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将散未散时,王巢已带着赵大勇、吴刚和负责寨墙修缮的老工匠登上了王家庄的北寨墙。脚下的夯土墙历经十余年风雨,墙皮多处剥落,露出内里混杂着碎石的黄土;墙头宽度不足三尺,仅容两人侧身而过;每隔五十步修建的箭楼虽还立着,木质楼板却已腐朽,踩上去咯吱作响,摇摇欲坠。
“公子,这北寨墙对着黑风寨的方向,是最可能被攻打的地方,可这墙太薄了,土匪要是用撞木撞门,怕是撑不住一炷香。”老工匠蹲下身,用手指抠了抠墙皮,黄土簌簌往下掉,“还有这箭楼,当年建的时候就没好好用料,现在连站人都危险,更别说射箭防守了。”
王巢眉头紧锁,目光扫过绵延半里的寨墙,指尖在粗糙的墙面上划过:“黑风寨有五百多人,必定会分路进攻,北、东、西三面都得防。赵副队,你带两个人,把三面寨墙的薄弱段都标出来,尤其是墙角和城门两侧,重点标记!”
“是!”赵大勇立刻领命,带着两名队长快步离去。他曾守过辽东的城墙,一眼就看出这庄寨的防御形同虚设——墙高虽有两丈,却无马面和敌台,敌人一旦贴近城墙,城上的人根本无法攻击;箭楼间距太大,防御存在明显盲区。
吴刚站在箭楼里,用刀鞘敲了敲腐朽的楼板:“公子,这箭楼得彻底改修。现在只有正面有两个射箭的小窗,左右两侧都是死角,土匪从侧面冲过来,里面的人就是活靶子。”
“不止要改箭楼,寨墙也得加固。”王巢走到墙沿,望着墙外开阔的空地,“传我命令,立刻组织所有仆役和工匠,先在北寨墙薄弱段外侧堆筑夯土,加宽墙基到一丈,墙头再加高五尺,上面用碎石和黏土夯实,确保能扛住撞木冲击。”
他转头看向老工匠:“用最快的速度备料,石灰、黏土、碎石按三成、五成、两成的比例混合,加水搅拌成膏状,涂抹在墙体外层,干了之后比石头还硬。要是材料不够,就拆庄里废弃的旧屋,梁柱木料都能用!”
老工匠面露难色:“公子,这么大的工程,三天怕是完不成啊……”
“完不成也得完!”王巢语气坚定,“多找些人手,白天黑夜连轴转,伙食按护庄队的标准供应,每人每天再加五十文工钱。告诉他们,墙修得结实,就是保住自己的家!”
重赏之下,老工匠立刻来了劲,躬身应道:“老奴这就去安排!”
待老工匠离去,赵大勇已带着人回来,手里拿着一张画满记号的草图:“公子,北寨墙有三段墙皮剥落严重,东寨墙靠近小河的地方地基下沉,西寨墙有个缺口之前用木板堵着,都标出来了。”
王巢接过草图,在上面重重圈了几个点:“北寨墙的三段薄弱段,今天必须完成加固;东西寨墙先做临时处理,用原木打桩加固地基,缺口处垒上沙袋,等击退土匪再彻底修缮。”
他抬头看向远处的箭楼,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箭楼改修是重点,吴刚,你带刀盾队的人配合工匠,按我说的样式改!”
吴刚立刻上前听令,王巢指着箭楼比划道:“第一,把箭楼的木质楼板换成厚实的石板,防止土匪用火攻;第二,四面墙都开出射击口,正面开三个,左右两侧各开两个,高度齐胸,宽度能容燧发枪伸出,外面加可活动的木板挡板,平时关上防风雨,战时打开就能射击;第三,箭楼里靠墙角修三层储弹架,每层都铺防潮的油纸,用来放预混好的弹药纸包、燧石和清理工具;第四,楼顶加设了望台,派专人值守,提前发现土匪动向。”
“明白!”吴刚点头应下,转身就去召集人手。他知道这些改动看似简单,却能让箭楼从没用的摆设变成致命的堡垒——多方向的射击口能覆盖更大范围,储弹架能节省取弹时间,了望台更是能抢占先机。
日上三竿时,整个庄寨都动了起来。护庄队员们分成两拨,一拨跟着工匠加固寨墙,扛木料、搬石头、搅拌灰膏,人人满头大汗;另一拨则在王巢的带领下熟悉防御阵地,三百人沿着三面寨墙分散开来,每个射击口前都站了人。
“都看好自己的位置!”王巢站在北寨墙的箭楼上,高声喊道,“北寨墙分三个防御区域,赵大勇带第一、二队守东段,吴刚带第三队守中段,原卫所的李队长带第四、五队守西段,每个区域之间留五个人衔接,不准出现盲区!”
他拿着木棍在地上画了个圈:“每个射击口负责前方十五步的扇形区域,不准越界射击!东边的人只打东边的土匪,西边的人只打西边的,谁要是乱开枪误伤自己人,军法处置!”
