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五年正月,登莱的积雪尚未完全消融,登州卫校场的寒风却比往日多了几分肃杀。讲武堂的一千名学员身着统一的灰色训练甲胄,手持木质演练兵器,整齐地列成十队,目光灼灼地盯着高台之上的王巢与赵烈。今日,是讲武堂扩招以来首次组织实战演练,模拟的正是登莱沿海最常遭遇的“倭寇袭城”场景——这不仅是对学员们半年来学习成果的检验,更是对他们能否走向战场、守护百姓的首次考验。
“此次演练,咱们模拟倭寇三千人,分三路袭扰登州卫城郊:一路攻东门粮仓,一路袭西门炮台,一路佯攻南门牵制兵力。”赵烈手持令旗,声音洪亮地传遍校场,“你们一千人分为三队,一队守粮仓,一队护炮台,一队守南门并负责机动支援;另有五十人组成后勤队,负责运送粮草、弹药与‘伤员’救治。记住,演练不是儿戏,要拿出真刀真枪的劲头,若哪个队丢了阵地、误了支援,回去后加练一个月!”
学员们齐声应和,声震雪地。李定国与刘文秀被分在机动支援队,李定国还被任命为小队长,带领五十人负责支援最危急的阵地。他握着手中的木质长枪,指节微微发白——这半年来,他在炮兵指挥与后勤管理课上次次名列前茅,沙盘演练也多次带领小队获胜,但真刀真枪的“实战”,还是头一次。
“别紧张,咱们平时练的战术,足够应对了。”刘文秀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实在不行,咱们还有你那‘诱敌深入’的法子,保管让‘倭寇’吃不了兜着走。”
李定国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他转头看向自己小队的学员,沉声道:“一会儿听我号令,咱们先去南门外围隐蔽,等‘倭寇’主攻方向明确后,再快速支援。记住,保持阵型,听指挥,不许擅自行动!”
学员们齐声应诺,眼中没有丝毫怯意。
辰时三刻,演练正式开始。随着赵烈手中令旗落下,扮演“倭寇”的五百名民团士兵,身着黑衣,手持木质刀枪,从校场东侧的树林中冲出,分三路向“登州卫”的三个城门杀来。一时间,“杀声”震天,锣鼓声、号角声交织在一起,仿佛真的置身于战场之上。
负责守南门的学员队立刻列阵迎敌,长枪兵在前,刀盾兵在后,弓箭兵在城墙上(用木质箭模拟)射击。“倭寇”攻势凶猛,几次冲到阵前,都被学员们奋力打退。但没过多久,负责攻东门粮仓的“倭寇”突然加强攻势,粮仓方向的号角声变得急促起来——守粮仓的学员队兵力不足,已渐渐不支。
“支援东门!”李定国听到号角声,立刻下令。他带领小队沿着雪地中的隐蔽小路,快速向东门奔去。刚跑到离粮仓还有半里地的一片土坡旁,他突然抬手示意队伍停下:“前面是开阔地,‘倭寇’肯定有伏兵,咱们不能硬冲。”
他蹲下身,看着雪地上的脚印,又望了望土坡两侧的树林,眼中闪过一丝灵光:“你们二十人,从左侧树林绕到‘倭寇’后方,到时听我号令,吹响号角,制造援军已到的假象;剩下的三十人,跟我在土坡上埋伏,等‘倭寇’分兵去应对后方时,咱们再从正面突袭!”
学员们立刻行动起来。二十人悄悄钻进左侧树林,剩下的三十人则跟着李定国,在土坡上埋伏好,手中的长枪对准了开阔地。
没过多久,开阔地上的“倭寇”果然听到了后方传来的号角声,以为是援军到了,立刻分出一半人手,向后跑去。李定国抓住机会,大喝一声:“杀!”
三十名学员从土坡上一跃而下,如猛虎下山般冲向剩下的“倭寇”。“倭寇”猝不及防,阵形大乱。李定国手持长枪,率先冲入敌阵,一枪“挑”倒一名“倭寇”,又快速转身,挡住了另一名“倭寇”的“刀”。他动作敏捷,招式精准,完全不像一个刚从讲武堂出来的学员,反倒像个久经沙场的老兵。
埋伏在后方的二十名学员也立刻杀了回来,与正面的学员前后夹击。“倭寇”腹背受敌,很快便溃不成军,纷纷扔下“武器”,举手“投降”。
就在这时,西门炮台方向又传来急促的号角声——攻西门的“倭寇”趁机动员,已快要冲到炮台之下。李定国不敢耽搁,立刻集合队伍,又向西门奔去。
等他们赶到西门时,守炮台的学员队已被逼到炮台之下,“倭寇”正踩着同伴的“尸体”,试图爬上炮台。李定国立刻下令:“弓箭兵(模拟)射击‘倭寇’的攀爬者,刀盾兵掩护,长枪兵从侧面突袭!”
