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平淡安宁的日子持续了有半个月,一天半夜,林知意正在温暖的被窝里睡得正香的时候,一阵突如其来的声响打破了这份宁静。
那是一种奇怪的声音,仿佛有什么动物正在用爪子划拉着房门,一下又一下。林知意被这声音惊醒,还没等她完全清醒,那声音又一次传来,而且比之前更加响亮。这一次,林知意的瞌睡虫瞬间被吓跑了,她的心跳也开始加速,脑海中不断闪过各种可能的情况。
就在她紧张地猜测着是什么动物发出这样的声音时,突然,一声低沉的吼叫从门外传来。林知意立刻听出,那是大黄的声音!她心中一紧,连忙翻身下床,迅速穿好衣服,然后抓起一根蜡烛点燃,匆匆忙忙地打开了房门。
门刚一打开,大黄便出现在了林知意的面前。它似乎有些焦急,一口就叼住林知意的衣角,似乎想要带她去某个地方。
林知意没有犹豫,立刻顺从地跟着大黄走了出去。大黄带着她穿过院子,径直朝着窝棚的方向走去。
当她走到窝棚前时,眼前的景象让她大吃一惊。只见大黑正蜷缩着身子,紧紧地将一堆毛茸茸的东西护在身下。这些小东西只有巴掌大小,眼睛还没有睁开,嘴巴却不停地哼哼唧唧叫着,似乎在寻找着什么。
看到有人过来,大黑黄瞬间警觉起来,它弓起身子,露出尖锐的獠牙,嘴里发出低沉的咆哮声,似乎想要将来人吓跑。然而,当它看清来人是林知意时,它忙不迭地将牙齿收了回去,还轻轻地摇了摇尾巴。
一阵凉风吹过,林知意忍不住打了个寒颤。深秋的夜晚已经很冷了,那寒风像刀子一样,直往人的骨头里钻。林知意缩了缩脖子,快步走到柴房门口,伸手推开了那扇半合着的门。
走进柴房,林知意将整齐捆放在墙角的稻草解开,然后在另一侧没有柴火的墙角铺了一个厚厚的稻草窝。接着,她又从房间里抱出了那床在茅草屋用过的没舍得扔旧被子,小心翼翼地铺在稻草上。
一切都准备就绪后,林知意这才走出柴房,准备将小狗们转移到这个温暖的新窝里。
每一个刚生了孩子的母亲,都会有一种强烈的想要保护孩子的冲动,对此,林知意深有体会。
为了避免大黑因为护子心切而咬伤自己,林知意决定先试探一下大黑的反应。她慢慢地伸出手,轻轻地抚摸了一下大黑的脑袋。
见大黑并没有像想象中的那样抗拒,林知意才深吸一口气,温柔地对大黑说道:“大黑啊,你要乖乖的哦,这天实在是太冷啦,你刚刚才生完宝宝,身子骨很弱,宝宝们又还小,你们都不能在外面吹冷风。我先把宝宝们抱进屋里去,等会儿再来抱你,好吗?”
尽管林知意如此耐心地安抚着大黑,但她的心里却始终有些不踏实。于是,她稍稍弯下腰,凑近大黄的耳朵,压低声音对一旁的大黄警告道:“大黄,看好你的媳妇哈,它要是咬我的话,我跟你没完!”
