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崇祯五年二月,登莱的春风终于吹散了残冬的寒意,莱阳县集市上的人流比往日多了数倍。肉铺前,掌柜张屠户正拿着算盘,眉头紧锁地拨弄着算珠——他昨日进了三百斤猪肉,今日卖了一百八十斤,每斤售价三十文,可算来算去,总也算不清赚了多少,还得刨去多少成本。

“张掌柜,又算不明白账了?”一个清脆的声音从旁边传来。张屠户抬头一看,只见一个穿着青色布衣、背着书包的少年,正笑着看着他。这少年名叫陈墨,是莱阳县分学堂的学员,去年刚学会算术,如今不仅能帮家里记账,还常来集市上帮商贩们算账。

“是陈墨啊!”张屠户像是看到了救星,连忙把算盘推过去,“快帮我算算,我昨日进肉花了五千文,今日卖了一百八十斤,每斤三十文,除去给伙计的工钱三百文,还能剩多少?”

陈墨接过算盘,手指灵活地拨弄起来,嘴里还念着:“一百八十斤乘以三十文,是五千四百文;减去进肉的五千文,再减去工钱三百文,还剩一百文。张掌柜,今日赚了一百文呢!”

“真的?”张屠户眼睛一亮,凑过去看算盘,“我刚才算的时候,总把进肉的钱和卖肉的钱弄混,多亏你了!这算术可真有用,我要是早学会,也不至于天天算账头疼。”

陈墨笑着说:“张掌柜要是想学,我可以教你简单的算术,比如加减乘除,以后你自己就能算账了。”

张屠户连忙点头:“好啊好啊!等我今日收摊,就去你家学!”

这一幕,在登莱各州县的集市上随处可见。自去年分学堂开设算术课程以来,越来越多的学员学会了读写与计算,他们不仅帮家里记账、算收成,还主动帮集市上的商贩们核算利润、核对账目,成了百姓口中的“小账房”。

海阳县的渔民李大柱,以前每次卖鱼给鱼贩,都只能听鱼贩说多少斤就是多少斤,说多少钱一斤就多少钱一斤,从来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得多少钱。直到他儿子李水生在分学堂学会了算术,情况才变了样。

今日,李大柱又打了一网鱼,鱼贩来了之后,称了称说“一百二十斤,每斤二十五文,给你三千文”。李水生立刻拿出随身携带的小秤,自己称了一遍,说道:“王贩爷,这鱼实际是一百三十斤,您的秤怕是不准。按每斤二十五文算,您该给我三千二百五十文才对。”

鱼贩脸色一变,连忙说道:“小孩子家,懂什么秤?我这秤可是准的!”

“是不是准的,咱们可以再称一遍。”李水生把小秤递给旁边的渔民,“张叔,您来帮忙称称,看看这鱼到底多少斤。”

旁边的渔民接过秤,称了之后说道:“确实是一百三十斤,王贩爷,你这秤怕是该修修了。”

鱼贩见状,只好尴尬地笑了笑,补了二十五文钱:“是我这秤老了,下次一定修。水生啊,你这算术学得好,还会看秤,以后你爹卖鱼,再也不怕被人坑了。”

李大柱看着儿子,脸上满是自豪:“以前总觉得读书没用,现在才知道,学会算术,不仅能算账,还能防着被人坑秤。这学堂没白上!”

李水生笑着说:“爹,我还能帮你算,咱们每月打多少鱼,能赚多少钱,哪几天的鱼价高,以后咱们可以在鱼价高的时候多卖些,赚更多钱。”

李大柱连连点头,心里对学堂的感激又多了几分。

不仅是商贩和渔民,农村的百姓也渐渐尝到了算术的甜头。莱阳县的农户王老汉,家里有五亩地,去年种了小麦和玉米,收成下来后,他只知道收了多少粮食,却不知道每亩地的产量是多少,也不知道除去赋税和自己吃的,还能卖多少。

分学堂的学员王小丫得知后,主动来到王老汉家,帮他核算收成。她先问了王老汉每亩地收了多少小麦和玉米,又问了粮食的售价,然后拿出纸笔,一笔一笔地算起来:“五亩地,每亩收小麦两百斤,共一千斤;每亩收玉米两百五十斤,共一千二百五十斤。小麦每斤十文,能卖一万文;玉米每斤八文,能卖一万文。除去赋税两千文,自己吃的一千五百斤粮食(折合一万五千文),还能剩五千文呢!”

