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这番话后,林知意停了下来,她站起身从推车上拿起水囊,一仰头,“咕噜咕噜”就往嘴里灌了一大口水。清凉的水顺着喉咙滑落,滋润着她那早已干涸的嗓子。喝完水,林知意一屁股坐在地上,她伸出手招呼栎儿过来,拍了拍一旁的地上,示意栎儿坐下。
栎儿乖巧的坐在林知意的身旁,林知意转头看向栎儿,将手中的水囊递过去,温声说道:“栎儿,你先喝点水润一下嗓子,咱们一会儿再接着说。”
栎儿点头应“好”,然后接过水囊,他学着林知意的样子,一仰头喝了一大口水。但他吞咽的速度不及水灌入嘴里的速度,多余的水从栎儿的嘴里涌出来,顺着栎儿的下巴“滴滴答答”往领口滴落。栎儿瞬间愣住了,他错愕地张大嘴巴,嘴里还没有来得及咽下去的水以及水囊里的水“哗啦啦”往下流着,很快,他的衣裳就湿了一大片。
就在这时,林知意眼疾手快地一把从栎儿手中夺过水囊,制止了水囊里的水一直往下流。林知意嘴角泛起一丝笑意,她的目光转向栎儿,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戏谑,好笑地问道:“栎儿,怎么突然愣住了?”
栎儿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他挠了挠自己的后脑勺,脸上泛起一抹淡淡的红晕。他小声地回道:“娘,我没事的。就是我喝水喝得太快了,但是我吞不赢,所以水全部流了下来,还滴在了我的衣裳上。你看,我的衣裳湿了好多。不过也没事,正好可以凉快凉快,反正太阳那么大,一会儿就晒干了。”栎儿一边说着话,一边抬起手臂,擦了擦下巴上的水珠。
既然栎儿说了没事,林知意也就没再纠结。她笑着问道:“那咱们接着说?”
栎儿双手放在自己的膝头,乖巧的点点头:“好的,娘,你说吧,我听着呢!”
林知意收起脸上的笑意,转而一脸凝重地看着栎儿,她语重心长地说道:“栎儿,你要知道,这世上的坏人可不会把‘我是坏人’这几个字写在自己的额头上。所以,千万不要仅仅根据一个人的外表来评判他的好坏。有时候,那些看起来凶神恶煞的人,也许内心并不坏;而那些表面上亲近随和、总是笑意盈盈的人,却未必就是真正的好人。”
说到这里,林知意轻轻叹了一口气。在仔细思考过之后,她最终还是决定把还没出口的话咽回肚子里。因为她害怕自己说多了,反而会让栎儿感到困惑,甚至可能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就先说这么多吧,其余的话等栎儿长大一点再慢慢告诉他吧!
栎儿听完林知意的话,并没有立刻回应,他只是静静坐着,一句话也没有说。林知意也不曾开口催促栎儿,因为她知道栎儿需要时间去慢慢消化。
终于,栎儿打破了沉默。他缓缓地抬起头,看向林知意:“娘,我记住了”。栎儿的神情是那么认真严肃,声音是那么坚定沉稳。
林知意欣慰地笑了,她抚摸着栎儿的发顶:“好栎儿,那咱们就启程回家咯!”
不过这回栎儿说什么也不愿意坐在推车上,林知意也不强求,母子俩慢悠悠地踏上回家的路程。
林知意好笑地看着栎儿欲言又止的样子,她假装自己没看见,她想看看栎儿到底能忍到什么时候。终于,栎儿忍不住开口问道:“娘,那我们明日还要来县城卖凉粉吗?”
林知意不假所思地道:“当然要来啊,我们还要挣钱呢,总不能因噎废食吧!”
听到林知意的话,栎儿点头,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林知意到镇上的时候,杨春兰和桃儿已经收摊回家了,林知意便没在镇上过多停留,直接带着栎儿回了家。实际上,并不是杨春兰刻意不等林知意,而是在今早去往镇上的途中,林知意就已经和杨春兰约定好,如果杨春兰卖完凉粉林知意还没有到镇上的话,就让杨春兰和桃儿先回家,不必浪费时间一直在镇上等自己。
林知意刚到家没多久,杨春兰就笑意盈盈地进来了。一看见她脸上的笑容,林知意就知道今天生意肯定不会差。果不其然,杨春兰从手臂上挎着的篮子里拿出一个沉甸甸的布袋,眉飞色舞地比划道:“知意,你是不知道啊,今天的生意出奇的好,我们才刚到镇上,摊子都还没支起来,就有人排队等着了。而且才过了一小会儿,排队的人越来越多,不到两刻钟,凉粉就卖完了,排在后面的人都还有些没有买到呢!”
说完话,杨春兰的眼睛眯成了一弯月牙,她把布袋递给林知意,兴冲冲地道:“知意,这是今日卖凉粉收到的铜板,一共三百九十五文,你快数数。”
林知意也很是高兴,她接过布袋,从布袋里掏出一把铜板,数了四十枚铜板出来。看见林知意数铜板的动作,杨春兰知道即将迎来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她刚把手心打开,林知意就捧着一把铜板放入她的手心,两人配合得无比默契。杨春兰既不扭捏也不推辞,而是大大方方地把铜板揣入怀里。
林知意又额外数了十枚铜板给杨春兰。面对这多出来的十文钱,杨春兰并未立刻接过,而是充满疑惑地看向着林知意,似乎是在等待一个解释。
见状,林知意轻声解释道:“春兰姐,这十文钱是你和桃儿今天的午饭钱。你们帮我卖凉粉,我怎么能让你们饿着肚子呢?更不能让你们自己掏钱吃饭呀。所以呢,我打算每天给你们十文钱,至于你们吃什么,那我可就管不着啦!”