学员们分工明确,立刻展开行动。弓箭兵(用木质箭)向攀爬的“倭寇”射去,刀盾兵挡住“倭寇”的正面攻势,长枪兵则从侧面绕到“倭寇”身后,发起突袭。“倭寇”没想到援军来得这么快,又一次陷入混乱。刘文秀手持长刀,冲在最前面,一刀“劈”倒一名“倭寇”小头目,大喊道:“投降不杀!”
“倭寇”见状,纷纷“投降”。至此,三路“倭寇”全部被击退,粮仓与炮台完好无损,守南门的学员队也只是“轻伤”数人。
午时三刻,演练结束。当李定国带领小队回到校场时,王巢与赵烈正站在高台上,微笑着看着他们。校场上,其他队的学员也纷纷围了过来,对他们投来敬佩的目光——所有人都知道,若不是李定国的小队及时支援,粮仓与炮台恐怕早就丢了。
“李定国,你过来。”王巢招手示意。
李定国快步走到高台之下,躬身行礼:“属下参见大人!”
王巢走下高台,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中满是赞许:“你今日做得很好!在支援东门时,没有硬冲开阔地,而是巧用地形埋伏,又分兵扰乱敌阵,这叫‘有勇有谋’;之后又快速支援西门,没有丝毫耽搁,这叫‘顾全大局’。讲武堂能培养出你这样的学员,是登莱的幸事,也是百姓的幸事!”
他顿了顿,提高声音,对所有学员说道:“李定国今日的表现,值得所有人学习!咱们练战术、学指挥,不是为了在沙盘上赢,而是为了在战场上能打胜仗,能守护登莱的土地,能保护百姓的性命!从今往后,李定国升任机动支援队副队长,待毕业后,直接授予‘百户’之职,统领百人队伍!”
学员们立刻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刘文秀更是激动地拍了拍李定国的后背:“好小子,我就知道你能行!”
李定国心中又激动又感激,再次躬身行礼:“属下谢大人提拔!今后定当更加努力,为登莱效力,为百姓杀敌!”
就在这时,王巢的脑海中突然响起一道冰冷的机械音:“系统提示:发现潜在将才李定国,其在实战演练中展现出卓越的战术指挥能力与应变能力,符合‘将才’标准,奖励积分15万。”
王巢心中一喜——这15万积分,不仅是对李定国的认可,更是对他半年来推行讲武堂改革的肯定。他知道,随着越来越多像李定国这样的人才涌现,登莱的军队会越来越强,将来不管是面对倭寇,还是面对后金,都能有一战之力。
午后,王巢在讲武堂召开了演练总结会。会上,他不仅表扬了李定国与机动支援队,还对其他队的表现进行了点评:“守南门的队伍,阵型保持得很好,但缺乏主动反击的意识;守粮仓的队伍,兵力调配不当,导致初期陷入被动;后勤队的速度很快,但对‘伤员’的救治不够及时。这些问题,都要在今后的训练中改进。”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实战演练,就是要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咱们不能只在课堂上学理论,还要在‘战场’上练本事。从今往后,讲武堂每月都要组织一次实战演练,模拟不同的战场场景,让你们在演练中成长,在演练中进步。”
学员们纷纷点头,眼中充满了斗志。他们知道,王巢的话是对的——只有经过一次次“实战”的磨砺,才能在真正的战场上活下来,才能打胜仗。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雪地上,给整个校场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芒。学员们开始收拾训练器材,有的在讨论今日的演练,有的在向李定国请教战术,还有的在互相切磋招式。李定国被围在中间,耐心地回答着大家的问题,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今后还有更长的路要走,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他。
王巢站在高台上,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充满了希望。他想起半年前,讲武堂还只有五百名学员,课程也只有基础战术与体能;而现在,讲武堂已有一千名学员,新增了炮兵指挥、后勤管理、水师战术等课程,还培养出了李定国这样的潜在将才。他相信,用不了多久,讲武堂就能为登莱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军官,就能让登莱的军队成为整个大明最强大的军队之一。
夜风渐起,吹起地上的积雪,发出“簌簌”的声响。王巢转身离开高台,向府衙走去。他的脚步坚定,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知道,只要坚持下去,登莱一定会越来越好,百姓一定会越来越幸福,而他所追求的“国泰民安”,也终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