王老汉看着纸上的数字,激动得手都抖了:“我活了六十多岁,从来不知道自己种庄稼还能剩这么多钱!以前总觉得收成够吃就行,现在才知道,算清楚产量和利润,明年还能想着多种些高产的庄稼,多赚些钱。小丫,真是谢谢你!”

王小丫笑着说:“王爷爷不用谢,这都是我在学堂里学的算术,能帮到您,我也开心。以后您有什么收成方面的问题,都可以来问我。”

随着算术在百姓生活中越来越普及,一些小商贩甚至开始学着用算术核算成本与利润,规划自己的生意。莱阳县的货郎刘三,以前每次进货都很盲目,不知道进多少货合适,也不知道哪种货卖得快,常常导致有的货卖不完积压,有的货不够卖缺货。

自从分学堂的学员陈墨帮他算了几次账后,他开始学着用算术规划进货。陈墨帮他统计了一个月内每种货物的销量,比如针线每月卖五十套,每套成本五文,售价十文;小玩具每月卖三十个,每个成本八文,售价十五文。然后帮他算出,每月进五十套针线和三十个小玩具,能赚五百一十文,比以前盲目进货多赚了一百多文。

“以前进货全靠猜,现在用算术一算,心里就有数了。”刘三拿着陈墨帮他做的销量统计表,感慨地说,“哪种货卖得快,就多进些;哪种货卖得慢,就少进些。学会算术,不仅能多赚钱,还能少走很多弯路。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看着积压的货发愁了。”

陈墨补充道:“刘叔,你还可以算一算,每种货的利润是多少。比如针线每套赚五文,小玩具每个赚七文,以后可以多进些利润高、销量又好的货,赚更多钱。”

刘三眼睛一亮:“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还是你们年轻人脑子活,学了算术就是不一样。等我下次进货,就按你说的办!”

这些变化,王巢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三月初,他去海阳县视察时,特意来到集市上,看到学员们帮商贩算账、帮渔民核秤,百姓们脸上满是笑容,心中不禁感慨:“我当初推行教育,本是想扫盲,让百姓能认得字、算得账,却没想到,算术还能帮百姓经商、提升民生效率。这教育,果然是国之根本啊!”

他走到李大柱和李水生身边,笑着问道:“水生,你帮你爹算鱼价,有没有遇到过被人坑秤的情况?”

李水生点点头,把刚才帮父亲核对鱼价的事说了一遍。王巢听后,对李大柱说:“以前没学算术的时候,是不是经常被人坑?”

李大柱叹了口气:“是啊!以前鱼贩说多少就是多少,咱们也不会看秤,更不会算账,只能吃哑巴亏。现在水生学会了算术和看秤,再也不怕被人坑了。大人,您推行的学堂,真是帮了咱们渔民的大忙了!”

王巢笑着说:“这都是应该的。百姓日子过好了,登莱才能越来越好。以后,学堂还会教更多有用的知识,比如如何核算成本、如何规划生意,让更多百姓能靠自己的双手,过上好日子。”

旁边的鱼贩王老汉听后,连忙说道:“大人,我以后再也不坑人了!以前觉得坑一点是一点,现在看到孩子们都学会了算术,知道这账是算得清的,再坑人就说不过去了。以后我一定公平交易,童叟无欺!”

王巢点点头:“这样才好。公平交易,不仅能让百姓放心,也能让集市越来越繁荣。”

离开集市后,王巢又去了莱阳县的农村。在王老汉家,他看到王小丫正在帮王老汉规划明年的种植计划——王小丫帮王老汉算了算,种高粱的每亩产量比玉米高五十斤,每斤售价和玉米一样,要是明年种两亩高粱,能多赚两百文。

王老汉笑着说:“大人,小丫帮我算完后,我才知道种高粱更划算。明年我就听小丫的,种两亩高粱,多赚些钱,给家里添件新衣裳。”

王巢看着王小丫认真的样子,心中暗暗思忖:“教育从来都不只是扫盲,更不是让百姓只会读写。真正的教育,是要教会百姓有用的技能,让他们能靠这些技能改善生活、提升效率。算术能帮百姓算账、经商,识字能帮百姓看懂告示、写信,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只要坚持下去,登莱的百姓不仅能摆脱贫困,还能成为有知识、有技能的劳动者,这才是登莱长久发展的根本。”