听完林知意的话,杨春兰略一思索,便也不再推辞。其实她一开始之所以没有收下这些铜板,倒也并非是觉得数目太少,而是实在不晓得这些铜板究竟有何用处,贸然收下的话,心中难免会觉得过意不去。
两人继续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正聊得兴起时,忽然听到院子里传来一阵嘈杂的喧闹声。紧接着,就见栎儿像一阵风似的从门外冲了进来,嘴里还叫嚷着:“娘,院子里来了好多人,她们都说要找你!”
林知意闻言,不由得心生疑惑,她一脸茫然地下意识问道:“找我?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杨春兰见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似有似无的笑容,但却并未答话,只是静静地看着林知意,似乎对这突如其来的状况早有预料。
林知意心中充满疑惑,她走出院子想要一探究竟,杨春兰和栎儿跟在她的身后一起出了院子。当她踏入院子的瞬间,眼前的景象让她瞠目结舌。
原本空旷的那半边院子,此刻竟然密密麻麻挤满了人。不仅如此,连院子外的小路上也站满了人,一眼望去,人头攒动,好不壮观。
这些人并非像上次那回一样清一色的都是女性,而是男女老少皆有,甚至还有不少孩子。看着这阵仗,林知意暗自揣测,这下恐怕并非每家只派了一个代表来,而是全家老小能来的都来了。
而站在人群最前方的,毫无疑问正是王桂花。林知意连忙迎上前去,压低声音,不解地问道:“娘,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啊?你们这是要做什么呢?”
王桂花满脸笑容,声音爽朗地说道:“知意啊,这次大家可都是特意来感谢你的哟!”
林知意闻言,心中有了猜想,她眨巴几下眼睛,试探着问道:“娘,谢我什么呀?”
众人见状,纷纷七嘴八舌地抢着回答道:“知意啊,我们可都听说啦,你把你所有的积蓄都拿出来给咱们村子盖学堂啦!”
“对对对,我们就是为了感谢你出钱给咱们建学堂这件大好事呀!”
“可不是嘛,知意,你可真是太了不起啦!”
“而且啊,你不光出钱盖学堂,还自己掏钱请先生来给孩子们上课呢!”
……
听着众人对自己的夸赞,林知意不禁有些心虚。她原本只是想将风险转嫁给别人,却未曾料到竟然会收获如此多的感激之情。
林知意稍稍清了清嗓子,示意众人安静下来,好听她说话。只听她朗声说道:“大家不必如此,这实在算不上什么大事,不值大家如此兴师动众的感激。况且,也是有大家照顾我们母子在先,才会有我出钱建造学堂在后。所以大家的好意我心领了,但这些东西你们还是拿回去吧。”
然而,面对林知意的推辞,众人不为所动,显然并未将她的话放在心上。王桂花赶忙劝道:“知意啊,你就别再拒绝啦,这可是大家的一片心意呢,再说了,又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是大家家里有的,你就收下吧!”
林知意站在一旁,无奈地看着王桂花热情地招呼着众人,将那些东西一一放进厨房里面。这时,她才留意到,有的人手里拿着的是几颗鸡蛋,有的人则是一捆竹笋,而且竹笋还是剥好的,甚至还有好几个人提着一条巴掌大的鱼……
一见到竹笋,林知意的脑海中顿时浮现出各种关于竹笋的美食:竹笋炒肉、泡椒竹笋、腊排骨炖竹笋……光是想想,她的口水就已经有要泛滥的趋势了。
众人放下东西后就陆陆续续离开了,只有王桂花、杨春兰还留下陪着林知意母子俩。这时,杨春兰像变戏法似的从篮子拿出了两套衣裳,只见黄色那套略大一点,灰色那套稍小一点。杨春兰把衣服递给林知意,笑呵呵地说道:“知意,我也不知道你和栎儿的尺寸,只能估摸着做了,你们快去试试,看看合不合身。”
林知意震惊极了:“春兰姐,这才不过两天,你该不会每天回家之后还熬夜给我们做衣裳吧?哎呀,我和栎儿有衣裳穿的呀,你有空的话,应该先给孩子们做才是。”
杨春兰温婉地笑着,一个劲把衣裳地塞给林知意,说道:“我做都做好了,你们就快去试试吧,要是不合身的话我好改。”
林知意听话的带着栎儿去房间试衣裳,没过多久,母子俩穿着新衣裳出来了。林知意在王桂花和杨春兰面前转了个圈,期待地问道:“娘,春兰姐,怎么样?好看吗?”
王桂花不住地夸赞道:“好看好看,就像天上的仙女似的!”
原本能够穿上新衣裳,对于林知意来说就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惊喜了。然而,当她听到王桂花夸赞时,心中的喜悦更是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不过,林知意并没有居功,反而十分谦逊地将功劳都归于春兰姐。她面带微笑,不停地称赞道:“这全都是春兰姐的功劳啊!多亏了她那灵巧的双手,才能做出如此合身又好看的衣裳。”
杨春兰笑着道:“那也是因为你好看,才能把这件衣裳穿的那么好看。”
栎儿也在一旁转着一个又一个圈,他满心欢喜地问道:“那我呢?我好不好看?”三人看也没看栎儿一眼,只是嘴上敷衍地道:“好看,好看,你最好看!”栎儿听到回答,终于心满意足了。他正准备停下转圈,没想到刚一停下就“扑通”一声摔在地上。
栎儿摔的这一下把自己摔懵了,却把其余几人逗乐了。一时之间,只听得到“哈哈”的笑声,栎儿飞快地从地上爬了起来,他先是露出一个不好意思的笑容,随后也跟着“哈哈”的放声笑了起来,银铃般的笑声传出好远好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