队员们纷纷点头,老栓站在中段的一个射击口前,仔细记下自己负责的区域——从箭楼左侧到前方那棵老槐树,刚好十五步的范围。他摸了摸身边的储弹架,上面已摆满了弹药纸包,心里踏实了不少。
狗蛋所在的位置在东段,正对着一片开阔地,是土匪最可能冲锋的方向。他试着从射击口伸出枪,瞄准远处的土坡,发现这个角度刚好能覆盖前方的必经之路,而且射击口的高度正合适,不用弯腰也不用踮脚,能稳稳地持枪瞄准。
“公子,弹药传递怎么安排?”赵大勇走到王巢身边问道。三百人同时开火,弹药消耗极快,要是取弹不及时,很容易出现火力中断。
王巢早已想好对策:“从护庄队里挑十个手脚麻利、细心的人,专职负责弹药传递。每个箭楼留两个,负责给本区域的人送弹药;剩下的四个在寨墙上来回巡查,哪个区域弹药快用完了就及时补充。”
他特意点了狗蛋身边的一个少年:“你叫小石头是吧?昨天装弹竞速赛你得了第三,反应快,就当弹药传递的头目,管好这十个人,确保每个射击口都不缺弹药!”
小石头又惊又喜,立刻挺直腰板:“公子放心,小人保证完成任务!”他快步走到十个同伴身边,开始分配任务,谁守东箭楼,谁守西箭楼,谁负责巡查,说得条理清晰。
王巢看着他的样子,满意地点点头。这些细节看似琐碎,却直接关系到防御的成败——弹药就是士兵的底气,一旦断供,再快的装弹速度也没用。
正午时分,寨墙加固已初见成效。北寨墙的三段薄弱段外侧都堆起了厚厚的夯土,墙面涂抹上了灰膏,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箭楼的射击口已开好,石板楼板也铺好了大半,工匠们正忙着搭建储弹架。
队员们轮流休息吃饭,饭就摆在寨墙上,是厨房特意送来的肉包子和热粥。老栓咬着肉包子,看着身边加固好的寨墙,感慨道:“以前总觉得这墙没用,现在这么一弄,心里踏实多了。”
旁边的队员笑着点头:“可不是嘛,公子想得太周到了,连射击区域都划好了,再也不怕乱开枪了。”
饭后,训练继续。王巢组织队员进行实地射击演练,每个射击口前的人都要开枪试射,熟悉自己负责的区域。枪声在庄寨上空此起彼伏,硝烟弥漫在寨墙之上,却没人再像以前那样慌乱——他们知道,自己脚下的墙越来越结实,手中的枪越来越可靠。
演练中,王巢发现了一个问题:西段的射击口之间距离太近,两人同时开枪时,枪托容易撞到一起。他立刻让人调整位置,将射击口的间距拉大到三尺,确保每人都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弹药传递的人注意了!”王巢对着小石头喊道,“现在模拟弹药耗尽,你们送弹过来,看看要多久!”
小石头立刻吹响了随身携带的哨子,十个弹药传递员拎着装满弹药纸包的木盒,飞快地在寨墙上来回奔跑,每个射击口前都送了新的弹药,整个过程只用了不到两分钟。
“很好!”王巢赞道,“但还能更快!下次送弹时,直接把木盒放在储弹架上,不用挨个递,节省时间!”
小石头立刻记下,转身又组织了一次演练,这次果然快了不少,不到一分半钟就完成了全部弹药补给。
夕阳西下时,寨墙加固和箭楼改修已完成了大半。北寨墙彻底换了模样,墙高达到两丈五尺,墙基宽厚结实,站在上面稳如平地;六个箭楼的射击口全部开好,储弹架也已完工,石板楼板踩上去再也没有声响;东西寨墙的临时加固也已完成,缺口处垒起的沙袋像小山一样,十分牢固。
队员们再次进行全流程防御演练,三百人各就各位,射击、退弹、装弹、再射击,动作流畅;弹药传递员在寨墙上来回穿梭,及时补充弹药;了望台上的人举着望远镜(王巢从系统兑换的简易望远镜)观察远方,不时报告情况。
王巢站在最高的北箭楼上,看着眼前有条不紊的防御阵地,调出系统面板。面板上显示“寨墙防御强度:70%”“队员阵地熟悉度:85%”,比早上刚勘察时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赵副队,吴刚!”王巢喊道。
两人立刻快步跑了过来,躬身听令。
“今晚安排人轮班值守,每两个时辰换一次岗,重点盯着北寨墙方向。”王巢沉声道,“工匠们继续赶工,明天天亮前必须完成所有修缮工作。队员们好好休息,明天进行最后的合练,后天……就是黑风寨来的时候了。”
赵大勇和吴刚眼中闪过一丝凝重,齐声应道:“是!”
夜色渐深,寨墙上的火把亮了起来,像一串长长的火龙。工匠们还在忙碌,敲击声、吆喝声此起彼伏;护庄队员们轮流休息,躺在寨墙下的草席上,却没人睡得沉——他们知道,决战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王巢站在寨墙上,望着黑风寨所在的远山,夜色中那里一片漆黑,却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这里。他握紧了手中的燧发枪,枪身冰冷,却让他心中无比坚定。
寨墙已固,箭楼已修,人手已备,弹药已足。黑风寨,尽管来吧。