回到府衙后,王巢立刻召集沈文和周远,商议如何进一步优化学堂的课程。他说:“现在看来,算术课程的价值远超我们的预期。接下来,咱们要在算术课程中,增加更多与百姓生活相关的内容,比如如何核算成本、如何计算利润、如何看秤、如何记账等。还要鼓励学员们多去集市、农村,帮百姓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周远立刻点头:“大人说得对!我可以编写一套《实用算术课本》,里面多举一些商贩算账、农户算收成的例子,让学员们更容易理解和应用。”

沈文也说道:“我可以让各州县的吏员,配合学堂的学员,在集市上设立‘算术服务点’,专门帮百姓算账、核秤。这样不仅能帮到百姓,还能让更多人看到算术的用处,鼓励更多孩子入学。”

王巢满意地说:“就这么办!咱们要让百姓知道,读书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让自己的日子过得更好。只有让百姓真正尝到教育的甜头,他们才会更支持普及教育,登莱的教育事业才能长久发展下去。”

四月中旬,《实用算术课本》在各州县分学堂推广开来。课本里不仅有加减乘除的基础运算,还有“商贩如何核算利润”“农户如何计算亩产”“渔民如何核秤”等实用内容,还配了很多简单的图画,方便学员理解。学员们学了之后,去集市、农村帮百姓解决问题的次数更多了。

莱阳县的货郎刘三,按照陈墨教他的方法,每月核算销量和利润,不仅赚的钱比以前多了,还开了一家小铺子,雇了两个伙计。他常对人说:“要不是学会了算术,我现在还在走街串巷当货郎呢!这算术,真是改变了我的日子!”

海阳县的渔民李大柱,在李水生的帮助下,联合村里的其他渔民,一起跟鱼贩谈判,统一了鱼价,还制定了公平的称重标准。渔民们的收入比以前多了三成,日子越过越红火。

莱阳县的农户王老汉,明年种了两亩高粱,果然多赚了两百文。他用这笔钱,给家里添了新的农具,还送小孙子去了分学堂,希望小孙子也能学会算术,将来帮家里过上更好的日子。

这些变化,王巢都看在眼里。五月初,他在府衙召开会议时,对官员们说:“教育的价值,不仅在于培养人才,更在于提升民生效率。百姓学会了算术,能算账、能经商、能规划生活,日子自然会越来越好。而百姓的日子好了,登莱的经济才能发展,社会才能稳定。今后,咱们要继续大力推行教育,让更多百姓受益。”

官员们纷纷点头赞同。他们都知道,自从学堂开设算术课程以来,登莱的商贩越来越诚信,农户的收成越来越好,渔民的收入越来越高,整个登莱的民生都在向好发展。这一切,都离不开算术课程的推广,离不开教育的普及。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登莱的大地上,给集市、农田、渔村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芒。分学堂的学员们背着书包,三三两两地走在回家的路上,有的还在讨论今日帮百姓算的账,有的在计划明天去帮哪家农户算收成。他们的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王巢站在府衙的台阶上,望着远处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欣慰。他知道,教育就像春风化雨,虽然见效慢,但只要坚持下去,就能滋润每一寸土地,让每一个百姓都能受益。而这些学会算术、懂得规划生活的百姓,就是登莱最宝贵的财富,是登莱未来繁荣发展的基石。

夜风渐起,吹过集市,带来了商贩们的笑声;吹过农田,带来了庄稼的清香;吹过渔村,带来了海浪的声音。这一切,都在诉说着登莱的变化,诉说着教育给百姓生活带来的美好。王巢知道,只要继续坚持普及教育,登莱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百姓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幸福。