交代完大黄后,林知意小心翼翼地伸出手,试探性地抱起了第一只狗仔。令人欣慰的是,大黑表现得异常温顺,它一动不动地趴着,并没有对她露出丝毫的敌意或攻击性。
林知意见状,心中稍安,接着又抱起了第二只、第三只……害怕摔着这些可爱的小家伙,她每次都只敢抱起三只小狗仔。
然而,当小狗仔们一离开大黑的身边,它们的嘴里就开始发出哼哼唧唧的声音,似乎在抗议着与妈妈的分离。大黑听到宝宝们的叫声,抬起头看了一眼林知意手中的孩子们,但它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只是默默地注视着。
尽管大黑看起来并无异常,林知意的内心还是充满了恐惧。她紧张地吞了吞口水,脚步有些匆忙地将小狗仔们抱进了柴房里。
就这样,林知意来来回回跑了四趟,才终于将十只小狗仔全部安全地抱到了柴房里。每一次往返,她都提心吊胆,生怕大黑会突然发难。
终于轮到了大黑,就在林知意还在担心自己是否能够抱得动大黑的时候,大黑突然自己站起身来,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了屋里。
至于大黄,它一路小跑着,像个小跟班一样屁颠屁颠地紧跟着大黑。林知意见状,也连忙跟在它们身后走进了屋里。
一进屋,林知意就看到大黑缓缓地躺了下来,原本还在四处乱爬的小狗仔们,就像闻着味儿似的,纷纷蛄蛹着朝大黑而去,。
这些小狗崽子们在大黑的身上挤来挤去,一拱一拱的,看起来十分可爱。不一会儿,它们就开始津津有味地吃起奶来,场面温馨而有趣。
林知意见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意。她转身走进厨房,熟练地生起火来,准备为大黑煮一盆美味的猪肺疙瘩汤。
等到疙瘩汤煮好,林知意端去给大黑的时候,她发现小狗仔们已经吃饱喝足,一个个都安静地睡着了,看上去十分乖巧。
林知意轻轻地将疙瘩汤放在大黑能够够得着的地方,然后后退两步,静静地观察着大黑的反应。大黑抬起头,用它那对大大的眼睛看了林知意一眼。接着,大黑低低地叫了两声,仿佛在向林知意表示感谢。然后,它才低下头,开始埋头吃起疙瘩汤来。
林知意竟从大黑的眼睛里看出了一丝动容,这可真是不容易啊!这一刻,林知意感觉自己就像是终于得到儿媳妇认可的婆婆一样,感动得老泪纵横。
就这样,林知意开始了每日给大黑做月子餐的生活。好在大黑并不挑嘴,林知意给什么它就吃什么,这让林知意省了不少心。不过,由于大黑现在需要更多的营养来喂养小狗仔们,所以它的食量也比以前大了许多。
本着少食多餐的原则,林知意将喂养大黑的规律从之前的一天三顿改成了现在的一天六顿。至于大黄,往往都是等大黑吃完后,才会去吃剩下的那些。
按理说这样的饮食条件还算不错,但几天下来,大黑还是肉眼可见地瘦了一圈。小狗仔们倒是一只只变得圆滚滚的,非常可爱。
看着大黑喂奶时一脸生无可恋的样子,以及大黑越来越瘦的身影,林知意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于是,她决定给大黑添点肉,改善一下伙食。
第二天一大早,林知意就赶着骡车去镇上了。这辆骡车是她之前做糟椒生意时买的,本来一开始只是隔几天才需要去杂货铺送一回货,她推着推车就可以去送货了。但随着生意越来越好,送货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到了后来甚至需要一天一送,林知意实在是有些吃不消了。
为了节省时间和体力,林知意最终还是花了八两银子买了这辆骡车。有了骡车之后,她每天去镇上的时间缩短了一半,毕竟两条腿的人还是跑不过四条腿的骡车啊!
到了镇上,刘屠户的肉摊前人头攒动,好不热闹。林知意站在一旁,看着人们争先恐后地抢购着猪肉,耐心地等待着人群渐渐散去。直到肉摊前安静了,她才迈步上前。
看着案板上所剩无几的猪肉,林知意还选了两条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刘屠户熟练地将肉称好,和她早就预定好的猪下水一起递给林知意,笑着说道:“林娘子,你看我这肉,新鲜得很呢!”
林知意接过肉,笑着回应道:“刘屠户,你这生意可真是好啊,都快卖完啦!”
