一嗓子。
前一秒还热闹的班级后一秒瞬间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迅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正襟危坐,但脸上那兴奋劲儿怎么也藏不住。
杨明宇看着这一幕心中也是感慨万千。他开始故作严肃道:“一个个都出息了啊?差3.1分,输了就是输了,有什么好高兴的?”他将成绩单甩在讲台上,“看看人家1班,总平均分635.8!再看看你们,632.7!这3.1分,够你们每个人多背十个英语单词,多做两道选择题了!”
学生们被他这盆冷水浇得有点懵,一个个面面相觑,脸上的笑容也收敛了起来。
林天小声嘀咕了一句:“可是……杨老师,我们已经追了10分了……”
“追了10分又怎么样?”杨明宇立刻瞪了他一眼,“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是‘全员本科,一个都不能少’!是三年后的高考!不是跟隔壁班比谁跑得快!这次期末考,暴露出的问题还少吗?数学压轴题,我们班有几个人完整做出来了?理综的选择题,失分率是不是还是很高?一个个都给我好好反思!”
他虽然嘴上骂得凶,心里却乐开了花。这群小兔崽子们就不能惯着,稍微给点阳光就灿烂,尾巴能翘到天上去。适当的敲打是为了让他们保持清醒,更是为了让他们拥有更高的目标。
所谓“praise in public, criticize in private”(公开表扬,私下批评),杨明宇深谙其道,但他有时候也喜欢反着用。在外面,他把自己的学生夸得天上有地下无;关起门来,他则扮演着最严厉的“恶人”。因为他知道,外面的人只会锦上添花,而真正能让他们成长的只有直面不足的勇气。
一通劈头盖脸的批评完,教室里的浮躁果然被压了下去。学生们开始冷静下来,认真地思考着杨明宇提出的问题。
看到火候差不多了,杨明宇的语气才缓和了下来。
“当然,”他话锋一转“这次考试,大家打了一场非常漂亮的硬仗。尤其是在我们前期面临那么大困难的情况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作为你们的班主任,我——”
他故意拉长了声音,所有学生都期待着那句他们最想听到的表扬。
“很欣慰。”杨明宇慢悠悠地说出了这三个字。
虽然只有三个字,教室里瞬间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但是!”杨明宇再次抬手,示意大家安静,“我今天最想表扬的,不是考得最好的林天,也不是进步最大的同学,而是我们班的一个‘幕后英雄’。”
他看向了李浩。
“李浩,请你站起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李浩
李浩有些不知所措地站了起来,脸上带着茫然。
杨明宇看着他郑重道:“这次期末考,李浩同学的总分,位列班级第五,年级第二十!他在承受着巨大生活压力的同时,不仅没有被压垮,反而迸发出了惊人的学习潜力。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帮助下,我们班的英语平均分,比上次联考,整整提高了3.7分!这3.7分里,有他自己的努力,更有他对这个集体的无私回报!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李浩!”
这掌声真诚又响亮。
李浩站在那里眼眶渐渐红了。他想起了那段最黑暗的日子,想起了同学们为他做的一切。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对着全班同学鞠了一躬。
这一躬包含了太多太多。是感谢,是救赎,也是一个少年对集体最崇高的敬意。
这一刻,14班所有人都明白了一个道理:帮助别人,最终成就的也是自己。他们耗费在李浩身上的每一分钟,最终都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回馈到了整个集体身上。
这,或许就是“14班模式”最核心的秘密。
……
当天下午的年级组总结大会,气氛显得有些微妙。
大会的流程和往常一样,总结、分析、表彰。当教导主任王海德宣布,高二年级“学习进步最快班级”和“优秀班集体”两项最高荣誉同时授予高二(14)班时,所有人都觉得理所应当。
会议进行到尾声,进入自由讨论环节。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会议即将结束时孙伟站了起来。
他径直走到了杨明宇的面前沉默了片刻。然他伸出了自己的右手开口说道:
“杨老师,我佩服你。”
“今天下午,我回班里总结考试。我的学生们考了第一,但没有一个人高兴。他们只是麻木地在对答案,在讨论下一套该刷什么卷子。”孙伟的语气里充满了苦涩,“而我听说,你们班是在开庆功会。”
他抬起头看着杨明宇:“我一直以为,我的方法是通往高考胜利最正确的道路。但今天我才发现,我让他们有了优秀的成绩,却好像把他们身上一些更宝贵的东西给磨没了。”
“杨老师,下学期我希望能有机会带领我的学生和你们14班,进行深度的交流学习。我想向你学习如何教书,更要向你学习如何育人。”
杨明宇看着眼前的孙伟,心中也生出几分敬意。承认自己的不足比坚持错误的骄傲需要更大的勇气。
他握住了孙伟的手用力地摇了摇,脸上露出了真诚的笑容:
“孙老师,您言重了。我们不是对手,我们是战友,我们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们成长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交流学习,随时欢迎。江城一中的目标从来不是培养出一个最强的班级,而是打造出一个最强的年级!”
办公室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掌声是送给孙伟的勇气,更是送给杨明宇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