爱读书屋推荐阅读:造化一炁神诀原神:一株草也可斩落星辰天之湮永恒界四合院:家有七仙女,我真忙原神:最可爱的魔神!年代快穿之炮灰随心所欲童年回忆:从恐龙宝贝继续开始开棺大吉股市风云之逆袭传奇盗墓:开局大慈大悲手魔法这么练也是可以的吧帅小白封神路火影之星噬黄亦玫每日一问,宝宝今天亲亲吗快穿:疯批宿主在线作妖熊出没:异界幻想亮剑:满级悟性,手搓M1加兰德绝宠妖妃:邪王,太闷骚!逆天仙途:废柴的崛起亮剑:我只能卖民用品怎么了?快穿精灵梦叶罗丽我当大圣姐姐这些日子,操碎了心雁行录拒绝清北的我,只好去盗墓了俏寡妇搞钱上瘾,小狼狗他求贴贴四合院:和贾东旭一起进厂重生九零小辣椒职业大神竟然是邻家哥哥穿越七零年代:冬至春又来七零:暴躁小妹靠打人救爹暴富啦一人之下:非主流艺术家的成长重生做富婆:有钱又有闲修无敌仙路我的大小美女老婆逃婚当天,我傍上了大佬人在奥特:开局这个世界开始娘化德哈:重温旧梦快穿之万人迷路人甲摆烂攻略指南诡异降临,狂印冥钞的我无敌了鬼律师卿本佳人,奈何要做母老虎救命!病弱小可爱他超乖穿越火影陪四代目长大天道闺女之九门小师妹爱人祭天,大小姐杀疯了认亲侯府被替嫁,玄学祖宗闹翻天穿书女配太嚣张,绿茶白莲心慌慌亲爱的请抓牢天道九叶
爱读书屋搜藏榜:火影人之咒印七零军嫂娇又凶,海军老公拿命宠世子爷的黑莲花,能有什么坏心思白月光降临,季总沦陷了快穿:在狗血的全世界路过宜修重生,脚踩纯元上位诸天签到,从四合院开始萌妃快扶我起来吃糖穿越农女种地忙全民转职:我召唤魅魔雅儿贝德白月光岁月静好,主角团负重前行洪荒:从云笈七签开始重生成猫守护你结巴女生成为教授的历程为什么我又重生了致命游戏:归梦快穿:当狐狸精绑定生娃系统后我是黎家姑娘快穿之绝美工具人拒绝做炮灰逆世仙途:林风飞剑诛魔一秒一罪奴,女帝跪求我别反!霍欧巴,宠我如初领证后,周队长宠妻成瘾高冷大叔甜宠妻穿越不穿补丁裤,我在民国当首富美小护与腹黑男神医生的恋爱史娇软答应说:皇上臣妾又有身孕了重生:拒绝当舔狗,我同桌超甜斗罗:穿成唐三,开始修仙七零小知青被军官宠麻了尘埃花成长记百炼谱仙缘竹马为我弯腰诸天:从成为刘沉香开始崛起柯南世界里的失控玩家徐千金和他的教练女友四合院生活乐无穷午夜交易所竹影深几许与主角相爱相杀的那些事道乡之修道成仙灵兽归元记摄心妖妃倾天下魂穿之杀手王妃不好惹我在觅长生迷情浴爱偷听我心声后,全家都想逆天改命诸天从噬灵魔开始某美漫的超级进化
爱读书屋最新小说:都市魔尊:我的玉佩通神魔死亡骑士,无限序列混沌三脚神鼎陆方和他的小伙伴们人间微尘起波澜逆天改命祁同伟,无限进步!凌云重塑记:从废徒到仙途开局手搓金乌,这大明画风不对啊我在后宫开冥途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跨界卡牌师:与小樱的库洛牌冒险开局卖家业?反手打造最强军工嘎嘣脆!东北大妞恋综掀桌子四合院:穿成傻柱我狂一点怎么了我都打模组了!谁和你发育责天纪重生逆袭,太子爷跪求追妻路穿越海贼,我赐你成为死神深山里出来的高手三国无双智谋天下渡劫归来后,我带仙田回村了我靠修仙带领华夏起飞柯南:老太是我最忠诚的部下三任前夫哥送我当上皇太后重生民国之东北奋斗三十年!觅仙者捡个病秧子竟是修仙大佬剑胆侠义录魔旅:穿越变成最强的近战魔女乡村神医的玄学日常快穿:任务中,请勿动情九四逆仙,九四玄功名义:最强省四赵达功宝贝乖!叫老公!命给你好不好?魔剑定天下修仙,从斩妖除魔开始重生复仇:血祭阵法与换命重生末世,我拥有一辆无敌火车!血色婚礼重启:女王的复仇游戏青梅是病娇?没事,我比他还疯批小炮灰被读心后,剧情崩了RE,归途从追忆开始傻柱重生只为傻娥我的财富能修仙四合院:开局何雨水吃易中海绝户凛冬录靠北啊!一不小心成魔法妇女了读心:我黑莲花!成万人迷了!灵墟创世录每日模拟:我在任务殿修无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