刘屠户听了,“哈哈”笑了两声,然后解释道:“这不是天气冷下来了嘛,来一次镇上不容易,有条件的人家都喜欢多买点肉回去。用点盐一抹,就可以做风干咸肉了,那还不是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林知意听着刘屠户的话,想到风干肉的滋味,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她突然一拍脑门,自言自语道:“哎呀,我真是笨死了,怎么会把香肠腊肉给忘了呢!现在不就是做香肠腊肉的好时节嘛。”
在林知意的老家,每到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杀年猪。一般来说,一头猪要支撑一家人吃上一整年。冬天的时候还好,天气寒冷,肉可以多放几天也不会坏。可一旦天气稍微暖和一点,肉就容易变质发臭了。
在那个冰箱还不普及的年代,不知道是谁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那就是用高度白酒、盐和花椒把新鲜的猪肉抹匀,然后腌制几天,最后用柏木树来熏制猪肉。
经过熏制后的猪肉,不仅可以长时间保存,还会带上柏木的香气,别有一番风味。林知意从有记忆开始,就看到家家户户都是这样做的。
至于香肠,则比腊肉的制作过程稍微麻烦一些。首先,需要将肥瘦相宜的猪肉切成均匀的薄片。接着,与适量的高度白酒、盐和花椒,充分搅拌均匀,确保每一片肉都能被调料充分包裹。然后,让这些肉片腌制大约一个时辰左右,以便让它们充分吸收调料的味道。
另一边,先将猪小肠彻底清洗干净,然后用刀具刮掉多余的油脂,刮到只剩薄薄的一层。接下来,将腌制好的肉片灌入已经处理好的猪小肠中,注意不要灌得太满,以免在后续的制作过程中,肠衣出现破裂的情况。
当所有的肉片都被灌入猪小肠后,用无数根绳子在香肠的中间系上,将其分成大小合适的节。然后,再用竹签在香肠上扎几个小洞,这样可以让香肠在熏制过程中更好地透气,避免出现内部变质的情况。
最后,将制作好的香肠和腊肉一起熏制。经过一段时间的熏制,香肠和腊肉就会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毫不夸张地说,每家每户制作的香肠腊肉都有着独特的味道。这不仅取决于选用的食材和调料,更与制作者的手艺密切相关。有些人家的手艺精湛,制作出来的香肠腊肉可以保存数年之久;而有些人家的手艺稍逊一筹,可能还没到夏天,这些香肠腊肉就开始腐败变质了。而外婆的手艺,则属于前者。
说起来,林知意已经有好些年没有品尝过外婆亲手制作的香肠腊肉了,以至于她都快忘记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种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存在。
想到香肠腊肉,紧跟着的还有一道必不可少的下饭神器——霉豆腐,那就安排安排,全都安排上。
说干就干,林知意立刻行动起来。
林知意告诉刘屠户,她要预定一整头猪,这可把刘屠户吓了一大跳。他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毕竟,一整头猪可不是个小数目,一般人可不会有这样的大手笔。
刘屠户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向林知意确认了三遍,生怕自己听错了。当得到林知意肯定的答复后,他才满心欢喜地收下了定金,并保证一定会为林知意挑选一头最好的猪。
解决了猪肉的问题,林知意接下来要去购买制作香肠腊肉所需的调料。于是,她马不停蹄地赶往县城,直奔周记医馆。
林知意将医馆里库存的花椒全部买下来了,不过数量并不多,还不到五斤的样子。周信已经见怪不怪了,不用林知意开口,他就猜到林知意肯定又在琢磨着做什么新鲜的吃食了。
自从林达他们一行人去到李家村之后,周信身上原本沉甸甸的担子一下子就卸了下来。再加上上次他成功地替林知意解了围,两人之间的关系,勉强算得上是朋友了。
这不,周信一见到林知意,便开口说道:“林娘子,你这又是在琢磨什么好吃的呢?我跟你说,你可不要小气啊,有什么好吃的,记得分我一点尝尝!”
林知意闻言,没好气地白了周信一眼:“吃吃吃,你就知道吃!我这八字都还没一撇呢,你倒是想得挺美!”说罢,林知意转身便离开了。
没过一会儿,林知意又折返了回来。原来,她刚刚忘记付钱了!只见林知意气鼓鼓地走到周信面前,没好气地道:“周信,你这医馆到底还开不开了?我都还没付钱呢,你也不知道叫住我,万一我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走了,那可怎么办呀?”
周信满脸笑容地说道:“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呢?我直接上门去讨要就行了,说不定还能顺便蹭上一顿饭呢!”
然而,林知意却对他的话置若罔闻,甚至连看都没看他一眼,便转身径直走了出去。
以后的天气只会愈发寒冷,林知意心里琢磨着,既然难得来一趟县城,那就多买些食物回去吧。于是,她来到了钱记,购买了整整两百斤糙米、五十斤精米以及五十斤面粉。她心里暗暗祈祷着,希望这些粮食能够支撑十七个人和两条狗一直吃到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